林柏青近代人物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4 11:43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9 08:34
林柏青,这位出生于清光绪十六年(约1890年)的福建莆田涵江鳌山下柯村(现属三江口镇鳌山村)的实业家,年轻时便开始了他的商业生涯。他得到了同乡刘季鸿的支持和亲友的资助,在厦门开设永发号办货行,专门服务于南洋华侨,经营桂元干和荸荠等土特产,因其商业才能,被称为“荸荠大王”。此外,他在涵江印兜也开设了大成号办货行,从事豆饼和碎米等生意。
大约在30岁时,林柏青独具慧眼,发现秀屿港具有天然良港的潜力。他认识到,从三江口进口的货物如豆饼等,若能通过轮船直接运至秀屿,再转运,将大大节省时间和成本。于是,他投入大约5万元资金,创立兴安公司,着手建设秀屿,包括一座1座宽3米、长60米的钢筋水泥码头,3座可容纳3万块豆饼的仓库,以及多幢楼房,其中包括饭店和客栈,规模宏大。
柏青还租赁厦门太利洋行的轮船,开展进出口贸易,如豆饼、纱布、肥田粉等商品的进口和桂元干、食糖等土特产的出口。秀屿港因此繁忙起来,太利洋行的南强号、富新号和太湖号等轮船频繁往来。他还建议在秀屿开辟公路,以连接莆田、仙游,但公路建设未能完成。
然而,随着柏青的成功引起了同行的嫉妒,他们向南京国民党政府和省政府控告,要求限制他的港口建设。尽管政府并未干预,但形势所迫,柏青不得不调整策略,放弃大型轮船计划,转而使用枫江、兴安、福兴和枫眉号等小型电船,运营上海、宁波和温州之间的客货业务。同时,国民党海关和水上警察局也在秀屿港增设卡点征税。
林柏青在秀屿港的建设与运营持续了约六七年,直至民国18年(1929年)39岁的他英年早逝。他的去世导致业务无人接手,秀屿港的繁荣与他个人的家境都逐渐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