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4 13:12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0 08:40
梅尧臣,北宋时期的重要文学家,其创作活动贯穿三十年,留下了《宛陵先生文集》六十卷,作品总数约二千九百首,包括诗歌、散文、赋等。
他三十岁时,与欧阳修、尹洙一同发动了诗文革新运动,虽然后来欧阳修声望更盛,但梅尧臣在运动初期实为领导者。北宋诗坛上,欧阳修、王安石、刘敞、苏轼等人都深受梅尧臣影响,崇敬之情溢于言表,欧阳修更是始终称梅尧臣为“诗老”,表达出内心的敬仰。
陆游将梅尧臣视为仅次于李杜的作家,称其为“突过元和作”,《剑南诗稿》中他自称“学宛陵先生体”、“效宛陵先生体”共有八处,对梅尧臣推崇备至。南宋后期诗人刘克庄在《后村诗话》中称梅尧臣为宋诗“开山祖师”,对其作品影响之大,极为鲜明。
然而,元明之后,文学批评家对于梅尧臣的作品评价并不十分肯定,推崇宋诗者多推崇苏轼、黄庭坚、杨万里、陆游,重视王安石者已寥寥无几,重视梅尧臣者更是少之又少。直到清末,宋诗运动的出现才开始引起对梅尧臣的重视,学习梅尧臣的专家逐渐出现,但对其在诗人中的地位仍未放平,梅尧臣仍未得到应有的评价。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