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佛教的“六度”是什么?具体做如何解释?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3-22 05:00
我来回答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22 06:29
【六度】
--------------------------------------------------------------------------------
(名数)六波罗蜜也。旧称波罗蜜,译言度。新称波罗蜜多,译言到彼岸。度为度生死海之义,到彼岸为到涅盘岸之义,其意一也。其波罗蜜之行法有六种: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进,五禅定,六智慧也。仁王经
--------------------------------------------------------------------------------
六种行之可以从生死苦恼此岸得度到涅盘安乐彼岸的法门,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布施能度悭贪,持戒能度毁犯,忍辱能度嗔恚,精进能度懈怠,禅定能度散乱,般若能度愚痴。兹列表说明如下:
上曰:“六度四摄一切行。”
--------------------------------------------------------------------------------
〔出六度集经〕
〔一、檀那〕,梵语檀那,华言布施。施有二种:一者财施,谓以饮食、衣服、田宅、珍宝及一切资身之具,悉能施之。二者法施,谓从诸佛及善知识,闻说世间、出世间善法,以清净心转为他说也。
〔二、尸罗〕,梵语尸罗,华言性善。谓好行善道,不自放逸,此据义而译也。正翻止得,谓止恶得善也。又翻为戒,谓戒能防止身口所作之恶也。
〔三、羼提〕,梵语羼提,华言忍辱。忍辱有二种:一者生忍,谓于恭敬供养中,不生憍逸,于嗔骂打害中,不生怨恨也。二者法忍,谓于寒热风雨饥渴等法,恼害之时,能安能忍,不生嗔恚忧愁也。
〔四、毗梨耶〕,梵语毗梨耶,华言精进。精进有二种:一者身精进,谓若勤修善法,行道礼诵,与夫讲说,不自放逸也。二者心精进,谓若勤行善道,心心相续,不自放逸也。
〔五、禅那〕,梵语禅那,华言静虑。专心敛念,守一不散之谓也。禅有二种:一者世间禅,谓色界、无色界、凡夫所修禅也。二者出世间禅,谓声闻、缘觉、菩萨所修禅也。
〔六、般若〕,梵语般若,华言智慧。谓照了一切诸法皆不可得,而能通达一切无碍,为诸众生种种演说也。
--------------------------------------------------------------------------------
其实六度是六种菩萨修行的方法,布施是“六度”之一。六度好比船,把众生度到涅盘的比岸。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22 07:47
“六度”是指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他们认为这六种方法是能够脱离生死苦海,达到涅磐彼岸的通道。
六度:菩萨所修的六种法门,可以自度度他、福慧双修、三学具足。
布施度悭贪:布施意为普舍,人们都有悭吝,不舍,贪得无厌之心。对于钱财物质,不但不肯施舍给人,而且贪得无厌,多多益善,心不知足,惟图多求。因此就挖空心思,想尽办法,甚至杀人放火,谋财害命,不择手段,来贪求财物,做出种种恶业感招恶报。圆瑛大师生前开导弟子们说:‘事能知足心常乐,人到无求品自高。’我们把这二句话,记在心里,会有好处。菩萨修行布施度,就是对治众生悭贪罪恶之心。布施有三种:一是财施,财施分为内财和外财二种。内财布施,是把自己的头目、脑髓甚至生命,都可以布施给众生。如释迦牟尼佛,在因地之中,发菩提心,修菩萨道时,曾经割了全身的肉,来救度一只老鹰。把自己的身体饲喂饥饿的老虎,救了几只老虎*的生命。佛经里像这种将生命布施的本生故事很多。外财布施是把自己的金银财宝、饮食医药等等来布施。喜舍帮助他人,使众生生大欢喜,离苦得乐。二是法施。菩萨为了随顺众生根机,常根据佛法教理,善巧方便,不辞疲倦,讲经说法,化导众生。令众生闻法解悟,发心修行,得度悭贪罪恶之心。三是无畏施。菩萨发慈悲心,不恼害一切众生,常与众生种种安乐。众生如果遇到危难苦厄之事,心生怖畏,菩萨就来安慰他,护佑他。救拔众生种种苦恼,就像观音菩萨那样‘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渡人舟。’当十方世界众生受诸苦恼的时候,能够一心称念观世音菩萨名号,观世音即时观其音声,寻声救苦,使众生解脱种种苦难得离怖畏。这就是以无畏力,施诸众生。
持戒度毁犯:指菩萨受持佛所制定的清净戒法,释迦牟尼佛在临涅盘时,就嘱咐阿难尊者等诸大弟子说:‘我在世时,你们是以我为师,到我灭度以后,你们要以戒为师,波罗提木叉是汝等大师。’因为戒法是得成无上菩提佛果的根本。由戒生定,因定发慧。戒法是三无漏学的基础。是渡苦海的法囊,渡迷津之宝筏,暗室里的明灯。我们对待戒法如同眼睛一样的重要,要时时刻刻加以保护。戒法有大乘戒法与小乘戒法。对待大乘戒法:《梵网经》所说的十重四十八轻的戒法,三聚净戒,以及无作妙戒。什么叫做三聚净戒呢?一是摄律仪戒。是无恶不断,乃至一点点的小恶,也要去断。星星之火也能把高大的须弥山烧光。二是摄善法戒。是无善不修。不要以为微小之善而不去做,要知道滴水可以成河。三是饶益有情戒。是无生不度,菩萨发大菩提心,万行繁兴,饶益有情,所以称为觉有情。总之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也就是愿断一切恶,愿修一切善,愿度一切众生,这是大乘菩萨戒法的精神。小乘戒法:有优婆塞、优婆夷的三皈五戒。三皈:第一皈依佛,以佛为师。第二皈依法,以法为师。第三皈依僧,以僧为师。即是皈依佛法僧三宝,以三宝为师。五戒:第一、不杀生,第二、不偷盗,第三、不邪淫,第四、不妄语,第五、不饮酒。优婆塞意译为近事男,优婆夷意译为近事女。就是要亲觐承事佛法僧三宝。
八关斋戒:在家的善男信女,于一日一夜,能够受持斋戒,就可关闭诸恶趣门。内容有: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淫欲;四、不妄语;五、不饮酒;六、不坐高广大床;七、不著香花鬘及香油涂身;不歌舞伎乐,不故往观听;八、不非时食,即过午不食。规定农历每月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三十(如遇月小,即改为二十八、二十九)六斋日,受持此戒。八戒通大小乘,如秉受此戒,发菩提心,即菩萨八戒。
沙弥、沙弥尼十戒: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淫欲;四、不妄语;五、不饮酒;六、不坐高广大床;七、不著香花鬘璎珞,不香油涂身;八、不歌舞伎乐,不故往观听;九、不非时食;十、不捉生像,金银宝物。
式叉摩那,意为学法女,就是要进求比丘尼戒以前的一段学戒过程中,先受六禁法:第一、不淫欲;第二、不偷盗;第三、不杀生;第四、不妄语;第五、不饮酒;第六、不非时食。能够受持这六种禁戒者,以后才可以受比丘尼具足戒。
比丘的二百五十戒。共约五篇戒法。第一、四波罗夷意译为弃。第二、十三僧伽婆尸娑、译为初残。第三、是一百二十尼萨耆波逸提。第四、八波罗提提舍尼。第五、一百突吉罗。此外加上七灭诤和二不定,共成二百五十条戒。比丘尼的三百四十八戒,共约成五篇戒法,第一、八波罗夷。第二,十七僧伽婆尸娑。第三、二百零八条尼萨耆波逸提。第四、八波罗提提舍尼。第五、一百条突吉罗。此外再加上七灭诤和二不定。共有三百四十八条戒。这是佛在世时,经常教导弟子要严持禁戒。持戒修身。归纳起来有四句话:‘守口摄意身莫犯,莫恼一切诸有情;无益之苦当远离,如是行者得度世’。菩萨修持清净戒法,自然也能度脱一切毁戒犯戒的种种罪恶,所以说佛的弟子一定要持戒修身,才能够断除烦恼,跳出轮回。所谓‘戒为无上菩提本,应当一心持净戒’。
忍辱度嗔恨:菩萨修忍辱行,能度脱嗔恨之心。古人说:‘一念嗔心起,八万障门开。’因为嗔恨心是无明业火。我人嗔心一发,马上怒火冲天,焚烧起来,就不顾一切。什么罪恶言行,都可随之发生。即把许多业障之门,大开特开。因此犯下了弥天大罪,违反了国法人情,造诸恶业。所以佛说:‘嗔是心中火,能烧功德林。’心中只图报复、雪怨恨,不顾伤人害己,把过去所做的一切功德,善事好事,一笔勾销,统统烧光,付之东流。嗔恨是六种根本烦恼之一,犯罪可能性大,危害性也就越大。而且我们每个人嗔心习气最深、大有一触即发之势,所以说我们学佛的人,一定要特别注意,每逢可嗔物件到来,要紧紧把住这个关口。要用最大忍力,不要令嗔心妄动放纵。菩萨修行,利己利人,教人修忍辱波罗密,可以度脱嗔恨之心。可是忍辱法门,从浅至深,有五种不同。
第一、生忍:每当被辱境界到来的时刻,无法回避,无法抵抗,只好坚强起来把它忍耐下去,但是心里感到烦恼难受,十分痛苦,故称生忍。
第二、力忍:对于辱境到来,不与他计较,用了最大力量,退一步,让三分,把它压了一下。一心念佛名号,仗佛号能力,把忿恨之心,安定了下来,这就像在水下按葫芦一样,不能放手,一放手这葫芦马上就要浮了起来,故称力忍,上述二忍又称事忍。
第三、缘忍:正当辱境现前,我们以智慧来回光返照一下,修因缘观。仔细研究,为什么无故受辱、挨打、挨骂,这里定有种种原因。被人侮辱都是前世因缘感招的恶果,所以今生会随业受报。作受报想,作还债想,自然就把难以忍受的辱境,逆来顺受,心情舒畅,不生嗔恨,故称缘忍,记得古人说:‘有容德乃大,无欲气自豪。’
第四、观忍:每当辱境发生,就用空观智慧来照察,了知心身世界,一切诸法本来无我可得。我既然是没有的,哪里还有什么我被侮辱以及所辱的境界呢?这就是能空的我相与所空的辱境二者完全是空的,所以中间的辱相,当然也是不可得。这样一来,那万恶的嗔恨心,自然就不会发生了。故称观忍。
第五、慈忍:菩萨每逢辱境到来时,不但不生嗔恨心,反而发大慈悲心,哀怜愍念,此人实在愚痴可怜,无理取闹,妄生枝节。现在对我打骂毁辱,我能忍受,若无其事,置而不理,不加报复。如果对待别人任意毁辱,一定要受到报复,相打相骂。这其实也就是借别人的手打自己,借别人的口骂自己。更严重的甚至发展到人命伤残,现在受到法律制裁,将来难逃因果报应。因此兴起无缘大慈,发出同体大悲,方便教化,令他觉醒过来,知过必改,重新做人,断恶修善,故称慈忍。这三忍又称理忍。释迦牟尼佛在因地修行时,有一次被歌利王割截身体,节节支解。佛是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四相皆空不生嗔恨,反而发大誓愿。成道以后,先度此王,所以佛在鹿野苑先度憍陈如尊者,憍陈如的前身就是歌利王。菩萨修行发菩提心,一定要经过三难妙行的大关。第一、难行能行。人们做不到的难事,菩萨能做到。第二、难舍能舍,人们舍不得的生命、钱财、菩萨能舍得。第三、难忍能忍,人们忍受不了的逆境,菩萨能忍受。从前舍利弗尊者发菩萨心,修三难行,经不起考验。三难之中,只做到难行能行,难舍能舍的二难。在最后难忍不能忍,因此他退失菩提心,做了声闻小乘圣人。到释迦牟尼成佛时,才在佛座下做一个舍利弗尊者。《佛遗教经》中说:‘忍之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能行忍者,乃可名为有力大人。若其不能欢喜忍受,不名入道智慧之人,’必须注意:佛教劝人学菩萨修忍辱度,一定要明辨是非,分清善恶。对待善人善事,应该生慈悲心,修忍辱行,对于恶人恶事,应该现威神力降伏魔冤。所以佛教有二句话:‘见佛则拜,见魔即降。’佛陀是慈威并济,折摄兼施。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成道时,魔王波旬来破坏恼乱,佛显大威力降伏天魔。再如每一座佛教寺庙的天王殿都塑有弥勒菩萨,笑容满面,慈霭可亲,以慈悲心摄受众生;在弥勒菩萨后面站著一位手擎宝杵的韦驮菩萨威严肃穆,洞视十方,见有邪魔破坏佛门,就毫不留情地予以打击。依此看来,佛教虽是大慈大悲普度众生,但决不是善恶不分,是非不辨,无原则,滥慈悲的老好人宗教。
精进度懈怠:菩萨修行,常行勇猛精进,坚定不移。精进度的作用能使其他五度,都要精进,即对发心布施,持戒修身,修行忍辱,修学禅定,勤求智慧都要精进。菩萨对三聚净戒,更要精进力行,精进摄律仪戒,无恶不断,精进摄善法戒,无善不修,精进饶益有情戒,无生不度。总之有了精进勇猛,勇往直前的毅力决心,没有办不成功的事情,就一定能度懈怠心,纵有天大的困难,也不能阻碍菩萨的精进毅力。所谓‘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有心人精进向前,千军万马拉不回头。释迦牟尼佛在因地修行精进勇猛,用一只脚站了七天七夜,精进修学,所以超过弥勒菩萨先成佛道,这就是精进超百劫的故事。《佛遗教经》说:‘汝等比丘若勤精进则事无难者,是故汝等,当勤精进,譬如小水常流,则能穿石’。又说‘若行者之心,数数懈怠譬如钻木,未热而息,虽欲得火,火难可得。’阿那律陀尊者欢喜睡觉,每次听佛说法,他总是在睡觉,佛就呵斥他说:‘咄、咄,何为睡!螺丝蚌蛤类,一睡一千年,不闻佛名字。’阿那律陀听佛呵斥为螺丝蚌蛤类,所以生大惭愧,发奋图强,精进修行,经过七天七夜,不睡觉,因此双目失明。佛就教化他修行乐见照明金刚三昧,用返照自性方法,得到眼根圆通三昧,看得大千世界一切万物,就像手中所拿的庵摩罗果一样的清清楚楚。在佛座下他是天眼第一,所以说我们有了精进之心,就可以度脱懈怠堕落罪恶之心。
禅定度散乱:众生是心性散乱,妄想纷飞,心猿意马,到处宾士,刹那刹那,念念不停,菩萨修行禅定,能够度脱散乱之心。禅定意译为静虑,就是寂照的意思,禅定有世间禅定,出世间禅定,出世间上上禅定。
世间禅定:有四禅,四空定。
四禅:初禅离生喜乐地,欲界第六天,他化自在天的天人,知道有了色欲,还是苦恼,心生厌离,发心修离欲定。这个禅定修得成功,就能够上生色界初禅天,离生喜乐地。即是离了欲界之生,得到初禅天的欢喜快乐。因为定中仍有觉观,还要加功进步来灭除觉观理境。才能够得生二禅天,定生喜乐地。因为修习定功,尚有喜心浮动,再来加工进步,来灭除喜心,所以就能够得生三禅天,离喜妙乐地。因为修学此定,依旧存在著乐想浮动。所以更要加功进步来灭除乐想。才能够得生四禅天,舍念清净地,也就是把苦乐二种境界,统统舍除。不但没有苦,连乐也了不可得。这是色界四禅天所修的四种世间禅定。
无色界四空定。(1)空无边处地,由于色界第四禅天人修行厌离色相。觉得还是有所挂碍,所以用定功力量来消色相,归于空寂,到了定力成就,就能够得生空无边处地。(2)识无边处地。因为修行,灭色归空,感到空境过于宽大渺茫,不易缘想。所以就再前进用功,舍空缘识,到了定功成就,就能证得识无边处地。(3)无所有处地。因为修行,感到识心无踪,不易缘想,所以加功进修,把识心舍掉,再来缘无所有,将第七末那的粗浅部分伏而不行,到了禅功成就,就能证得无所有处地。(4)非想非非想处地。因为所修禅定,先是初观识无边处,属于有想方面。就像生了疮一样苦恼,更观无所有处定,属于无想方面,就像一个痴呆的人,因此最后再来观非想非非想处定,把识心的粗分部分潜伏不行,叫做非想。可是细分部分,依旧存在,叫做非非想,就像一盏将要残灭的灯光一样,正是半明半灭的状况,这叫做无色界非想非非想处定。
上面所讲的色界四禅天四定、无色界四空天四定,以及他们所修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十二门根本禅定觉观等,是菩萨发菩提心,普度众生,游三摩地,在三界诸天之中,大权示现,修行禅定,总称为世间禅定。四禅天人、四空天人,八种禅定,在用功时候,都是有入定、住定、出定的有为功用,没有得到无为功用,对于烦恼之惑没有断掉,生死之苦不能脱离。天上福报享尽,还要轮回六道之中,故称世间禅定。
出世间禅定、就是罗汉、辟支佛、菩萨三乘圣人所修所得的禅定。阿罗汉、辟支佛、二乘人得证灭受想定,受想已经灭了,第六意识已不起作用。这种定力能断除三界之内的见思二种烦恼,能破除我执,没有破除法执。不能从空出假,入尘垂手教化众生。唯有大乘菩萨所修的禅定,乃是本来具足的自性本定。就像《楞严经》说的首楞严大定,以法界为定之本体,近具六根中间,远遍一切万法,即动即静,事理圆融,没有入定和出定与动静的差别。菩萨与二乘圣人所修所证的禅定,都是无漏禅定,总称为出世间禅定。
出世间上上禅定,是诸佛如来,所修所证的那伽大定,即是‘那伽常在定,无有不定时。’任纵外境千变万化,内心犹如虚空一样,湛寂常恒,不生不灭,不动不摇。这就是达摩祖师的不立语言、文字,教外别传的禅定,六祖大师的自性清净的禅定,昔日释迦如来在雪山六年苦行深入禅定。达摩大师在嵩山少林寺九年面壁的禅定、六祖大师在黄梅山一年碾米的禅法是一脉相承。由戒生定,因定发慧,修行禅定能度散乱之心。烦恼断尽,智慧*,就是《楞严经》说的,‘净极光通达,寂照含虚空’的道理,故名出世间上上禅定。
天龙大师,平常教化众生,是以一指禅的方便法门。有一日天龙大师正在禅堂坐香时,忽然来了一位尼姑,头戴草笠,右绕三匝后,站立师前,不下笠,不开口,来参天龙和尚。师问:何不下笠?尼答:道得即下,道不得即不下。当时天龙不知所云,于是尼即去。天龙生大惭愧,想明日出外参方寻师学道。正巧,当夜梦见本山土地告师,不要出走,明日有一位肉身菩萨来为和尚说法。梦醒后天龙知是奇事。次日下午,果然来了一个禅和子,他名叫俱胝,欲见方丈。天龙心想莫非就是昨日所梦的奇事?于是就把尼姑所问之事告知俱胝,请求开示。师云,请你按照尼姑请法仪式,对我问来。天龙就照尼姑问法样子向俱胝请问。俱胝说:‘何不下笠?’天龙说:‘道得就下,道不得就不下。’这时,天龙就放下身心,聚精会神地对著和尚,俱胝就以无言而说的方便法门,突然举手竖出一指。天龙当看到手指举处,触目会心,忽然大悟,礼谢俱胝和尚。过了不久,这位尼姑又来向天龙求开示,师就把手指一竖,尼姑当下顿然大悟,礼谢而去。从此天龙就以一指禅,开示众生,名闻天下。求法者纷纷而来,天龙总是以一指示人,因而受教获益者甚众。有一次一位道友来参,正逢天龙不在家里。有一侍者,经常看到天龙和尚开导众生,总是以一指示人。因此他就冒充天龙,照样把手指一举,居然也使来参的道友获益非浅,大众都以此事传为趣闻。天龙回来得知侍者代举一指之事,十分欣慰。为了进一步考验,令这位侍者成就法器。就准备好戒刀一把,叫侍者来问:我不在家,你对来参者如何开导?侍者说:我看和尚说教度人,总是把手指一举,所以我也同样把手指一举。无龙说:现在你举给我看一看。侍者依教把手指一举,正在这时,天龙和尚手持戒刀,猛力一砍,顿时侍者手指掉了下来,侍者正在痛时稍有会心,更加精心参究,有所省悟。天龙知侍者机缘成熟,可成法器,再叫侍者举起手指,侍者将手一举,举起砍指,不见手指,忽然开悟,礼谢和尚。随手把拜垫搬起,负在肩上去了。无龙和尚与侍者都是从一指处,悟解自性清净禅,不立言语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出世上上禅定,是竖臂擎拳,无非妙用,扬眉瞬目,尽是禅机。圆瑛老法师在宁波天童寺修禅悟道时说:‘山穷水尽转身来,迫得金刚正眼开,始识到家无一事,涅盘生死绝安排。’正如《牧牛图》说:‘人牛不见两无踪、明月光含万象空,若识此中端的意,野花芳草自丛丛’。这就是禅定度散乱。
智慧度愚痴:愚痴指众生要消灭无明烦恼,痴迷无知,就要靠智慧光明的般若。般若意译为净智妙慧,简称智慧。是从实相般若本体,生起观照般若妙智。因为有了智慧,所以对于世间出世间一切诸法,是无所不知,无所不晓。释迦牟尼佛在成道时,就是把八个妄想识心,转成为四个菩提妙智。所以说佛是一位大智慧大觉悟的人。般若妙智是辉天鉴地,耀古腾今,是指佛本来具足的根本智。还有后得智,就是烦恼断尽,智慧*,理事成就的智慧,在六度次第位居第六,论它的功能作用,实为第一。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五度,如果没有般若智慧,那里会发心修行?所以说般若智慧是六度的先导。
智慧也有三种。第一真智,又称实智,是从其如实理所生起的智慧。从实理起,还照于理。就像一个摩尼宝珠的光,依珠所生,仍然返照于珠。所谓真如理体,就是众生本有的真心,*周遍。真实不虚,所以叫做真,不变不易,所以叫如。是用如如智照如如理,故名真智。第二俗智,又称权智,意为权巧方便,它能够普照世间、出世间、十法界所有一切诸法,种种的名字,种种的相貌,种种的差别因缘等,没有不照彻明了,这叫做俗谛。第三中智,即中道妙智,不偏不倚名叫中,意即不偏于空,也不著于有。因为空之与有都是属于两边,中智照空的时候,了知真空不空,具足妙有,全真谛就是俗谛。照有的时候,了知妙有非有、具足真空、全俗谛就是真谛。真所谓真俗圆融,空有无碍。恰如镜子照东西一样,镜中之像,若说它是空的,而幻像宛然存在;若说它是有的,镜体空无一物,这就是空有互相彰显,真俗本来一致。这种智照称为中智。权教菩萨修行六度以其不能离相,不达三轮体空。唯有实教菩萨修行六度,了知三轮体空,绝相泯心,不见有我能修六度,不见有所度六弊,不见有六度之法。因此实教菩萨所修六度,称为六波罗密。波罗密汉译为到彼岸,菩萨修行六波罗密,就能从生死苦海此岸,渡过烦恼中流,而到达涅盘的彼岸。释迦如来佛花了二十二年漫长时间,说了六百卷的《大般若经》,主要是要用般若妙智,来破除众生的愚痴;破除外道的邪见,拨无因果;破除二乘的法执;破除权教菩萨的著相。所以说般若如大火聚,四边不可触。不论是六根、六尘、六识、五蕴、一切诸法,如以般若妙智净慧一照,当下万法皆空。这就是《心经》里面说的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能够度一切苦厄。彻底悟知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道理。这就是智慧度愚痴。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22 09:22
随喜 阿弥陀佛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22 11:13
六度
佛教教义。又译事究竟、到彼岸、度无极,简译为度;音译波罗蜜、波罗蜜多、播罗弭多;梵汉并译六波罗蜜(多)。度即渡之意。《大乘义音》卷十二:"波罗蜜者,是外国语,此翻为度,亦名到彼岸。"谓菩萨乘此六度船筏之法,既能自度,又能度一切众生,从生死大海之此岸,度到涅盘究竟之彼岸。为大乘佛教最主要的中心教义。
1.施度(檀波罗蜜或檀那波罗蜜):总有财施、法施和无畏施三种。谓菩萨由修布施,能对治悭吝贪爱烦恼,与众生利乐。
2.戒度(尸波罗蜜或尸罗蜜):包括出家、在家、大乘、小乘一切戒法和善法,谓菩萨由修一切戒法和善法,能断身口意一切恶业。
3.忍度(羼提波罗蜜):谓菩萨由修忍度,能忍受一切有情骂辱击打及外界一切寒热饥渴等之大行,即能断除瞋恚烦恼。
4.精进度(毗梨耶波罗蜜):谓菩萨精励身心,精修一切大行,能对治懈怠,成就一切善法。
5.禅度(禅度波罗蜜或禅那波罗蜜):止观双运名禅,亦名静虑、三昧、三摩地、定。谓思维真理,定止散乱,心一境性,调伏眼耳等诸根,会趣寂静妙境。有四禅、八定及一切三昧等。
6.慧度(般若波罗蜜):谓通达诸法体性本空之智。及断除烦恼证得真性之慧,能对治愚痴昧无知(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