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3-21 10:12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21 11:42
舞狮,又称“狮子舞”、“狮灯”、“舞狮子”,多在年节和喜庆活动中表演。狮子在中国人心目中为瑞兽,象征着吉祥如意,从而在舞狮活动中寄托着民众消灾除害、求吉纳福的美好意愿。
舞狮历史久远,《汉书·礼乐志》中记载的“象人”便是舞狮的前身。唐宋诗文中多有对舞狮的生动描写。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与国际影响力的提升,在世界华人的传播下,舞狮已经走向世界,全世界有华人的地方就有舞狮表演与比赛。舞狮已经成为了中华民族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间体育艺术。 舞狮的起源有很多种说法。
最早的传说认为,狮子是文殊菩萨的坐骑,随着佛教传入中国,舞狮子的活动也在中国逐渐兴起。因此,舞狮是中国与西亚、南亚国家之间文化交流的产物。
更多的传说认为,舞狮本来就起源中国。由于狮子体型威武,被誉为百兽之王,而中国一般不受狮患所害,因此,民间对狮子有亲切感,把它当成威武与吉祥的象征,并希望用狮子威猛的形象驱魔赶邪。中国社会历来以农为本,配合节气变更与农事生活,各种节日或迎神喜典应运而生。在这些节庆中,人们为了祈求生活平安详宁,就以神或瑞兽来驱鬼娱神,这种形式便渐渐具有娱乐民间的意义。随着人们对狮子的喜爱,人们已不满足于门墩、屋檐、石栏、印章、年画上静止的狮子形象,他们要让狮子活起来,于是创造了模拟狮子行为的舞蹈,再加以改进和发展,就成为中华民族的一门独特艺术。 主要有以下的起源说:
汉代起源说。有关舞狮子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汉书·乐志》,其中提到“象人”,按照三国时魏国人孟康的解释,“象人”就是扮演鱼、虾、狮子的艺人。由此可见,三国时已有舞狮子了。相传汉章帝时,西域大月氏国向汉朝进贡了一头金毛雄狮子。使者扬言,若有人能驯服此狮,便继续向汉朝进贡,否则便断绝邦交。在大月氏使者走后,汉章帝先后选了三人驯狮,均未成功。后来金毛雄狮狂性发作,被宫人乱棒打死,宫人为逃避章帝降罪,就将狮皮剥下,由兄弟俩装扮成金毛狮子,一人逗引起舞,此举不但骗过了大月氏使臣,连章帝也信以为真。此事后来传出汉宫,老百姓认为舞狮子是为国争光、吉祥的象征,于是仿造狮子,表演狮子舞。舞狮从此流行。
南北朝起源说。南北朝时,民间也流行舞狮子。相传北魏时屡受匈奴侵扰。有一次,匈奴特制木雕狮头并用金丝麻缝成狮身,派善舞者到北魏进贡,意图在舞狮时行刺魏帝,幸亏被忠臣识破,匈奴使者才知难而退。但是,北魏皇帝喜爱上了舞狮,命令仿制,舞狮得以流传后世。也有说法认为,舞狮的起源与宗教活动有关。其中,最具代表性和说服力的是南北朝宋文帝元嘉二十三年(446),交州(今广东、广西一带)刺史檀和之奉命征讨林邑,林邑王范阳指挥士兵,操着长矛,骑在又高又大的象背上,使宋兵无可奈何。宋先锋官想到百兽害怕狮子,想必大象也不例外,于是命士兵做了很多假狮子。每只假狮子由两个士兵披挂着,一人舞狮头,一人舞狮尾,隐伏于草丛中。双方交战,宋军放出了许多张开血口的假狮子,张牙舞爪直奔大象,大象吓得掉头乱窜,林邑军全军败退。从此,舞狮在军队里流传开来,后来又流传到民间。五代之后从中原流传至岭南一带。
唐代起源说。传说唐明皇有一天做梦,梦见一只五彩缤纷、阔口大鼻的独角兽对着自己。这只怪兽没有恶意,在台阶前滚球,姿态威武。唐明皇醒后想重睹这一现象,于是要近臣照他梦境中的瑞兽模样制造出来,同时让乐部用雄壮的锣鼓配乐编成舞蹈。自此之后,舞狮便流入民间。在唐朝,舞狮子已发展为上百人集体表演的大型歌舞,还作为燕乐舞蹈在宫廷表演,称为“太平乐”,又叫“五方舞狮子”。当时的舞狮子还流传到了日本。日本的一幅《信西古乐图》中,就画有古代日本奏乐舞的场面,与唐代的相似,只是规模小得多。
唐代以后,舞狮子在民间广为流传。宋代的《东京梦华录》记载,有的佛寺在节日开狮子会,僧人坐在狮子上做法事、讲经。明人张岱在《陶庵梦忆》中,介绍了在浙江举行的灯节上,大街小巷,锣鼓声声,处处有人聚集观看舞狮子的盛况。 南粤大地,以其北隔五岭,南接大海的特殊地理位置,孕育出敢于拼搏进取,务实致用等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岭南文化。
受岭南文化的熏陶,岭南地区的舞狮具有鲜明的区域特色,南狮由北方的黄狮子(北狮)脱胎而来,与北狮相近,南狮头上扎有一只角,威猛粗犷,讲究神似,鼓乐激昂,令人警醒,故南狮又被称为醒狮。
传说,在远古时候,广东南海出现奇兽,身长八尺,头大身小,眼若铜铃,青面獠牙,头生一独角。这头奇兽于除夕晚出现,来去如风,专门破坏农作物,包括稻米,蔬菜等等,村民乡众不胜其烦。因他每逢过年时就出现,于是人们称之为“年兽”,乡民们就商议消灭“年兽”。
有智者献计,用竹篾及纸,扎成奇兽的形状并染上颜色,以各种形状的布织成兽身,再集勇士十数人,持锅等打得响的器具,并由一人手持双菜刀,立于一圆砧旁准备敲打。大家依计而行,他们埋伏于“年兽”必经之地。
当“年兽”出现时,众勇士一涌而出,击打乐器发出“锵锵”、“咚咚”之声,如雷贯耳。“年兽”听见,吓坏了,落荒而逃,从此销声匿迹,不复出现。为了庆祝驱赶奇兽成功并纪念纸扎兽头的功劳,村民便于春节将它拿出来舞动。有的人们建议把它命名为舞狮:因为狮是兽中之王、勇猛的代表和吉祥的象征。后来,乡民除了在新年期间舞狮,也在庆典上表演舞狮,以增加热闹的气氛。
相关史料也记载,广东南海是南狮最早最正宗的发源地。明代初期,南海便有专门制作舞狮和锣、鼓、钹的能工巧匠。附近墟集、村落、逢年过节或遇到重大喜庆必定出动舞狮助兴,成为民间传统体育活动。四乡和相邻郡县多有到佛山采购狮子和锣鼓,这使南海的舞狮技艺得到流传和推广。
经过多年的发展,南狮就种类而言分为四大流派,有南海大头狮、鹤山鸭嘴狮、清远英德鸡公狮、雷州半岛的鹦雄狮。各地方的不同特点:广州、佛山的大头狮俗称“佛庄、笑狮”,它的外形取唐代石雕狮子的精华,特点是额高、眉精、眼大、口宽带笑。鹤山的鸭嘴狮头稍长,俗称“鹤庄、画形、禽形或豹仔”,特点是眼企、吊眉、嘴形有鸭嘴和青蛙嘴两种。清远英德的鸡公狮和雷州的鹦雄狮等,其狮头有大号、二号和三号之分,外貌是以色彩来表现其性格。
关于南狮最大的特点就是神似,南狮突出一个“醒”字,就必须在“跃”、“扑”、“扎”三方面下功夫,功夫老练的舞狮手舞起狮来,已经达到睡狮已醒,动静分明,刚柔相济,形神俱备,人狮一体。
传承与创新 南狮文化与技艺
在广东,每逢节庆或有重大活动,舞狮助兴是必不可少的节目。各个自然村落每年都会舞狮*,鸣放鞭炮,耍武比艺,共祝万事顺意,人乐年丰。脱胎于唐代宫廷狮子舞的广东南狮,在广东田野的自娱自乐中轻松过滤掉宫廷艺术的迟缓慵懒,注入草根的积极爽朗。
明清以来,随着珠江三角洲人到南洋谋生,南狮也像对家人的牵挂一样,被人们带着漂洋过海,成为今天维系华人世界的重要文化纽带,也成为世界认识中华文化最生动的一个样本。现在,“有华人的地方就有舞狮活动”,日本横滨中华街的华人学校里,舞狮是男生们的必练功夫。2007年,“舞狮”被马来西亚官方列为本国50大国家文物遗产,得到*固定拨款支持发展,成为维系大马华人社会的又一纽带。
反过来,流传到海外的舞狮也在推动中国舞狮的更新。20世纪末,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的华人舞狮界经过精研中国舞狮,创出动作惊险、更具观赏性的高桩舞狮。脱胎于广东南狮的高桩舞狮回流中国,诞生了现在的“竞技南狮”。如今,各种舞狮大赛的竞技场上,在2.5米-3米的高桩上演绎惊心动魄的动作场面,已然成为夺取锦标的最有力法宝。湛江的许屋、太平镇等舞狮团,甚至已经开发出高桩单狮“飞跃穿火圈”的绝活。提起这些,湛江市群众艺术馆馆长朱卫国总是心潮澎湃,因为他知道这是舞狮发展历程中一次了不起的跨越。
南狮文化是岭南文化的优秀代表,距今已经有一千多年历史,历代相传,鼎盛不衰,是我国众多民族体育中的一朵亮丽的奇葩。舞狮文化内涵丰富,狮是一种雄健、威武、勇敢和力量的象征,更是一种文化的载体。这项运动集武术、舞蹈、编织、刺绣、绘画和音乐等多种艺术于一身,通过人体之间的搭配连接、密切合作,模仿狮的各种形态动物,来表现体意,是最能体现我国民俗民风的传统体育项目之一。
南狮深厚的文化底蕴决定了其不愧为我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它不但能烘托节日热闹气氛,而且显示出我国人民尚武、爱国的精神,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内涵是当代流行的西方体育无法比拟的。
南狮蕴涵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和文化意识。南狮文化也是岭南文化的有机构成,寄托了岭南先民勇于创新,坚持不懈的精神,我们甚至可以从南狮演变与发展轨迹中看出岭南文明不断进步、冲突、融合的轨迹。在发展过程中,南狮文化广泛地吸纳了各个文化特质,形成了岭南文化先进而鲜明的文化性格,成为岭南文化的缩影。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南狮文化被广大华侨带到了东南亚、欧美地区,代表华夏民族的文化内核,成为凝聚海内外华人、华侨的“黏合剂”,对推动民族认同、民族和解、跨文化交流与互动、人类文明的进步和丰富世界文化多样性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南狮蕴藏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和民族情结,当前,以南狮为代表的文化建设受到冲击的趋势正在日益加大,抢救与维护已经刻不容缓,保护与传承南狮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义务。我们要站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度保护该运动,要建立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成立专门的南狮研究与保护机构,逐步实现南狮文化保护的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使我国各民族的经济文化共存共荣,交相辉映,永葆中华文明的灿烂多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