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3-10 23:24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11 00:53
用染料着色的意思,运用了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天的动人炫目。
染:
形声。从水,杂声。一说从木、从水、从九。会意。
古染料多来源于植物,故从木;染料须加工成液体,故从水;染须反复进行,故从九。本义:使布帛等物着色)
扩展资料:
词义扩展:
感受疾病或沾上坏习惯或接触到什么:染病。感染。传染。沾染。
笔画数:9; 部首:木; 笔顺:捺捺横撇折横竖撇捺
一尘不染:现在以形容清静、纯洁。也形容为人清廉,不沾染坏习气。
后多用以形容清净廉洁,品格高尚的人。
带染字的成语:
一尘不染、 耳濡目染、 出淤泥而不染、 恶尘无染、 渲染烘托、 染丝之叹、
枫林尽染、 染神乱志、 染苍染黄、 染神刻骨、 染蓝涅皂、 染翰操觚、 纤尘不染、 一毫不染。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染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11 02:11
整个天空被染成蓝色,这句话中染成的意思是:把东西放在颜料里使着色。
染:
〈动〉
(形声。从水,杂声。一说从木、从水、从九。会意。古染料多来源于植物,故从木;染料须加工成液体,故从水;染须反复进行,故从九。本义:使布帛等物着色)
同本义
染,以缯为色也。——《说文》
掌染草。——《周礼·序官》。注:“兰ň象斗之属,掌染草,掌以春秋敛染草之物。”
传染,感染
此所以染者众也。——清· 方苞《狱中杂记》
渲染 。
如:染写(渲染描绘);染渲(用水墨或淡彩烘染画面);染画(绘画);染削(润色削减);染翰(以笔蘸墨);染毫(濡墨挥笔)
熏染;影响
舜染于 许由、 伯阳。——《吕氏春秋·当染》
渐染砥砺,几乎道真。——柳宗元《与吕道州温论非国语书》
污染,沾染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宋· 周敦颐《爱莲说》
[在书法时] 落笔 。
如:染毫(染翰。沾笔书写)
连累;牵连 。
如:染逮(沾污连累);染涉(参与,涉足);染累(染逮。牵连,连累);染惹(沾染;牵扯)
〈名〉
豆豉酱
于是具染而已。——《吕氏春秋》。高诱注:“染,豉酱也。”
造句:
1、这个病是传染的,所以你们日常接触一定要十分注意。
2、最近感冒病毒十分流行,很多人都被感染了。
3、历来皇宫都规定,后宫人员不得染指前朝*。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11 03:46
用染料着色成意思,比喻的手法。
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是修辞学的辞格之一。也叫"譬喻"、"打比方",中国古代称为"比"、或者"譬(辟)。著名文学理论家乔纳森·卡勒为比喻下的定义:比喻是认知的一种基本方式,通过把一种事物看成另一种事物而认识了它。
也就是说找到甲事物和乙事物的共同点,发现甲事物暗含在乙事物身上不为人所熟知的特征,而对甲事物有一个不同于往常的重新的认识。依据描写或说明的方式比喻可分为"明喻(直喻)"、"暗喻(隐喻)"、"类喻"、"借喻"、"对喻"、'博喻"、"简喻"、"详喻"、'引喻"、"虚喻"。
比喻的名称最早见于《诗经.大雅.抑》 其中有"取譬不远,昊天不忒"的诗句。春秋战国,诸子百家开始对比喻进行研究。到梁代,刘勰的《文心雕龙》有专篇对比喻进行全面、精辟的论述。到了明、清,出现了明代徐元太的《喻林》、清代吕佩芬的《经言明喻编》等编汇比喻现象的专书,使比喻的研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