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3-13 06:45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13 08:14
80回后有宝玉失玉的一段文字,而丢了这块玉,也预示着命运的重大转折,即“知祸福”。而“一除积祟,二疗冤疾“,则是在前80回宝玉凤姐中马道婆魔法时,通灵玉已发挥了它的这两个功效。那个癞头和尚念的几句诗里,有一句”好知运败金无彩,堪叹时乖玉不光“。也说明了日后发生了重大变故时,虽是寄予了吉祥与祝愿,但通灵玉与黄金锁,也改变不了主人的命运了。
在《红楼梦》中,贾宝玉生而衔之的那块玉是一个关键性的物件。第一、它是贾宝玉此人的另一个“我”,它是宝玉的物格化,也就是说贾宝玉公子是这块玉的人格化,它们互为主体。第二,它是贾宝玉也是全书的一个符号。第三、它是全书的主线:由女娲补天未用之石变成通灵之玉,幻化为人,经历种种,复变成一块石头,回到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符合中国哲学的对于圆形的崇拜、循环观念与周而复始的观念。
第四它是作者的哲学:发生学、未来学与终极关怀,是作者理智上想讲实际上未必做得到的一种人生观。虚无主义又现实主义。虚无而不彻底,因为虚无会变成现实,一块石头会变成一个贾宝玉其人。现实而不现实,因为贾公子的一切是石头变的,最后还得变成石头。
第五,它还组织了一些情节,使得现在的 “现实主义”的小说带上了象征主义乃至魔幻主义的色彩。 石头的说法使《红楼梦》阔大终极。玉的变幻使《红楼梦》显得灵动。绝非爬行的现实主义。
以庚辰本回目为例,第一回、第八回、第二十五回、九十四回、一百十六回,回目中都有通灵字样。无此字样但仍然写到乃至是围绕此玉写的章节更多,如见到林黛玉时的摔玉情景,张道士看玉给麒麟等情节。
总括来说,贾宝玉的平安祸福都反映到了那块玉上面。 还有一僧一道,丢玉啊,送玉啊,弄得热闹。 这一类情节本来很容易鄙俗化、狗血化,所以高鹗写到后来丢玉时,还出现了各种假冒伪劣之玉,这其实很值得深思,有真就一定有假,有高明就一定可能变成拙劣。幸亏这里有一个重要交代,这样,通灵玉的情节不致走火入魔,往野蛮愚昧丑恶邪祟上走。 这个关键性的交代就是石头,玉的本质、来源、归宿都是石头,只这么一想,你就开阔了、平静了、惆怅了、悲哀了也升华了。不简单。 如此这般,你仍然觉得意犹未尽,对这种前无先例、后无承接的写法仍然觉得不清不明,觉得仍然未有说到穴位上。实是留下了太多的遗憾。 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胡适博士对于衔玉而生的写法颇不以为然,他在给高阳的信中就明说了这一点。这实在是很奇怪,与胡博士的水平地位影响不相称,我只能说他是以产科学的观点来评价这块通灵玉的出场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13 09:32
贾宝玉失了通灵玉,翻遍大观园的每—块石头也寻不着。
林之孝至刘铁口处拈了个赏,刘铁口解释:赏字上头是个小字,底下—个囗字,这件东西很小,可嘴里放得,必是个珠子宝石,底下是个贝字,拆开是个见字,不见了该到当铺去找,赏字加—人字,是偿字,只要找着当铺,就有了人,便赎了来,可是偿还了。
当铺是薛家开的,当堂常赏在河南白云寺。康熙到白云寺寻父,在大雄宝殿后墙御笔亲题的[木人]寘。把木字拆开,寓意了顺治十八年,这个人旁变龙字,就是栊。即邢岫烟上栊翠庵找妙玉(谐庙宇)扶乩,拐仙批出来的是:
噫!来无形,去无踪,青埂峰下倚古松。欲追寻,山万重,入我门中—笑逢。
古松下结的是茯苓(谙顺治帝本名福临),孙行者从菩提祖师学成七十二变,首变就变了—棵"尽是经霜耐寒枝"的古松,在第三十六回又说"登山迈岭拜茯苓";在第六十四回又有十八公同鬼使把长老抬到木仙庵,进—座烟霞石屋,与霜姿丰采的孤直公、绿鬓婆娑的凌空子、虚心黛色的拂云叟(对应批红楼梦的畸笏叟),—起自述尊年,又各表收场诗。十八公的收场诗是:"劲节孤高笑木王,灵椿不似我名扬。
山空百丈龙蛇影,泉汲千年琥珀香。
解与乾坤生气概,喜因风雨化行藏(隐顺治法名行痴)。
衰残自愧无仙骨,惟有苓膏结寿场。
十八公自报的"我亦千年约有余,苍然贞秀自如如。"又契合了制"冷香丸"需要"千年松根茯苓胆"。冷香丸以十二个十二的数见效果,合起来又是如来佛祖*15144卷的尾数。冷香丸需要春夏秋冬四样白花蕊各十二两,合起来四十八两,是—藏经5048卷的尾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