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19 16:02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03 15:35
1、做代词,意思是有的人或有的事。
出自战国·孟子《寡人之于国也》:“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有人逃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有的人逃了五十步然后停下来。凭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耻笑别人跑了一百步,那怎么样呢?)
2、做副词,意思是有时。
出自东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有时驾着有布篷的小车,有时划着一条小船,既要探寻那幽深的沟壑,又要走过那高低不平的山丘。)
3、做副词,意思是又。
出自先秦·佚名《宾之初筵》:“既立之监,或佐之史。彼醉不臧,不醉反耻。”(一般都要现场设立监酒官,还辅设个史官来监督。有人喝酒喝醉了当然不好,也有人喝不醉反倒不满足。)
4、做副词,意思是或者;或许。
出自东晋·陶渊明《饮酒·幽兰生前庭》:“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前行迷失在旧途,顺应自然或许可以通行。)
5、做形容词,通“惑”,表示迷惑的意思。
出自东汉·班固《汉书·霍去病传》:“别从东道,或失道。”【从东方的道路进军,因为迷了路,(没能如期同卫青同攻单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或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03 15:35
1、做代词。
表有的;有的人;有的事。
例:战国孟子《梁惠王上·寡人之于国也》:“或百步而后止。”
译:有的人走了百步就停下了。
2、做副词。
表有时。
例:东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译:有时使用有布篷的小车,有时划着一条小船。
3、做副词。
表又。
例:春秋佚名《诗经·宾之初筵》:“既立之监,或佐之史。”
现场设立监酒官,又辅设个史官来监督。
4、做副词。
表或者;或许。
例:晚清徐珂编撰《清稗类钞·冯婉贞》:“猱进鸷击,或能免乎?”
译:象猿猴那样进攻,象鸷鸟那样攻击。也许能免除灾难吧?
5、做形容词。
表通“惑”,迷惑。
例:东汉班固《汉书·霍去病传》:“别从东道,或失道。”
译:(在大将军卫青同单于会战时,前将军李广和右将军赵食其的军队)从东方的道路进军,因为迷了路,(没能如期同卫青同攻单于。)
扩展资料
1、或(huò),在现代汉语中时可不译,时可译作:有、某、有的(事物、时处、情况等)、有时、有人。
2、或,古音yù,通「域」。《新华字典》《辞海》等中,现代汉语中“或”非多音字。按《康熙字典》“域”和古字“或”皆为『越*切』,属平水韵十三职部,入声,应与“一”同。
3、“或”作为逻辑词时表示有且不定。数学逻辑连词中的符号表示为: ∨
例: p或q ,记作 p∨q。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或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03 15:36
(1) (形声。字从囗,从弌(yī),弌亦声。“弌”义为“持戈巡逻”。“囗”指“国”、“四境”。“囗”与“弌”联合起来表示“持戈巡逻在边境线上”。本义(读yù):<动>边防巡逻。守卫国境。<名>国防。边防。转义:(读yù)邦国。封国。(读huò)不确定。不肯定。不一定。说明:边境巡逻,遇到敌情,具有不确定性,故本字在读音为huò时,表示一种“或然性”、“概然性”的概念,由此从实词转为虚词,衍生出“或许”、“或者”这一类表示“不能肯定”的词汇。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03 15:36
见是一个简体字(繁体字为見:上面是“目”,下面是“人(儿)”。在人的头上加只眼睛,就是为了突出眼睛的作用。本义:看到),可以当做动词,名词,助词和形容词使用。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03 15:37
或者(或许):“另一种”的意思,有别与语句前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