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剑”字 有何意义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19 17:28
我来回答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4 18:51
剑不仅用于沙场,也是我国古代人雅爱的佩饰武器。在周秦汉唐2000多年间,一直盛行佩剑之风。 西周到春秋,剑主要用来佩带防身。另外,腰间悬剑也是一种身份地位的标志,剑只有贵族才能佩带,其他人是不许带剑的。 战国时期铁剑也开始使用,锻制技术达到极高的程度,剑从原来短而厚向长而薄发展,最长者达1米多。长了有利于实战,但从剑鞘拔出却不方便,荆轲刺秦王时,秦始皇就因为剑长拔不出来而几乎丧命。 至隋唐时期,佩剑之风尤为盛行。
《隋书.礼仪志》载:“一品,玉具剑,佩山玄玉。二品, 金装剑,佩水苍玉。三品及开国子男,五等散品名号侯虽四,五品,并银装剑,佩水苍玉,侍中已下,通直郎已上,陪位则象剑。带直剑者入宗庙及升殿,若在仗内,皆解剑。一品及散郡公,开国公侯伯,皆双佩。二品,三品及开国子男,五等散品号侯,皆只佩。”而且不仅对品级有*,古人所配之剑在长度和重量上,都因佩带者的爵位高低而有所不同,“身长五其茎长,重九锊(lüè,古代计量单位,约合六两),谓之上制,上士服之;身长四其茎长,重七锊,谓之中制,中士服之;身长三其茎长,重五锊,谓之下制,下士服之。
而古人佩剑方法主要这几种:
1)单耳(环)悬挂法。这是一种很古老的佩带方法,比较适合于尺寸较短小的剑。
(2)剑带挂肩佩剑法。这是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一种佩剑方式。
(3):璏(zhì)式佩剑法。璏,就是用于系佩剑的鼻钮。剑身若较长,佩于腰间时必须要束紧,否则必会左右晃动,磕磕碰碰,妨碍人的行动,用璏式佩剑正好解决了这个问题。璏一般都装在剑鞘的中部偏上位置。
唐代剑被文人墨客视为饰物。常以来抒发凌云壮志或表现尚武英姿。如大诗人李白少年习剑,25岁“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杜甫有:“检书烧烛短,看剑引杯长”。王维的:“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动百万师”等剑与战争的诗句留于后人。大家都知道唐代的直刃兵器叫“唐大刀”,由此可以看出唐代已经不把剑作为实战兵器了。从宋代一直到清代,军队中剑也只是用做装饰或领导地位的象征。
关于侠客精神,古来争论不少,沈从文概括说是“游侠者精神”,闻一多说是“墨-侠-匪”结构,周树人古代游侠体现的是“义与勇”。
而我认为最能概括古代侠客精神的话还是,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古代侠客体现了人民对社会不公平的反抗,他们要么劫富济贫,要么替天行道,要么除暴安良。要么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他们永远代表公正和正义,而且古道热肠。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4 18:51
产生在商代,较短,呈柳叶或锐三角形,初为铜制。
春秋战国,为步战主要兵器,不断加长。湖北江陵望山一号楚墓中出土的越王勾践剑全长有 55.7厘米。 汉武帝时,有超过3尺,剑刃由两度弧曲而伸,成平直,剑锋的夹角由锐加大。 东汉,逐渐退出了战争舞台,为佩带仪仗或习武强身自卫。 汉代后铜剑渐被钢铁剑替代,并趋于定型,即剑身中有脊,两侧有刃,前有剑尖,中有剑首,后有茎,茎端设环处称镡,此外尚有剑鞘、剑穗等附属饰物。 隋唐,佩剑盛行。《隋书·礼仪志》载:“一品,玉器剑,佩山玄玉。二品,金装剑,佩水苍玉。三品及开国子男,五等散(散)品名号侯虽四、五品,并银装剑,佩水苍玉,侍中已下,通直郎已上,陪位则象剑。带直剑者,入宗庙及升殿,若在仗内,皆解剑。一品及散(散)郡公,开国公侯伯,皆双佩。二品、三品及开国子男,五等散(散)品号侯,皆只佩。绶亦如之。” 唐代最盛,被文人墨客视为饰物,抒以凌云壮志或表现尚武英姿。 后剑与道教接上不解之缘,成了道士们手中的法器之一。
然而战场上剑却也是从唐开始没落的,皆因为剑刺不穿铁甲... 而唐朝却是盔甲大发展的时代,比如明光铠,鱼鳞甲等。所以我国历史上剑从唐时就逐步退出了战场,而剩下的更多的确是装饰功能。
剑,古之圣品也,至尊至贵,人神咸崇。乃短兵之祖,近搏之器,以道艺精深,遂入玄传奇。实则因其携之轻便,佩之神采,用之迅捷,故历朝王公帝侯,文士侠客,商贾庶民,莫不以持之为荣。剑与艺,自古常纵横沙场,称霸武林,立身立国,行仁仗义,故流传至今,仍为世人喜爱,亦以其光荣历史,深植人心,斯可历传不衰。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4 18:52
夫妻俩知吴王奸凶,莫邪留雄剑于山中,干将往献雌剑。吴王问此剑有何奇妙,干将说:“...而“节日”在古代有着与今天完全不同,甚至全然相反的意义。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4 18:53
剑者,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