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19 14:09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09 20:04
如果要考虑这个问题,那我们就要从各个汽车品牌来分析,他们的战略都是什么,比如目前国内最有影响力的几个汽车品牌,包括吉利,奇瑞比亚迪长城荣威等等。
从这几家销量来看,确实占据了国内绝大多数的市场,不过从发展方向来看的话,确实是不尽相同,以吉利和比亚迪为主的,是以研发为驱动的战略方向,而吉利则是以收购和营销为主。对于长城和荣威来说,既不属于研发驱动,也不属于绝对营销,应该是两者都有,而营销策略比重占的更大一些,研发层面则是更小一些。
那么从技术的角度来看,国内的比亚迪包括奇瑞,将来很有可能大有可为,但问题在于极力通过并购来为自己打造尖端的产品,其实这个路数也是走得通的,比如说收购的澳大利亚变速箱公司就搭载在了吉利的标杆性产品活跃上面,表现还可圈可点。
与此同时吉利并购沃尔沃之后和沃尔沃也是达成了合作,目前也推出了多款产品,搭载了相关核心技术,表现还是相当强势的,所以也不能单单说收购就没有未来。
对于长城和荣威来说,确实面临的危机更大一些,比如说长城可能通过SUV获得了很大批量的市场,但随之而来的口碑跌倒也是让长城有点难受
哈弗h6作为国内SUV的倡导者,如今也面临着毁誉参半的市场反应,荣威的核心竞争力如今也看不出到底在哪里。
所以未来在新能源领域市场里,比亚迪肯定是标杆一样的国产产品,原因就在于技术层面是绝对拥有的,未来主要发展的方向其实是在软件层面向特斯拉看齐,如果能够做到软件层面顶尖优秀的话,那么比亚迪的电动汽车,其实在市场上的影响力就比现在要大很多了。
对于奇瑞汽车来说,如今经历的困难也是比较大的原因就在于一方面注重研发,但另一方面营销层面的缺失让奇瑞的销量其实是属于危机状态的未来,其实极力要两手抓,一方面在核心层面的研发,比如说三大件的持续研发以及在营销层面要做出不一样的事情。
所以未来能够成为国产汽车界的华为非奇瑞和比亚迪莫属当然,如果吉利汽车能够通过并购,或者说和沃尔沃合作开发出更先进的技术,搭载在国产车辆上面,未来吉利也是可以冲击这一名头!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09 20:05
如果要考虑这个问题,那我们就要从各个汽车品牌来分析,他们的战略都是什么,比如目前国内最有影响力的几个汽车品牌,包括吉利,奇瑞比亚迪长城荣威等等。
从这几家销量来看,确实占据了国内绝大多数的市场,不过从发展方向来看的话,确实是不尽相同,以吉利和比亚迪为主的,是以研发为驱动的战略方向,而吉利则是以收购和营销为主。对于长城和荣威来说,既不属于研发驱动,也不属于绝对营销,应该是两者都有,而营销策略比重占的更大一些,研发层面则是更小一些。
那么从技术的角度来看,国内的比亚迪包括奇瑞,将来很有可能大有可为,但问题在于极力通过并购来为自己打造尖端的产品,其实这个路数也是走得通的,比如说收购的澳大利亚变速箱公司就搭载在了吉利的标杆性产品活跃上面,表现还可圈可点。
与此同时吉利并购沃尔沃之后和沃尔沃也是达成了合作,目前也推出了多款产品,搭载了相关核心技术,表现还是相当强势的,所以也不能单单说收购就没有未来。
对于长城和荣威来说,确实面临的危机更大一些,比如说长城可能通过SUV获得了很大批量的市场,但随之而来的口碑跌倒也是让长城有点难受。哈弗h6作为国内SUV的倡导者,如今也面临着毁誉参半的市场反应,荣威的核心竞争力如今也看不出到底在哪里。
所以未来在新能源领域市场里,比亚迪肯定是标杆一样的国产产品,原因就在于技术层面是绝对拥有的,未来主要发展的方向其实是在软件层面向特斯拉看齐,如果能够做到软件层面顶尖优秀的话,那么比亚迪的电动汽车,其实在市场上的影响力就比现在要大很多了。
对于奇瑞汽车来说,如今经历的困难也是比较大的原因就在于一方面注重研发,但另一方面营销层面的缺失让奇瑞的销量其实是属于危机状态的未来,其实极力要两手抓,一方面在核心层面的研发,比如说三大件的持续研发以及在营销层面要做出不一样的事情。
所以未来能够成为国产汽车界的华为非奇瑞和比亚迪莫属当然,如果吉利汽车能够通过并购,或者说和沃尔沃合作开发出更先进的技术,搭载在国产车辆上面,未来吉利也是可以冲击这一名头!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09 20:05
我认为中国汽车界的华为应该非比亚迪不可,因为比亚迪在时下流行的电动汽车面走在前列,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公交车都是比亚迪制造的,发展下去是下一个汽车界的华为。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09 20:06
这个日新月异的时间不好说,虽然说要多少年多少年以后禁止燃油车,使用电动环保车,但是我个人感觉这个禁止时间遥遥无期,而且现在燃油车也越来越环保了,说不定燃油过不了多久新技术突破,就不用换电动车了,国产车现在公认的领头羊就那几个,除了异军突起,不然就那几个出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09 20:07
我想中国的汽车,是很少会有这种可能的。因为中国的很多汽车都是外国投资的。这种的话,中国不会大力支持这种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