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19 16:40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2 16:07
展开3全部生米是二十分钟,熟米加开水是十五分钟,煮至粘稠30分钟,最多45分钟
用电饭煲就很简单了,基本上不用理,米跟水的比例是1:3就行了,最好加点油,到一定时间就打开搅拌一下。
然后我教你用煲的,这种方法比用电饭煲的味道好点,虽然电饭煲省事,但我还是建议你学一下真正的熬粥法。
浸泡:煮粥前先将米用冷水浸泡半小时,让米粒膨胀开。这样做的好处:a、熬起粥来节省时间;b、搅动时会顺着一个方向转;c、熬出的粥酥、口感好。
开水下锅:大家的普遍共识都是冷水煮粥,而真正的行家里手却是用开水煮粥,为什么?你肯定有过冷水煮粥糊底的经验吧?开水下锅就不会有此现象,而且它比冷水熬粥更省时间。
火候:先用大火煮开,再转文火即小火熬煮约30分钟。别小看火的大小转换,粥的香味由此而出!
搅拌:原来我们煮粥之所间或搅拌,是为了怕粥糊底,现在没了冷水煮粥糊底的担忧,为什么还要搅呢?为了“出稠”,也就是让米粒颗颗饱满、粒粒酥稠。搅拌的技巧是:开水下锅时搅几下,盖上锅盖至文火熬20分钟时,开始不停地搅动,一直持续约10分钟,到呈酥稠状出锅为止 。
点油:煮粥还要放油?是的,粥改文火后约10分钟时点入少许色拉油,你会发现不光成品粥色泽鲜亮,而且入口别样鲜滑。
底、料分煮:大多数人煮粥时习惯将所有的东西一股脑全倒进锅里,百年老粥店可不这样做。粥底是粥底,料是料,分头煮的煮、焯的焯,最后再搁一块熬煮片刻,且绝不超过10分钟。这样熬出的粥品清爽不浑浊,每样东西的味道都熬出来了又不串味。特别是辅料为肉类及海鲜时,更应粥底和辅料分开。
在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中,粥的踪影伴随始终。关于粥文化
的文字,最早见于周书:黄帝始烹谷为粥。
中国的粥在四千年前主要为食用,2500年前始作药用,《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载有西汉名医淳于意(仓公)用“火齐粥”治齐王病;汉代医圣张仲景《伤寒论》述:桂枝汤,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便是有力例证。
进入中古时期,粥的功能更是将“食用”、“药用”高度融合,进入了带有人文色彩的“养生”层次。
宋代苏东坡有书帖曰:夜饥甚,吴子野劝食白粥,云能推陈致新,利膈益胃。粥既快美,粥后一觉,妙不可言。南宋著名诗人陆游也极力推荐食粥养生,认为能延年益寿,曾作《粥食》诗一首:“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从而将世人对粥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可见,粥与中国人的关系,正像粥本身一样,稠粘绵密,相濡以沫;粥作为一种传统食品,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更是超过了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
参考资料粥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2 17:25
白米粥要15-20分钟,加豆类的要1个半小时到2个小时,而且都豆要当晚先泡一下,如果是鱼肉类的话要更长一些时间,且肉要用精肉,鱼身的那条有腥味的线要事先去掉.做的时候不要一直开着煮饭的键,最好开一会停一会,OK!!!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2 18:59
要看熬什么粥,跟要熬多少有直接关系的,一般的十五到二十分钟就可以了,但如果是瘦肉粥类的最少要用上一个半小时.那样香味会更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