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趋势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3-28 12:06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28 13:36
近年来,我国电子政务发展在统筹协调机制、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信息资源整合共享等方面均取得了积极进展,但同时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需要运用新理念、新方法来推进电子政务进一步发展。
电子政务发展取得成效
统筹协调机制逐步完善。当前,我国电子政务统筹协调机制和顶层设计逐步健全,电子政务工作体系化、系统化不断加强,建立了国家电子政务统筹协调机制,明确了各部门在电子政务发展进程中的职能,提高了电子政务*实施的协调性。开展了国家电子政务综合试点,推动地方解决管理机制不顺、信息系统整合不足、业务系统水平不高、政务服务不到位等问题。
“互联网+政务服务”深入推进。《2018联合国电子政务调查报告》显示,中国的在线服务指数为0.8611,位列第34位,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目前,各省份都已经建成省级网上政务服务平台,“互联网+政务服务”成为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方式。全面优化网上服务成为深化放管服改革的重要支撑,大部分省级行政许可事项已具备网上在线预约预审功能,平均办理时限大幅度压缩。各地“互联网+政务服务”优秀实践不断涌现,浙江省“最多跑一次”改革、广东省“数字*”改革、福建省电子政务云计算平台建设等都是“互联网+政务服务”深入推进的突出成果。
信息资源整合共享成效初显。各地各部门积极落实《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实施方案》要求,持续推进政务信息互通、资源整合,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取得了积极成效。以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为抓手,加强统筹规划和整体推进,有效地将分散于各级*和部门的信息数据进行系统整合和有序共享,从整体上提升了*信息资源的利用水平和政务服务水平。通过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可以逐步实现部委业务办理系统和地方政务服务平台互联互通,逐步实现基础信息数据和服务事项的交换共享和联动办理。
电子政务逐渐与社会信息化融合发展。电子政务建设逐步从项目建设向服务转变,更多的社会机构和企业参与到*信息化建设中,政务云市场不断扩大,政务云的稳步推进提升了*信息化的建设效率。随着国家新一轮的*机构改革,很多地方*成立大数据局,将进一步驱动*数字化转型,随之而来的大数据平台和业务平台将成为政务云基础设施建设后的必然趋势。各地也正在积极推动政务信息资源开放利用,逐步推动与经济社会发展高度相关的数据向社会企业开放,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程度和电子政务建设的成效,更好地调动各个社会主体的参与积极性。
电子政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面对新的形势和机遇,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中国电子政务发展在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同时,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线服务能力尚需提升。第一,服务范围不够广、服务信息不完善。这主要表现为,有少数地方*没有认真落实“应上尽上”的要求,网上政务服务供给能力失衡;网上政务服务大厅精细化程度不高,准确性、时效性不强,服务信息更新慢等现象也时有发生。第二,服务集约程度仍需提高,服务软件迭代性不强。目前,许多地方政务服务渠道在线上线下“百花齐放”,但形式分散,服务集约化程度仍有待提高。此外,移动客户端功能模块、业务系统的更新升级也显示出不足,不符合持续优化完善政务服务功能的互联网迭代思维。
信息资源孤岛依然存在。目前,各地区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大多基于已有的网络基础设施、业务系统和数据资源,基本采用独立模式建设,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跨业务的信息资源共享共用和业务协同力度不够,信息孤岛仍然存在,如公民户籍、教育、就业、医疗等基本信息仍处于分散状态。同时,由于政务服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应用尚未成熟,没有形成高效的协同协调机制,而各地区网上政务服务平台数据开放共享进度缓慢,信息共享供需矛盾较为突出,这造成各部门、各层级间出现信息孤岛与部门壁垒。
标准规范体系尚未形成。近年来,我国政务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但在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中,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化体系仍需完善。电子政务发展处于前列的省市已经出台一些规定和办法,重点解决电子签名、电子证照等法律效力问题,为开展网上政务服务提供制度保障。但从全国范围来看,涉及到电子政务发展的基础性问题还缺乏法律保障。此外,如何处理好便捷和安全的平衡,如何厘清隐私保护和安全分享的边界,如何提升安全意识和完善安全机制,也是目前电子政务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政民互动机制亟待完善。当前,一些*网站存在在线服务交互性不强、便民服务模块缺失等问题。例如,“建议咨询”相关板块与“在线咨询”“24小时网上受理”等无缝互动功能存在一定差距,*部门处理民众诉求建议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耗费时间较长、反馈拖沓、缺乏针对性等问题。参与机制、沟通机制、保障机制的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政民互动效率,阻碍了*服务水平的提升,且增加行政成本,因此政民互动机制亟待完善,以提升*公共服务能力。
未来发展趋势
电子政务的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信息化和深化行政*改革双轮驱动推动*治理现代化。未来我国电子政务发展应重点关注以下四方面,进一步提升*公共治理和服务信息化水平。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未来的电子政务发展应更加突出人民需求导向,方便人民及时了解*信息,畅通政务服务渠道,简化办事流程,提升办事效率。此外,完善搭建政民互动平台,让互联网成为了解群众、贴近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的新途径,成为倾听*、汇聚民智的新渠道。
加快数字*建设,促进*数字化转型。在当前以数据治理为核心的发展阶段,促进*数字化转型是电子政务发展的新趋势。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促进政务服务的业务重组与流程再造,能够通过数字化、智能化的方式推进政务运行一张网、精准化社会治理的形成。数字*建设是落实网络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是加快*职能转变、完善*治理的一场深刻变革。数字*建设将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优化营商环境、引领数字时代*改革与治理能力建设的着力点和突破口。
促进多方参与,激发市场活力。现阶段,我国电子政务发展已经在整合数据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而开放数据对于促进电子政务发展也至关重要。一方面,*应制定数据开放的规划与规范,推进多层次数据开放平台建设,不断释放政务数据红利。另一方面,关注并建立多方参与机制促进市场参与电子政务的创新工作,充分调动市场主体参与政务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性,创造条件激发市场活力,从而使市场能够充分参与到电子政务的管理、建设与设计中。
融合运用新兴信息技术,创新电子政务发展。当前,全球信息技术创新与应用发展迅猛,电子政务发展所依托的技术手段正面临重大飞跃,重视与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信息技术的融合,将推动实现治理创新与技术创新的结合,不断提升*的监管能力、强化*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VR技术、生物识别、深度学习等技术将运用到电子政务服务当中,进一步加强*与民众的“互动性”“连接性”,提高*服务的即时性与服务效率。(丁艺)
来源: 民政部网站
关注同花顺财经微信公众号(ths518),获取更多财经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