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自我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19 13:02
我来回答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31 13:48
自我亦称自我意识或自我概念,主要是指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认知,是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在我们的经验中,觉察到自己的一切而区别于周围其他的物与其他的人,这就是自我,就是自我意识。这里所说自己的一切指我们的躯体,我们的生理与心理活动。
自我意识一直是心理学研究中的一个古老的热门的话题,心理学的根本问题是“人是什么”。在古代,哲学家们还不能把人的“自我”与意识活动区分开来,如柏拉图认为“灵魂”既控制人的形体活动,是人的意识,又控制着灵魂自身,是人的“自我”。真正心理学意义上的自我概念研究是从詹姆斯开始的,他把“自我”从意识活动中区分开来,将“自我”概念引入了心理学。自詹姆斯1890年把自我概念引入心理学至今,心理学对自我概念的研究曾几度兴衰。在行为主义出现之前,心理学对自我概念的研究兴趣浓厚,但随着行为主义的兴起,自我概念的研究逐渐被忽视。后来人本主义出现,特别是罗杰斯,对自我概念又进行了深入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后,认知学派对自我概念的研究也很重视。自我概念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对其研究、应用得到普及。在研究自我概念时,由于认识、方法、人性观及研究取向上的差异,不同学派的心理学者有不同的认识。
综观自我概念的心理学研究,个体既可以以主体我(即英语中的I)的身份去认识和改造客观事物,此时的我处于观察地位,又可以以客体我(即英语中的Me)的身份被认识、被改造,此时的我处于被观察地位。可见,每个人都是主体我(主我)和客体我(客我)的统一体。当个体把自己及其与外界事物的关系作为认识对象时,这就涉及到对自我意识这个概念和结构的探讨了。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具体地说,自我意识就是个体对自身的认识和对自身周围世界关系的认识,就是对自己存在的觉察。认识自己的一切,大致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一是个体对自身生理状态的认识和评价。主要包括对自己的体重、身高、身材、容貌等体像和性别方面的认识,以及对身体的痛苦、饥饿、疲倦等感觉。二是对自身心理状态的认识和评价。主要包括对自己的能力、知识、情绪、气质、性格、理想、信念、兴趣、爱好等方面的认识和评价。三是对自己与周围关系的认识和评价。主要包括对自己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对自己与他人关系的认识和评价。
自我意识的出现,不是意识对象或意识内容的简单转移,而是人的心理发展进入的一个全新的阶段,是个体社会化的结果,是人类特有的高级心理活动形式之一。它不仅使人们能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而且能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因此,心理学界把自我意识归入个性的调节系统,作为个性结构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成为个性自我完善的心理基础。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31 13:48
自我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zì wǒ,一指自己,二指自己对自己,三指自己肯定自己,四指相偶;相依。[1]
自我亦称自我意识或自我概念,主要是指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认知,是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自我也指自己反思后纯净公正的内心世界。
基本解释
1. [self; oneself] 强调独立自我主体存在的自觉性,即本我的意识能动性;“自我”(“自”来自;“我”内心深处;来自我内心深处的感受,称:自我感受的表达。自己与自己的心灵的对话感想(自我醒悟)。
2. [ego] 与现实有关的个性的意识部分
3. 通俗来讲:就是自己的个性、喜好、观点。
引证解释
1. 指自己反思后纯净公正的内心世界。
清谭嗣同《怪石歌》:“自我钦之若危岫,浊酒以酹歌以侑。”
瞿秋白《赤都心史》三三:“有人既发展自我的个性,又能排除一切妨碍他的主观的困难而进取,屈伸自如,从容自在。”
2. 谓自己对自己。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这种教育工作是人民内部的自我教育工作,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法就是自我教育的基本方法。”
3. 自己肯定自己。
《文选·陆机序》:“夫我之自我,智士犹婴其累,物之相物,昆虫皆有此情。” 吕延济 注自我谓自说己是,相物谓物皆相轻。”
4. 相偶;相依。自,犹相。
宋苏轼《戏书乐天身心问答后》诗:“渊明 形神自我, 乐天 身心相物。[3]”
区别
“自高”、“自大”、“自夸”、“自傲”与“自我”表达的词义、概念、意思不同,不能等同使用。“自我”是褒义词,不是中性词,“自我”通常形容好的事物和表达好的概念时使用,如“自我醒悟”、“自我反思”。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31 13:49
付费内容限时免费查看回答自我概念(Self-Concept),即一个人对自身存在的体验。它包括一个人通过经验、反省和他人的反馈,逐步加深对自身的了解。自我概念是一个有机的认知机构,由态度、情感、信仰和价值观等组成,贯穿整个经验和行动,并把个体表现出来的各种特定习惯、能力、思想、观点等组织起来。关于自我概念的解释,存在两种观点:第一,自我概念是一个把个性统一成连贯综合系统的有机过程;第二,自我概念是知觉的客体。自我概念的作用包括自我引导作用、自我解释作用、自我期望作用和自我成败归因作用。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31 13:49
自我
[ zì wǒ ]
基本解释
与现实有关的个性的意识部分
详细解释
1. 指自己。
清 谭嗣同 《怪石歌》:“自我钦之若危岫,浊酒以酹歌以侑。” 瞿秋白 《赤都心史》三三:“有人既发展自我的个性,又能排除一切妨碍他的主观的困难而进取,屈伸自如,从容自在。”
2. 谓自己对自己。
3. 自己肯定自己。
《文选•陆机<豪士赋>序》:“夫我之自我,智士犹婴其累,物之相物,昆虫皆有此情。” 吕延济 注:“自我谓自说己是,相物谓物皆相轻。”
4. 相偶;相依。自,犹相。
宋 苏轼 《戏书乐天身心问答后》诗:“ 渊明 形神自我, 乐天 身心相物。”
自我,亦称自我意识或自我概念,主要是指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认知,是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在我们的经验中,觉察到自己的一切而区别于周围其他的物与其他的人,这就是自我,就是自我意识。这里所说自己的一切指我们的躯体,我们的生理与心理活动。
自我分化重要的原因有:
1、分化水平高的人拥有更健康、弹性的亲密关系。高分化的个体由于能够区分和管理自己的感受和情绪,因此也会尊重对方拥有自己的感受。他们更能接受关系中的差异,愿意承担分歧和争执。因此,他们的亲密关系也更加的健康、弹性;
2、高自我分化的人自尊水平更高。分化程度高的人拥有清晰的自我概念,所以他们对自己的评价也相对客观,并且更能内化自己的成就。
自我亦称自我意识,主要是指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认知,是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在我们的经验中,觉察到自己的一切而区别于周围其他的物与其他的人,这就是自我,就是自我意识。这里所说自己的一切指我们的躯体,我们的生理与心理活动。
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一直是心理学研究中的一个古老的热门的话题,心理学的根本问题是“人是什么”。在古代,哲学家们还不能把人的“自我”与意识活动区分开来,如柏拉图认为“灵魂”既控制人的形体活动,是人的意识,又控制着灵魂自身,是人的“自我”。真正心理学意义上的自我概念研究是从詹姆斯开始的,他把“自我”从意识活动中区分开来,将“自我”概念引入了心理学。自詹姆斯1890年把自我概念引入心理学至今,心理学对自我概念的研究曾几度兴衰。在行为主义出现之前,心理学对自我概念的研究兴趣浓厚,但随着行为主义的兴起,自我概念的研究逐渐被忽视。后来人本主义出现,特别是罗杰斯,对自我概念又进行了深入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后,认知学派对自我概念的研究也很重视。自我概念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对其研究、应用得到普及。在研究自我概念时,由于认识、方法、人性观及研究取向上的差异,不同学派的心理学者有不同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