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差大该如何钓鱼钓鱼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3-06 21:18
我来回答
共6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06 22:48
哈喽,大家好,我是棉言麻语,每天都会有不同的精彩资讯分享给你。
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冬季来临,对于早晚温差大的地区该如何选择钓鱼时间?
冬季钓鱼难主要原因还是气温变低,有鱼儿也要过冬了,它们活性降低不怎么开口,垂钓起来难度非常的大!当然这样的情况钓友无法改变,所以只能选择面对!
下面我们来具体说一下。
第一点,窝料饵料要小
钓鱼需要打窝也就需要窝料,同时钓鱼的时候还需要各种饵料。任何季节都是需要窝料饵料配合,但是冬季比较寒冷,鱼口也比较差,鱼的活性没有那么强。所以在打窝的时候如果窝料太多就造成浪费,鱼甚至出现只吃窝料而不吃饵等情况,因此适量打窝同时当我们钓鱼的时候饵料也要少开。在钓鱼的时候,采用拉饵,饵团需要要小一些,太大了鱼吃不进去会挡口,这样就更难钓到鱼了!
第二点钩线要小
冬季鱼口很轻如果线组的线比较大的话信号传导就不灵敏,所以要想不错过鱼口线就要小一些,这样中鱼率更高!特别是子线和钩子,如果鱼钩用的小,鱼饵入口就好,钩子小吸入不费力,鱼在挣脱的时候更容易挂住鱼,当然这里说的小不是特别小,是在钓目标鱼中适当的减小鱼钩!
第三点是动静要小
鱼的警惕性比较高对噪音比较敏感。如果声音过大鱼就不敢靠近,所以当我们钓鱼的时候需要降低噪音避免惊吓到鱼,抛竿打窝的时候声音小鱼就不会被惊吓而游走!在上鱼之后也不要有多余的叫喊,不然会把窝内的鱼吓到。
第四点是温差要小
冬季温差比较大,白天大太阳晚上就刮冷风,白天20来度到晚上6点后基本只有10度多点,每当降温来临鱼是需要一个适应水温的过程,适应的时间长短根据降温的大小!如果降温比较大的话鱼适应的就慢了很多!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07 00:06
昼夜温差较大,出钓应尽量选择晴朗微风的天气,这样的天气里,一般从早上四点到八点,是鱼吃食的一个窗口期,而过了八点,太阳出来上层水温升高,鱼容易起伏,底钓就不太理想了,因此在昼夜温差大的季节建议钓早不钓晚。
钓鱼小技巧:
1、勤提勤动,诱鱼上钩
鱼钩下沉至水底,并不是完全处于理想的位置。由于水体下地质比较复杂,有时恰好沉在岩石缝隙、水草上或枯叶底下,有时被木柱所遮盖、杂物所隐蔽、小坑或淤泥所埋没,鱼看不到钓饵便不合摄食。因此,在钓鱼活动中,一经发现鱼漂久无动静,就该勤提钓竿,不断变化鱼钩位置,增加鱼的视觉机会,诱鱼上钩。
2、机动灵活,声东击西
一般地说,钓鱼目标不可死守。即使鱼的数量稀少,或等候大全的时候,也不能固守不动。一个窝点钓上几条鱼,就该在另一个窝点上下钩;而且在一个窝点上还要照顾到前后左右的位置。如果几个喂窝点暂时都不出鱼,应在喂窝点近处、远处或其它草丛里试钓游动的鱼,不断变换钓鱼地点。钓鱼流传着"打一*换个地方","东一锒头,西一棒子"的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
3、勇于探索,大胆实践
许多钓鱼者勇于开拓,善于历险,他们攀登悬崖峭壁,穿过茂密森林,淌过荒漠河滩,大胆实践,敢于试钓别人不敢触及的"禁区";荷叶密匝的空隙,芦苇丛生的地带,水草蔓生的地方,倒树斜枝的旁边,往往收获较多。并且能丰富钓鱼知识,锻炼身体,体会大自然之妙,真是一举多得啊!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07 01:40
付费内容限时免费查看回答请做好以下几点:1,调钓,秋季的晚上温度比较低,调钓要钝,不要钓太灵。在夜钓时一般比较安静,鱼也习惯在这段时间来吃饵,警惕性会比白天低很多。吃饵的动作自然也更大,顿口更强烈,顶漂更有力度,所以这时候钓钝比钓灵有更高的中鱼率。比如说,钓搓饵,我们可以调5目,钓5目或6目都可以,也可以调3目钓3-4目。基本上保证下钩躺底上钩触底,子线略微弯曲的状态,这样的调钓能够过滤钓一些小的试探信号,主抓有效信号,鱼口比较真实,中鱼率比钓灵更高。2,钓位,野钓要钓明水,不钓草边。在白天的时候草丛是释放氧气的植物,但是到了晚上它们不进行光合作用了,反而会消耗大量的氧气。所以这时候草丛周边的氧气含量是要比其他地方要低,所以夜钓并不适合钓草边。在夜钓时要钓浅水,因为浅水的溶氧量比较高,在刮风的时候大量的食物也都吹到了近岸,所以不管是大鱼还是小鱼,都会跑到浅水区来寻找食物。所以钓浅水的中鱼率要比深水区要高 3饵料,在温度较高的南方,仍然还是以清淡的基础饵搭配薯味和果味的主攻饵,然后适当的添加一些状态饵即可。如果钓鲫鱼还想兼钓鲤鱼,在鲫鱼饵里添加酒味或本味的鲤鱼料就可以了。北方在这种天气要用腥味的饵料了,不然用清淡饵料诱鱼太慢。或者直接用蚯蚓和红虫作钓,省事省心。
4,夜钓工具的选择,最早开始学夜钓的时候用的是夜光棒,灵敏度实在是不敢恭维,小鱼吃口很难从浮漂上反应出来,而且调漂很麻烦。现在有了夜钓灯和电子漂就方便多了。建议大家夜光漂和夜钓灯都带上,因为在刮风和走水的情况下,电子漂更有优势。
望采纳☺☺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07 03:32
温差对钓鱼的影响
我们知道温差对钓鱼有很大的影响,笔者一次又一次地去一家药店买了好几支温度计。营业员可能都有点诧异了。在水边测水温,有时忘了收拣,有时失手落水,有时一脚踩断,上了点年纪,糊涂啊。很想通过测量各种温度寻找些客观规律出来,但至今还没有重大发现。不过,通过零星的积累,也注意到一些不太成熟的小规律,公之于众,也谈谈温差对钓鱼的影响。
一、夜间温差值对钓鱼的影响
一天之中,从黄昏到笫二天拂晓前,温度逐渐下降。下降的幅度有大有小。在下把黄昏以后,晚上7时左右和笫二天早晨7时左右的温度差值叫做夜间温差值(早晨5时可能更准确,但需一早起床,观测不便)。室内温差值较小,我用的是阳台窗外的温差值。
我注意到,夜间温差值与钓鱼有密切关系。晚秋、冬季、早春,夜间温差值大于5摄氏度时,很难钓鱼,很可能打白板(当空军)。去到塘边、河边,常常看到岸边的浑水变清了,甚至清彻见底。这是因为夜间降温多,特别寒冷,鱼儿躲在深水处一动不动,不会游动到岸边,所以岸边水特别清彻。笫二天鱼儿仍觉寒冷,懒动懒开口。出钓一天,常常是不见浮子动一下。相反,夜间温差值小于2摄氏度,夜里降温很少,鱼儿不觉得特别冷,夜间仍四处游动,笫二天正常觅食。这样的天气出钓会有收获。
2009年2月20日,晚上室外4度,21日晨室外3度,夜间温差值1度。何钓友在一小塘钓获6斤。2月24日晨2度,头天晚上7度,夜间温差值5度,我和另一位钓友去该塘,效果极差,两人共获半斤。2009年3目26日,阴雨,降温天气,夜间温差值为4度(16—14),去东兴一塘垂钓,蒋钓友获4尾鲫鱼(半斤),我和另一位获4尾,2尾。第二天,夜间温差值为1度,(13—12),蒋又去该塘,据说获5斤。
虽然夜间温差值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但确实举足轻重。多次验证,该温差值大于5度时不宜出钓,出钓不是打白板也是难钓几条。而夜间温差值小于2度时,倒不一定定获丰收,因为影响因素多多。但可以出钓,收获或多或少。
可以推想,夏季夜间温差值也同样会对钓鱼有影响。不过,应是夜间温差值越大,笫二天越是好钓鱼。夏季夜间降温较多,鱼儿感觉凉爽,夜间活跃,笫二天早上适宜垂钓。常说的夏钓早,是普遍规律。
夏钓早的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夜间温差值的大小。这一点,只是推测,相信可以得到验证。
二.昼夜温差对钓鱼的影响
全天24小时温度最高值大约在下午2—3时,最低值大约在拂晓前5—6时。24小时之内最高与最低的温度差值越大,越难钓鱼。温差差值大的主要原因是大晴天,大太阳。红日高照,使水表层温度迅速升高,造成水表层水底层温差拉大,影响鱼的觅食活动。
天气预报提供的每日最高最低温度可作参考。如果两者之差较小,比较适宜出钓。反之,如果昼夜温差值很大,出钓的收获可能不多。
2009年3月10日的钓况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头晚天气预报:晴转多云,7—20摄氏度(高低相差13度)。测得夜间温差值为2度(13—11)。从夜间温差值看,似乎3月10日很好钓鱼,但去董家河垂钓,感觉上午还可以,中午以后极难钓,几乎不上鱼了。8时测气温为9度。由于太阳大,下午3时测气温为25度,升高达17度之多。上午太阳刚升起,对温差影响小,较好钓鱼,而下午温差增大很多,很难钓了。
冬日,无冷风的阴天或只有花花太阳(微有阳光)的多云天,之所以易上鱼,就是因为昼夜温差值较小。相反,艳阳高照,晒得人*服,昼夜温差大,鱼很难咬钩。
夜间温差值大,昼夜温差值也大,就简直休想上鱼了。2008年12月31日,前日夜间温差值为5度,当天又出大太阳。闫钓友等4人去东田坝一无所获。廖钓友等6人在汤家沟二道堰,竟无一人浮子动一下。
三、水层温差对钓鱼的影响
水体各层次的温度不相同,而且随着季节、天气(阴晴风雨等)而发生变化。这对鱼类活动有重大影响。前述的昼夜温差直接影响着水层温差的变化,特别是光照起着决定性作用.
从测定的一些数据中,笔者注意到水层温差有如下的一些特点:
⑴一般情况下,水表层温度高于水底层温度。水表层受到太阳光的直接照射,较容易升高温度。水是热的不良导体,水底层温度变化比较缓慢。两年中,我只遇到过两次水底层温度高于水表层温度的特例。
一次是2009年2月19日,下雪天,在东田坝,10时左右,气温0.5度,水表4度,水底6度。因为气温急速下降,水的比热大,水温还来不及降得很低,水底层降温更是缓慢,造成水温高于气温,水底层温度高于水表层温度这样的特例。寒潮刚来临时,可能也是类似情况。另一次是3月13日10时,在黄家坝,气温7度,水表层9度,水底层11度。当天的前两日降雨降温。这两次,都明显地感觉到鱼获比平常多。还有一种情形,水底层温度比水表层要高,那就是水面结了冰.水表面结冰的温度在零度,而水底未结冰,当然温度高于零度了.破冰钓鱼效果甚好,其原因恐怕就是水底层温度较高
江苏南通实测气温-5摄氏度,水表层0度,水下1.8米处6度).
⑵水层温差与季节天气有关.在四川北部地区,一年中水表层最高温度达34度,最低7度;水底层最低温度6度,最高29度。水表层水底层温度差值最大为9度,最小为0(特殊情况下如下雪、结冰等有逆差)。
大约在11—2月水表层水底层温差较小,甚至可以趋于一致。大约在3—10月温差值较大。一天之中,早晨气温通常低于水表层温度。随着太阳升起,阳光照射之下,气温比水温升高快,水表层比水底层升温快。中午以后,通常气温高于水温,水层温差增大。水层温差变化主要决定于太阳光照射的时间和强度。
大晴天,大太阳,水层温差变化大。这可以解释冬季大晴天难钓鱼或大晴天上午尚可下午难钓。说夏钓早是很有道理的,但夏钓晚就值得具体分析了。2009年8月17日,晴,在沙溪一塘几乎钓不上鱼。9.30时,气温27度,水表30度,水底(2米深)27度。下午6时,气温32度,水表34度,水底29度。期望太阳西坠时有点收获,但傍晚时候根本钓不上鱼。原因是傍晚时,仅管气温略有下降,但水表温度仍居高不下(由于水散热慢),水层温差又大,造成水体严重缺氧,鱼不开口。可见,在多数情况下,夏天只适宜钓早,不适宜钓晚。在阴或多云天气,或许亦可钓晚。当然,晚上9点以后的夜钓,又当别论了。
⑶水层温差变化呈梯形变化。离表层越近,变化幅度越大;离底层越近,变化幅度越小。
以一次日记片断为例,进行分析。2009年4目4日,晴,室温21度,相对湿度75%,昨晚室外21度,今晨14度,夜间温差值7度,说明夜晚寒冷。今日晴,水层温差大。下午4时,气温27度,水表24度,水下30厘米处21度,水底2米处17度,水表水底差7度。鱼浮水面,难钓。又测堰口4米水深处,温度与2米深处基本相同。
上例不仅说明了夜间温差值、昼夜温差值和水层温差值对钓鱼的影响,而且也说明各水层温度呈梯形变化。阳光照射下,水表面升温快,而光线穿透力不强,水导热本领小,所以下层温度变化小,这就导致表层水温较高而且变化较大,底层水温较低而且变化较小。在上例中,离水表层30厘米处下降温度3度,从30厘米处到1.5米处(深度差1.2米)下降温度只有4度,从1.5米到4米深处(深度差2.5米)温差小到可以忽略不计。总之,水层温差变化不是平均变化的,而是从上到下呈几何级数衰减的,在深水处温度变化甚微,甚至难以测定有什么变化。
笔者以前有种错误的观点,认为水底冬暖夏凉,冬天鱼儿游向深水处是因为那里更暖和。通过水层温差的测定,不得不否定在不结冰的日子“水底冬暖”的观点。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07 05:40
温差大主要影响的是鱼就饵的活性。忽冷忽热的鱼不开口,这时候要想钓到鱼,对开饵的要求就比较高。比如增加腥、香味来刺激鱼。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07 08:04
尽人皆知,气温水温影响着鱼类的活动。仅仅知道这一点是不够的。气温水温的变化趋势对鱼类活动有重大影响,对鱼获多少至关重要。气温水温的变化,体现在月、日平均气温差及水温差,昼夜气温差,夜间气温差,水层温差,气温水温温差,等等。
一、夜间温差值对钓鱼的影响
一天之中,从黄昏到笫二天拂晓前,温度逐渐下降。下降的幅度有大有小。在下把黄昏以后,晚上7时左右和笫二天早晨7时左右的温度差值叫做夜间温差值(早晨5时可能更准确,但需一早起床,观测不便)。室内温差值较小,我用的是阳台窗外的温差值。
我注意到,夜间温差值与钓鱼有密切关系。晚秋、冬季、早春,夜间温差值大于5摄氏度时,很难钓鱼,很可能打白板(当空军)。去到塘边、河边,常常看到岸边的浑水变清了,甚至清彻见底。这是因为夜间降温多,特别寒冷,鱼儿躲在深水处一动不动,不会游动到岸边,所以岸边水特别清彻。笫二天鱼儿仍觉寒冷,懒动懒开口。出钓一天,常常是不见浮子动一下。相反,夜间温差值小于2摄氏度,夜里降温很少,鱼儿不觉得特别冷,夜间仍四处游动,笫二天正常觅食。这样的天气出钓会有收获。
虽然夜间温差值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但确实举足轻重。多次验证,该温差值大于5度时不宜出钓,出钓不是打白板也是难钓几条。而夜间温差值小于2度时,倒不一定定获丰收,因为影响因素多多。但可以出钓,收获或多或少。
可以推想,夏季夜间温差值也同样会对钓鱼有影响。不过,应是夜间温差值越大,笫二天越是好钓鱼。夏季夜间降温较多,鱼儿感觉凉爽,夜间活跃,笫二天早上适宜垂钓。常说的夏钓早,是普遍规律。夏钓早的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夜间温差值的大小。这一点,只是推测,相信可以得到验证。
二.昼夜温差对钓鱼的影响
天气预报提供的每日最高最低温度可作参考。如果两者之差较小,比较适宜出钓。反之,如果昼夜温差值很大,出钓的收获可能不多。
冬日,无冷风的阴天或只有花花太阳(微有阳光)的多云天,之所以易上鱼,就是因为昼夜温差值较小。相反,艳阳高照,晒得人**服,昼夜温差大,鱼很难咬钩。
夜间温差值大,昼夜温差值也大,就简直休想上鱼了。2004年12月31日,前日夜间温差值为5度,当天又出大太阳。闫钓友等4人去东田坝一无所获。廖钓友等6人在汤家沟二道堰,竟无一人浮子动一下。
三、水层温差对钓鱼的影响
水体各层次的温度不相同,而且随着季节、天气(阴晴风雨等)而发生变化。这对鱼类活动有重大影响。前述的昼夜温差直接影响着水层温差的变化,特别是光照起着决定性作用.
从测定的一些数据中,笔者注意到水层温差有如下的一些特点:
⑴一般情况下,水表层温度高于水底层温度。水表层受到太阳光的直接照射,较容易升高温度。水是热的不良导体,水底层温度变化比较缓慢。两年中,我只遇到过两次水底层温度高于水表层温度的特例。一次是2005年2月19日,下雪天,在东田坝,10时左右,气温0.5度,水表4度,水底6度。因为气温急速下降,水的比热大,水温还来不及降得很低,水底层降温更是缓慢,造成水温高于气温,水底层温度高于水表层温度这样的特例。寒潮刚来临时,可能也是类似情况。另一次是3月13日10时,在黄家坝,气温7度,水表层9度,水底层11度。当天的前两日降雨降温。这两次,都明显地感觉到鱼获比平常多。还有一种情形,水底层温度比水表层要高,那就是水面结了冰.水表面结冰的温度在零度,而水底未结冰,当然温度高于零度了.破冰钓鱼效果甚好,其原因恐怕就是水底层温度较高.(最新资料:今年元月7日,有空就钓鱼兄在江苏南通实测气温-5摄氏度,水表层0度,水下1.8米处6度).
⑵水层温差与季节天气有关.在四川北部地区,一年中水表层最高温度达34度,最低7度;水底层最低温度6度,最高29度。水表层水底层温度差值最大为9度,最小为0(特殊情况下如下雪、结冰等有逆差)。大约在11—2月水表层水底层温差较小,甚至可以趋于一致。大约在3—10月温差值较大。一天之中,早晨气温通常低于水表层温度。随着太阳升起,阳光照射之下,气温比水温升高快,水表层比水底层升温快。中午以后,通常气温高于水温,水层温差增大。水层温差变化主要决定于太阳光照射的时间和强度。大晴天,大太阳,水层温差变化大。这可以解释冬季大晴天难钓鱼或大晴天上午尚可下午难钓。说夏钓早是很有道理的,但夏钓晚就值得具体分析了。2004年8月17日,晴,在沙溪一塘几乎钓不上鱼。9.30时,气温27度,水表30度,水底(2米深)27度。下午6时,气温32度,水表34度,水底29度。期望太阳西坠时有点收获,但傍晚时候根本钓不上鱼。原因是傍晚时,仅管气温略有下降,但水表温度仍居高不下(由于水散热慢),水层温差又大,造成水体严重缺氧,鱼不开口。可见,在多数情况下,夏天只适宜钓早,不适宜钓晚。在阴或多云天气,或许亦可钓晚。当然,晚上9点以后的夜钓,又当别论了。
⑶水层温差变化呈梯形变化。离表层越近,变化幅度越大;离底层越近,变化幅度越小。
以一次日记片断为例,进行分析。2004年4目4日,晴,室温21度,相对湿度75%,昨晚室外21度,今晨14度,夜间温差值7度,说明夜晚寒冷。今日晴,水层温差大。下午4时,气温27度,水表24度,水下30厘米处21度,水底2米处17度,水表水底差7度。鱼浮水面,难钓。又测堰口4米水深处,温度与2米深处基本相同。
笔者以前有种错误的观点,认为水底冬暖夏凉,冬天鱼儿游向深水处是因为那里更暖和。通过水层温差的测定,不得不否定在不结冰的日子“水底冬暖”的观点。
冬天鱼儿为什么要潜入深水处呢?可以这样解释:深水处温差变化极小甚至没有什么变化,最适宜鱼儿的生存和生活。
四、当日平均温度与10日平均温度的温差对钓鱼的影响
当日平均温度等于或略高于10日平均温度则比较好钓鱼,反之,低于10日平均温度则难钓。说得通俗点,就是一段时间的温度变化比较平稳,气温稳定,鱼儿已经适应,则宜出钓,反之,正在降温过程之中,鱼儿还不适应气温水温的变化,则不宜出钓。例如,寒潮来了以后,短时间不宜出钓,必须经过较长时间,温度比较平稳以后,方可出钓。不怕冷,只怕不稳。
五、几种温差对钓鱼有影响的理论依据
鱼是变温动物。鱼类的侧线能测知水温很微小变化(比人体敏感得多).当水温发生变化时,鱼儿要调节自身体温去适应环境温度。这个生理调节过程,不仅需要一定的时间,而且需要消耗能量,想来也许是一个痛苦的过程。温度变化越大,这个生理调节过程时间越长,越艰难痛苦。在这个生理调节过程中,鱼儿有气无力,不吃不动,就象垂危病人,对山珍海味也不感兴趣了。
理论和实践都说明:夜间晚差大、昼夜温差大、水层温差大、时段温差大,以及气温水温温差大,不宜出钓。反之,温差小,鱼儿已经调节好了体温,精神来了,食欲来了,出钓必有收获。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就会注意从温度的变化趋势中捕捉出钓的最佳时机. 在实际垂钓活动中,我们也可以不去测定各种温差,凭着对温度变化的感觉,对气象变化的观察,作出恰当的分析和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