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24节气的由来与习俗.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3-04 01:40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04 03:09
24节气的由来:中国古代利用土圭实测日晷,将每年日影最长定为“冬至”,日影最短为“夏至”。在春秋两季各有一天的昼夜时间长短相等,便定为“春分”和“秋分”。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二十四节气的习俗:反应了四季变化、温度变化、气候变化三种。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汉族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
24节气分别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 、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04 04:27
★二十四节气的由来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远在春秋时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每年运行360度,共经历24个节气,每月2个。其中,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即: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个节气;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即: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个节气。“节气” 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现在人们已经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节气在现行的公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不差1~2天。
★二十四节气的习俗(有的节气时间前后有习俗,有的节气没有)
立春 斗指东北。是二十四个节气的头一个节气。习俗就是中国的春节,过年了,合家团聚,吃大餐,放鞭炮,穿新衣,走访亲友!
雨水 斗指壬。太阳黄经为330度。
惊蛰 斗指丁。太阳黄经为345度。2月2龙抬头差不多在这前后,习俗剃头!
春分 斗指壬。各地农谚有:“春分在前,斗米斗钱”(广东)、“春分甲子雨绵绵,夏分甲子火烧天”(四川)、“春分有雨家家忙,先种瓜豆后插秧”(湖北)、“春分种菜,大暑摘瓜”(湖南)、“春分种麻种豆,秋分种麦种蒜”(安徽)。 习俗就是农作时间到了,要种植了。
清明 斗指丁。太阳黄经为15度。在清明节这一天,有些人家都在门口插上杨柳条,还到郊外踏青,祭扫坟墓,这是古老的习俗。
谷雨 斗指癸。太阳黄经为30度。谷雨就是“雨生百谷”。谚云“谷雨前后,种瓜种豆”。
立夏 斗指东南。太阳黄经为45度。
小满 斗指甲。太阳黄经为60度。
芒种 北斗指向已。太阳黄经为75度。芒种前后,我国中部的长江中、下游地区,雨量增多,气温升高,进入连绵阴雨的梅雨季节,空气非常潮湿,天气异常闷热,各种器具和衣物容易发霉,所以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叫“黄梅天”。
夏至 北斗指向乙。太阳黄经为90度。
小暑 斗指辛。太阳黄经为105度。端午节在此前后,习俗家家户户驱邪,撒雄黄,挂艾叶,赛龙舟吃粽子,小孩子挂彩绳。
大暑 斗指丙。太阳黄经为120度。
立秋 北斗指向西南。太阳黄经为135度。 习俗吃西瓜,打邪!(长江中下游区域)
处暑 斗指戊。太阳黄经为150度。
白露 斗指癸。太阳黄经为165度。习俗,七夕节,牛郎织女相会,女生乞巧。中元节,俗称鬼节,夜晚不出门,烧纸祭奠故人!
秋分 斗指已。太阳黄经为180度
寒露 斗指甲。太阳黄经为195度。
霜降 太阳黄经为210度。习俗九月九重阳节,老人节,登高望远!
立冬 太阳黄经为225度。
小雪 太阳黄经为240。
大雪 太阳黄经为255度。
冬至 太阳黄经为270度。习俗,南方冬至大如年,北方吃饺子!
小寒 太阳黄经为285度。
大寒 太阳黄经为300度。习俗腊八节,吃腊八粥!送灶王爷!
★节气歌
种田无定例,全靠看节气。立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
惊蛰乌鸦叫,春分滴水干。清明忙种粟,谷雨种大田。
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芒种大家乐,夏至不着棉。
小暑不算热,大暑在伏天。立秋忙打垫,处暑动刀镰。
白露快割地,秋分无生田。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
立冬先封地,小雪河封严。大雪交冬月,冬至数九天。
小寒忙买办,大寒要过年。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04 06:02
二十四节气指二十四时节和气候, 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
东亚传统夏历(农历)是一种“阴阳合历”,分别根据日、月的运行制定:月的部分是以朔望月为基准确定的,岁是以回归年(太阳年)为基准确定的。阳历每回归年约365.2422天,二十四节气据此而划分。
由于历史上我国的主要*、经济、文化、农业活动中心多集中在黄河流域中原地区,二十四节气也就是以这一带的气候、物候为依据建立起来的。
早在东周春秋战国时代,汉族劳动人民中就有了日南至、日北至的概念。随后人们根据月初、月中的日月运行位置和天气及动植物生长等自然现象,利用之间的关系,把一年平分为二十四等份。并且给每等份取了个专有名称,这就是二十四节气。到战国后期成书的《吕氏春秋》“十二月纪”中,就有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个节气名称。这八个节气,是二十四个节气中最重要的节气。标示出季节的转换,清楚地划分出一年的四季。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