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3-03 18:25
共6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03 20:11
七夕和情人节的区别,七夕是可以说是中国传统以爱情为主题的节日,情人节来自西方国家的传统节日。
七夕节:
七夕节是世界上最早的爱情节日,七夕夜晚坐看牵牛织女星、访闺中密友、拜祭织女、祈祷姻缘、切磋女红、乞巧祈福等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七夕习俗。
中国古代的星象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古人从很早开始就探索宇宙的奥秘,并由此演绎出了一套完整深刻的观星文化,牛郎织女就是典型例子,七夕的牛郎织女传说最早来源于人们对自然天象的崇拜。
情人节:
情人每年的2月14日,是西方国家的传统节,起源于*教。
在情人节的习俗中,鲜花和巧克力是庆祝时必不可少的。这是男性送女性最经典的礼物表明专一情感和活力,玫瑰代表爱情是众所周知的,但不同颜色朵数的玫瑰还另有吉意。
情人节的巧克力也是不可或缺的,巧克力自它诞生以来就于情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相爱的人们用甜蜜的巧克力表达对爱人的浓浓情谊,爱是巧克力,爱是熔化的心。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03 21:46
“七夕”最早来源于人们对自然的崇拜。从历史文献上看,至少在三四千年前,随着人们对天文的认识和纺织技术的产生,有关牵牛星织女星的记载就有了。人们对星星的崇拜远不止是牵牛星和织女星,他们认为东西南北各有七颗代表方位的星星,合称二十八宿,其中以北斗七星最亮,可供夜间辨别方向。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叫魁星,又称魁首。后来,有了科举制度,中状元叫“大魁天下士”,读书人把七夕叫“魁星节”,又称“晒书节”,保持了最早七夕来源于星宿崇拜的痕迹。 “七夕”也来源古代人们对时间的崇拜。“七”与“期”同音,月和日均是“七”,给人以时间感。古代中国人把日、月与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七数在民间表现在时间上阶段性,在计算时间时往往以“七七”为终局。旧北京在给亡人做道场时往往以做满“七七”为完满。以“七曜”计算现在的“星期”,在日语中尚有保留。“七”又与“吉”谐音,“七七”又有双吉之意,是个吉利的日子。在台湾,七月被称为“喜中带吉”月。因为喜字在草书中的形状好似连写的“七十七”,所以把七十七岁又称“喜寿”。后来由于牛郎织女在七夕鹊桥相会的传说赋予了七夕节以情人节的含义。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03 23:37
1、隐讳和直白的区别
西方的“情人节”坦率、热情、赤裸裸,有情人的节日,真真切切“Iloveyou”;
反观中国的“七夕节”,虽然也是表达情人相聚意味,七月初七,表示两情相悦,但很内涵,不露骨,又使用了古人惯用的隐喻表达方式,因而难以被年青人理解,也难以被现在躁动的一代所亲睐。爱就是爱,情就是情。
2、精神与物质的区别
“情人节”突出了“情人”二字,表现的是火热的情欲,自然的流露。在现代,“情人”二字不仅仅是指恋人、伴侣、夫妻,内容充实而广泛,直接而露骨,非常顺应被封建文化压抑了很长时间的自然情感和*的流露及表达。
反观中国的“七夕节”,反映的是别离后相聚和初开情窦人的相思、想念、相惜、相怜,内容无非是,女孩儿乞求女红巧手,感应王母娘娘给自己发配个好“牛郎”。形式上完全封闭在院墙里面,笑也半遮面,闹也半掩嘴。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04 01:45
w今年七夕节是8月26日 每年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天是我国汉族的传统节日七夕节(也叫东方情人节)。因为此日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少女,而节日活动的内容又是以乞巧为主,故而人们称这天为“乞巧节”或“少女节”,、“女儿节”。七夕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在这一天晚上,妇女们穿针乞巧,祈祷福禄寿活动,礼拜七姐,仪式虔诚而隆重,陈列花果女红,各式家具、用具都精美小巧、惹人喜爱。 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七夕别称“星期”。王勃的《七夕赋》“伫灵匹于星期,眷神姿于月夕”把星期与月夕相提并论,点出了一年四季中与亲情、与爱情相关的最美好、也最凄楚动人的两个夜晚。大约正因如此吧,后人便把男女成婚的吉日良辰叫作“星期”。 在晴朗的夏秋之夜,天上繁星闪耀,一道白茫茫的银河象一座天桥横贯南北,在河的东西两岸,各有一颗闪亮的星星,隔河相望,遥遥相对,那就是牵牛星和织女星。 七夕坐看牵牛织女星,是民间的习俗,相传,在每年的这个夜晚,是天上织女与牛郎在鹊桥相会之时。织女是一个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仙女,凡间的妇女便在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也少不了向她求赐美满姻缘,所以七月初七也被称为乞巧节。 人们传说在七夕的夜晚,抬头可以看到牛郎织女的银河相会,或在瓜果架下可偷听到两人在天上相会时的脉脉情话。 女孩们在这个充满浪漫气息的晚上,对着天空的朗朗明月,摆上时令瓜果,朝天祭拜,乞求天上的仙女能赋予她们聪慧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让自己的针织女红技法娴熟,更乞求爱情婚姻的姻缘巧配。过去婚姻对于女性来说是决定一生幸福与否的终身大事,所以,世间无数的有情男女都会在这个晚上,夜静人深时刻,对着星空祈祷自己的姻缘美满。 【七夕节由来】 七夕,原名为乞巧节。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 汉代画像石上的牛宿、女宿图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 “七夕”最早来源于人们对自然的崇拜。从历史文献上看,至少在三四千年前,随着人们对天文的认识和纺织技术的产生,有关牵牛星织女星的记载就有了。人们对星星的崇拜远不止是牵牛星和织女星,他们认为东西南北各有七颗代表方位的星星,合称二十八宿,其中以北斗七星最亮,可供夜间辨别方向。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叫魁星,又称魁首。后来,有了科举制度,中状元叫“大魁天下士”,读书人把七夕叫“魁星节”,又称“晒书节”,保持了最早七夕来源于星宿崇拜的痕迹。 “七夕”也来源古代人们对时间的崇拜。“七”与“期”同音,月和日均是“七”,给人以时间感。古代中国人把日、月与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七数在民间表现在时间上阶段性,在计算时间时往往以“七七”为终局。旧北京在给亡人做道场时往往以做满“七七”为完满。以“七曜”计算现在的“星期”,在日语中尚有保留。“七”又与“吉”谐音,“七七”又有双吉之意,是个吉利的日子。在台湾,七月被称为“喜中带吉”月。因为喜字在草书中的形状好似连写的“七十七”,所以把七十七岁又称“喜寿”。 “七夕”又是一种数字崇拜现象,古代民间把正月正、三月三、五月五、七月七、九月九再加上预示成双的二月二和三的倍数六月六这“七重”均列为吉庆日。“七”又是算盘每列的珠数,浪漫而又严谨,给人以神秘的美感。“七”与“妻”同音,于是七夕在很大程度上成了与女人相关的节日。 【七夕节别称】 牛郎织女(刻纸)一 双七:此日月、日皆为七,故称,也称重七。 香日:俗传七夕牛女相会,织女要梳妆打扮、涂脂抹粉,以至满天飘香,故称。 星期:牛郎织女二星所在的方位特别,一年才能一相遇,故称这一日为星期。 巧夕:因七夕有乞巧的风俗,故称。 女节:七夕节以少女拜仙及乞巧、赛巧等为主要节俗活动,故称女节,亦称女儿节、少女节。 兰夜:农历七月古称“兰月”,故七夕又称“兰夜”。 小儿节:因为乞巧、乞文等俗多由少女、童子为之,故称之。 穿针节:因为这天有穿针的习俗,故称。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04 04:10
中国以前的七夕不叫情人节,叫七巧节,也叫取巧节,主要是满16的女孩子举行一些活动来求上天给自己一个好丈夫和好的归宿,这天中取到巧的女孩子会得到长辈的祝福,这也有点比赛得奖的意思,古时叫得老天眷顾。 外国的情人节,首先不分已婚和未婚,这天是属于所有的恋爱着的男女。 可以看出,两者意义不同,中国的是情人节,不如说是女儿节。西方的就比较直一点了。 说相同的地方,也可以说都在这天希望找到自己的另一半心。 不过现在已没有女孩子会在七夕这天玩取巧了,大家受到西方的影响,这天都按情人节来过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04 06:51
专家普遍认为把“七夕”作为“中国情人节”是不恰当的。 中国文联副*、著名作家冯骥才认为,“七夕”传说中的“牛郎和织女”是已婚夫妇,他们之间的那种“不离不弃”、“白头偕老”的情感和婚前情人或恋人之间的情感是不同的,所以“七夕”应该是“中国爱情节”而不是“中国情人节”。倘若定为“情人节”,则是不自觉地将“七夕”和“西方情人节”对立起来。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赵书也曾指出,七夕节的含义不仅仅包括男女爱情,它还歌颂家庭中永久稳固的感情,歌颂心灵手巧等劳动品质。如果因为“洋节”在中国受到追捧便酸溜溜地抬出个“中国情人节”来,只会使传统文化成为外来文化的拙劣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