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日节的节日习俗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3-06 01:17
我来回答
共6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06 02:47
社日节是古老的汉族传统节日,分为春社日和秋社日,春社是立春后第五个戊日,秋社是立秋后第五个戊日。这一节日习俗起源很早,是从上古时期汉族劳动人民对土地的崇拜中产生、发展而来的,并在南、北地区形成了不同的汉族节俗文化(南方为社日,北方为龙抬头节)。
北方地区习俗
龙抬头 北方地区,“二月二”主要为龙抬头节,龙抬头节是我国汉族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其节俗内容十分丰富,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内容:
1.引龙。引龙的方法大致有二:一是撒灰引龙。北方地区人们是日以灰(有草木灰、灶灰、糠、石灰不等)从大门外一直撒到灶间,绕水缸一周,叫“引钱龙”,说是可引龙出世,百虫慑伏。清咸丰《武定府志》载:“以(二月)二日为春龙节,到灶灰围屋如龙蛇状,名曰引钱龙,招福祥也。”宫景辉等《中国志·天津篇》载:“二月初二俗称‘龙抬头’……按天津旧俗,要向河沿水边撒一条青灰做的龙,再用谷糠撒一条黄龙引到家中,取送走懒龙、引来钱龙之意。”总之,撒灰至井边(或河边)就是为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二是汲水引龙。是指清晨汲水回家,谓之引钱龙回家。河北《怀来县志》载:“二月二日谓之龙抬头,以近惊蛰也。各家晨起汲水,有祓禊之意。”
2.除虫、薰虫。二月初在惊蛰前后,是春回大地、农耕开始之时,又是百虫出蛰、蠢蠢欲动之时,故汉族民间有许多采取清扫、拍打、撒灰等手段以除虫的岁时活动,其中除了引龙伏虫外,还有咬虫、摔蝎、薰虫、击梁等活动。旧时薰虫方法是以油煎食物,用油烟熏虫蝎,并食此物,俗称此举可免虫蛀,流行于华北一带。河北《永平府志》载:“用香油煎糕熏虫,则物不蛀,且以避虫蚁。”
3.剃龙头。北方汉族民间是日理发剃头称为“剃龙头”,俗以为有利于人生尊贵。内蒙古《绥远省调查概况·清水河县》云:“(二月)二日,为‘中和节’,俗以为‘龙抬头’之日……是日多剃发,谓之‘剃龙头’。”二月初二剃龙头的习俗在北方流传至今,人们多于是日剃发、理发。在河北,人们普遍认为如果是日不理发,则抬不起头做人,以后会没有出息。
4.食俗。传说龙主雨水,又可镇伏百虫,能保佑丰收,故二月二的食物也多与“龙”联系在一起,把煎饼做成龙鳞状,叫龙鳞饼;水饺叫龙耳、龙角;米饭叫龙子;面条叫龙须面;吃猪头称食“龙头”,人们俗以为吃猪头肉是吉祥的象征。
5.嫁女住春。北方农家有在二月初二日把已出嫁的女儿接回娘家小住的风俗。河北《滦州志》载:“(二月二)先期,俗必迎女归宁,谓之‘住春’。”山东《历城县志》载:“仲春月二日,打灰囤,逆女归宁。”有的地方在二月初二,新出嫁的女儿要带上用青布缝制的囊袋,内装百果五谷回娘家小住,俗称“送二月二”。
6.禁忌。为尊崇龙的恩赐,使其为民兴风作雨,保佑丰收,是日有许多忌讳,包括:(1)忌动针线。是日不能动针、刀、剪子,怕伤了“龙目”,招致灾祸。河北《张北县志》云:“(二月二日)妇女忌针黹,恐刺龙眼。”《中国志·天津篇》载:“妇女们在这天不动针线,怕扎坏了龙眼。”(2)忌担水。山西《永和县志》载:“早忌担水,俗谓恐担回龙子。”《中国志·山西篇》载:“把二月二这晚上说成龙出来活动,人们不要去井边、河边打水,也不要在水边弄出大的声响,以免惊动了龙,把好年景给破坏了。”(3)忌洗衣。是日有些地方还要停止洗衣,说是恐“伤了龙皮”。(4)忌磨面。河北《新河县志》载:“忌磨面,恐榨龙头也。”
二月正是农作物播种的季节,龙抬头节的节日活动与禁忌,绝大多数都与敬龙崇龙有关,都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人们吃“龙食”、引钱龙、避龙忌等风俗活动,都是为了祈求龙神赐福,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都反映和体现了人们对龙的崇拜和信仰。
南方地区习俗
社日节 南方“二月二”仍沿用祭社习俗,如在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地区;此外就是形成了既有类似龙抬头节习俗,又以祭社习俗为主的新“二月二”习俗,如在桂东客家地区。
土地神古称“社”、“社神”,传说是管理一方土地之神。由于“地载万物”、“聚财于地”,人类产生了对土地的崇拜。进入农业社会后,又把对土地的信仰与农作物的丰歉联系在一起。我国南方普遍奉祀土地神,又称“土神”、“福德正神”,客家人称“土地伯公”,并有了祭社神(即土地神)的社日节。“二月二”社日习俗内容丰富,主要活动是祭祀土地和聚社会饮,借敬神、娱神而娱人。
祭社神先得设坛立庙。君王立的称“王社”,百姓立的叫“大社”。社坛还得有社主——社神。最早的社主是树木,如夏代在坛上种松树,商代种柏树,周代种栗树。后来,社主改为石头、木牌和堆土。如北京中山公园的社稷坛便以五色土为社主,并以东方青土、西方白土、南方红土、北方黑土、*黄土,既代表天下土地,又蕴含了阴阳五行。只是为了祈求农业丰稔,增加了主宰五谷的稷神,故称社稷坛。这就是明清皇帝祭社的“王社”。
百姓立的社,如今多称土地庙。遍布各地城乡的土地庙有大有小:城镇多由居民捐钱建造庙宇;乡间则在村外头大树下,砌个一二米见方的小庙,或用四块石片,三块作墙,一块盖顶,还有捡块破缸片作盖的。如此“委屈”主宰土地、年成和人丁兴旺的尊神,却未闻土地神抱怨和报复的。
于是,汉族民间塑造的土地神像,多是留着长胡子的慈祥老者。后来有人觉得让他孤身独守小庙未免太寂寞,便按人间社会给添了俗称土地婆的夫人。不过,在福建、广东及西南地区,人们在土地庙里立一二块石头,上盖红布,便是土地神——这是以石头作为社主的古代遗风?农家还在厅堂正墙供奉了“天地君亲师神位”的墙根下,贴一张写有土地神位的红纸,摆个香炉,便请来了护家的土地神。
祭社是古代全民的盛大节日。帝王亲赴“王社”祭祀祈丰后,还要欢宴群臣。百姓则集体祭祀本村的社神。我们从古代诗文中可了解那时的社日情景:村民凑钱买来猪、羊,然后敲锣打鼓,抬着猪羊,提着酒壶和各种供品,聚集社神庙前,焚香祭拜,祈求五谷丰登,人丁兴旺,村寨安宁。祭毕,按户分肉,并在庙前野炊,聚餐欢饮,还有擂鼓、对歌、斗草等娱乐,日暮方归。宋代诗人张演在《社日》诗中写道:“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南北地区习俗差异原因
1,信仰上的不同:南方是土地神信仰,北方则是龙神信仰。这种不同的信仰,源自于南、北地区不同的地理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
北方大部分地区常年干旱少雨,地表水源短缺,而农作物的生长又离不开水,北方农耕人民渴求水和期待降雨的心理就折射反映在北方民众的生活习俗之中,许多习俗都直接或间接地表达着民众对水的渴求以及由此产生的信仰和崇拜。龙是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崇拜的神灵,人们把它看作是会兴云布雨、主管雨旱之神,从而在北方产生了一套崇龙、敬龙的习俗,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突出表现在“龙抬头节”中的一切禁忌习俗中。
南方地区相对于北方来说,山多、江河多而土地少,因此对土地的崇拜也就更甚于北方。以土地为生的先民们认为土地负载、孕育万物,毁灭万物,因此很自然地将农作物收成的好坏归因于“地”对人类的赏罚,据此就产生了对土地的崇拜,敬土为神。于是自上古以来产生的祭社习俗在南方一直传承至今,并演变成南方现今的“二月二”社日的习俗。
2,文化传播,是指一种文化向其他范围转移或扩散,引起文化的互动、采借以及整合过程(林耀华:《民族学通论》)。土地神信仰起源甚早,其最早形成的地区已无从考证,但可以肯定地说最先是在某个地方产生,并向四周地区传播开来。钟敬文先生认为:“一种新的民俗在一个民族、一个地区形成,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完善之后,它的功能和价值被充分显现出来,它不仅为该民族、该地区的民众所接受,成为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发展,而且开始向其他民族地区透。” (钟敬文:《民俗学概论》)南方的“二月二”社日就是传承了自上古产生的祭土地神的民俗,土地神信仰能满足南方民众祈丰年、消灾祈福的心理需求,因此在南方奉祀土地神的习俗一直传承至今。
北方地区的“龙抬头节”习俗,据吉成名《龙抬头节研究》一文考证,最早形成于黄河中上游地区,随着居民的迁徙而向其他地区传播。因此,在江苏一带,也有龙抬头习俗,这应该是由北方汉人在南迁中传播过去的。南方本地人民也有一套自己的风俗,由于在共同的地域生产劳动,在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地会有一定程度上的交流和影响,这必然就会产生文化传播,在传播中二者又有选择性地吸收或排斥对方的风俗文化,故而逐渐形成了将龙抬头习俗与当地祭社习俗结合起来的新“二月二”习俗。
当代文化人类学家莱斯利·怀特从传播的角度,把文化看作是纵向传播和横向传播流程的统一体, 并看到了文化传播行为的巨大影响:“人们逐渐认识到,文化是一个连续统一体,是一系列事件的流程,是一个时代纵向地传递到另一个时代,并且横向地从一个种族或地域播化到另一个种族或地域。” (怀特:《文化的科学》)传播可以对一种文化或风俗的形成和流变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二月二”习俗形成南、北差异的原因也是基于文化传播的发生。
节日文化是我国的传统文化,具有民族特色,包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反映着我国的文化和民族精神,因此对一些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我们应加以重视。通过对南北“二月二”习俗的比较及其差异原因的分析,我们对南、北“二月二”传统节日文化的形成、发展有了一定的认识,并认识到民俗文化巨大的传承、传播和变异性,这对我们正确认识传统节日文化现象有着十分现实和深远的意义 。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06 04:05
千寻古栎笑声中,此日春风属社公。割肉卜瓦馀风在,更喜畅饮治耳聋。
立春后第五个戊日是春社日。古时以村为单位祭祀社神,祈求丰收。祭社神先立社,在土坛上用石砌屋,无顶,上贴『社稷之神』红纸,祭祀后,撒肉四周以饷乌鸦。《荆楚岁时记》:『社日,四邻并结宗会社,宰牲牢,为屋于树下,先祭神,然后享其胙』。宋梅尧臣有《春社》诗云:『年年迎社雨,淡淡洗林花。树下赛田鼓,坛边伺肉鸦。春醪酒共饮,野老暮相哗。燕子何时至,长皋点翅斜。』 龙抬头 北方地区,“二月二”主要为龙抬头节,龙抬头节是我国汉族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其节俗内容十分丰富,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内容:
1.引龙。引龙的方法大致有二:一是撒灰引龙。北方地区人们是日以灰(有草木灰、灶灰、糠、石灰不等)从大门外一直撒到灶间,绕水缸一周,叫“引钱龙”,说是可引龙出世,百虫慑伏。清咸丰《武定府志》载:“以(二月)二日为春龙节,到灶灰围屋如龙蛇状,名曰引钱龙,招福祥也。”宫景辉等《中国志·天津篇》载:“二月初二俗称‘龙抬头’……按天津旧俗,要向河沿水边撒一条青灰做的龙,再用谷糠撒一条黄龙引到家中,取送走懒龙、引来钱龙之意。”总之,撒灰至井边(或河边)就是为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二是汲水引龙。是指清晨汲水回家,谓之引钱龙回家。河北《怀来县志》载:“二月二日谓之龙抬头,以近惊蛰也。各家晨起汲水,有祓禊之意。”
2.除虫、薰虫。二月初在惊蛰前后,是春回大地、农耕开始之时,又是百虫出蛰、蠢蠢欲动之时,故汉族民间有许多采取清扫、拍打、撒灰等手段以除虫的岁时活动,其中除了引龙伏虫外,还有咬虫、摔蝎、薰虫、击梁等活动。旧时薰虫方法是以油煎食物,用油烟熏虫蝎,并食此物,俗称此举可免虫蛀,流行于华北一带。河北《永平府志》载:“用香油煎糕熏虫,则物不蛀,且以避虫蚁。”
3.剃龙头。北方汉族民间是日理发剃头称为“剃龙头”,俗以为有利于人生尊贵。内蒙古《绥远省调查概况·清水河县》云:“(二月)二日,为‘中和节’,俗以为‘龙抬头’之日……是日多剃发,谓之‘剃龙头’。”二月初二剃龙头的习俗在北方流传至今,人们多于是日剃发、理发。在河北,人们普遍认为如果是日不理发,则抬不起头做人,以后会没有出息。
4.食俗。传说龙主雨水,又可镇伏百虫,能保佑丰收,故二月二的食物也多与“龙”联系在一起,把煎饼做成龙鳞状,叫龙鳞饼;水饺叫龙耳、龙角;米饭叫龙子;面条叫龙须面;吃猪头称食“龙头”,人们俗以为吃猪头肉是吉祥的象征。
5.嫁女住春。北方农家有在二月初二日把已出嫁的女儿接回娘家小住的风俗。河北《滦州志》载:“(二月二)先期,俗必迎女归宁,谓之‘住春’。”山东《历城县志》载:“仲春月二日,打灰囤,逆女归宁。”有的地方在二月初二,新出嫁的女儿要带上用青布缝制的囊袋,内装百果五谷回娘家小住,俗称“送二月二”。
6.禁忌。为尊崇龙的恩赐,使其为民兴风作雨,保佑丰收,是日有许多忌讳,包括:(1)忌动针线。是日不能动针、刀、剪子,怕伤了“龙目”,招致灾祸。河北《张北县志》云:“(二月二日)妇女忌针黹,恐刺龙眼。”《中国志·天津篇》载:“妇女们在这天不动针线,怕扎坏了龙眼。”(2)忌担水。山西《永和县志》载:“早忌担水,俗谓恐担回龙子。”《中国志·山西篇》载:“把二月二这晚上说成龙出来活动,人们不要去井边、河边打水,也不要在水边弄出大的声响,以免惊动了龙,把好年景给破坏了。”(3)忌洗衣。是日有些地方还要停止洗衣,说是恐“伤了龙皮”。(4)忌磨面。河北《新河县志》载:“忌磨面,恐榨龙头也。”
二月正是农作物播种的季节,龙抬头节的节日活动与禁忌,绝大多数都与敬龙崇龙有关,都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人们吃“龙食”、引钱龙、避龙忌等风俗活动,都是为了祈求龙神赐福,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都反映和体现了人们对龙的崇拜和信仰。 社日节 南方“二月二”仍沿用祭社习俗,如在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地区;此外就是形成了既有类似龙抬头节习俗,又以祭社习俗为主的新“二月二”习俗,如在桂东客家地区。
土地神古称“社”、“社神”,传说是管理一方土地之神。由于“地载万物”、“聚财于地”,人类产生了对土地的崇拜。进入农业社会后,又把对土地的信仰与农作物的丰歉联系在一起。我国南方普遍奉祀土地神,又称“土神”、“福德正神”,客家人称“土地伯公”,并有了祭社神(即土地神)的社日节。“二月二”社日习俗内容丰富,主要活动是祭祀土地和聚社会饮,借敬神、娱神而娱人。
祭社神先得设坛立庙。君王立的称“王社”,百姓立的叫“大社”。社坛还得有社主——社神。最早的社主是树木,如夏代在坛上种松树,商代种柏树,周代种栗树。后来,社主改为石头、木牌和堆土。如北京中山公园的社稷坛便以五色土为社主,并以东方青土、西方白土、南方红土、北方黑土、*黄土,既代表天下土地,又蕴含了阴阳五行。只是为了祈求农业丰稔,增加了主宰五谷的稷神,故称社稷坛。这就是明清皇帝祭社的“王社”。
百姓立的社,如今多称土地庙。遍布各地城乡的土地庙有大有小:城镇多由居民捐钱建造庙宇;乡间则在村外头大树下,砌个一二米见方的小庙,或用四块石片,三块作墙,一块盖顶,还有捡块破缸片作盖的。如此“委屈”主宰土地、年成和人丁兴旺的尊神,却未闻土地神抱怨和报复的。
于是,汉族民间塑造的土地神像,多是留着长胡子的慈祥老者。后来有人觉得让他孤身独守小庙未免太寂寞,便按人间社会给添了俗称土地婆的夫人。不过,在福建、广东及西南地区,人们在土地庙里立一二块石头,上盖红布,便是土地神——这是以石头作为社主的古代遗风?农家还在厅堂正墙供奉了“天地君亲师神位”的墙根下,贴一张写有土地神位的红纸,摆个香炉,便请来了护家的土地神。
祭社是古代全民的盛大节日。帝王亲赴“王社”祭祀祈丰后,还要欢宴群臣。百姓则集体祭祀本村的社神。我们从古代诗文中可了解那时的社日情景:村民凑钱买来猪、羊,然后敲锣打鼓,抬着猪羊,提着酒壶和各种供品,聚集社神庙前,焚香祭拜,祈求五谷丰登,人丁兴旺,村寨安宁。祭毕,按户分肉,并在庙前野炊,聚餐欢饮,还有擂鼓、对歌、斗草等娱乐,日暮方归。宋代诗人张演在《社日》诗中写道:“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1,信仰上的不同:南方是土地神信仰,北方则是龙神信仰。这种不同的信仰,源自于南、北地区不同的地理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
北方大部分地区常年干旱少雨,地表水源短缺,而农作物的生长又离不开水,北方农耕人民渴求水和期待降雨的心理就折射反映在北方民众的生活习俗之中,许多习俗都直接或间接地表达着民众对水的渴求以及由此产生的信仰和崇拜。龙是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崇拜的神灵,人们把它看作是会兴云布雨、主管雨旱之神,从而在北方产生了一套崇龙、敬龙的习俗,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突出表现在“龙抬头节”中的一切禁忌习俗中。
南方地区相对于北方来说,山多、江河多而土地少,因此对土地的崇拜也就更甚于北方。以土地为生的先民们认为土地负载、孕育万物,毁灭万物,因此很自然地将农作物收成的好坏归因于“地”对人类的赏罚,据此就产生了对土地的崇拜,敬土为神。于是自上古以来产生的祭社习俗在南方一直传承至今,并演变成南方现今的“二月二”社日的习俗。
2,文化传播,是指一种文化向其他范围转移或扩散,引起文化的互动、采借以及整合过程(林耀华:《民族学通论》)。土地神信仰起源甚早,其最早形成的地区已无从考证,但可以肯定地说最先是在某个地方产生,并向四周地区传播开来。钟敬文先生认为:“一种新的民俗在一个民族、一个地区形成,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完善之后,它的功能和价值被充分显现出来,它不仅为该民族、该地区的民众所接受,成为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发展,而且开始向其他民族地区透。” (钟敬文:《民俗学概论》)南方的“二月二”社日就是传承了自上古产生的祭土地神的民俗,土地神信仰能满足南方民众祈丰年、消灾祈福的心理需求,因此在南方奉祀土地神的习俗一直传承至今。
北方地区的“龙抬头节”习俗,据吉成名《龙抬头节研究》一文考证,最早形成于黄河中上游地区,随着居民的迁徙而向其他地区传播。因此,在江苏一带,也有龙抬头习俗,这应该是由北方汉人在南迁中传播过去的。南方本地人民也有一套自己的风俗,由于在共同的地域生产劳动,在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地会有一定程度上的交流和影响,这必然就会产生文化传播,在传播中二者又有选择性地吸收或排斥对方的风俗文化,故而逐渐形成了将龙抬头习俗与当地祭社习俗结合起来的新“二月二”习俗。
当代文化人类学家莱斯利·怀特从传播的角度,把文化看作是纵向传播和横向传播流程的统一体, 并看到了文化传播行为的巨大影响:“人们逐渐认识到,文化是一个连续统一体,是一系列事件的流程,是一个时代纵向地传递到另一个时代,并且横向地从一个种族或地域播化到另一个种族或地域。” (怀特:《文化的科学》)传播可以对一种文化或风俗的形成和流变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二月二”习俗形成南、北差异的原因也是基于文化传播的发生。
节日文化是我国的传统文化,具有民族特色,包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反映着我国的文化和民族精神,因此对一些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我们应加以重视。通过对南北“二月二”习俗的比较及其差异原因的分析,我们对南、北“二月二”传统节日文化的形成、发展有了一定的认识,并认识到民俗文化巨大的传承、传播和变异性,这对我们正确认识传统节日文化现象有着十分现实和深远的意义 。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06 05:39
龙抬头 北方地区,“二月二”主要为龙抬头节,龙抬头节是我国汉族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其节俗内容十分丰富,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内容:
1.引龙。引龙的方法大致有二:一是撒灰引龙
2.除虫、薰虫。
3.剃龙头。
4.食俗。
5.嫁女住春。
6.禁忌。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06 07:47
社日节,中国传统节日,又称土地诞,是古老的中国传统节日,社日分为春社和秋社。古时代的社日节期依据干支历法来定,后来因历法变动改用阴历定节期。春社按立春后第五个戊日推算,一般在农历二月初二前后,秋社按立秋后第五个戊日,约新谷登场的农历八月。古代把土地神和祭祀土地神的地方都叫"社",按照我国民间的习俗,每到播种或收获的季节,农民们都要立社祭祀,祈求或酬报土地神。[1]
古人认为土生万物,所以土地神是广为敬奉的神灵之一。人们以为该神管理着五谷的生长和地方的平安。二月二是土地公的圣诞,土地公又称福德正神,在中国南方地区,是土地公公的生日,称“土地诞”,为给土地公公“暖寿”,有的地方有举办“土地会”的习俗:家家凑钱为土地神祝贺生日,到土地庙烧香祭祀,敲锣鼓,放鞭炮。[1]
南方”二月二“仍沿祭社(土地神)习俗,如在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地区,既有类似龙抬头节习俗,又有以祭社习俗为主的新”二月二“习俗,南方普遍奉祀土地神。[2]
中文名
社日节
英文名
Community day
节日时间
立春后第五个戊日
节日类型
传统节日
流行地区
中国
节日由来
从上古开始,社神就成为了祭祀系统中的祀典之神。时至今日,古老的“社神”已有了很多变化,但祭祀土地神的习俗一直保留下来,并随着华人的迁徙,在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也开花结果,落地生根。[3]
社日节
我国历史上的相当长一段时期,其社会形态是典型的传统农业社会。在这样的社会形态下,人们对土地有着极其深厚的感情。爱重之,必然神化之,因此土地很早就是人们的祭祀对象,称作"社";而重点祭祀的那个日子,就是"社日"。
社字从示从土,"土"是土地,"示"表示祭祀,那么,社就是祭土地。早先的土地神只是神灵,后来逐渐人格化,叫社会,俗称土地爷,而且有配偶神(社母,俗称土地奶奶)。有时,土地神与谷神合祀,这就是古代所谓的社稷了。
春、秋二社相比来看,春社的活动更多一些。春社按立春后第五个戊日推算,一般在二月初二前后,而二月二相传又是土地神的诞辰,所以这一天的享祀也就格外隆重。袁景澜《吴郡岁华纪胜》记苏州此俗说:
二月二日为土神诞日,城中庙宇各有专祠,牲乐以酬。乡村土谷神祠,农民亦家具壶浆以祝,神厘俗称田公、田婆,古称社公、社母。社公不食宿水,故社日必有雨,曰社公雨。醵钱作会,曰社钱。叠鼓祈年,曰社鼓。饮酒治聋,曰社酒。以肉杂调和饭,曰社饭。……田事将兴,特祀社以祈农祥。
古代享祀土地神的日子叫社日,一般春秋各一,后来则间或有四时致祭的。宋人邱光庭《兼明录》等书称:社日一般用戊日,立春后的第五个戊日为春社,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为秋社,大体在春分或秋分前后。汉代以前只有春社,汉以后则有春、秋二社。春、秋二社祀神的功能有所分别,即所谓春祈秋报。春社主要是祈求土地神保佑农业丰收,秋社则以收获报答感谢神明。
文化渊源
社神缘于对土地的崇拜。土地是人类居住生活的场所,是人类获取生存资料所需(衣、食、住等)最重要的源地。对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物质进行崇拜是原始崇拜的重要内容,我国先民早就有对土地的崇敬和膜拜。但由于“土地广博,不可遍敬也;五谷众多,不可一一祭也。故封土立社而示有土尊。” 随着原始崇拜向人格神崇拜的转变,对土地的原始崇拜也便转化为对土地神的崇拜,以前作为广袤土地象征物的土堆也便成为土地神寄寓的场所和标志,即社主。祭社还有配祭制度,所谓“社稷,土谷之神,有德者配食焉”。社日,便是祭社神的日子。据研究,作为节日,社日“起源于三代,初兴于秦汉,传承于魏晋南北朝,兴盛于唐宋,衰微于元明及清”。在社日发展史上,唐代无疑是个重要段落。
土地神是各地都有的,而且土地神的家族甚是庞大。顶头上司为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祇,又有九垒三十六土皇君掌管十方三界的“土地部”,同时有安住各方的当方土地,经中还记载有“土公土母,土子土孙,土家眷属”,可见土地神系统是多么的庞大。土地神在人的日常生活中处于重要地位,不但家族大,而且分布广。在居家中有居家土地神,村屯有村屯的土地神,城市有城市的土地神,有的将土地供奉在家中,有的供奉在门口,有的则供在村落的社庙中。总之土地神的职责就是保佑着一方土地之内的人物康泰,人口清洁,出入平安了。[1]
南方”二月二“龙抬头主要以祭社(土地神)习俗为主,祭龙习俗主要在龙*的仲夏端午。如在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地区,既有类似龙抬头节习俗,又以祭社习俗为主的新”二月二“习俗。由于”地载万物“、”聚财于地“,我国南方普遍奉祀土地神,又称”社“、”社神“、”土神“、”福德正神“,客家人称”土地伯公“。”二月二“社日主要是祭祀土地和聚社会饮,借敬神、娱神而娱人。[2]
春社
社字从示从土,"土"是土地,"示"表示祭祀,那么,社就是祭土地。早先的土地神只是神灵,后来逐渐人格化,叫社会,俗称土地爷,而且有配偶神(社母,俗称土地奶奶)。有时,土地神与谷神合祀,这就是古代所谓的社稷了。春、秋二社相比来看,春社的活动更多一些。春社按立春后第五个戊日推算,一般在二月初二前后,而二月二相传又是土地神的诞辰,所以这一天的享祀也就格外隆重。袁景澜《吴郡岁华纪胜》记苏州此俗说:二月二日为土神诞日,城中庙宇各有专祠,牲乐以酬。乡村土谷神祠,农民亦家具壶浆以祝,神厘俗称田公、田婆,古称社公、社母。社公不食宿水,故社日必有雨,曰社公雨。醵钱作会,曰社钱。叠鼓祈年,曰社鼓。饮酒治聋,曰社酒。以肉杂调和饭,曰社饭。……田事将兴,特祀社以祈农祥。古代享祀土地神的日子叫社日,一般春秋各一,后来则间或有四时致祭的。宋人邱光庭《兼明录》等书称:社日一般用戊日,立春后的第五个戊日为春社,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为秋社,大体在春分或秋分前后。汉代以前只有春社,汉以后则有春、秋二社。春、秋二社祀神的功能有所分别,即所谓春祈秋报。春社主要是祈求土地神保佑农业丰收,秋社则以收获报答感谢神明。二月二日为土神诞日,城中庙宇各有专祠,牲乐以酬。乡村土谷神祠,农民亦家具壶浆以祝,神厘俗称田公、田婆,古称社公、社母。社公不食宿水,故社日必有雨,曰社公雨。醵钱作会,曰社钱。叠鼓祈年,曰社鼓。饮酒治聋,曰社酒。以肉杂调和饭,曰社饭。……田事将兴,特祀社以祈农祥。
秋社
秋社在立秋后第五个戊日。古代收获已毕,官府与民间皆于此日祭祀神报谢。宋时有食糕、饮酒、妇女归宁之俗。后世,秋社渐微,其内容多与中元节(七月半)合并。唐韩偓《不见》诗:“此身愿作君家燕,秋社归时也不归。”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秋社》:“八月秋社,各以社糕、社酒相赍送。贵戚、宫院以猪羊肉、腰子、你房、肚肺、鸭、饼瓜姜之属,切作棋子、片样,滋味调和,铺于板上,谓之“社饭”,请客供养。人家妇女皆归外家,晚归,即外公妻舅皆以新葫芦儿、枣儿为遗,俗云宜良外甥。市学先生预敛诸生钱作社会......归时各携花篮、果实,食物、社糕而散。春社、重午、重九,亦是如此。”宋吴自枚《梦粱录·八月》:“秋社日,朝廷及州县差官祭社稷于坛,盖春祈而秋报也。”清顾禄《清嘉录·七月·斋田头》:“中元,农家祀田神,各具粉团、鸡黍、瓜蔬之属,于田间十字路口再拜而祝,谓之斋田头。案:韩昌黎诗:‘共向田头乐社神。’又云‘愿为同社人,鸡豚宴春秋。’......则是今之七月十五日之祀,犹古之秋社耳。”
节日习俗
千寻古栎笑声中,此日春风属社公。割肉卜瓦馀风在,更喜畅饮治耳聋。
立春后第五个戊日是春社日。古时以村为单位祭祀社神,祈求丰收。祭社神先立社,在土坛上用石砌屋,无顶,上贴『社稷之神』红纸,祭祀后,撒肉四周以饷乌鸦。《荆楚岁时记》:『社日,四邻并结宗会社,宰牲牢,为屋于树下,先祭神,然后享其胙』。宋梅尧臣有《春社》诗云:『年年迎社雨,淡淡洗林花。树下赛田鼓,坛边伺肉鸦。春醪酒共饮,野老暮相哗。燕子何时至,长皋点翅斜。』
社日节 南方“二月二”仍沿用祭社习俗,如在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地区;此外就是形成了既有类似龙抬头节习俗,又以祭社习俗为主的新“二月二”习俗,如在桂东客家地区。
土地神古称“社”、“社神”,传说是管理一方土地之神。由于“地载万物”、“聚财于地”,人类产生了对土地的崇拜。进入农业社会后,又把对土地的信仰与农作物的丰歉联系在一起。我国南方普遍奉祀土地神,又称“土神”、“福德正神”,客家人称“土地伯公”,并有了祭社神(即土地神)的社日节。“二月二”社日习俗内容丰富,主要活动是祭祀土地和聚社会饮,借敬神、娱神而娱人。
祭社神先得设坛立庙。君王立的称“王社”,百姓立的叫“大社”。社坛还得有社主——社神。最早的社主是树木,如夏代在坛上种松树,商代种柏树,周代种栗树。后来,社主改为石头、木牌和堆土。如北京中山公园的社稷坛便以五色土为社主,并以东方青土、西方白土、南方红土、北方黑土、*黄土,既代表天下土地,又蕴含了阴阳五行。只是为了祈求农业丰稔,增加了主宰五谷的稷神,故称社稷坛。这就是明清皇帝祭社的“王社”。
百姓立的社,如今多称土地庙。遍布各地城乡的土地庙有大有小:城镇多由居民捐钱建造庙宇;乡间则在村外头大树下,砌个一二米见方的小庙,或用四块石片,三块作墙,一块盖顶,还有捡块破缸片作盖的。如此“委屈”主宰土地、年成和人丁兴旺的尊神,却未闻土地神抱怨和报复的。于是,中国民间塑造的土地神像,多是留着长胡子的慈祥老者。后来有人觉得让他孤身独守小庙未免太寂寞,便按人间社会给添了俗称土地婆的夫人。不过,在福建、广东及西南地区,人们在土地庙里立一二块石头,上盖红布,便是土地神——这是以石头作为社主的古代遗风?农家还在厅堂正墙供奉了“天地君亲师神位”的墙根下,贴一张写有土地神位的红纸,摆个香炉,便请来了护家的土地神。
祭社是古代全民的盛大节日。帝王亲赴“王社”祭祀祈丰后,还要欢宴群臣。百姓则集体祭祀本村的社神。我们从古代诗文中可了解那时的社日情景:村民凑钱买来猪、羊,然后敲锣打鼓,抬着猪羊,提着酒壶和各种供品,聚集社神庙前,焚香祭拜,祈求五谷丰登,人丁兴旺,村寨安宁。祭毕,按户分肉,并在庙前野炊,聚餐欢饮,还有擂鼓、对歌、斗草等娱乐,日暮方归。宋代诗人张演在《社日》诗中写道:“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南方的“二月二”社日就是传承了自上古产生的祭土地神的民俗,土地神信仰能满足南方民众祈丰年、消灾祈福的心理需求,因此在南方奉祀土地神的习俗一直传承至今。
福德正神宝诰:
志心皈命礼
一方土谷﹐万姓福神﹐秉忠正烈﹐助国卫民﹐膺承简命﹐镇一方而黎庶仰瞻。司职功曹﹐掌传奏而丹忱上达。义贯九天﹐善恶昭彰而响应;灵通三界﹐功过纠察以分明。巩固金汤﹐奠安社稷。大忠大孝﹐至显至灵﹐护国佑民﹐大喜大舍﹐福德正神﹐太上加封﹐土谷尊神﹐玉帝敕奉﹐主坛镇宫﹐土地明王﹐福德正神,传诚达悃天尊。[1]
土地宝诰:
志心皈命礼
童颜鹤发,福寿遐龄,道骨仙风,至仁长者。受三界之敕旨,传雷霆之命令。居逍遥境界,乐窈窕洞天。头戴平顶金冠,手执花龙杵杖。身受蓝袍映耀日月,足踏潇履常登祥云。左边盼,右边视,方方拥护。前伏龙,后伏虎,处处降吉。为国为民终有益,祈恩祈福以通灵。兴道德而难名难思,为神明而有灵有应。除邪辅正,作一方之主宰,救苦济民,受人间之香烟。大悲大愿,大仁大慈,通天达地,护国佑民,本境当方通灵夫子,里域正神![1]
节日算法
古时代的社日节期依据干支历法来定,后来因历法变动改用阴历定节期。社日分为春社日和秋社日,春社是立春后第五个戊日,秋社是立秋后第五个戊日(戊,五行属土)。
社日节
首先要知道我们的每一天都有属于自己的天干地支日(老黄历)。
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如2014年的立春是公历2月4号,查万年历得出那天是丙午日。
而春社日是立春后第五个戊日。
戊子、戊寅、戊辰、戊午、戊申、戊戌这六天就叫戊日,也称“六戊”。
所以,2014.2.4后的第一个戊日是2.6戊申日,第二个是2.16戊午日,第三个是2.26戊辰日,第四个是3.8戊寅日,第五个是3.18戊子日,所以2014.3.18是2014年甲午年的春社日节。
历史沿革
社神即土地神,属于自然崇拜。《公羊传·庄公二十五年》记载:“鼓用牲于社。”《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说:“共工氏之有子曰勾龙,为后土。”“后土为社”。可知先秦时代社神起源于后土信仰,勾龙为社神,击鼓用牲祭祀社神。《礼记·郊特牲》讲:社,祭土,用甲日,即用日之始。这个日之始在同书《月令》中是定在二月的元日,即二月初一。
汉代有关社祭资料多起来,我们可以对社祭有进一步了解。《白虎通义·社稷》记载:“王者所以有社稷何?为天下求福报功。人非土不立,非谷不食。土地广博,不可遍敬也。五谷众多,不可一一而祭也。故封土立社,示有土。尊稷五谷之长,故封稷而祭之也。”可知社为“封土”之坛的祭土施设,祭之以求福报功,就是春祈秋报的一年两次春秋社祭。汉代从天子到王侯,以至县乡里均有社,国家的社制外,中国民间还立私社。《汉书·五行志中》注说,国家规定二十五家为一社。而民或十家五家共为田社,是为私社。社神已被拟人化,《后汉书·方术传下》讲费长房能“驱使社公”。《汉书·陈平传》记载了陈平视祭分肉的故事:里中社祭,陈平负责割肉,分肉甚均。里父老夸奖他割肉很好。陈平说,假使我能够负责天下,也如同分肉一样公平。这个故事使我们了解到社祭要用供肉,祭毕大家分肉吃。因此社祭需要一定的费用方可进行。《汉书.食货志》说:“社闾尝新春秋之祠,用钱三百。”大概是指社祭时公里人民的祭社负担。
汉以后仍实行二月、八月两个社日的春秋社祭。关于社祭的时间,晋嵇含《社赋序》说,汉在二月卜丙午日,魏在二月择丁未日,晋朝是一月酉日为社。这是各因其行运,《魏书·礼志一》载魏春秋社则是用戊月。隋唐继承了北魏这一规定。宋朝规定立春和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为社,春秋社大约在春分或秋分后五天之内,元明清实行唐宋旧制。就春社而言,基本是在二月举行。
《荆楚岁时记》为我们留下社祭的具体情形。可知春社这一天,周围邻居结集起来.举行仪式祭祀社神,杀牛宰羊献祭酒。在社树下搭棚屋,先祭神,然后共同享用祭祀过的酒肉。
社日在唐代盛行,唐诗中有关描写很多。反映出村闾社祭时,照例置鼓以聚众。社祭要备酒,祭毕饮社酒。自古相传,“社祭饮酒治聋”。社祭还有祭肉,祭毕要分食。唐代还责成社首收税。唐代帝王常在社日赐臣僚羊酒、海味、酒面、粳米以及蒸饼、环饼等,常衮、白居易、高骈等人都在社日上状,感谢朝廷对自己的额外赏赐。一般来说,春社致祭乃是祈求神明保佑风调雨顺。民妇在社日还有停止做针线的“忌针”习俗(张泽成《唐代的节日》,载《文史》第三十七辑,中华书局,1993年)。
宋代的社日习俗同于唐代。梅尧臣《春社》诗集中反映了社祭的情形:“年年迎社雨,淡淡洗林花。树下赛田鼓,坛边伺肉鸦。春醪朝共饮,野老暮相哗。燕子何时至,长皋点翅斜。”值得注意的是宋代土地信仰盛行,洪迈的《夷坚志》中关于土地的传说相当多。宋代各地设置土地神的祠庙,这种土地祠庙是社公之外另立的,又与社同属于土地信仰。
明清时代社祭在北方衰落,南方仍然盛行,同时土地庙进一步普及。这同明朝制度有一定关系,朱元璋要求各地城市建城隍庙,乡村设土地庙,还规定每里一百户,立坛一所,祀五土、五谷之神。更为引人注目的是,从明代开始。江南地区把二月二日定为土地神诞日。万历时李一楫的《月令采奇》、崇祯时的《闽书》都说二月二日是土地神生日。土地神诞还影响到社祭,嘉靖浙江《淳安县志》说,乡间于二月二日祭里社。顾禄《清嘉录》的记载更为详细:“(二月)二日,为土地神诞,俗称土地公公,大小官廨皆有其祠。官府谒祭,吏胥奉香火者,各牲乐以酬。村农亦家户壶浆以祝神釐,俗称田公、田婆。”土地信仰与社祭的混合,在嘉靖江苏《六合县志》的记载中更为明显:“二月遇社日,各坊巷具牲醴祭当境土地神,谓之土地,社祭毕会饮。秋八月遇社日亦然.主社者每社日一易。”就明清各地方志记载来看,大多记载社祭是在社日,祀社神以祈年。社祭时的社会很热闹,嘉靖浙江《武康县志》说:“春社,清明前数日。各村率一二十人为一社会,屠牲酾酒,焚香张乐,以祀土谷之神.乃如若装扮师巫、台阁,击鼓鸣锣,插刀拽锁,叫嚣豗(huī)突,如颠如狂。”春社的事项,嘉靖安徽《石埭县志》记载很详,除祭社神外,还有浸谷种、祭新墓、治蚕诸俗。
纠错
参考资料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06 10:12
好想你为什么不要生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06 12:53
社日节是古老的汉族传统节日,分为春社日和秋社日,春社是立春后第五个戊日,秋社是立秋后第五个戊日。这一节日习俗起源很早,是从上古时期汉族劳动人民对土地的崇拜中产生、发展而来的,并在南、北地区形成了不同的汉族节俗文化(南方为社日,北方为龙抬头节)。
北方地区习俗
龙抬头 北方地区,“二月二”主要为龙抬头节,龙抬头节是我国汉族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其节俗内容十分丰富,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内容:
1.引龙。引龙的方法大致有二:一是撒灰引龙。北方地区人们是日以灰(有草木灰、灶灰、糠、石灰不等)从大门外一直撒到灶间,绕水缸一周,叫“引钱龙”,说是可引龙出世,百虫慑伏。清咸丰《武定府志》载:“以(二月)二日为春龙节,到灶灰围屋如龙蛇状,名曰引钱龙,招福祥也。”宫景辉等《中国志·天津篇》载:“二月初二俗称‘龙抬头’……按天津旧俗,要向河沿水边撒一条青灰做的龙,再用谷糠撒一条黄龙引到家中,取送走懒龙、引来钱龙之意。”总之,撒灰至井边(或河边)就是为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二是汲水引龙。是指清晨汲水回家,谓之引钱龙回家。河北《怀来县志》载:“二月二日谓之龙抬头,以近惊蛰也。各家晨起汲水,有祓禊之意。”
2.除虫、薰虫。二月初在惊蛰前后,是春回大地、农耕开始之时,又是百虫出蛰、蠢蠢欲动之时,故汉族民间有许多采取清扫、拍打、撒灰等手段以除虫的岁时活动,其中除了引龙伏虫外,还有咬虫、摔蝎、薰虫、击梁等活动。旧时薰虫方法是以油煎食物,用油烟熏虫蝎,并食此物,俗称此举可免虫蛀,流行于华北一带。河北《永平府志》载:“用香油煎糕熏虫,则物不蛀,且以避虫蚁。”
3.剃龙头。北方汉族民间是日理发剃头称为“剃龙头”,俗以为有利于人生尊贵。内蒙古《绥远省调查概况·清水河县》云:“(二月)二日,为‘中和节’,俗以为‘龙抬头’之日……是日多剃发,谓之‘剃龙头’。”二月初二剃龙头的习俗在北方流传至今,人们多于是日剃发、理发。在河北,人们普遍认为如果是日不理发,则抬不起头做人,以后会没有出息。
4.食俗。传说龙主雨水,又可镇伏百虫,能保佑丰收,故二月二的食物也多与“龙”联系在一起,把煎饼做成龙鳞状,叫龙鳞饼;水饺叫龙耳、龙角;米饭叫龙子;面条叫龙须面;吃猪头称食“龙头”,人们俗以为吃猪头肉是吉祥的象征。
5.嫁女住春。北方农家有在二月初二日把已出嫁的女儿接回娘家小住的风俗。河北《滦州志》载:“(二月二)先期,俗必迎女归宁,谓之‘住春’。”山东《历城县志》载:“仲春月二日,打灰囤,逆女归宁。”有的地方在二月初二,新出嫁的女儿要带上用青布缝制的囊袋,内装百果五谷回娘家小住,俗称“送二月二”。
6.禁忌。为尊崇龙的恩赐,使其为民兴风作雨,保佑丰收,是日有许多忌讳,包括:(1)忌动针线。是日不能动针、刀、剪子,怕伤了“龙目”,招致灾祸。河北《张北县志》云:“(二月二日)妇女忌针黹,恐刺龙眼。”《中国志·天津篇》载:“妇女们在这天不动针线,怕扎坏了龙眼。”(2)忌担水。山西《永和县志》载:“早忌担水,俗谓恐担回龙子。”《中国志·山西篇》载:“把二月二这晚上说成龙出来活动,人们不要去井边、河边打水,也不要在水边弄出大的声响,以免惊动了龙,把好年景给破坏了。”(3)忌洗衣。是日有些地方还要停止洗衣,说是恐“伤了龙皮”。(4)忌磨面。河北《新河县志》载:“忌磨面,恐榨龙头也。”
二月正是农作物播种的季节,龙抬头节的节日活动与禁忌,绝大多数都与敬龙崇龙有关,都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人们吃“龙食”、引钱龙、避龙忌等风俗活动,都是为了祈求龙神赐福,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都反映和体现了人们对龙的崇拜和信仰。
南方地区习俗
社日节 南方“二月二”仍沿用祭社习俗,如在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地区;此外就是形成了既有类似龙抬头节习俗,又以祭社习俗为主的新“二月二”习俗,如在桂东客家地区。
土地神古称“社”、“社神”,传说是管理一方土地之神。由于“地载万物”、“聚财于地”,人类产生了对土地的崇拜。进入农业社会后,又把对土地的信仰与农作物的丰歉联系在一起。我国南方普遍奉祀土地神,又称“土神”、“福德正神”,客家人称“土地伯公”,并有了祭社神(即土地神)的社日节。“二月二”社日习俗内容丰富,主要活动是祭祀土地和聚社会饮,借敬神、娱神而娱人。
祭社神先得设坛立庙。君王立的称“王社”,百姓立的叫“大社”。社坛还得有社主——社神。最早的社主是树木,如夏代在坛上种松树,商代种柏树,周代种栗树。后来,社主改为石头、木牌和堆土。如北京中山公园的社稷坛便以五色土为社主,并以东方青土、西方白土、南方红土、北方黑土、*黄土,既代表天下土地,又蕴含了阴阳五行。只是为了祈求农业丰稔,增加了主宰五谷的稷神,故称社稷坛。这就是明清皇帝祭社的“王社”。
百姓立的社,如今多称土地庙。遍布各地城乡的土地庙有大有小:城镇多由居民捐钱建造庙宇;乡间则在村外头大树下,砌个一二米见方的小庙,或用四块石片,三块作墙,一块盖顶,还有捡块破缸片作盖的。如此“委屈”主宰土地、年成和人丁兴旺的尊神,却未闻土地神抱怨和报复的。
于是,汉族民间塑造的土地神像,多是留着长胡子的慈祥老者。后来有人觉得让他孤身独守小庙未免太寂寞,便按人间社会给添了俗称土地婆的夫人。不过,在福建、广东及西南地区,人们在土地庙里立一二块石头,上盖红布,便是土地神——这是以石头作为社主的古代遗风?农家还在厅堂正墙供奉了“天地君亲师神位”的墙根下,贴一张写有土地神位的红纸,摆个香炉,便请来了护家的土地神。
祭社是古代全民的盛大节日。帝王亲赴“王社”祭祀祈丰后,还要欢宴群臣。百姓则集体祭祀本村的社神。我们从古代诗文中可了解那时的社日情景:村民凑钱买来猪、羊,然后敲锣打鼓,抬着猪羊,提着酒壶和各种供品,聚集社神庙前,焚香祭拜,祈求五谷丰登,人丁兴旺,村寨安宁。祭毕,按户分肉,并在庙前野炊,聚餐欢饮,还有擂鼓、对歌、斗草等娱乐,日暮方归。宋代诗人张演在《社日》诗中写道:“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南北地区习俗差异原因
1,信仰上的不同:南方是土地神信仰,北方则是龙神信仰。这种不同的信仰,源自于南、北地区不同的地理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
北方大部分地区常年干旱少雨,地表水源短缺,而农作物的生长又离不开水,北方农耕人民渴求水和期待降雨的心理就折射反映在北方民众的生活习俗之中,许多习俗都直接或间接地表达着民众对水的渴求以及由此产生的信仰和崇拜。龙是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崇拜的神灵,人们把它看作是会兴云布雨、主管雨旱之神,从而在北方产生了一套崇龙、敬龙的习俗,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突出表现在“龙抬头节”中的一切禁忌习俗中。
南方地区相对于北方来说,山多、江河多而土地少,因此对土地的崇拜也就更甚于北方。以土地为生的先民们认为土地负载、孕育万物,毁灭万物,因此很自然地将农作物收成的好坏归因于“地”对人类的赏罚,据此就产生了对土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