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元节是哪个少数民族的节日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3-06 01:55
我来回答
共6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06 03:25
不是少数民族的, 是汉族的。
“闹元宵”
一 元宵节的历史起源和文化背景
元宵节又叫上元节,元宵夜又称“元夜”、“元夕”。农历正月十五的元宵节是春节的尾声。这天晚上,皓月高悬,人们团聚一堂,吃完热腾腾的、香甜可口的元宵,走出户外,将华夏民族的“狂欢节”推向最后的*。闹花灯、放焰火、猜灯谜、社火、迎月、踏桥……绚丽的灯火映照着淡蓝色的寒雪,回响着一年里难得的轻松笑声……
中国的传统节日和它的神话传说一样,往往众说纷纭,起源问题很难寻根究底,而元宵节却是发展脉络难得清晰的一个。
西汉初,文帝在周勃勘平“诸吕之乱”后即位称帝,他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便把平息“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定为与民同乐日。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于是汉文帝就将这天命为“元宵节”。不过,当时还没有张灯、观灯的习俗。
到了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也被定在正月十五(大量承袭了楚文化的汉代,将太一神视作主宰宇宙之神),加深了这个节日的隆重气氛。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元宵节就已经被确定为重大节日了。
东汉明帝时,蔡愔从印度求得了佛法。明帝敕令在元宵节点灯,不仅在宫廷、寺院“燃灯表佛”,还令士庶一律挂灯——这便是元宵节张灯、观灯的起源,也是元宵节中佛教文化的背景。
唐代奉道教为国教,按照道教三元的说法,上元、中元、下元,对应着天官大帝(尧)、地官大帝(舜)、水官大帝(禹)的生日。为庆贺“上元赐福天官紫微大帝”诞生于正月十五,元宵节又有了“上元节”这个名字,从此,元宵节便成为具有佛道两教特色的民众性节日。张灯、放焰火、吃元宵等节俗也逐渐固定下来。
二,节俗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辛弃疾 《青玉案 元夕》
元宵节的节俗非常有特色。节期与节俗活动,也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至清代,满族入主中原,宫廷不再办灯会,但民间的灯会却仍然壮观。日期缩短为五天,一直延续到今天。还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
说到节俗,很想多说几句:纵观历史会发现,各种节日,不论它的本身背景如何,发展到后世,往往只沉淀下热闹和喜庆,清代尤甚。这大概随着华夏文化逐渐沦失开始的。失去了礼仪风范,多了几分世俗的笑闹,少了些许历史的浪漫……先让我们细细回顾一下这个节日历代的普遍节俗:
1. 祈福祭祖
不论是当年汉武帝元宵节祭祀的太一神,还是唐代上元日庆贺生日的天官,这些神的主要职责之一就是赐福。后来太一神逐渐被忽略,随着道教的发展,民间却盛行起了在清晨备牲醴祭拜天官大帝的祈福习俗;我们的传统习俗中,节日也是祭祖的日子,正月十五,元宵煮好后先盛一碗敬奉于祖先的牌位前,然后合家团聚,品尝香甜的元宵。
2. 吃元宵。
元宵,唐代叫牢丸(清俞正燮说)。宋代叫圆子(又写作“元子”)。因在元宵节煮食,后又称作元宵,今也称汤圆。以糯米粉包以甜或咸的馅心,放沸水中煮熟而成。也有不包馅的,比如今天的酒酿圆子。宋朱淑真的《圆子》诗,味道口感跃然纸上:“轻圆绝胜鸡头肉,滑腻偏宜蟹眼汤。纵可风流无处说,已输汤饼试何郎。”关于元宵有一个故事:明崇祯帝传口谕买元宵,尚膳监管事的随即进呈一椀,崇祯问多少钱,回答说:“一贯钱。”崇祯做太子时就喜欢微访市井,对市价清楚得很,但他脾气倒温和,只笑着说:“朕在藩时,每以三十文买一碗,今算一贯耶?”还是准许管事支领一贯钱,尚膳监管事为此惴惴不安了数日。
今天的元宵,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或汤煮,或油炸,烹法很多。不管是叫“圆子”“汤圆”,还是“元宵”,这些名称都与“团圆”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
2006-1-1 17:37 回复
溪山琴况
287位粉丝
12楼
3. 闹花灯。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卢照邻 《十五夜观灯》
元宵张灯习俗始于东汉,盛于唐代,至宋代臻于极盛。自腊月末至正月初,民间已有各种奇巧灯彩应市,称为“灯市”。后世相沿。一般自十三日开始,称“上灯”,十四日为“试灯”,十五日为“正灯”,十七日为“罢灯”又称“残灯”、“阑灯”。又十四、十五、十六日分别为神灯、人灯、鬼灯。在古代,元宵节也是皇家与民同庆的节日。唐玄宗开元盛世,长安的灯市规模很大,燃灯五万盏,花样繁多。敕造的巨型灯楼,广20间,高150尺,金光璀璨,极为壮观。
灯的种类纷繁众多,古书上提到的就让人目不暇接。人物类有老子、美人、钟馗捉鬼、月明度妓、刘海戏蟾等;花草一类则有槴子、葡萄、杨梅、柿橘等;禽虫类则有鹿、鹤、鱼、虾、走马……
花市灯如昼,点燃了历代文人不知多少笔墨。唐朝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描述:“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唐诗人崔液:“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明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春场》:“八日至十八日,集东华门外,曰灯市。贵贱相沓,*相易贸。”宋朱淑真《元夜》诗:“十里绮罗春富贵,千门灯火夜婵娟。”宋辛弃疾《青玉案.元夕》词:“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猜灯谜”是元宵节闹花灯衍生出来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开始时是大概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贴于五光十色的彩灯上。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谜,猜谜的人众多,这个习俗就这样流传了下来。
关于灯节的民间传说也琳琅纷纭,大家不妨雅俗共赏吧:
其一,传说隋炀帝色迷心窍,欲娶自己的妹妹。妹妹硬扭不过,借托除非正月十五出现繁星满地的奇迹,才可成婚。隋炀帝下令京城四周百姓到十五日晚每户燃灯火,违令者斩。至十五日晚,妹妹登楼见满地都是灯火,误以为真是繁星落地,纵身投河自戕。为了纪念这位不甘*的女子,民间百姓每逢正月十五都燃起了灯火;
其二,传说灯节源于汉武帝。当时有一个叫元宵的宫女正月过后想念家中父母姊妹,宫深禁严,怎么外出相会呢?足智多谋的东方朔得知后很同情宫女们,便设计成全她们,他先散布谣言,说火神君将派员火烧长安城,城里宫内一片恐慌。后又向武帝献计,十五晚上宫廷内人员一律外出避灾,满城大街小巷,庭院屋门,都挂上红灯,好像满城大火,以骗过天上观望监视的火神。武帝允诺,宫女们元宵遂趁机与家人相会。从此,每逢正月十五都要放灯。
还有的传说,元宵灯会源于民间的“放哨火”等农事习惯。每年正月十五左右,春耕即将来临,各地农民忙于备耕等工作。一些地区的农民就在这天晚上到地里把枯枝杂草拢在一起,放火烧掉,以除虫害。
4. 走百病
都城灯市春头盛,大家小家同节令。姨姨老老领小姑,撺掇梳妆走百病。
——明 周用《走百病行》
一些地方的元宵节还有“走百病”的习俗,又称“烤百病”“散百病”“走桥”“摸灯”,参与者多为妇女,她们身着白绫衣裳,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走在最前面的举香开道,其他妇女紧随其后,相率过桥,谓之“度厄”。据说,过桥者能保一年腰腿无病,健康长寿。过桥后,妇女们还要到各城门洞去摸城门上的铜钉,称此举为“宜男”,可生男孩。
明代的刘侗、于奕正在《帝京景物略.春场》中说:“八日至十八日......妇女着白绫衫,队而宵行,谓无腰腿诸疾,曰走桥。”这一习俗也流传到了清朝。清顾禄《清嘉录 正月 走三桥》:“元夕,妇女相率宵行,以却疾病。必历三桥而止,谓之走三桥。”
5 祭蚕神
正月十五民间有祭蚕神的风俗。《荆楚岁时记》记载,人们在正月十五煮粥祈祷蚕神,把肉盖在粥上面,爬上屋口念祭词将粥供与蚕神。而有些研究者认为,元宵即起源于煮蚕茧祭蚕神。
2006-1-1 17:37 回复
溪山琴况
287位粉丝
13楼
6 迎紫姑
民间在元夕迎接紫姑神,来占卜即将到来的蚕事好坏,还占问其他事的吉凶。 紫姑是民间传说中一个善良、贫穷的姑娘。正月十五,紫姑因穷困而死。百姓们同情她、怀念她、有些地方便出现了“正月十五迎紫姑”的风俗。每到这一天夜晚,人们用稻草、布头等扎成真*小的紫姑肖像。妇女们纷纷站到紫姑常做活的厕所、猪圈和厨房旁边迎接她,象对待亲姐妹一样,拉着她的手,跟她说着贴心话,流着眼泪安慰她,情景十分生动,反映了民间善良、忠厚、同情弱者的朴素情感。
三,元宵节中的女性情愫
去年元月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月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朱淑真《生查子》
元宵节是春节的最后一天,延续了热闹喜庆,不过却多了一种别样的情怀。除夕夜的爆竹元宵节的灯——爆竹的喜庆是带有几分阳刚味,而灯烛的喜庆就带有浓浓的女性情愫了。那阑珊的灯火、如流的街市、灯与花、酒与诗……古往今来沉淀了不知多少欲说还休,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淡淡哀愁。
旧习元宵之夜,城里乡间,到处张灯结彩,观花灯,猜灯谜,盛况空前。届时,不论皇室贵戚,平民百姓,深闺淑女,均可破常规,顺习俗。制灯玩赏,出游嬉闹。元宵节是一个浪漫的日子,这天闺秀们可以结伴出来游玩,不谙情事的姑娘们,元宵灯会带给她们的,有的只是一段埋没心底的美好记忆,有的却是刻骨一生的难解情缘,甚至,更有那衣带渐宽、斯人憔悴的故事……那灯火阑珊的街头市角,不知演绎了多少赚人眼泪的人生剧幕。《荔镜记》里陈三和五娘在元宵节赏花灯相遇而一见钟情,南朝陈国的乐昌公主与夫君徐德言在元宵夜破镜重圆,《春灯谜》中宇文彦和影娘在元宵两心相许……还有辛弃疾的那句“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意境——元夕的缤纷灯火、嘈杂喧嚷突然消弭,天地间唯有那人在回眸浅笑,似已静静等待千载;朱淑真那《生查子》的哀愁,将近千年依然驱之不散:“去年元月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月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出乎大多数人的想象,和春节喜庆的红色相比,元宵节在宋代其实是偏雪白的色彩——这和我们平时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有点出入。其实,古人并非我们臆想的那样,凡是喜庆一并大红到底。宋代节物尚白色——宋周密《武林旧事.元夕》说:“元夕节物,妇人皆戴珠翠、闹蛾、玉梅、雪柳......而衣多尚白,盖月下所宜也。”。
玉梅、雪柳、灯球、闹蛾等是宋代以来元宵节女子所戴的应景首饰,多以白绫或白绢做成,届时街头巷陌,皆有售卖。此风俗延续到宋以后。宋代李邴的《女冠子》词:“东来西往谁家女,买玉梅争戴,缓步香风度。”宋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正月十六》:“市人卖玉梅、夜蛾、蛾儿、雪柳、菩提叶。” 宋辛弃疾《青玉案.元夕》词:“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宋范成大《菩萨蛮》词:“留取缕金幡,夜蛾相并看。”
玉梅和雪柳都以白绫或白绢做成,玉梅被作为梅花之状;雪柳则呈柳树之形,插在髻中以为装饰;“夜蛾”、“蛾儿”即是“闹蛾”,亦作“闹鹅”,蛾儿的形制稍微复杂一些。通常用竹篾、绫绢等制成花朵;另用硬纸剪制成蝴蝶、飞蛾之形,将其粘于细竹篾上,并附缀在花朵周围,使用时按插在发髻之上,微风袭来,举足行步时震动着花朵,牵动了竹蔑,花旁的蝶蛾微微颤动,就像围着花朵飞舞。和玉梅、雪柳等相比,这种饰物具有动感。
四, 上元节复兴的实践构想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元夕夜与除夕夜最大的不同,就是民间对公共节日欢会的参与性。除夕的主题是团圆,是要呆在家里的。而上元夜华夏人民则选择了举家外出、满城欢会。元夕之夜,是人们追求欢乐和浪漫的日子,五彩的霓裳、绚烂的灯火、白雪映月、欢歌笑语,元夕是要“闹”的,这是华夏民族心情释放地最充分的一个节日。上元时节,虽已过立春,但多数地方仍然非常寒冷,然而,越是冷的时候,人们越是能感受到欢乐带来的温度。
2006-1-1 17:37 回复
溪山琴况
287位粉丝
14楼
但是有趣的是,“闹”与“静”却在元夕发生了奇妙的碰撞与融合。元夕的喧闹往往更能带给人们心灵的宁静感与和谐感,生命是美丽而骄傲的,是深情的,上元之夜,举家逛游灯市,团圆的温馨感在家庭之间相互感染着,别家的欢乐衬托着自家的团圆,人们要的就是这种盛大聚会中情感相互传递所带来的温馨感受。而对于心思细密的女子和情窦初开的姑娘们来说,欢闹的元夕夜沉淀在她们心中的,更是一种充满憧憬的浪漫情愫。
元宵之闹,表达的是人们对于生命欢乐的诉说。然而元夜也并不全是喧闹的色彩。正月十五正是满月挂上树梢的美丽夜晚,明月对人间丝般的牵联,又扯动着人们心中柔美清幽的动人情怀。元夕的色彩,火红但不辛辣、温暖而不刺激,灯笼真的是华夏民族一种绝世的创造,没有比元夕和中秋的灯笼更能准确表达华夏人民微妙美丽的文化心境的了。历史中的岁时节日图景已经淡去,但在查阅古文时的一大发现却足以令我们感到难以言说的美妙。如前所说,宋时元夕女子衣色尚白,那是和月亮一样清幽美丽的色彩,灯市如海、月下白衣、清雅美人,也难怪稼轩“众里寻她千百度”,大词人为美丽的元夕姑娘呆呆地站着,一站就是千年。
上元复兴,其实有着很好的基础,上元节的许多风俗,因为太美丽了,所以被人们顽强地传承到了今天。上元的传承,核心问题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公共文化安排。二是民间过节的心境。对于前者,需要公共机关为民间妥善安排,极力营造节日的繁荣和气氛,将绚烂的灯会铺满都市和乡村,把灯会更好地装扮起来,把各种热闹好玩的“百戏”为民众组织起来。而后者更为关键,它需要民间真正理解上元欢会的意义,需要准备好美丽的心境,去发现、营造、感受上元节欢乐、温馨、闹中有静的美妙节日氛围。
上元是一个特别的节日,而今人们普遍感到没意思,其实就是这种特色的丧失,因此,找回上元节的节日感受,也需在“特别”之上下一番功夫。*对上元节日生活的组织和安排在此不作赘述,下面主要谈一谈民间的方面:
这个节日的节俗特色应该突出两个字:“灯”和“月”
1.祈福祭祖。
宜备香案、鲜花、果品,元宵,于上元之夜月上树梢之时举行简单而庄重的祭礼,纪念祖先及逝去的亲人。
2.包元宵、食汤圆,全家享用上元夜宴。
千万不要购买元宵成品,而宜全家一起动手,包元宵、煮汤圆,依据各地不同的食俗,准备上元夜宴,合家团圆享用。
3 举家着汉服礼服,宴后提灯笼外出观赏灯会。女孩子可以特别佩上应景饰品装饰。
像古时候那样盛大的灯会毕竟不常见了,电灯普及后,灯笼成了稀罕,于是也发展成为一种别致的节物。我们小时候的元宵节总是伴随着灯笼。一根小木棒挑着,朦胧的红光随孩子的脚步在雪地上摇曳。灯笼要舅舅送,也是一种约定俗成的民风:“打灯笼,找舅舅,舅舅躲在门后头……”的童谣也在黑暗中响起,稚嫩的童音在灯火点点的黑夜里清晰而甜暖。
服饰建议本章第五部分将专门阐述。
4 年轻的姐妹们举行“走桥”仪式。
除去传统“走百病”中的迷信成分,其实这种仪式并不是没有价值。它表现了人们渴望拥有健康身体和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建议元夕夜,女孩子们穿上美丽的白色汉装,各打一盏灯笼,牵手在街道、小桥上走过,为自己、亲人和爱人做祈福。相信那将是上元夜一幅美丽的风景。
5 登高迎月。
这一仪式,文献记载不详,似汉民族古时有之但后来逐渐流失,今天,与汉文化有密切渊源的朝鲜族等在上元节仍有此风俗。我们觉得,这是一种欢乐又不失优美的适宜男女老幼参与的元夕活动。建议元夕夜,男女老幼皆穿汉服礼服,人人手提灯笼,结伴登高至山顶,迎月出,赏明月。
参考资料:http://tieba.baidu.com/f?kz=75185605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06 04:43
元宵节挂灯笼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the Lantern Festival),是中国民俗传统节日。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其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所以关于元宵节的习俗在全国各地也不尽相同,其中吃元宵、赏花灯、舞龙、舞狮子等是元宵节几项重要民间习俗。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06 06:17
是汉族的民族节日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06 08:09
在中国的朝鲜族里,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五为朝鲜族的上元节。但上元节主要是汉族的节日,汉族称上元节为元宵节,又称小正月、元夕或灯节,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当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早已有了较大的变化,但至今仍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
元宵在早期节庆形成过程之时,只称正月十五日、正月半或月望,隋以后称元夕或元夜。唐初受了道教的影响,又称上元,唐末才偶称元宵。但自宋以后也称灯夕。到了清朝,就另称灯节。
在国外,元宵也以The Lantern Festival而为人所知。正月十五这一天晚上,中国人素有赏花灯、吃汤圆、猜灯谜、放烟花等一系列传统民俗活动。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06 10:17
上元节是汉族的节日。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Lantern Festival)、上元佳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是中国亦是汉字文化圈的地区和海外华人的传统节日之一。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
中国古俗中,上元节(元宵节)﹑中元节(盂兰盆节)﹑下元节(水官节)合称三元。元宵节始于2000多年前的秦朝。汉文帝时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2008年6月14日,北京市怀柔区、密云县,山西省柳林县,河北省蔚县,福建省福州市马尾区、泉州市、晋江市、仙游县、连城县,甘肃省永昌县,青海省乐都县申报的元宵节(敛巧饭习俗、九曲黄河阵灯俗、柳林盘子会、蔚县拜灯山习俗、马尾-马祖元宵节俗、泉州闹元宵习俗、闽台东石灯俗、枫亭元宵游灯习俗、 闽西客家元宵节庆、永昌县卍字灯俗、九曲黄河灯俗)经*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类别:民俗;编号:Ⅹ-71)。
2014年12月3日,北京市门头沟区,河北省滦平县,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浙江省宁海县,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陕西省彬县申报的元宵节(千军台庄户幡会、抡花、河上龙灯胜会、前童元宵行会、淄博花灯会、彬县灯山会)经*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06 12:41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the Lantern Festival),是中国民俗传统节日。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其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
上元,含有新的一年第一次月圆之夜的意思。上元节的由来,《岁时杂记》记载说,这是因循道教的陈规。道教曾把一年中的正月十五称为上元节,七月十五为中元节,十月十五为下元节,合称“三元”。汉末道教的重要派别五斗米道崇奉的神为天官、地官、水官,说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并以三元配三官,说上元天官正月十五日生,中元地官七月十五日生,下元水官十月十五日生。这样,正月十五日就被称为上元节。南宋吴自牧在《梦粱录》中说:“正月十五日元夕节,乃上元天官赐福之辰。”说天官赐福,地官赦罪,而元宵节俗真正的动力是因为它处在新的时间点上,人们充分利用这一特殊的时间阶段来表达自己的生活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