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3-06 01:30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06 03:00
夏季节气共有5个,分别为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和大暑。
夏季岁时习俗有演小满戏、送花神、安苗活动、煮青梅、称人体重、烹制新茶、吃伏羊等。古人会举行各种仪式,来度过整个夏季的每一个节气。
据记载,1827年,江南盛泽丝业公所兴建了先蚕祠,祠内专门筑了戏楼,楼侧设厢楼,台下石板广场可容万人观剧。
小满前后3天,由丝业公所出资,邀请各班登台唱大戏。不过演戏也有个行业忌讳,就是不能上演带有私生子和死人的情节的戏文,因为“私”和“死”都是“丝”的谐音。
丝业公所在小满前后演出3天,所有戏目都是丝业公所董事门反复斟酌点定的祥瑞戏,目的是讨个吉利。
古代利用节气讨吉利是常有的事情。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的小满,它的本意是指麦类等夏熟作物灌浆乳熟,籽粒开始饱满。但还没有完全成熟,故称“小满”。
二十四节气的神像中,只有小满神全身“清朝人”打扮,大概是取“满”字的意思。
小满前后的民俗节庆,在我国台湾省南北各有不同,南部最大的是王爷庙,李王爷诞辰大典;北部是神农大帝生日,神农大帝就是传说中的神农氏,也叫“五谷王”。
小满节相传为蚕神诞辰,所以在这一天,我国以养蚕称著的江浙一带,小满戏非常热闹。
小满戏成为具有行业特征的社会性民俗活动。相传农历小满节为蚕神生日,而蚕花娘子是其中之一,他们要纪念这蚕花娘子,并且希望蚕花娘子保佑四乡农民所养的蚕有丰满的收成。
古代,太湖流域为我国主要蚕丝产区。明清时期以来,江浙两省崛起诸多丝绸工商市镇,民间崇拜蚕神等丝绸行业习俗十分盛行。
各蚕丝产区市镇如江苏省的盛泽、震泽,浙江省的王江泾、濮院、王店、新塍等皆建有先蚕祠或蚕皇殿之类的蚕神祠庙,供奉蚕神以祈丰收。
小满节时值初夏,蚕茧结成,正待采摘缫丝,栽桑养蚕是江南农村的传统副业,家蚕全身是宝,及乡民的家食之源,人们对它充满期待的感激之情。于是这个节日便充满着浓郁的丝绸民俗风情。
芒种已近农历五月间,百花开始凋残、零落,民间多在芒种日举行祭祀花神仪式,饯送花神归位,同时表达对花神的感激之情,盼望来年再次相会。
此俗今已不存,但从著名小说家曹雪芹的《红楼梦》第二十七回中可窥见一斑:
那些女孩子们,或用花瓣柳枝编成轿马的,或用绫锦纱罗叠成千旄旌幢的,都用彩线系了。每一棵树上,每一枝花上,都系了这些物事。满园里绣带飘飘,花枝招展,更兼这些人打扮得桃羞杏让,燕妒莺惭,一时也道不尽。
“千旄旌幢”中“千”即盾牌;旄,旌,幢,都是古代的旗子,旄是旗杆顶端缀有牦牛尾的旗,旌与旄相似,但不同之处在于它由五彩折羽装饰,幢的形状为伞状。由此可见大户人家芒种节为花神饯行的热闹场面。
安苗活动是皖南的农事习俗,始于明代初期。每至芒种时节,种完水稻,为祈求秋天有个好收成,各地都要举行安苗祭祀活动。
家家户户用新麦面蒸发包,把面捏成五谷六畜、瓜果蔬菜等形状,然后用蔬菜汁染上颜色,作为祭祀供品,祈求五谷丰登、村民平安。
贵州东南部一带的侗族青年男女,每年芒种前后都要举办打泥巴仗节。
芒种这天,新婚夫妇由要好的男女青年陪同,集体插秧,边插秧边打闹,互扔泥巴。活动结束,检查战果,身上泥巴最多的,就是最受欢迎的人。
在南方,每年农历五六月是梅子成熟的季节,三国时有“青梅煮酒论英雄”的典故。
青梅含有多种天然优质有机酸和丰富的矿物质,具有净血、整肠、降血脂、消除疲劳、美容、调节酸碱平衡,增强人体免疫力等独特营养保健功能。
在芒种节气里,我国有许多习俗,每隔两年就有一次端午节出现在芒种期间,其中,端午节是我国民间四大节日之一。
端午节又称“端阳”、“重午”、“天中”、“朱门”、“五毒日”。端午节有喝雄黄酒、吃粽子、吃绿豆糕、煮梅子、赛龙舟的习俗。
夏至是个重要节气,也有很多习俗。《礼记·月食》记载,周代每逢夏至这一天,皇帝必亲自带领公卿大夫到京城的南郊迎夏,并举行祭祀炎帝祝融的隆重典仪。
皇帝迎立夏于南郊,原本是一种祭祀。因为南是祝融的方位,属火,祝融本身就是火神。
这种迎夏礼,为历代王朝所承传。帝王的迎夏仪式,可谓正式而隆重。据《岁时佳节记趣》一*载,先秦时各代帝王在立夏这天,都要亲率文武百官到郊区举行迎夏仪式。
君臣一律身着朱色礼服,佩带朱色玉饰,乘坐赤色马匹和朱红色的车子,连车子的旗帜也是朱红色的。这种红色基调的迎夏仪式,强烈表达了古人渴求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
后来,古人立夏习俗有了变化。在明代,一到立夏这天,朝廷掌管冰政的*就要挖出冬天窖存的冰块,切割分开,由皇帝赏赐给*。其实,皇帝立夏赐冰,并非起于明代,两宋时期皇帝立夏赐冰给群臣就已经成为一项惯例和习俗。
民间为了迎接夏日的到来,也会举行各种有趣的活动。这些趣味盎然的活动,逐渐形成了许多传统习俗,一些风俗甚至保留至今。
我国幅员辽阔,古代各地迎夏的习俗也不相同。
南方人有的地方有尝三鲜的习俗。三鲜分地三鲜、树三鲜、水三鲜。有的地方还有立夏吃霉豆腐的习俗,寓意吃了霉豆腐就不会倒霉。
有的地方立夏必吃“七家粥”,七家粥是汇集了左邻右舍各家的米,再加上各色豆子及红糖,煮成一大锅粥,由大家来分食。
还有的地方立夏吃蛋,立夏当日,孩子们的脖子上总要挂上一个用红色网套套着的蛋,还要吃芋头和金花菜合成的煎饼,中午时无论男女老幼都要称一*重,俗称“称人”。
立夏称人分室外、室内两种。于室外悬秤于大树上,主要是为老人和孩子称体重,以验一年的肥瘦。室内则悬秤于屋梁,妇女们互相称量,笑语纷飞,成为一种闺房游戏。
清代诗人蔡云曾写过这样一首诗:“风开绣阁扬罗衣,认是秋千戏却非,为挂量才上官秤,称量燕瘦与环肥。”
在我国北方,立夏正是小麦上场时节,因此北方大部分地区立夏日,有制作面食的习俗,意在庆祝小麦丰收。立夏的面食主要有夏饼、面饼和春卷。
我国素以农立国,春天插秧是禾稷的肇始,至夏天,除草、耘田,亦是重要的农事活动,否则难有秋获冬藏的好收成,所以各朝各代十分重视这个节气。
民间在立夏日,以祭神享先,尝新馈节以及称人、烹茶等活动为主。尝新,即品尝时鲜,如夏收麦穗、金花菜、樱桃、李子、青梅等。先请神明、祖先享用,然后亲友、邻里之间互相馈赠。
立夏烹制新茶,是宋元时期以来的习俗,实际上是民间茶艺比赛。家家选用好茶,辅料调配,汲来活水,升炉细烹,茶中还掺上茉莉、桂芯、蔷薇、丁檀、苏杏等,搭配细果,与邻里互相赠送,互相品尝。
一些富豪人家还借此争奢斗阔,用名窑精瓷茶具盛茗,将水果雕刻成各种形状,以金箔进行装饰,放在茶盘里奉献。文人墨客则要举办“斗茶会”,品茶食果,分韵赋诗,以示庆贺。
至今,一些地方仍流传在立夏日,吃“立夏蛋”,吃螺蛳,吃“五虎丹”:红枣、黑枣、胡桃、桂圆、荔枝,是立夏尝新古风的遗存。
在小暑这一节气里,民谚有“头伏萝卜二伏菜,三伏还能种荞麦”,“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之说。这些都是有关小暑饮食的。
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潮湿、闷热的日子,一年有“三伏”。百姓说的“苦夏”就在此时。
入伏的时候,恰是麦收不足一个月的时候,家家谷满仓,又因为每逢伏天,人精神委顿,食欲不佳,而饺子是传统食品中开胃解馋的佳品,所以人们利用这个机会,打打牙祭,吃顿白面。
伏日吃面食,这一习俗至少三国时期就已经开始了。据《魏氏春秋》记载,三国时期玄学家何晏在“伏日食汤饼,取巾拭汗,面色皎然”,人们才知道何晏肌肤白皙不是涂粉掩饰,而是自然白。这里的“汤饼”就是热汤面。
南朝梁时期学者宗懔《荆楚梦时记》记载:“六月伏日食汤饼,名为辟恶。”农历五月是“恶月”,天气潮湿闷热,蚊虫孳生,传染病流行;六月也沾恶月的边,故也应“辟恶”。当然这是迷信的说法,但是伏日吃面食,确实对身体有好处。
伏日人们食欲缺乏,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谓之苦夏。山东有的地方吃生黄瓜和煮鸡蛋来治苦夏,入伏的早晨吃鸡蛋,不吃别的食物。
徐州人入伏吃羊肉,称为“吃伏羊”这种习俗可上溯至尧舜时期,在民间有“彭城伏羊一碗汤,不用神医开药方”之说法。徐州人对吃伏羊的喜爱莫过于当地民谣:六月六接姑娘,新麦饼羊肉汤。伏日吃面习俗至少三国时期就已开始了。
大暑节气的民俗主要体现在吃的方面,这一时节的民间饮食习俗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吃凉性食物消暑。如粤东南地区就流传着一句谚语:“六月大暑吃仙草,活如神仙不会老。”
我国的台湾地区则有在大暑吃凤梨的习俗,因为这个时节的凤梨最好吃,而且有败火的作用。
与此相反的是,有些地方的人们习惯在大暑时节吃热性食物。如福建莆田人要吃荔枝、羊肉和米糟来“过大暑”。
湘中、湘北素有一种传统的进补方法,就是大暑吃童子鸡。湘东南还有在大暑吃姜的风俗,“冬吃萝卜夏吃姜,不需医生开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