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过节的风俗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3-06 01:29
我来回答
共7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06 02:59
1、苗年
盛行于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和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的苗族聚居区。过苗年的日期,各地不尽相同,但都是在收谷子进仓以后,即分别为农历的九、十或十一月的辰(龙)日或卯(兔)日或丑(牛)日举行。过苗年的头几天,家家户户都要把房子打扫干净,积极准备年货。
2、龙船节
这是苗族的一种水面划船比赛的传统节日,流行于贵州的台江、施秉两县交界处的清水江两岸,和注入这段河的台江巴拉河两岸,黔东苗语称为“哈仰勇”(qab niangx vongx)。在这里的平寨、廖洞等六七十个苗族村寨,每家都有一至两条划船比赛用的龙船。
每年的农历五月五日,或二十四日至二十七日这五天,居住在河两岸的苗族群众轮流举行盛大而隆重的龙舟竞赛。在湖南湘西的凤凰、泸溪、吉首、保靖、花垣等地,也流行划龙船,而且分男队、女队、男女混合队比赛,场面非常热闹。苗族的龙船节,虽是以赛龙船为主要内容的节日,但同时也是民族文化娱乐和青年男女进行社交活动,中老年人探亲访友、交谈年景和生产经验的节日。
3、四月八
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八是贵州省的贵阳、黄平、松桃和湖南湘西等地的苗族的传统节日。该节是由纪念苗族英雄亚宜发展而来的。每逢节期,苗族同胞要蒸制花糍米饭,聚集到固定的地方吹笙,跳舞或对唱情歌。在北京的苗族也过四月八节。
4、吃新节
主要流行于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和广西融水苗自治县地区。每年农历六七月间,当田里稻谷抽穗的时候,苗族村寨家家户户在卯日(有的在午日或辰日)欢度“吃新节”。到时,每家都煮好糯米饭、一碗鱼,一碗肉等,都摆在地上(也有的摆在桌上),并在自己的稻田里采摘7—9根稻苞来放在糯米饭碗边上。
然后烧香、纸,由长者掐一丁点鱼肉和糯米饭抛在地上,并滴几滴酒,以表示敬祭和祈祷丰收,然后把摘来的稻苞撕开,挂两根在神龛上,其余给小孩撕开来吃,全家人就高高兴兴地共进美餐。第二天,各村寨的男女老幼者纷纷穿着新衣来观看芦笙会,参加跳芦笙会,参加跳芦笙舞;有的拉马来跑马场赛马,有的牵水牯牛来斗牛场斗牛,节期一般2天。
5、花山节
此节又名“踩花山”、“跳花场”、“踩场”、“踩山”等,流行于贵州黔西北、四川南部和云南东南部的苗族地区。由于苗族住地不同,服饰有差异,因此,苗族过花山节的日期也不一致,节日的名称也不尽相同。有的在农历正月,有的在六月,有的在八月。在黔西北的铁盔一带,每年正月初六至初八跳年场,二月十四至十六日跳桃花场,七月十六至十八日跳米花场。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06 04:17
苗族是一种民族文化非常丰富的民族,可以到苗族地区感受一下不同的民风,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云南、湖北、海南、广西、等省。苗族的节日主要有这几种。
开年节
开年节是苗族人民的“春节”,也称作“客家年”。过年时,家家户户杀猪宰羊,烤酒打粑*收,希望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按照风俗,苗族人民用对歌的方式表达他们对新年的祝福和希望。一大早,黔湘渝(贵州、湖南、重庆)边区五乡四镇的各族同胞就从四面八方赶到三省市交界的天星坡脚,用歌声表达迎新的喜悦。还要唱《开春歌》,歌词大意为思春、盼春、惜春、挽春等
四月八
苗族传统节日,传说这个节日起于明代。每逢农历四月初八,苗族人都身着盛装群集于贵阳市喷水池边,吹笙奏笛,对歌谈心,以纪念、凭吊传说中的古代英雄亚努。
此外,四月八还是布依族的节日,有称它为“牛王节”的,也有叫“牧童节”或“开秧节”的。每逢这天,人和牛都要吃“牛王巴”或糯米饭,并休息一日,表示对耕牛的慰劳。
踩花山节
踩花山是苗族传统节日。云、贵、川等省苗族群众在农历正、二月间或四、五月间盛行踩山、跳场,源于青年男女的求爱活动。节日期间,青年男女对歌、跳芦笙舞、寻求配偶;老农们则来到花场地交流生产经验,传授生产技术,祝愿五谷丰登。居于山区的苗民在节日内还要进行斗牛比赛。屏边县的苗族还举办跳狮子和爬花杆的比赛。
龙船节
龙船节是流行于湘西和黔东南施洞、松桃一带的苗族节日。大都在农历五月初五进行。这天除了角逐龙舟外,还有跑马、斗牛、踩鼓等活动。
姐妹节
在贵州省东部清水江畔的苗家村寨,每年农历三月十五至十八日为苗家“姐妹节”。节日里,苗家按传统风俗都要吃“姐妹饭”。这种饭是用姑娘们在山上采集的野花和叶把糯米染成五颜六色后蒸成的。节日里还有热闹的斗牛场面和“游方”活动。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06 05:51
导读:苗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聚居贵州、广西、海南及多个省市的省区的交界地带。苗族在少数民族中以情歌、酒歌享有盛名,在悠久的历史中留下了不少传统特色节日,那么你知道苗族的传统节日是什么?苗族有哪些传统特色节日吗?不知道的话,和万年历小编一起去了解下吧。
苗族的传统节日是什么
苗族的传统节日是什么 苗族有哪些传统特色节日
苗族的传统节日是什么
苗族民间的传统节日较多,有苗年、春节、龙船节、四月八节、吃新节、芦笙节、花山节、赶秋节、踩鼓节等,其中以过苗年最为隆重。苗年相当于汉族的春节,一般在秋后举行。
苗族简介
苗族主要聚居于贵州省东南部、广西大苗山、海南岛及贵州、湖南、湖北、四川、云南、广西等省区的交界地带,人口:970,000人。苗族的历史悠久,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早就有关于五千多年前苗族先民的记载,这就是从黄河流域直到长江中游以南被称为"南蛮"的氏族和部落。苗族没有文字,苗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苗族居住在高山地带,以农业为主,农作物有旱稻。包谷,荞子,薯类和豆类,经济作物是麻,一般是自己种麻,自己纺织.苗族人民有丰富的民间口头文学,如古歌,诗歌、情歌等等。苗族也善舞蹈,芦笙舞最为流行。 苗族有自己的语言,苗语分三大方言:湘西、黔东和川黔滇。1956年后,设计了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方案。由于苗族与汉族长期交往,有很大一部分苗族兼通汉语并用汉文。 苗族地区以农业为主,以狩猎为辅。苗族的挑花、刺绣、织锦、蜡染、剪纸、首饰制作等工艺美术瑰丽多彩,驰名中外。其中,苗族的蜡染工艺已有千年历史。苗族服饰多达一百三十多种,可以同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的服饰相媲美。苗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尤以情歌、酒歌享有盛名。芦笙是苗族最有代表性的乐器。
苗族有哪些传统特色节日
苗族的传统节日是什么 苗族有哪些传统特色节日
苗族有哪些传统特色节日
苗族节日一:苗年
苗年,苗语称“能酿”,是苗族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各地过苗年的日期不甚统一,在融水苗族中以农历十一月三十日为除夕,次日起为过年,过这一苗年的人口最多,地域最广。
苗年的民俗活动很丰富,主要有祭祀祖先,吹芦笙踩堂,走寨结同年。芦笙踩堂在本寨芦笙堂举行,男吹女踩,男女都参加。先由小芦笙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06 07:43
苗家节日
春草节 农历二月初二,南部山区过青草节。旧时,各寨民众凑钱宰猪宰羊,杀鸡杀鸭,每户去一人并自带糯饭一碗,齐到庙里祭祖敬神,祈祷风调雨顺,水草常绿,六畜兴旺,五谷丰登。然后一起在庙里吃“节饭”。新中国成立后,不再到庙里开节会、吃节饭,但各家各户仍兴节宴。
春社节 主要流行五团地方。从立春算起,第五个戊日定为春社节,常落在农历二月,故又称“二月社”。节日大办节宴,并煮黑糯饭,请来亲朋好友,欢聚一堂,同饮同餐。过了春社节,走亲访友和其他无关生产的活动停止下来,无声地“宣布”新一年的农大跃进活动正式开始。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称小瑞午,十五日称大端午。大门上边横架一根叫“刺棒头”的柴,两边垂挂菖蒲和艾叶,以防疫避邪。家家煮粽为节食。粽有秤砣粽、尖角粽、羊角粽、枕头粽。北部制粽个小,南部包粽个大,枕头粽包米过两斤。岩寨杨氏侗家不过大端午,只过小端午,而且节日是在五月初二。
半年节 农历六月初六称半年节。节日,人们喜将柜中衣物搬出翻晒,以防生霉虫蛀。农家多在这天尝新,时要先敬狗。五团地方半年节甚为隆重,要把已出嫁的女儿接回来吃“团圆饭”,同时进行母训家教,告诫女儿孝敬公婆,尊重丈夫,关怀弟妹,和睦邻里,哺育儿女,勤劳致富。这天,男子一般不串门,若串门,人家会不高兴。但对不懂习俗的外客不计较,照常热情招待。
中元节 农历七月十四日称中元,又叫七月半。七月十一日晚,在神龛上燃香烛,摆供品,“迎请”先祖神灵回家受奉,称“接老人家”。十四日晚,给每个故去老人烧化若干冥财包封,谓之“寄包”和“送老人家”。同时于路边焚化散纸钱,以打发孤魂野鬼,免使孤魂野鬼抢劫给先祖的冥财。
罢谷节 也称“八姑节”,流行于五团地方,没有固定日子,一般在霜降前的未日,或在秋收完毕后择个吉日,主要是庆贺五谷丰登。这天,百事停业,走亲访友,阖家团聚,饮酒对歌,同*收。旧时,村寨举行节会,男女老少汇聚节坪,由寨老主施节仪,用猪头、斋粑、米酒供奉祖先,然后大众在节坪里共饮节酒,同吃节饭。酒醉饭馆之后,青年男女对歌起舞,嬉戏欢乐。欢乐之余,将剩余的酒肉饭菜均分到户,以示吃穿有余,现时不再举行节会,只是各家举行节宴。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06 09:51
苗族节日一:苗年
苗年,苗语称“能酿”,是苗族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各地过苗年的日期不甚统一,在融水苗族中以农历十一月三十日为除夕,次日起为过年,过这一苗年的人口最多,地域最广。
苗年的民俗活动很丰富,主要有祭祀祖先,吹芦笙踩堂,走寨结同年。芦笙踩堂在本寨芦笙堂举行,男吹女踩,男女都参加。先由小芦笙手吹出一阵短促的笙曲,接着大小笙手一起吹奏,姑娘们则穿着百鸟衣,戴着银首饰,银花冠翩翩起舞,银佩的脆响和着笙歌,交织成节日动人的旋律。
走寨结同年也是苗年期间重要的民俗活动。每到苗年。寨与寨之间便互为客主,互结同年。全村男女几十人或上百人,带上芦笙,穿上节日盛装,敲锣打鼓到同年村进行联欢活动。进村前以三曲笙歌告知主人,主人则带领全村男女出村迎接。然后在芦笙堂再次吹奏芦笙及踩堂作为进村仪式,主人也以吹芦笙踩堂还礼。礼毕邀客人至各家款待。客人一般住三天,白天吹芦笙踩堂,进行芦笙比赛,晚上演苗戏,未婚青年男女在此期间进行“坐妹”对歌的社交活动,追寻自己的意中人,通宵达旦。
苗年期间,除上述活动外。苗族人民还举行斗牛、斗马、斗鸟、射击、爬竿等传统体育比赛活动。其中以斗牛、斗马最有吸引力,常吸引成千上万的群众前往观看。
苗族节日二:赠带节
流行于叙永县下东一带。每年农历二月初五日举行。届时,方圆数十里的青年男女。如双方中意,便可互赠腰带,作为订婚礼物。事后反悔者,可索回腰带,解除关系。
苗族的传统节日是什么 苗族有哪些传统特色节日
苗族节日三:羊马节
流行于秀山县龙池、石堤一带。每年农历四月二十六至二十八日举行。届时,人们杀猪宰羊,请客送礼,隆重庆祝节日。
苗族节日四:赶秋节
流传天秀山县。每年立秋日举行。届时,人们从四面八方涌向集会地点,参加和观看打秋千、舞狮子、玩龙灯、上刀梯等活动。关于赶伙节的起源,传说是古时候一个聪明的小伙子,为民寻找心爱的姑娘,便将一人坐的秋千改制成八人坐的秋千,吸引远近的人们都来荡秋千。在秋千场上,他终于找到了心爱的姑娘。从那以后,每年秋天人们都要聚到一起荡秋千。年复一年,便形成为赶秋。
苗族节日五:赶苗场
为苗族传统节日。流行于叙永、古蔺一带。每年农历二月十三日和七月三日举行两次。关于赶苗场的起源,相传是苗族人在一次起义失败后形成的。官府不让他们联聚会。人们便以到场坝吹芦笙娱乐为名,秘密联系,后来逐渐演变为固定的节日。
苗族节日六:吃新节
也叫“新禾节”。“吃新”是居住在清水江和都柳江中上游的苗族节日之一。没有统一的规定日期。按照习惯,在收获的季节里,找一块稻谷长势最好的田,大家就在这里欢庆“吃新节”。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06 12:15
苗年是苗族自己的年纪,各地方的苗年时间很不一致,多数地区是“岁首以冬三月,各尚其一。”岁首即每年的开头,也就是指过年。有的*,有的在冬月或腊月。近年以来,绝大多数苗族过年以改在正月过年,过春节,但苗族的过年习俗习惯仍然保持不变。过年是最大的节日,要准备丰富的食品,如杀年猪,熏腊肉,打糍粑,炒炒米,还要杀鸡祭祖,“守岁”,开“财门”,敬“年神”,从的冬天 初一到初十五都要休息。在此期间,要举行传统的娱乐活动,汉译为“踩花山”,“跳场”,“跳年”,“跳月”,“吃排家饭”等。苗族的过年习俗娱乐活动称“赶年场”,主要内容有打秋千、百狮会、玩龙灯、唱花灯等。
百狮会 苗族的过年习俗最有趣的民间活动莫过于百狮会了,周邻四乡苗胞舞着近百匹或数十匹狮子云集传统的村寨或集镇,敲锣打鼓,放地铳、打火*,简直要把天地翻过来。百狮会的名堂蛮多,有迎狮,有盘狮,考狮,抢狮,狮子登高等内容,土里土气,苗味十足,藏着厚实的文化底蕴。苗族喜爱舞狮跟远古的传说和图拜相关联,相传洪荒时代,妖魔横行,为害苗山。一群从森林奔出的金狮赶走了吞食牛羊、庄稼的恶魔,使苗家重享太平。后来,狡猾的魔王想出了一条毒计,谴魔女用五彩绣球把群狮诱入波涛汹涌的东海。勇敢的苗家后生亚果为救乡亲们出苦海,不畏千辛万苦,翻山涉水,终捞起了飘浮在海浪上的绣球,把吉祥的狮群重新引回苗山,荡平了作恶的妖魔鬼怪。苗民们欢天喜地、敲锣打鼓涌到寨头迎接吉祥的金狮们,从此,苗乡就有了“百狮会”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06 14:57
我的故乡汉语叫“偶里”,苗语叫“方凹”。从地名的叫法上看得出,“方凹”是四面环山的盆地。在盆地靠山的周边山脚和山上都是苗家人用木质结构修建的房屋,连成片片村落,整个盆地延长约4公里,有一千多户人家,远远看去,吊脚楼重叠交错,非常壮观。每当夜幕降临,各家各户打开电灯,灯火映入宽大的大坝水田,田里的水面形成五光十色的倒影,显得非常壮观,此时你若走在穿过大坝水田*的道路上,感觉如同走进了花团锦簇的公园,如同走进了两侧装满霓虹灯的繁华街道,又犹如乘船在上海外滩观看黄浦江的夜景一样,所不同的是在这里听不到船的马达声和喧嚣的音乐声,听到的是从四面八方传来阅耳的优雅的苗族人祝酒歌的歌声。

苗家山寨一角

作者故乡锦屏县偶里风雨桥
节日是苗族风情展现得最精彩淋漓的时刻。对于传统中的 “大节三六九,小节天天有”的节日我就不一一去叙述了,在这里只谈苗家人过年的习俗。
杀猪打糍粑预示着过年节日的来临。苗族人对过年十分看重。当时间进入腊月后就开始倾其所有办年货了。几乎每户都喂有肥猪(称“年猪”),作为过节的肉食准备,冬腊月下旬宰杀,在这个季节里,家家户户都响起“砰!砰!”打糍粑的声音,预示着春节已临近。糍粑既是苗族人必备的年货,也是祭祀祖先的主要供品(从过年到清明节祭祀祖先糍粑是必不可少的供品),因此,即使是困难时期比较困难的人家都必须多少捣上一点,有些家庭捣的糍粑多达十多槽。我在家时,我们年轻人过年难过的一关是打糍粑,因为太多的连续作战,确实非常累人。
以清新的环境敬老的形式过大年。除夕的这天,全家将楼顶悬挂的扬尘以及室内外清扫干净,然后贴春联和年画,以清新的环境迎接新年的到来。
过年期间,要在堂屋上方祖先灵位前燃香点烛(点然后不分昼夜一直延长到元宵节),让祖先们与家人共度佳节。
大年三十晚上,称“旧年饭”,置备丰盛的酒菜,合家聚食。
过年时的一切食物,都要先祭过祖先后,全家人才能享用。
我在童年时对这些祭祖活动有神秘感甚至感到有些害怕,为此我妈妈对我说:“我们祭祖并不是我们的祖宗真的来用餐,我们先请他们“享用”是缅怀他们的一种形式,体现我们后人不忘本。”打那以后,我对祭祖的活动表现特别的积极,我的举动被一个叫龙乔生的老人发现后对我叔叔说:“从小看大,龙立彪这样对待祖宗,这孩子的将来一定有出息!”1975年听说我在部队当干部了他特别地高兴。
年饭在开席前,摆好菜和碗筷,在堂屋点香烧纸,所有的人都到屋外回避,由长者首先敬请祖宗先享用,长者一边口念祭词和招引列祖列宗的名字,一边倒酒意思是请诸位祖人回来过年,一同享用。长者需将各位祖人的名字记清,尽量一一请达,记不清或是漏请的请其他祖人转告。此刻燃放鞭炮。
祭祖之后,全家人入席,开席的第一个程序是最小的下辈向最年长的老人敬酒,祝老人长寿,随后由小到大轮流敬酒,受敬者用传统最好的语言对敬酒者以表达良好的祝愿。
除夕作为一岁之首,对于苗族来说,是一个神圣的节日。三十晚上为“守岁”,一般不睡觉。
从初一开始,最鲜亮最激动人心的各种活动由此开始。有祈神祷富的祭祀祖先,有驱疠禳灾的驱邪、有祈祷丰年的占岁,有谢恩的喂牲,有联络感情的拜贺新年,有娱人娱神的各种活动等,此外尚有一系列禁忌习俗约束人们,不可冲犯神灵,以祈福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