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传说,来历及习俗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3-27 19:56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懂视网
时间:2022-03-28 00:18
春节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虞舜时期,舜即位做了天子,在农历正月初一这一天,带领着部下人员,祭拜天地神灵。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
古代的祭仪情形虽渺茫难晓,但还是可以从后世的节仪中寻找到一些古俗遗迹;如岭南部分地区沿承有在岁首(新年初一)拜岁的习俗,新年期间隆重盛大的拜神祭祖节仪活动,由此可见上古时代岁首祭祀的蛛丝马迹。
春节期间的庆祝活动极为丰富多样,有舞狮、飘色、舞龙、游神、押舟、年例、逛庙会、逛花街、赏花灯、烧烟花,也有踩高跷、跑旱船、扭秧歌等等。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27 21:26
儿歌唱得震天响,过年是小孩子最高兴的日子了,有唱的、吃的、玩的、看的;最忙的是大人了,从腊月二十四到正月十五,要祭灶公、大扫除、办年货、贴春联、杀鸡鸭、敬祖先、熬年夜、走亲戚、迎客人、包饺子、做汤圆、扎花灯……还要天天变着花样摆弄好吃的,够辛苦的了。小孩子好奇心强,常常瞪着眼睛问这问那,像什么是“年”啦,为什么要守岁啦,为什么要放鞭炮啦,为什么要吃年糕啦……大人不弄明白,是难以满足孩子的好奇之心的。
“年”是生活在深山密林中,形貌狰狞,生性凶残的一种怪兽,专吃飞禽走兽和大活人,一天换一种口味,令人谈“年”色变。后来,人们掌握了它每隔三百六十五天吃一个大活人,天黑出山,鸡鸣破晓回归山林的生活规律,就在这天傍晚做好晚饭,祭了祖先,吃团圆饭,不敢睡觉,挤在一起闲聊壮胆,直至鸡鸣,起来燃放鞭炮烟火,赶走凶恶的“年”,迎来新岁,欢庆平安,庆祝胜利。常年如此,便形成了除夕熬夜守岁,天亮放花炮除旧布新的习俗。
相传山林中有个鬼世界,当中有座山,山上有棵桃树,覆盖三千里地,树上有只金鸡。清晨金鸡长鸣,夜晚出游的鬼子必须赶快回来。鬼世界大门两边站着巨人神荼和郁垒。他俩眼睛雪亮,能把做了伤天害理之事的鬼子捉住,用绳子*起来,送去喂老虎。天下鬼子都怕他俩。后来,老百姓把他俩的像画在大门上以避邪,这便是贴门神的来历。还有人把他们的名字写在桃木片上,挂在门口。有人用象征吉利的红纸代替桃木片,写上话语,一可以避邪,二表达心愿,三装饰门户,以求美观,春联就是这么来的。
人们都希望幸福安康,喜欢贴“福”字,图福气、福运,并且把“福”字倒贴过来。有人见了,实话实说,“福”字倒了。主人会答道,福到就好,福到就好!也是图个吉利。
春节期间,人们互相拜年,祝老人健康长寿,愿小孩子幸福成长,长辈要给晚辈压岁红包。压岁就是压“祟”,免灾害,永避邪。
春节还有许多饮食的习俗。南方人喜欢吃年糕。年糕,就是年高,象征一年到头平平安安,健康长寿。北方人喜欢吃饺子。做饺子要和面,“和”即“合”;“饺”即“交”。“合交”有相聚之意,象征团聚合欢。饺子像元宝,象征招财进宝,恭喜发财。
春节到了,春天也就到了,百鸟欢唱,百花齐放,全国城乡张灯结彩,燃放焰火,热热闹闹,红红火火,像儿歌中的耍龙灯、踩高跷,还有划旱船、猜灯谜等等活动到处展开,一派欢乐景象。除夕用不着刻意去守岁了,*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歌舞晚会、戏剧晚会让你看到天大亮。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27 22:44
年”是生活在深山密林中,形貌狰狞,生性凶残的一种怪兽,专吃飞禽走兽和大活人,每到阴历腊月三十晚上出来寻人而食,令人谈“年”色变。后来,人们偶然发现烧竹子时候发出的啪啪的响声可令其不敢靠近和"年”在鸡鸣破晓回归山林的生活规律,于是人们就在这天傍晚做好晚饭,祭了祖先,吃团圆饭,不敢睡觉,挤在一起闲聊壮胆,直至鸡鸣,起来烧竹子,赶走凶恶的“年”,迎来新岁,欢庆平安,庆祝胜利.后来由于有了爆竹等替代品才改为点燃爆竹。常年如此,便形成了除夕熬夜守岁,天亮放花炮除旧布新的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