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19 21:46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1 06:32
译文:
韩信与萧何交谈过几次,萧何对韩信的才能感到惊奇。到南郑的时候,有很多将领都逃跑了,韩信估计萧何已经多次向汉王推荐过自己,汉王还是不重用,于是也走了
过了一两天,萧何回来拜见汉王,汉王又是生气又是高兴,骂道:“你逃跑,是为什么?”萧何答道:“我不敢逃跑,我是追逃跑的人。”汉王说:“你去追回来的是谁?”萧何说:“韩信。”汉王又骂道:“军官逃跑的有几十人,你都没有追;倒去追韩信,这是撒谎。”
萧何说:“那些军官容易得到,至于像韩信这样的人才,是普天下也找不出第二个来的。假如要想争夺天下,除了韩信就再也没有可以商量大计的人。只看大王如何打算罢了。”
汉王说:“我也打算回东方,怎么能够忧愁郁闷地居住在这个地方呢?”萧何说:“大王如果决计打回东方去,能够重用韩信,他就会留下来;假如不能重用他,那么,韩信终究还是要跑掉的。”汉王说:“我因为你,让他做个将军。”
萧何说:“大王一向轻慢无礼,现在任命一位大将,好像呼唤一个小孩子一样,这就是韩信走的原因。大王想授官给他,选择一个好日子,自己事先斋戒,建造土台和场地,按照任命大将的仪式办理,才可以。”
汉王答应了这件事。将军们都很欢喜,每个人都以为自己升上了大将。等到授官时,是韩信,整个军队都无比惊讶。
字词解释:
(1)上:指汉王刘邦。
(2)顾*安所决耳:只看您作哪种抉择了。
(3)东:向东进军,与项羽争天下。
(4)为公:为了您,看在您的面上。
(5)许:答应。
(6)拜:任命。
原文:
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上大怒,如失左右手。
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上曰:“若所追者谁?”曰:“韩信也。”上复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何曰:“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
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顾*安所决耳。”王曰:“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何曰:“王计必欲东,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终亡耳。”王曰:“吾为公以为将。”
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上许之。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
出处:出自西汉司马迁的《韩信拜将》。
扩展资料:
背景:
韩信是原来韩襄王的庶出孙子,身高八尺五寸。到了项梁拥立楚王的后代楚怀王的时候,燕国、齐国、赵国、魏国都早已自己立下了国王,只有韩没有立下后嗣,所以才立了韩国诸公子中的横阳君韩成为韩王,想以此来占据平定原韩国的土地。
项梁在定陶战败而死,韩成投奔楚怀王。刘邦带军队进攻阳城时,命张良以韩国司徒的身份降服了韩国原有地盘,得到韩信,任命他为韩国将军,带领他的军队随从刘邦进入武关。
刘邦被封为汉王,韩信随从刘邦进入汉中,就说服刘邦道:“项羽把自己的部下都封在中原附近地区,只把您封到这偏远的地方,这是一种贬职的表示啊。
您部下士兵都是崤山以东的人,他们都踮起脚尖,急切地盼望返回故乡,趁着他们锐气强盛向东进发,就可以争夺天下。 ”刘邦回军平定三秦时,就答应将要韩信为韩王,先任命他为韩太尉,带兵去攻取韩国旧地。
汉高祖二年(前205年),韩信平定了韩国的十几座城池。刘邦到达河南,韩信在阳城猛攻韩王郑昌。郑昌投降,刘邦就立韩信为韩王。此后,韩信常带领韩地军队跟随刘邦。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1 06:32
译文:
韩信与萧何交谈过几次,萧何对韩信的才能感到惊奇,(很有军事才能)。到南郑的时候,有很多将领都逃跑了,韩信估计萧何已经多次向汉王推荐过自己,汉王还是不重用,于是也走了。
萧何听说韩信逃跑了,来不及把此事报告汉王,就径自去追赶。有人报告汉王说:“丞相萧何逃跑了。”汉王极为生气,就像失掉了左右手似的。
过了一两天,萧何回来拜见汉王,汉王又是生气又是高兴,骂道:“你逃跑,是为什么?”萧何答道:“我不敢逃跑,我是追逃跑的人。”汉王说:“你去追回来的是谁?”萧何说:“韩信。”汉王又骂道:“军官逃跑的有几十人,你都没有追;倒去追韩信,这是撒谎。”
萧何说:“那些军官容易得到,至于像韩信这样的人才,是普天下也找不出第二个来的。大王假如只想在汉中称王,当然用不上他;假如要想争夺天下,除了韩信就再也没有可以商量大计的人。只看大王如何打算罢了。”
汉王说:“我也打算回东方,怎么能够忧愁郁闷地居住在这个地方呢?”萧何说:“大王如果决计打回东方去,能够重用韩信,他就会留下来;假如不能重用他,那么,韩信终究还是要跑掉的。”
汉王说:“我因为你,让他做个将军。”萧何说:“即使让他做将军,韩信也一定不会留下。”汉王说:“任命他做大将。”萧何说:“很好!”于是汉王想召韩信来授官。
萧何说:“大王一向轻慢无礼,现在任命一位大将,好像呼唤一个小孩子一样,这就是韩信走的原因。大王想授官给他,选择一个好日子,自己事先斋戒,建造土台和场地,按照任命大将的仪式办理,才可以。”
汉王答应了这件事。将军们都很欢喜,每个人都以为自己升上了大将。等到授官时,是韩信,整个军队都无比惊讶。
字词解释:
①上:指汉王刘邦。
②顾*安所决耳:只看您作哪种抉择了。
③东:向东进军,与项羽争天下。
④为公:为了您,看在您的面上。
⑤许:答应。
⑥拜:任命。
出处: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
扩展资料:
韩王信是原来韩襄王的庶出孙子,身高八尺五寸。到了项梁拥立楚王的后代楚怀王的时候,燕国、齐国、赵国、魏国都早已自己立下了国王,只有韩没有立下后嗣,所以才立了韩国诸公子中的横阳君韩成为韩王,想以此来占据平定原韩国的土地。
项梁在定陶战败而死,韩成投奔楚怀王。刘邦带军队进攻阳城时,命张良以韩国司徒的身份降服了韩国原有地盘,得到韩信,任命他为韩国将军,带领他的军队随从刘邦进入武关。
刘邦被封为汉王,韩信随从刘邦进入汉中,就说服刘邦道:“项羽把自己的部下都封在中原附近地区,只把您封到这偏远的地方,这是一种贬职的表示啊!您部下士兵都是崤山以东的人,他们都踮起脚尖,急切地盼望返回故乡,趁着他们锐气强盛向东进发,就可以争夺天下。 ”(注:据《汉书·高帝纪》,向汉王说这段话的韩信是后来的淮阴侯韩信)
刘邦回军平定三秦时,就答应将要韩信为韩王,先任命他为韩太尉,带兵去攻取韩国旧地。
项羽所封的诸侯王都到各自的封地去,韩王韩成因没跟随项羽征战,没有战功,不派他到封地去,改封他为列侯。等到听说刘邦派韩信攻取韩地,就命令自己游历吴地时的吴县县令郑昌做韩王以抗拒汉军。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1 06:33
译文:韩信与萧何交谈过几次,萧何对韩信的才能感到惊奇,(很有军事才能)。到南郑的时候,有很多将领都逃跑了,韩信估计萧何已经多次向汉王推荐过自己,汉王还是不重用,于是也走了。萧何听说韩信逃跑了,来不及把此事报告汉王,就径自去追赶。
有人报告汉王说:“丞相萧何逃跑了。”汉王极为生气,就像失掉了左右手似的。
过了一两天,萧何回来拜见汉王,汉王又是生气又是高兴,骂道:“你逃跑,是为什么?”萧何答道:“我不敢逃跑,我是追逃跑的人。”汉王说:“你去追回来的是谁?”萧何说:“韩信。”汉王又骂道:“军官逃跑的有几十人,你都没有追;倒去追韩信,这是撒谎。”
萧何说:“那些军官容易得到,至于像韩信这样的人才,是普天下也找不出第二个来的。大王假如只想在汉中称王,当然用不上他;假如要想争夺天下,除了韩信就再也没有可以商量大计的人。只看大王如何打算罢了。”
汉王说:“我也打算回东方,怎么能够忧愁郁闷地居住在这个地方呢?”萧何说:“大王如果决计打回东方去,能够重用韩信,他就会留下来;假如不能重用他,那么,韩信终究还是要跑掉的。”汉王说:“我因为你,让他做个将军。”
萧何说:“即使让他做将军,韩信也一定不会留下。”汉王说:“任命他做大将。”萧何说:“很好!”于是汉王想召韩信来授官。
萧何说:“大王一向轻慢无礼,现在任命一位大将,好像呼唤一个小孩子一样,这就是韩信走的原因。大王想授官给他,选择一个好日子,自己事先斋戒,建造土台和场地,按照任命大将的仪式办理,才可以。”
汉王答应了这件事。将军们都很欢喜,每个人都以为自己升上了大将。等到授官时,是韩信,整个军队都无比惊讶
字词解释:
1、上:指汉王刘邦。
2、顾*安所决耳:只看您作哪种抉择了。
3、东:向东进军,与项羽争天下。
4、为公:为了您,看在您的面上。
5、许:答应。
6、拜:任命。
出自:司马迁[西汉]《史记·淮阴侯列传》中《韩信拜将》
原文:
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上大怒,如失左右手。
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上曰:“若所追者谁?”曰:“韩信也。”
上复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何曰:“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顾*安所决耳。”王曰:“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
何曰:“王计必欲东,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终亡耳。”王曰:“吾为公以为将。”何曰: “虽为将,信必不留。”王曰:“以为大将。”
何曰:“幸甚!”于是王欲召信拜之。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上许之。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
扩展资料:
文章创作背景
中国古代历史典故,常用来指有才能的人不会被埋没。韩信登坛拜将发生在公元前206年。据《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起初韩信投靠刘邦时默默无闻,但得萧何看重。后来韩信不满刘邦对其轻视于是离开,萧何追回韩信,并劝说刘邦命其为大将军。韩信得以重用。
《淮阴侯列传》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创作的一篇传,出自《史记卷九十二·淮阴侯列传第三十二》。本传记载了西汉开国功臣韩信一生的事迹。功高于世,却落个夷灭宗族的下场。注入了作者无限同情和感慨。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 。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
司马迁早年受学于孔安国、董仲舒,漫游各地,了解风俗,采集传闻。初任郎中,奉使西南。元封三年(前108)任太史令,继承父业,著述历史。
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
韩信(?-前196),西汉初年异姓诸侯王,战国时期韩襄王姬仓庶孙,为避免与同名的名将韩信相混,史书多称其为韩王信。
韩国被灭后一直在韩国故地生活,后随张良入关任将军之职,不久又任韩国太尉,领兵攻取韩国故地。韩国平定之后受封韩王。并随刘邦击败项羽平定天下。
天下平定后,汉高祖刘邦认为韩信的封地都是战略要地,便将其封地迁移到太原以北的地区,迁移封地之后不久,韩国都城马邑被匈奴包围,因韩信屡次向匈奴求和,朝廷怀疑其有异心,韩信遂起兵反叛,投靠匈奴。
汉高祖刘邦率军亲自征讨,韩信逃往匈奴,并多次率军攻打汉朝,还引诱了代相陈豨造反,在其又一次带兵攻汉之时,被将军柴武在参合斩杀。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1 06:33
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正义楚州淮阴县也。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集解李奇曰:“无善行可推举选择。”[刘注1] 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常数从其下乡◇集解张晏曰:“下乡,县,属淮阴也。”○索隐案:下乡,乡名,属淮阴郡。南昌亭长○索隐案:楚汉春秋作“新昌亭长”。寄食,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集解张晏曰:“未起而床蓐中食。”食时信往,不为具食[刘注2] 。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1 06:34
最后韩信成为了大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