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19 22:47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5-30 01:45
澶渊之盟,是北宋以一场胜利赢得的“耻辱”性盟约。然而,审视这段历史,并以整个北宋王朝开全面、客观的评价“澶渊之盟”,应当说是宋真宗的历史功绩。但是,由于宋真宗特别自负中原的正统地位,过重的承载了先祖留下的“复燕”责任。从而,错误的判断了形势,将这个原本有利于北宋王朝走向强盛的盟约,当成了奇耻大辱。
宋朝和辽朝开战的一大目的是夺回燕云十六州。自从石敬瑭将燕云十六州送给契丹以后,夺回这片土地的所有权似乎成了历代皇帝所必须完成的目标,前人埋下的祸根需要后人来弥补的道理好像变成了真理,可是在“家天下”的封建王朝不是每一位皇帝都是汉武帝、唐太宗、明成祖,不是谁都有能力完成北伐大业的。
自安史之乱以后,辽宋结下“澶渊之盟”以前,中原大地从中唐、晚唐、五代十国、再到宋朝的数百年里都是战火连篇,没真正的消停过。战争中最苦的不是统治者,不是舞文弄墨的*,是前线的士兵和底层的百姓。赵恒彻底结束了数百年的战乱,站在底层百姓的角度看,结束战乱,过几天安定的日子,将赵光义留下的烂摊子解决了,还出现了宋朝难有的小盛世——“咸平之治”,为宋朝日后的经济繁荣打下了基础,难道不是一番丰功伟绩吗?
“澶渊之盟”开启了宋朝“岁币”*的先河,对后来与外族政权的交流上定下了基调,确实是因为受到了“澶渊之盟”的影响。关于“澶渊之盟”,后来的皇帝和大臣们只学了它的模样,并没有理解其中的道理。“澶渊之盟”是在宋辽双方都已经不想再打的情况下签订,起初辽朝的条件是要求宋朝割让土地和解,经过谈判以后成为宋朝提供30万岁币已经是相对合理了。
可后代的皇帝们只顾着“破财消灾”,并没有考虑过国力优势是可以战胜对手情况下就交了钱。这样的例子在对西夏态度尤为突出,当时章楶的大军已经取得了伐夏大胜,可是宋廷却还是给西夏岁币,胜者反而付出更大的代价这是令人不能理解的。
签订“澶渊之盟”是个权宜之计,也有真宗软弱性格的原因,但依旧当时宋朝的局势看,抛开对后世的影响,依旧算是一件功绩。在“澶渊之盟”的基础上宋朝迎来了黄金发展的时期,令人遗憾的是宋朝的经济实力发展起来以后没有出现一位拥有出色的领导者可以重新北伐,将“澶渊之盟”换取来发展的国力用在必须用的地方。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5-30 01:45
从当时统治者的角度看是合理的,因为收复燕云十六州的*实在太大,在这个结果面前北宋统治者没有拒绝的理由。热心网友 时间:2023-05-30 01:46
签订这个条约的主要原因是,但是宋朝军队的战斗力比较弱,没有办法长期作战,只能签订条约,维持国家和平。热心网友 时间:2023-05-30 01:46
因为当时的辽国打算吞并宋朝,在当时宰相寇准的坚持之下,宋真宗御驾亲征赢得了这场战争。为保护自身安全,双方签订了长垣之盟,为宋朝迎来了近百年的安定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