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19 19:24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1 09:54
小桥流水潺潺,枝头鸟语声声……当您细心倾听,必然会心旷神怡。大自然赋予人类美妙的声音感受,总是令人陶醉不已。然而美妙声音的获得,离不开耳朵。
我们如何能听到频率不同、响度各异的声音呢?就得先了解一下耳的构造。
耳朵从外往内,依次为外耳、中耳、内耳等3个部分。它们彼此互相连接,但又是互相隔开的。
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形似喇叭,主要是收集声音和辨别声音的方向。
从外耳往里,就是中耳。中耳是传导声音的主要部分,有鼓膜、鼓室、咽鼓管和乳突几个部分。其中,鼓膜犹如一张半透明的薄膜,俗称耳膜。它很像话筒中的振膜,有较好的频响特性和较小的失真度,是首先接受声波振动的部位。
鼓室是中耳内部的一个含气小腔。鼓室内有一套传音的“零件”——3块听小骨,按形状分别名为锤骨、砧骨和镫骨。它们是人体内最小的骨头,3块骨头的总重量不超过50毫克。
3块听小骨互相连结,构成传音的杠杆系统——听骨链。听骨链中任何一块听小骨被炎症破坏,都能造成这条传导声音的听骨链中断,使听力下降。尤其是患急性中耳炎后,更容易破坏听骨,是造成传音性耳聋的原因之一。
当您用食指在耳廓后触摸时,有一个明显的凸起,称为乳突。在2岁时,乳突始可辨认,到4岁时才近似*的外形。乳突内有蜂窝状的小腔洞,称乳突小房。它借鼓窦(乳窦窦)入口与鼓室相连。所以,乳突小房、鼓窦和鼓室一样,同属于中耳的含气系统。作为鼓室的副腔和空气的贮存器,它们在鼓室内压力急剧变化中,能起到缓冲作用。
由于乳突在体表明显,易触摸,所以它也是头部常用的骨性标志。
内耳是感音的地方。它除了掌管听觉外,还有维持身体平衡的功能。所以,有些患内耳疾病的人,不仅有耳聋症状,还会伴有眩晕。
内耳深藏在头骨的颞骨里,包括耳蜗、前庭和半规管。前者管听觉,后二者负责平衡感觉。它们体积不大,但构造极为精细,很像用象牙雕刻出来的工艺品,管道盘曲,好似“迷路”。
耳蜗的外形很似蜗牛壳,因而得名。耳蜗内有许多听觉细胞构成的特殊结构,称为螺旋器(也称为柯蒂器),听神经就伸入到螺旋器内。
当声波经外耳道传到中耳的鼓膜,经听骨链的机械振动,再经卵圆窗传到内耳,转化为内耳淋巴液的波动,从而使螺旋器也被振动并兴奋耳蜗里的毛细胞,再转化为神经冲动,经听神经传到大脑的听觉中枢。在这里经整合、分析而产生听觉。
由此可见,听觉的产生,包括声音的传导(外耳、中耳)和声音的感受(内耳)两个紧密的过程。这就是日常生活中声音的空气传导。
另一种声音传导是骨传导。即声波直接冲击颅骨产生移动或挤压,使内耳淋巴液移动,影响螺旋器,再经听神经传至大脑。
耳朵是个重要的器官,没有耳朵,没有听觉,我们就只能永远生活在一个寂静的世界里,那该是多么伤脑筋的事啊。
不仅如此,在许多情况下,耳朵还担任着比听更重要的任务哩。
乘过汽车、火车的人会知道,要是突然来个急刹车,人体会不由自主地猛地向前倾去,可接着,大家又能迅速地调整好体位。有时你被小石子绊了脚,也往往只是踉跄一下而没有跌倒,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这都是平衡器官的功劳。
主要负责平衡的是我们内耳里三个半圆形的半规管,它们一个负责上下平衡,一个负责左右平衡,一个负责前后平衡。要是半规管及其邻近的“伙伴”有了毛病,人就会天旋地转,不敢睁眼,还常伴有恶心呕吐和耳鸣等症状。
有趣的是,经常在摇篮里被轻轻摇晃的孩子,内耳的平衡器官会变得更“健壮”些,这样的孩子往往也长得特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