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评弹的起源发展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19 19:12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好二三四
时间:2022-06-18 16:31
评弹
为什么?因为琵琶。琵琶一红,弹得拿手了,满城箫管尽开花。唱曲文的,弹三弦的,放噱头的,纷至沓来。
明朝末年,董其昌伙同同伙陈继儒、赵左、莫是龙之流,把好端端画画一件事情,分出了南北宗。于是天下大乱,随便什么东西都要分南北宗。于是琵琶也不能免俗,终于在嘉庆前后,琵琶的南北宗论隆重登场,做这件雅得有点俗气的人,叫华秋萍。
华秋萍拿工尺谱记下了一些有名的曲子,包括民歌,他本人是无锡人,于是开了无锡派,不用细说也就是南派老大自居的。尽管他的手巧,江湖上地位也大,导致今天的江湖已经没有了他,但是依旧有他的传说云云,此君区分南北宗的办法,却是十足的简单粗暴,就是看基本指法,诸君都晓得,寻常琵琶四根弦,老早是丝的,现在是尼龙的,弹琵琶的基本功有轮指,分上轮下轮,也就是和挠痒痒差不多,上面的痒往下挠,下面的往上,差不多约等于顺逆时针的意思,下轮的算北派,上轮的就是南派,这么轻轻巧巧的就定下来了。
一般情况下,江南的人物对北方文艺都有偏见,等定好南北宗以后,北宗就属于被压制淘汰忽略放弃悲催地步。琵琶也一样不能幸免,从清朝中期以后直至伟大的民国,北宗琵琶基本失传,会弹琵琶的,会听琵琶的,基本都藏在江南。
江南的琵琶流派在清朝简直到处都是,像上海的南汇啊崇明啊这种不上台面的小地方,也有独立的一个宗门存在,所谓盛况空前。比如说崇明有个国画名家叫樊少云,一笔梅花来得精彩,山水也老辣,后来供养在国画院里颐养,其实人家琵琶是开宗立腕的角儿。但是你细细叫品一品崇明琵琶,嘿奇哉怪也招数全本都是北宗的,这怎么回事儿?原来崇明离南通近,不信去听听两地方言,几乎一样的,污小蟹满街爬。没有开埠之前,南通比上海老卵多了,那时候叫通州,北方吃火烧的朋友不要惊讶,南通也有通州,清三代的雍正(大概)朝,还划为直隶,也就是中央直属。北宗琵琶,名字就叫直隶琵琶,也属于中央直属,一来二去,南通的通州,就汇聚了南北两宗的琵琶高手,相互切磋,后来战乱纷纷,这些顶尖人物都躲到崇明岛上,才成就了这一独特的流派诞生。
写到这里,大家也就该明白了,琵琶这种雅致、古老、清越、呱啦松脆的好乐器,如何会变成评弹——一种地方曲艺的伴奏呢,弄得跟三弦一样,只有一个原因,在江南,它太普及了,太寻常了,技术上烂熟无比的高手太多了,人才都要扑出来了。而这一文化现象的背后,隐含着的是巨大的偏见和误解,还有对异端艺术传承的无情扑灭。
陈村先生听闻笔者写此文,教诲道:苏州有评弹,想必是因为苏州闲话软糯粘牙,情不自禁要做一个挥手的动作拂去。空拂不雅相,于是发明边说边唱边拂。手势与弦音乱人眼目,不再计较发嗲。此说是指苏州方言的特点,精确有趣,也一并录下以飨诸君。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13:39
一、简介
苏州评弹是苏州评话和苏州弹词的总称,是采用吴语徒口讲说表演的传统曲艺说书戏剧形式。它产生并流行于苏州,以及江、浙、沪一带。
2008年,苏州评弹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二、起源与发展
1、苏州评话
苏州评话源于宋代说话伎艺。清代剧作家李玉的《清忠谱》第2折《书闹》中,描述了明末清初苏州说书中演说《岳传》的情景,有表,有白,有类似赋赞的韵文,和苏州评话相同。
明末清初的著名评话艺人柳敬亭,曾在苏州及其附近一带说书,与苏州评话有密切的渊源关系。
清代中叶,苏州评话进入鼎盛时期,成立了苏州评弹最早的行会组织光裕社。在咸丰、同治年间,出现了说《水浒》的姚士章等评话名家。
2、苏州弹词
“弹词”一词,始见于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其中记载杭州八月观潮:“其时优人百戏,击球、关扑、渔鼓、弹词,声音鼎沸。”
清代初年,随着苏州城市经济的繁荣,弹词在苏州已经盛行。康熙末年定居于苏州的浙江吴兴人董说在他的《西游补》小说中,就描写了盲女弹词使用苏州方言演出的情况。至乾隆年间,关于苏州弹词形成的记载日益增多。
嘉庆时(1796--1820年),苏州弹词迅速发展,此时刻印传世的书目有《三笑》、《倭袍》、《义妖传》、《双金锭》等;知名的弹词艺人增多,弹词发展史上的“前四名家”即于此时出现。他们发展了王周士的书艺,丰富了上演书目,创造了流派唱腔,拓宽了技巧思路,奠定了今天苏州弹词的基本形式。
道光、咸丰时期(1821-1861年),苏州出现的女子弹词以常熟人为多数,弹唱的开篇、书目、曲调和当时流传的大体相同,但多数不会说唱整部,只会说“书中的一段”。
*时期,苏州弹词的从艺人员激增。据*16年(1927年)统计,当时光裕社拥有社员200人,而未人光裕社的艺人有近2000人,艺术竞争十分激烈。表现在书目上求新,唱腔上创新,表演上革新,演出场所上要标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6年参加登记的苏州弹词艺人有600人,其中苏州市区480人。登记后,这些艺人分别参加了各地评弹演出团体,根据“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方针,对书目、唱腔等作艺术改革。
扩展资料
苏州评弹艺术的国际影响力
在第四届中国昆剧评弹艺术节上,二十八场评弹正在精彩上演,苏州光裕书厅及评弹博物馆书场每天听客满座,其中不乏蓝眼睛、高鼻梁的“洋听客”,他们听得有滋有味,如痴如醉。
一位新西兰听众说,我虽然听不懂曲目所唱的内容,但这并不影响欣赏美妙的旋律,在这幽深的巷子内,听到这样糯软的吴语,终于找到真正的“东方”音乐的味道。
苏州评弹在海外华人华侨和港澳台同胞中颇具影响。二00五年五月,纪念陈云诞辰一百周年评弹演唱会在纽约华埠举行,约一百名侨界人士出席。
同年,苏州著名评弹演员盛小云举办的台湾演唱取得园满成功,当晚,在台北另一个顶级剧场“国家大剧院”音乐厅,柏林爱乐“贝多芬之夜”也正在演出,形成同城对垒的局面,盛小云演唱会票房却未受任何影响,销售一空,台湾观众的热情也完全可以和柏林爱乐媲美。
二00六年八月,评弹《四大美人》香港首演轰动观众意犹未尽,好评如潮。
苏州评弹唱出国门,外国人士为之倾倒。在意大利金璧辉煌的大剧场首次演出苏州评弹,轰动了罗马城;在法国巴黎举行的“中国艺术节”苏州评弹专场演出,主办方特把演出场所设置成具有江南特色的茶馆书场。
在第二十八届世世界遗产大会在苏州召开期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处*爱川纪子女士来苏州后,就被“世界上最美的声音”所折服,对评弹艺术赞不绝口。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14:57
州评话是采用以苏州话为代表的吴语方言徒口讲说表演的曲艺说书形式,流行于江苏南部和浙江北部,包括上海大部的吴语地区,通常与苏州弹词合称"苏州评弹"。在流行地区,苏州评话俗称"大书",苏州弹词俗称"小书",总称"说书"。苏州评弹起源于苏州。最早大约是在明朝。据说清朝乾隆皇帝下江南,曾经征召过一位叫王周士的艺人御前弹唱。王周士后来在苏州办起了一个叫光裕社的组织,从事评弹评论和创作活动。
到了20世纪30年代,评弹已经在上海等地区非常流行了。由于上海话和苏州话同属吴语,极为接近,所以评弹在上海不会有语言方面的障碍。当时上海有很多书场,许多弹词名家如张鉴庭张鉴国兄弟,杨振雄,蒋月泉等都在上海演出。曲目也从传统的古典话本扩展到现代小说,如张恨水的啼笑姻缘等。上海取代苏州成为当时的评弹中心。
苏州评弹,简称评弹,又称说书或南词,是一门古老、优美的说唱艺术。她起源于山明水秀的江南水乡——苏州,流行于富饶美丽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在四百多年前的明代,苏州地区已经有说书活动。据吴县志记载:“明清两朝盛行弹词、评话,二者绝然不同,而总名皆曰说书,发源于吴中。”潘心伊在《书坛话堕》一文中介绍,清朝乾隆皇帝到苏州时,曾把当地一位姓王的说书艺人召来,弹唱一段《游龙传》。此人叫王周士,他晚年创立了评弹历史上第一个行会组织——光裕公所(后称光裕社)。
光裕社成立后,评弹艺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在清嘉庆、道光年间,出现了陈遇干、俞秀山、毛菖佩、陆世珍前四大名家。前四大名家的高超技艺,提高了评弹艺术的总体水平,也扩大了评弹的影响。
到了清同治、光绪年间,评弹(当时又称为苏州说书)演出已经不局限于苏州地区。1846年,上海开阜以后,经济和文化都以很快的速度发展起来,人口也日益膨胀。虽说这里五方杂处,但以江苏人为多,其中苏州地区人氏所占比例尤高,一度上海出现“街头巷尾尽吴语”的情景。评弹进入上海以后,落地生根,向艺术的深度、广度和高度发展,受到了上海人的厚爱。
这时,在苏沪地区又出现了以马如飞、姚时章、赵湘洲、王石泉后四大名家为代表的一大批评弹艺术家,这是评弹艺术成熟的标志,并为以后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从二十世纪初开始,评弹活动的中心,已经从苏州转移到了上海,再以上海为中心,向长江三角洲地区辐射,几乎涵盖了整个江浙水乡,还远达北京、天津、武汉等地。
以后的五十年,是评弹发展的全盛时期:
名家辈出,流派纷呈,好节目层出不穷。名家如张云亭、朱耀庭、谢少泉、杨月槎、魏钰卿、黄兆麟、蒋如亭、汪云峰、周玉泉、许继祥、夏荷生、沈俭安、薛筱卿、徐云志、李伯康、朱介生、姚荫梅、刘天韵、祁莲芳、张鸿声、张鉴庭、严雪亭、蒋月泉、杨振雄、朱慧珍、侯莉君、徐丽仙等;好节目有:《杨乃武与小白菜》、《张文祥刺马》、《十美图》、《顾鼎臣》、《啼笑因缘》、《秋海棠》、《孟丽君》、《四进士》、《情探》、《秦香莲》、《武松》、《林冲》等。
五十年代初,上海市人民评弹工作团和苏州市人民评弹团等专业演出团体相继成立,这些团体集中了当时评弹界的不少精英,他们编演了一大批轰动一时的好作品,进一步开拓了评弹市场,更把这门艺术的水准推向了新的高峰。此后,由于各种原因,评弹经历了艰难曲折,出现式微的征候。但在二十世纪末,长江三角洲地区,仍然还有几十个专业团体的几百位演员,在进行演出。每天更有数以百万计的听众,通过电视和广播,在欣赏着这门被誉为“江南曲艺之花”的优美艺术评弹。
随着中国苏州评弹博物馆在苏州的建立和苏州评弹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成功,标志着苏州重新成为评弹中心,苏州评弹的发展进入了新时期。
苏州评弹 - 光裕社
苏州评弹艺人的行会组织,原名“光裕公所”建于公元一七七六年(乾隆四十一年),一九一二年更名“光裕社”,取“光前裕后”之寓意,几经修缮,清代光绪年间的门楼、成立一百五十周年的纪念石幢、展示评弹历史的碑廊均保存完好。
乾隆帝南巡曾召姑苏弹词名家王周士说书,后随驾进京御前弹唱,并赐七品顶带,被后人誉为“御前弹唱,七品书王”。而后发起创建“光裕公所”,供奉三皇祖师,制订行规行风,对外保护艺*益,对内调整关系,提倡尊师礼让,吉庆佳节举行会书,切磋书艺,培植后学,提倡公益事业,设立裕才学校。
光裕社为提高评弹艺人的地位和评弹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是评弹界成立最早,参加演员最多,存在时间最长,对评弹艺术发展作用最大的行会组织。二百多年来光裕社名家辈出,流派纷呈,素有“千里书声出光裕” 之美誉。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16:31
评弹
评弹,又称苏州评弹、说书或南词,是一门古老、优美的说唱艺术。她起源于山明水秀的江南水乡--苏州,流行于富饶美丽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在四百多年前的明代,苏州地区已经有说书活动。据吴县志记载:“明清两朝盛行弹词、评话,二者绝然不同,而总名皆曰说书,发源于吴中。”潘心伊在《书坛话堕》一文中介绍,清朝乾隆皇帝到苏州时,曾把当地一位姓王的说书艺人召来,弹唱一段《游龙传》。此人叫王周士,他晚年创立了评弹历史上第一个行会组织------光裕公所(后称光裕社)。
光裕社成立后,评弹艺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在清嘉庆、道光年间,出现了陈遇乾、俞秀山、毛菖佩、陆世珍前四大名家。前四大名家的高超技艺,提高了评弹艺术的总体水平,也扩大了评弹的影响。
到了清同治、光绪年间,评弹(当时又称为苏州说书)演出已经不局限于苏州地区。1846年,上海开阜以后,经济和文化都以很快的速度发展起来,人口也日益膨胀。虽说这里五方杂处,但以江苏人为多,其中苏州地区人氏所占比例尤高,一度上海出现“街头巷尾尽吴语”的情景。评弹进入上海以后,落地生根,向艺术的深度、广度和高度发展,受到了上海人的厚爱。
这时,在苏沪地区又出现了以马如飞、姚时章、赵湘洲、王石泉后四大名家为代表的一大批评弹艺术家,这是评弹艺术成熟的标志,并为以后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从二十世纪初开始,评弹活动的中心,已经从苏州转移到了上海,再以上海为中心,向长江三角洲地区辐射,几乎涵盖了整个江浙水乡,还远达北京、天津、武汉等地。以后的五十年,是评弹发展的全盛时期:名家辈出,流派纷呈,好节目层出不穷。名家如张云亭、朱耀庭、谢少泉、杨月槎、魏钰卿、黄兆麟、蒋如亭、汪云峰、周玉泉、许继祥、夏荷生、沈俭安、薛筱卿、徐云志、李伯康、朱介生、姚荫梅、 刘天韵、祁莲芳、张鸿声、张鉴庭、严雪亭、蒋月泉、杨振雄、朱慧珍、侯莉君、徐丽仙、等;好节目有:《杨乃武与小白菜》、《张文祥刺马》、《十美图》、《顾鼎臣》、《啼笑因缘》、《 秋海棠》、《孟丽君》、《四进士》、《情探》、《秦香莲》、《武松》、《林冲》等。
五十年代初,上海市人民评弹工作团和苏州市人民评弹团等专业演出团体相继成立,这些团体集中了当时评弹界的不少精英,他们编演了一大批轰动一时的好作品,进一步开拓了评弹市场,更把这门艺术的水准推向了新的高峰。此后,由于各种原因,评弹经历了艰难曲折,出现式微的征候。但在二十世纪末,长江三角洲地区,仍然还有几十个专业团体的几百位演员,在进行演出。每天更有数以百万计的听众,通过电视和广播,在欣赏着这门被誉为“江南曲艺之花”的优美艺术 评弹。
她苏州方言演唱,是苏州的评话和弹词的统称。评话又称说大书,以讲历代军国大事为主,其演员多为单挡(一人),演出时讲究说表、插噱、*、手面和眼神等,一般具有较大幅度的动作。弹词又称说小书,大多演唱传奇及野史中的悲欢离合故事,其演员由单档发展为双档、三档(男女兼有),以说、噱、弹、唱为主要艺术手段,吟唱时常用弦子、琵琶伴奏。唱腔音乐为板式变化体,主要曲调为能演唱不同风格内容的〔书调〕,同时也吸收许多曲牌及民歌小调,如〔费伽调〕、〔乱鸡啼〕等。〔书调〕是各种流派唱腔发展的基础,它通过不同艺人演唱,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流派唱腔。大致可分三大流派,即陈(遇乾)调、马(如飞)调、俞(秀山)调。经百余年的发展,又不断出现继承这三位名家风格,且又有创造发展自成一家的新流派。如“陈调”的继承人刘天韵、杨振雄;“俞调”的继承者夏荷生、朱慧珍,他们均自成一家。其中“马调”对后世影响最大,多有继承并自成一派者,如薛(筱卿)调、沈(俭安)调、“琴调”(朱雪琴在“薛调”基础上的发展)。周(玉泉)调是在“马调”基础上的发展,而蒋(月泉)调又出自“周调”,如此发展繁衍形成了苏州评弹流派唱腔千姿百态的兴旺景象。
由于评弹的清洁曲折离奇,表演扣人心弦,形式雅俗共赏,故数百年来流传于江、浙、沪城乡,为社会各阶层人士所喜爱。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18:23
非常好,写的很丰富多彩!!!很适合小孩子增加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