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板原始股买卖骗局,新三板是什么意思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2-27 14:27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2-27 15:56
原始股,其实是企业还在股份有限公司设立时向社会公开募集的股份。企业如果在新三板上市后进行定增,定价会是市盈率的35~55倍,投资者不仅能够通过在新三板的投资赚钱,如果新三板转板, 利润则更为丰厚。购买了新三板股权,就相当于是原始股东,哪怕公司没上市,也是有分红可以拿的,新三板的原始股每年有8%股息+分红,亏肯定是不好亏的。而且投资新三板,买的都是优先股,即使公司倒闭了,也可以全身而退。不会像股票,套牢,割肉各种亏损!如果企业已经开始准备上新三板,它的原始股一般不会再对外进行发售,只会针对内部高管、核心员工等 发售,另外会对风投、私募或者特定对象来融资。既然个人投资者很难买到新三板企业的原始股,更多地要依托专业的机构,就要选择从事这方面业务时间长、业务量多的机构,这样才更有保障。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2-27 17:14
“新三板”市场原指中关村科技园区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进入代办股份系统进行转让试点,因挂牌企业均为高科技企业而不同于原转让系统内的退市企业及原STAQ、NET系统挂牌公司,故形象地称为“新三板”。新三板的意义主要是针对公司的,会给该企业,公司带来很大的好处。目前,新三板不再局限于中关村科技园区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也不局限于天津滨海、武汉东湖以及上海张江等试点地的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而是全国性的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权交易平台,主要针对的是中小微型企业。10月8日消息,*全面支持新三板市场发展的文件即将公布,将包括分层等制度安排。这将是*首次对新三板发展做出全面部署[1] 。
新三板市场五大“*” 你不可不知
2016年05月06日 13:19
来源:
编辑:东方财富网
分享到:
15247人参与讨论我来说两句手机免费看新闻
接触新三板一年多来,从案头研究到实地调研,期间接触了不少新三板中介服务机构(包括真心务实的、也包括纯忽悠的)、新三板挂牌非挂牌公司高管以及个人投资者。不得不说,新三板这个新兴资本市场中,着实乱象丛生。这个市场中存在着大量打着为企业服务而玩弄资本手段的中介服务机构、也存在着忽悠个人投资者的无良公司,Wayen今天希望通过五个问题,来提醒投资者、挂牌企业在新三板市场投资中切莫轻信所谓的天上掉馅饼的谎言.
1新三板是国家战略,不要多想,挂牌就能赚大钱?
很多市场上新生的所谓中介服务机构,为了扩大自身业务量,会想尽各种方法给中小企业*。最常用的一套说辞便是新三板为国家战略,是历史潮流,企业挂牌后一定能赚大钱。不错,从新三板的战略定位来讲,新三板市场处于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奠基层,为中小创新创业企业进行资本服务,也是国家级的战略。但问题是,是否搭上这班车,就能实现财富增值?
通过之前的数据收集,截至2016年2月27日,新三板市场挂牌的5770家企业中,有55.34%的企业自挂牌日起股票成交量为零,也就是说,新三板市场中自挂牌伊始便没有成交过的所谓“僵尸股”占到一半以上。这说明什么?目前市场上至少有三千家企业付出了大量挂牌成本,然而并没有享受到任何所谓的国家战略红利。
一个称职的服务机构是与企业平等的交流,企业作为企业信息的甲方,服务机构作为市场信息的甲方相互沟通。这也是我们在企业调研中,反复与企业管理人员探讨新三板市场成本与风险的原因所在。简单来讲,新三板作为一个创新型的资本市场,定位更加市场化,并非适用于所有中小企业。对于中小企业而言,挂牌新三板主要面临以下主要成本问题:
规范成本、监管成本。新三板作为全国性证券交易场所,其挂牌企业在地位上成为公众公司,接受股转系统和*的监管。因而企业的管理结构、股权结构要进行重整规范,同时包括企业改制、出资到位、公司决策程序等等问题都涉及到企业重大的调整变动。而挂牌期间的审计、信息披露一旦疏忽,企业在资本市场可就不那么好混了。
税收成本。很多中小企业在挂牌前,依靠税收筹划(很多是靠偷税漏税)活的逍遥自在,但是被很多中介忽悠到新三板后,一切财务信息公开,税务机关查你很容易。此时很可能之前几百万的税收要补上,企业又没什么交易,而想回到从前已经是不可能。这里特别说明的一点,之所以很多地方*给予企业挂牌补贴,除了业绩目标外,也包含了企业挂牌后所缴纳的税收因素。
控制权流失风险。企业公开转让股权,后续增发股票必然会导致原有大股东股权的稀释。另外,公司决策程序的规范,使得公司决策要按照股权投票决定,从前一家独大的局面很可能成为过去时。
所以,即便是国家战略,也要认真分析成本与收益。一些中介就是看重技术出身的企业家不懂资本市场,渴望做大做强的急迫心态忽悠。如果仅仅是抱着跟风、获得*补贴、“上市”圈钱的想法,这个市场真的不太适合。
2市值管理交给我,究竟是管理还是炒作?
新三板市场的发展,也带动了一批打着市值管理幌子的中介服务机构的滋生。
市值,简单理解就是股价和股本的乘数,由于股本相对来说是比较稳定的,所以一般情况下,市值的管理都离不开股价的管理。无论是机构研究还是投资者投资,目前市场上对股价的判断基本是基于市场比较法,更细化的讲,是基于PE倍数来评判的。根据此种方法,股价就是每股收益和估值倍数的乘积,细化到这一步,可以看出来,市值管理有两个重要的因素:一个是公司净利润,也就是公司的基本面;另一个,就是市场的预期,估值倍数。要真正实现企业的长期发展,获得资本市场给予的增值,两个因素缺一不可。
而目前市场上,大多数小中介企图通过短期的股价炒作来拉升股价,好一点的,会为企业拉几个名人站台、或者炒作资源对接,达到短期的股价提振作用。但是,市场上没人是傻子,尤其是新三板市场,更多的是机构投资人,基本面好不好,公司概念怎么样,多数投资者还是一眼就能看出来的。很多接受所谓市值管理的挂牌企业,通常情况只能打碎了牙齿往肚子里咽。
这里简单讲几个新三板市场冒牌市值管理的手腕。前面讲到,市值一方面依靠市场预期,另一方面依靠公司利润,两者是有一定内在联系的,市场预期除了行业趋势、*出台等因素外,一个拥有较高估值倍数的公司往往要有利润高速增长的预期才能支撑得住。简单来讲,市场预期的很大一部分源于公司利润的高速增长。所以,那些忽悠企业完全交给自己做市值而忽视企业自身盈利情况的中介服务机构,往往都只是流于表面的炒作股价而已。
另一方面,如果企业将市值简单的理解为股价,那么更加容易落入无良中介的圈套。要知道,新三板市场目前为大众诟病的一点就是流动性不足的问题。在这个市场中,短期内简单将股价拉低或抬高是相对比较容易的做法。比如刚刚挂牌的企业,采取协议交易,在流动性不足的情况下,我用几手的交易量,足以对标的公司股价产生非常巨大的波动影响。那么,一些中介机构在签订的合同中,只将股价作为服务标准,不考虑成交量的多少,这种服务对于企业来说风险是非常大的。
3挂牌前最后获得原始股的机会,挂牌是否必然增值?
这一问主要针对某些未挂牌公司寻求投资人购买原始股、以及一些中介机构推出的原始股购买项目所需要考虑的内容。
随着新三板逐步走进大众视野,很多中小投资者也希望能够走进这个市场,趁机捞两笔,可是很遗憾的告诉你,新三板市场从创立起就不欢迎中小投资者入场。一方面由于战略定位的原因,市场中大量中小企业投资风险确实很大;另一方面,这块市场化的资本交易试验田,经不起专业性较差的散户折腾。
因此,某些企业和中介打起了挂牌前引入个人投资者的主意,企业为了更多的引入资金、中介为了拿到佣金,打着公司将要挂牌,最后引入原始股的幌子圈钱。很多投资者没有自身的专业判断,再加上对新三板耳濡目染,便动了心,甚至拿出自己的养老钱投资。
新三板市场接纳的是中小创新创业企业,这个市场与主板市场存在着天然的区别。主板市场由于监管部门和券商掌握着上市通道,主板供给端相对稀缺,上市公司往往有着较强的流动性溢价,这也是为何主板公司的原始股能够在IPO后的几个交易日能大幅涨停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回到新三板市场,由于定位不同、功能不同,这个市场的准入门槛要低得多,呈现出与主板相反的情况,也就是市场供给端要远远超过需求端。在市场容量不断膨胀、而市场资源相对有限的情况下,市场必然走向分化。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新三板市场超过一半的企业根本没有交易,大量的企业日均交易量不足十万股。另外,企业挂牌后如果你的原始股想转让,必须有对手盘,对于流动性非常差的公司,很可能出现你急于用钱,但是手中的股权无法转让或以非常低廉的价格转让出去的情况。
所以,挂牌后企业原始股与股价增值并不存在必然联系。对于新三板原始股的态度,更多的要求投资者的专业判断。因为新三板市场挂牌企业整体处于企业生命周期的前端,或者叫成长期,投资逻辑更加趋近于VC或PE。如果真的对挂牌前的原始股动心,最好先搞清下面几个问题:稳赚的生意为何会找到你?公司基本面如何?大股东是否有实力有背景?公司业务质量如何、运营模式怎样?未来有无大的运作意图、可行性如何?
再次提醒,新三板是一个投资周期前端的市场,风险很大,要相信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4资源对接,相爱容易,相处难不难?
与市值管理相联系的,目前很多中介机构称自己手中有很多资源,不仅包括资产、公司,甚至能将某国领导人对接给服务标的。有些中介服务机构将其作为市值管理的后续服务,称作协作效应,有些服务机构干脆单干这一项服务。
如果关注主板市场,可以发现近两年主板市场确实处在一个并购重组热潮中,其中不乏一些新三板的并购标的,甚至一些体量较大的新三板挂牌企业开始寻找收购主板的上市公司机会。似乎市场的热潮给了企业家一种错觉,似乎好的资源遍地开花、收购和整合资源可以迅速提高知名度和市值。收购标的从来不是某家中介为企业准备好,静静地等你来签合同的。资源的整合更像企业间婚姻,更多地是主动地去寻找、沟通,在修成正果后还要不断地磨合。在市场中收购资源,起码要经历事前确立自身战略目标,设立自身发展规划,与第三方沟通,尽调,谈判,交割,事后整合等等非常必要的程序。因为是整合资源是要花出成本,并期望获得收益的,并不是说请了某位名人来站台,或者收购了与火热概念相关的小公司就能吸引资本。况且,市场中以掌握大量资源著称的券商们,对于并购重组、资源整合也非常慎重,一件整合项目往往动辄半年的时间才能完成,市场中的中小服务机构又何来的勇气为各位企业家迅速对接呢?
曾经有一家非常可惜的新三板公司,在收购了某家企业后,却逐渐被后者的管理层运用手腕将原有公司的股权让渡。让人倍感担忧,这样的案例在新三板市场中会不会越来越多。
5资本运作or资本传销?
由于自身投研能力低下、服务水平堪忧,很多中介服务结构实际上都多少带有传销性质。到处广收弟子,将自己包装成所谓大师,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去给中小企业主*。说白了,就是利用信息不对称来忽悠你。一个称职的专业中介服务,应该是一种平等的态度来服务,更多的精力放在专业的研究与服务上面。
其实,只要企业家多少了解一些新三板的基本常识,就能产生很多疑点,也不至于被牵着鼻子走。举个简单的例子,某些中介服务机构通常会混淆新三板挂牌与上市的概念,将挂牌直接讲为上市,这种情况只能有两种可能:一种是中介机构故意混淆,以此来夸大市场作用,达到招揽生意的目的;另一种情况,是其真的不知道两者的区别。但无论哪种情况,至少证明中介机构专业性值得质疑。但从法律监管层面来说,主板公司与新三板公司两者就存在着本质区别,上市公司更多地适用于《公司法》、《证券法》监管,而新三板挂牌公司主要受到《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督管理办法》约束,两者在交易规则、信息披露等方面都有着较大的差别。如果一家号称专业服务的中介机构在大肆混淆上市与挂牌,其专业性程度可见一斑。
总之,随着新三板的市场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开始接触资本市场,而大券商集中在主板,使得市场冒出来打着资本服务幌子出来骗钱的机构,这些机构的共同特点就是会忽悠。而大量的中小企业管理团队对资本市场的理解不够深刻,导致一些无良机构趁机捞钱。此篇文章希望能够给初入资本市场的中小企业家们一点点启发和警示。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2-27 18:49
投资者有选择地买进各种股票,哪种股票价格看涨就多买一点,哪种股票价格不上涨甚至下跌就卖掉该股。此法的优点是兼渔翁撒网法之长,而能借以获得较多的强势股,使获利能力大为提高。山东曲阜孔府错字:与国成休安富尊荣公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