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寒露的名字来历习俗古诗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2-27 11:29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2-27 12:59
寒露由来
每年的10月8日前后(10月8日~9日),太阳移至黄经195度时为二十四节气的寒露。“寒露”的意思,是此时期的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了。史*载“斗指寒甲为寒露,斯时露寒而冷,将欲凝结,故名寒露。”《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如果说“白露”节气标志着炎热向凉爽的过度,暑气尚不曾完全消尽,早晨可见露珠晶莹闪光。那么“寒露”节气则是天气转凉的象征,标志着天气由凉爽向寒冷过渡,露珠寒光四射,如俗语所说的那样,“寒露寒露,遍地冷露”。
从气候学上知,寒露以后,北方冷空气已有一定势力,我国大部分地区在冷高压控制之下,雨季结束。天气常是昼暖夜凉,晴空万里,一派深秋景象。在正常年份,此时10℃的等温线,已南移到秦岭淮河一线,长城以北则普遍降到0℃以下,首都北京大部分年份,此时可见初霜。除全年飞雪的青藏高原外,东北和新疆北部地区一般已经开始飘雪了。我国*上绝大部分地区雷暴已消失,只有云南、四川和贵州局部地区尚可听到雷声。华北10月份降水量一般只有9月降水量的一半或更少,西北地区则只有几毫米到20多毫米。干旱少雨往往给冬小麦的适时播种带来困难,成为旱地小麦争取高产的主要*因子之一。我国古代将寒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此节气中鸿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队列大举南迁;深秋天寒,雀鸟都不见了,古人看到海边突然出现很多蛤蜊,并且贝壳的条纹及颜色与雀鸟很相似,所以便以为是雀鸟变成的;第三候的“菊始黄华”是说在此时菊花已普遍开放。
寒露诗句
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
柳永
望处雨收云断,
凭阑悄悄,
目送秋光。
晚景萧疏,
堪动宋玉悲凉。
水风轻、苹花渐老,
月露冷、梧叶飘黄。
遣情伤。
故人何,
烟水茫茫。
难忘。
文期酒会,
几孤风月,
屡变星霜。
海阔山遥,
未知何处是潇湘!
念双燕、难凭远信,
指暮天、空识归航。
黯相望。
断鸿声里,
立尽斜阳。
八月十九日试院梦冲卿
王安石
空庭得秋长漫漫,入暮愁衣单。
喧喧人语已成市,白日未到扶桑间。
永怀所好却成梦,玉色彷佛开心颜。
逆知后应不复隔,谈笑明月相与闲。
败荷鹡鸰图
唐寅
飞唤行摇类急难,野田欲成团。
莫言四海皆兄长,骨肉而今冷眼看。
鲁中送鲁使君归郑州
韩翃
城中金络骑,出饯沈东阳。
九月白,六关秋草黄。
齐讴听处妙,鲁酒把来香。
醉后著鞭去,梅山道路长。
海上寄萧立
独孤及
朔风剪塞草,日夜结。
行行到瀛壖,归思生暮节。
驿楼见万里,延首望辽碣。
远海入大荒,平芜际穷发。
旧国在梦想,故人胡且越。
契阔阻风期,荏苒成雨别。
海西望京口,两地各天末。
索居动经秋,再笑知曷月。
日南望中尽,唯见飞鸟灭。
音尘未易得,何由慰饥渴。
婕妤怨
皇甫冉
咏团扇,今已值秋风。
事逐时皆往,恩无日再中。
早鸿闻上苑,下深宫。
颜色年年谢,相如赋岂工。
硖州旅舍奉怀苏州韦郎中(公频有尺书,颇积离乡之思)
令狐峘
儒服学从政,遂为尘事婴。
衔命东复西,孰堪异乡情。
怀禄且怀恩,策名敢逃名。
羡彼农亩人,白首亲友并。
江山入秋气,草木凋晚荣。
方塘凝,旅管凉飙生。
懿交守东吴,梦想闻颂声。
云水方浩浩,离忧何平时。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2-27 14:17
(九月一日过孟十二仓曹、十四主簿兄弟)
【唐】杜甫
藜杖侵寒露,蓬门启曙烟。
力稀经树歇,老困拨书眠。
秋觉追随尽,来因孝友偏。
清谈见滋味,尔辈可忘年。
译文
藜茎做的手杖上浸湿了寒凉的露水;蓬草编成的门开启了拂晓时分的烟霭。
力气稀少,经过老树就要歇一歇;年老贫困,翻翻书正堪入眠。
秋天才惊觉,追随着它到原野尽头;来此地皆因为孟氏兄弟的特别友爱。
闲话谈论才感受到人间滋味,你们兄弟二人可以做我的忘年交。
注释
1.主簿:古代官名,是各级主官属下掌管文书的佐吏。隋、唐以后,主簿是部分官署与地方*的事务官。这里为人名。
2.藜杖:是指用藜的老茎做的手杖。质轻而坚实。
3.蓬门:是指用蓬草编成的门,借指贫苦人家。
4.曙烟:拂晓时的烟霭。
5.来因:缘由。事情的始末。
6.孝友:指对兄弟友爱。
7.清谈:本指魏晋间一些士大夫不务实际,空谈哲理,后泛指一般不切实际的谈论。
8.滋味:美味、味道;比喻某种感受。
9.尔辈:“你们”之意,应是上级称呼下级,长辈称呼晚辈用语。
10.忘年:忘记年月,不拘年龄、行辈、以德才相敬慕。
赏析
这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写寒露访友的一首五言诗。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属于秋季的第五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寒露”节气之后,热气消退,寒气渐生,天气渐转寒,常言道“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
这首寒露诗反映了杜甫晚年的生活现状,以及他随遇而安,热爱生活的态度。秋风寒露里的杜甫是清苦的,也是诗意的。好的生活态度,本身就是一首诗。
首联,藜杖侵寒露,蓬门启曙烟。是说,藜茎做的手杖上侵湿了寒凉的露水;蓬草编成的门开启了拂晓时分的烟霭。一个“藜杖”,一个“蓬门”,就点出了杜甫晚年的生活起居。年迈的老人要靠拐杖出行,居住在简陋的茅屋里。
但贫困并不能影响诗人丰富的想象力以及对于生活的诗意描写。 寒露与曙烟,正是深处贫困逆境中的诗人对于生活的理解。生活里不仅仅有贫苦,更有着许多无处不在的美好。只要你善于发现,它们就出现在你的面前。打开一扇门,烟霞也可以成为最好的诗意风景。
颔联,力稀经树歇,老困拨书眠。是说,力气稀少,经过老树就要歇一歇;年老贫困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2-27 15:51
每年的10月8日前后(10月8日~9日),太阳移至黄经195度时为二十四节气的寒露。“寒露”的意思,是此时期的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如果说“白露”节气标志着炎热向凉爽的过度,暑气尚不曾完全消尽,早晨可见露珠晶莹闪光。那么“寒露”节气则是天气转凉的象征,标志着天气由凉爽向寒冷过渡,露珠寒光四射,如俗语所说的那样,“寒露寒露,遍地冷露”。
寒露习俗有哪些
寒露来历及风俗 寒露习俗有哪些
寒露
登高
众所周知,重阳节登高的习俗由来已久。由于重阳节在寒露节气前后,寒露节气宜人的气候又十分适合登山,慢慢的重阳节登高的习俗也成了寒露节气的习俗。登高寓意“步步高升”、“高寿”。古时登高源于“避祸”。
登高不仅可以怀古、陶冶情操,而且通过登高,人们可以借此抛开工作烦恼,通过与自然的接触,缓解压力,放松自己,所以在秋高气爽、天高云淡的季节,登高远眺,高喊几声呼出胸中浊气,对抑制悲伤的情绪大有好处。
吃花糕
由于天气渐冷,树木花草凋零在即,故人们谓此为“辞青”。九九登高,还要吃花糕,因“高”与“糕”谐音,故应节糕点谓之“重阳花糕”,寓意“步步高升”。
花糕主要有“糙花糕”、“细花糕”和“金钱花糕”。粘些香菜叶以为标志,中间夹上青果、小枣、核桃仁之类的干果;“细花糕”有3层、2层不等,每层中间都夹有较细的蜜饯干果,如苹果脯、桃脯、杏脯、乌枣之类。金钱花糕与细花糕基本同样。但个儿较小,如同“金钱”一般,多是上层府第贵族的食品。
寒露来历及风俗 寒露习俗有哪些
花糕
饮菊花酒
寒露与重阳节接近,此时菊花盛开,为除秋燥,某些地区有饮“菊花酒”的习俗,这一习俗与登高一起,渐渐移至重阳节。菊花酒是由菊花加糯米、酒曲酿制而成,古称“长寿酒”,其味清凉甜美,有养肝、明目、健脑、延缓衰老等功效。
在寒露这天,古人还要取井中的水用来浸造滋补五脏的丸药或药酒。古*载:“九月九日,采菊花与伏苓、松脂,久服之,令人不老。”重阳时节插茱萸饮菊花酒,可使身体免受初寒所致的风邪。
赏红叶
寒露时节到香山赏红叶早已成为北京市民的传统习惯与秋季出游的重头戏。秋风飒飒,黄护叶红。寒露过后的连续降温催红了京城的枫叶。金秋的香山层林尽染,漫山红叶如霞似锦、如诗如画。
吃芝麻
寒露来历及风俗 寒露习俗有哪些
芝麻
寒露到,天气由凉爽转向寒冷。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四时养生理论。这时人们应养阴防燥、润肺益胃。于是,民间就有了“寒露吃芝麻”的习俗。在北京,与芝麻有关的食品都成了寒露前后的热门货,如芝麻酥、芝麻绿豆糕、芝麻烧饼等。
芝麻分为白芝麻和黑芝麻。食用以白芝麻为好,药用以黑芝麻为好。白芝麻通常称为“二芝麻”,而黑芝麻的“黑”字是不能省略的,也不是多余的。谚语说:“嚼把黑芝麻,活到百岁无白发。”意思是说黑色芝麻养黑发。
《 寒露》
天高昼暖夜来凉,草木萧疏梧落黄。
昼享菊香播小麦,夜尝梨贝养脾肠。
《 寒露》
天高昼暖夜来凉,草木萧疏梧落黄。
昼享菊香播小麦,夜尝梨贝养脾肠。
寒露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属于秋季的第五个节气,表示秋季时节的正式开始;时间在公历每年10月7日—9日。
2016年寒露时间是:10月8日 04:33 - 2016年10月23日 07:45
寒露时节,南岭及以北的广大地区均已进入秋季,东北进入深秋,西北地区已进入或即将进入冬季。
白露、寒露、霜降三个节气,都表示水汽凝结现象,而寒露是气候从凉爽到寒冷的过渡。夜晚,仰望星空,你会发现星空换季,代表盛夏的“大火星”(天蝎座的心宿二星)已西沉。我们可以隐约听到冬天的脚步声了。
八月十九日试院梦冲卿
宋 王安石
空庭得秋长漫漫,寒露入暮愁衣单。
喧喧人语已成市,白日未到扶桑间。
永怀所好却成梦,玉色彷佛开心颜。
逆知後应不复隔,谈笑明月相与闲。
月夜梧桐叶上见寒露
唐 戴察
萧疏桐叶上,月白露初团。
滴沥清光满,荧煌素彩寒。
风摇愁玉坠,枝动惜珠干。
气冷疑秋晚,声微觉夜阑。
凝空流欲遍,润物净宜看。
莫厌窥临倦,将晞聚更难。
鲁中送鲁使君归郑州
唐 韩翃
城中金络骑,出饯沈东阳。
九月寒露白,六关秋草黄。
齐讴听处妙,鲁酒把来香。
醉后著鞭去,梅山道路长。
海上寄萧立
唐 独孤及
朔风剪塞草,寒露日夜结。
行行到瀛壖,归思生暮节。
婕妤怨
唐 皇甫冉
由来咏团扇,今已值秋风。
事逐时皆往,恩无日再中。
早鸿闻上苑,寒露下深宫。
颜色年年谢,相如赋岂工。
败荷鹡鸰图
明 唐寅
飞唤行摇类急难,野田寒露欲成团。
莫言四海皆兄长,骨肉而今冷眼看。
留别崔澣秀才昆仲
唐 刘沧
汶阳离思水无穷,去住情深梦寐中。
岁晚虫鸣寒露草,日西蝉噪古槐风。
川分远岳秋光静,云尽遥天霁色空。
对酒不能伤此别,尺书凭雁往来通。
早发
唐 李郢
野店星河在,行人道路长。
孤灯怜宿处,斜月厌新装。
草色多寒露,虫声似故乡。
清秋无限恨,残菊过重阳。
别妻
唐 陈季卿
月斜寒露白,此夕去留心。
酒至添愁饮,诗成和泪吟。
离歌凄凤管,别鹤怨瑶琴。
明夜相思处,秋风吹半衾。
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
宋 柳永
望处雨收云断,
凭阑悄悄,
目送秋光。
晚景萧疏,
堪动宋玉悲凉。
水风轻,苹花渐老,
月露冷,梧叶飘黄。
遣情伤。
故人何,
烟水茫茫。
难忘,
文期酒会,
几孤风月,
屡变星霜。
海阔山遥,
未知何处是潇湘。
念双燕,难凭远信,
指暮天,空识归航。
黯相望。
断鸿声里,
立尽斜阳。
九月一日过孟十二仓曹、十四主簿兄弟
唐 杜甫
藜杖侵寒露,蓬门启曙烟。
力稀经树歇,老困拨书眠。
秋觉追随尽,来因孝友偏。
清谈见滋味,尔辈可忘年。
斋心
唐 王昌龄
女萝覆石壁,溪水幽朦胧。
紫葛蔓黄花,娟娟寒露中。
朝饮花上露,夜卧松下风。
云英化为水,光采与我同。
日月荡精魄,寥寥天宇空。
送十五舅
唐 王昌龄
深林秋水近日空,归棹演漾清阴中。
夕浦离觞意何已,草根寒露悲鸣虫。
晚次宿预馆
唐 钱起
乡心不可问,秋气又相逢。
飘泊方千里,离悲复几重。
回云随去雁,寒露滴鸣蛩。
延颈遥天末,如闻故国钟。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2-27 17:43
寒露的名字来历习俗
寒露属于秋季的第五个节气,表示秋季时节的正式开始;古人将寒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入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
我国传统将露作为天气转凉变冷的表征寒露的意思是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了。寒露其实就是源于这一时期的自然环境,早上有露珠,然后露珠温度很低,就叫寒露。
而各地的寒露习俗也是不尽相同,老北京斗蟋蟀儿、老南京蒸螃蟹、湘西侗族的制腌鱼、登山、秋钓边等。
古诗
《八月十九日试院梦冲卿》
宋·王安石
空庭得秋长漫漫,寒露入暮愁衣单。
喧喧人语已成市,白日未到扶桑间。
永怀所好却成梦,玉色彷佛开心颜。
逆知后应不复隔,谈笑明月相与闲。
要说秋天最美的时刻,那一定是秋黄、叶落。寒露过后,天气已进入深秋,落叶纷飞,美景怡人。
那美好的日子就在这寒露中悄然逝去,人生悲喜交加的往事,也一点点化作记忆的星光。人生如露,知白守黑,人间万象,心豁事达。秋风寒露,愿你百岁无忧。
《木芙蓉》
唐·韩愈
新开寒露丛,远比水间红。
艳色宁相妒,嘉名偶自同。
采江官渡晚,搴木古祠空。
愿得勤来看,无令便逐风。
寒露丛中,残荷亭亭,这样的景致别有一番风味!
人生何处无美景,“留得残荷听雨声”在懂的人眼里,也是美不胜收。心若年轻,岁月自然精彩。行走在尺寸年华间,愿我们都能乐其乐,尽余欢。
《玉蝴蝶》
宋·柳永
望处雨收云断,
凭栏悄悄,目送秋光。
晚景萧疏,堪动宋玉悲凉。
水风轻、萍花渐老,
月露冷、梧叶飘黄。
遗情伤。故人何在?烟水茫茫。
难忘,文期洒会,
几孤风月,屡变星霜。
海阔山遥,未知何处是潇湘?
念双燕、难凭远信,
指暮天、空识归航。
黯相望。断鸿声里,立尽斜阳。
萧萧秋意重,依依寒色浓。此情此景,想到故友,更觉思念漫长。
人生难得一知己。芸芸众生、茫茫人海中,能够彼此相遇、相互认识、相互了解,并成为朋友,是一种缘份。
在人来人往、聚散分离的人生旅途中,在各自不同的生命轨迹上,能够相逢,是一种幸运。今日寒露,若能与知己把酒言欢,又何其幸运。
《斋心》
唐·王昌龄
女萝覆石壁,溪水幽朦胧。
紫葛蔓黄花,娟娟寒露中。
朝饮花上露,夜卧松下风。
云英化为水,光采与我同。
日月荡精魄,寥寥天宇空。
秋深了,人未央,有了沧桑,枯草暗藏,红尘往事,有不尽的情怀在流淌。
我们一个人独自降生到这个世界,最后还得一个人独自默默地从这个世界消失,化为灰烬,化为尘埃。
来时一无所有,去时两袖清风,留给世人的只有浅浅笑谈而已。
《巽公院五咏·芙蓉亭》
唐·柳宗元
新亭俯朱槛,嘉木开芙蓉。
清香晨风远,溽彩寒露浓。
潇洒出人世,低昂多异容。
尝闻色空喻,造物谁为工。
留连秋月晏,迢递来山钟。
寒露时节,凉气加重,最暖心的事,莫过于会有人叮咛,添衣加被。
在这个世上,最可贵的是陪伴,最暖心的是情感。
朋友,不管你在做什么,有多忙碌,都要照顾好自己,如果疲累了,要懂得放慢脚步,注意休息,保养好身体,健康平安才是最大的福气。
《秋日望西阳》
唐·刘沧
古木苍苔坠几层,行人一望旅情增。
太行山下黄河水,铜雀台西武帝陵。
风入蒹葭秋色动,雨余杨柳暮烟凝。
野花似泣红妆泪,寒露满枝枝不胜。
原来,走过人间一趟,只是为了闻闻桂花香,来来去去皆干净,不枉。
人生恰如梦,梦起,姹紫嫣红;梦醒,繁华转头尽成空,短短百年,我们不过是这百年人生的一名匆匆过客。
无论苦辣酸甜,无论喜怒哀乐,我们都要始终保持一个平静的心态去面对人生。
当我们学着慢慢地与生活讲和时,我们的脸上会洋溢着温暖的笑容,我们每天也会有愉快的心情。
《初到陆浑山庄》
唐·宋之问
授衣感穷节,策马凌伊关。
归齐逸人趣,日觉秋琴闲。
寒露衰北阜,夕阳破东山。
浩歌步榛樾,栖鸟随我还。
寒露,带着秋凉,秋深,从容写下思量。
生活本就是平淡的存在,从容度过每一天,才能从容度过每一生。有人说,最从容的结局,从来不是假设,而是生活。
愿余生,从从容容一杯酒,平平淡淡一杯茶,足矣。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2-27 19:51
寒露节气的由来传说 关于寒露的故事——寒露与荞麦的故事
1538323927249461.jpg
从前,在一条清溪环绕的山脚下,住着一家三口人,靠垦荒种地生活,过着清贫的日子。老夫妻双鬓已白,跟前一个儿子叫寒露,已二十来岁,为人忠厚,有几分傻气,可他摇耧播种、耕田锄禾样样都做得出色,常受到村里人的夸赞。寒露没有成亲,成了老两口的心病,就央亲托友,多方打听哪村有像样子的好姑娘。老两口盘算,儿子有点憨傻,总得选一个聪明的姑娘做媳妇,好当家理事。
经过一番打听,知道东庄有个名叫荞麦的姑娘聪明伶俐。人究竟怎么样,寒露的妈妈想先去试一试。于是就拿了几尺布,假托让人帮做衣裳,来到了姑娘家。只见这荞麦姑娘十分漂亮,苗苗条条,好像一棵仙草。寒露妈先喜上三分,忙笑着说:“姑娘啊,我听人家说,你心灵手巧,又肯帮助人。今儿个,我要给你添点麻烦,拿这几尺布,想央你给俺儿子做件衣裳。”荞麦望着白发苍苍的老人,心想,她年老眼花了,做针线看不清了。忙接了布,笑盈盈地说:“老妈妈,您要不嫌俺手笨,俺就帮这个忙。可不知要做件啥衣裳?”老人说:“家寒底薄,做衣裳想要多点用场,说出来你不要见怪。用这几尺布,做一件长衫,做一件短衫,再做一件床单。”姑娘明白了老人的来意,说:“好吧,三天后来拿吧。”
三天过后,寒露的妈妈去荞麦家,姑娘递给她一件长衫,密密的针脚,活做得真好。她心内喜欢,却装作不悦地说:“我叫你做三件,怎么只做一件啊?”荞麦姑娘把那衣裳抖开。架在身上说:“你看,这不是长衫吗?”然后又把长衫的底边折起说:“这是我给您做的第二件:短衫。”说罢又把那件衣裳铺在床上说:“这是我给您做的第三件:床单”。
寒露的妈妈哈哈笑着回去了。几天后,备了一份聘礼。送到荞麦家,荞麦姑娘收下了。这年的腊月,姑娘小伙成了亲。过了几年,一双老人下世,只剩下寒露和荞麦,夫妻俩男耕女织,日子过得很美满。
那年镇上起了会,荞麦让丈夫把自己织的布匹拿到会上卖。寒露背上布匹,骑着自家的小马去赶会。路上碰见一个秀才,那秀才看寒露骑马背布,傻乎乎的,想戏弄他一番,就说:“老弟,我有点急事,把你的马借给我骑骑吧?”寒露下了马,把缰绳递给那人说:“你叫啥,住哪里?骑过了我好去牵。”那秀才骑上马,把鞭一扬说:“我姓你所赠,日月本是名,住在半空里,月亮落村中。”说罢,催马跑了。
1538323939534557.jpg
寒露回到家里,妻子问:“马丢了?”寒露说:“一个秀才借去了。”“他叫啥呀,在哪庄住?”寒露答不上,只好把那人说的几句话说了出来。荞麦听罢,低头一想,说:“明天你翻过大梁山,山西坡半腰中有个村子,去找一个叫马明的人要马。”
第二天,寒露按着妻子的话翻过大梁山,找到了马明。马明见寒露找来了,惊奇地问:“谁叫你到这里来找的呀?”寒露说:“我媳妇。”马明在心里赞叹寒露妻子聪明,又觉得聪明的妻子配个憨傻的丈夫怪窝囊的。低头一想,不如再戏弄他一番,就说:“把马骑回去吧,再把我给你妻子捎的一份礼物带回去。”
寒露牵着马,拿着礼物回家了。到家后,把礼包递给妻子,并把马明的话说了一番。荞麦抖开礼包,只见一朵花,一棵葱,一个大得没样子的南瓜。荞麦看罢,满脸羞红,明白这是讥笑她“聪明伶俐一枝花,竟然配个大憨瓜。”看着气着,气着想着,越想越气,不觉心里一阵发疼,竟得了个气结胸的病。病一天重一天,慢慢地卧床不起,不到半年就死去了。
荞麦死后,寒露非常想念妻子。每想起妻子,便到坟上哭一场。今儿哭,明儿哭,慢慢地在他落泪的地方长出一棵红秆绿叶的苗苗。他看到那苗苗,想到妻子更是痛心地哭开了。眼泪像露水似的落在那红秆绿叶的苗苗上,慢慢地秆粗了,叶大了,开出了白花,结出了有棱有角的果实,寒露想念妻子,就把这种果实叫做荞麦。他把荞麦种子采下,撒在田里,第二年长出了一片。在地里做活时,看到荞麦棵,好像看到了妻子,心里感到安慰。荞麦又成熟了,他让种子在田里自生自落。这样一年又一年,满地都是。开花时,他望着银花,想着他的妻子;成熟时,他望着一地金黄,想着他的妻子。就在这年荞麦熟的时候,忧愁成疾的寒露也死去了。这年秋旱,庄稼不收,唯有寒露地里的荞麦丰收。人们没啥吃,就把荞麦采下,磨了吃。虽然面青,味道也不好,但总算能充饥。度过了灾荒,保住了性命,人们非常感激,就把寒露死的那天叫“寒露节”。人们知道了荞麦的妙用,每逢秋旱便种起荞麦。这荞麦也怪,总在寒露节前熟。人们都说,这是荞麦和寒露夫妻情重的缘故。
二十四节气的由来
二十四节气(The 24Solar Terms)是指中国农历中表示季节变迁的24个特定节令,是根据地球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变化而制定的,每一个分别相应于地球在黄道上每运动15°所到达的一定位置。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先秦时期开始订立、汉代完全确立的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它把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周而复始,既是历代官府颁布的时间准绳,也是指导农业生产的指南针,日常生活中人们预知冷暖雪雨的指南针,是汉族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成果和智慧的结晶。
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在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