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3-21 13:20
共2个回答
懂视网 时间:2022-03-21 17:42
内卷本身是一个学术名词,在学术文献中经常能看到,本意是指一类文化模式达到了某种最终的形态以后,既没有办法稳定下来,也没有办法转变为新的形态,而只能不断地在内部变得更加复杂的现象。
但现在内卷已经成为了一个网络流行词,常用来形容一种社会现象,指同行间竞相付出更多努力以争夺有限资源,从而导致个体收益努力比下降的现象,可以看作是努力的“通货膨胀”,直观的说就是向内演化,或绕圈圈。
它表达的是一种消耗精力的死循环,宽泛一点说,所有无实质意义的消耗都可称之为内卷。比如当今时代最广泛的加班现象可以说是内卷的代表例子,到了下班的时间,其他人却还全都面部认真且严肃的加班,那么想准时下班的人就会退缩,然后大家就会一起加班,再然后加班的时间一天比一天变得多。
总结:
内卷本身是一个学术名词,在学术文献中经常能看到,但现在内卷已经成为了一个网络流行词,常用来形容一种社会现象,指同行间竞相付出更多努力以争夺有限资源,从而导致个体收益努力比下降的现象,可以看作是努力的“通货膨胀”,表达的是一种消耗精力的死循环。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21 14:50
社会管理中的“内卷化”现象表现在:一是组织结构精细化。随着强化社会管理职能的深入推进,社会管理部门越来越多,条块结构越来越复杂。这一方面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社会管理已卷入精细化格局。
二是组织功能维稳化。最明显的特点就是重视事后处理胜过源头治理,专注“维稳”却淡化“创稳”。把社会管理简单地等于“问题处理”,认为“稳定压倒一切”,甚至不计维稳成本和后果,组织功能陷入忙碌的维稳“漩涡”。
三是组织人员压力化。尤其是基层的*,一方面要应对上级的政绩考核,另一方面要接受日益频发的社会问题的挑战。维稳政绩作为考核指标,具有“一票否决”效用。很多*在维稳上肩负着巨大压力,一些地方还流行着“对上扛不住,对下管不住”的谚语。比如越是在大型会议的“敏感”时期,一些上访“专业户”越是闹得厉害。
“内卷化”的出路在于破除封闭:
只有不断地解决发展中面临的关键问题,才能破除封闭。改革开放,组织通过破除旧结构建立开放的新结构,使得组织迅速崛起为市场经济领先企业。当一个稳固的结构想要瓦解和更换时,有两个途径:
(1)内部突破,即通过一些列的变革或者极端恶果使得底层再次推翻,而重构结构;
(2)外部打破,即外部力量入侵组织,使得原来结构被动变化,这种情况更多的是外部对组织的掠夺。身为组织内部的一员,都倾向于组织内部变化而破除封闭,即通过改革、教育、科技创新等实现突破,克服“内卷化”,扩宽国家和人民的生存渠道。人才的培养是组织解题能力或问题解决能力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