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植树造林做出贡献的人有哪些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3-24 12:07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24 13:36
王有德“全国绿化先进工作者”、“全国治沙劳动模范”和全国“实践‘三个代表’的模范”、全国十大国有林场管理奖获得者。1985年他担任宁夏灵武市白芨滩防沙林场副场长,从此开始了他的治沙生涯。20年来,他想的、做的只有一件事——治沙。在浩瀚的毛乌素沙地腹地,他用火热的情怀,带领全体干部职工完成治沙造林25.9万亩,控制流沙面积30万亩,在毛乌素沙地腹地织出一条绿龙,将沙漠紧紧锁住。除了治沙,他还治穷。王有德不想让工人住在破旧的房子里“数星星”,积极开拓增收渠道,建立绿化工程公司,承揽绿化工程80多处,累计创产值3000多万元,全场固定资产总值由过去的40万元增加到2002年的1677万元。职工高高兴兴地搬进了新居,人均收入有了很大提高。在他的带领下,全场职工一心一意发展林业奔小康。
周安颇第二届全国十大国有林场管理奖获得者,山东省淄博市鲁山林场场长。他1980年林校毕业后来到鲁山林场,扎根在艰苦的林业生产第一线。24年来,他踏遍了鲁山每一个山头,鲁山的一草一木都渗透着他的心血和汗水。他始终坚持以林为本,重点发展,效益优先,逐步壮大的林场发展大思路。在他的努力下,淄博市*早在1996年就决定停止了鲁山林场的林木采伐,比全国天保工程的实施还要早。目前,鲁山林场有高达97%的森林覆盖率、25万立方米的林木蓄积量,以及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生态、经济、社会效益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在,林场正朝着建设鲁山大森林,建设一流风景区,建设林场新家园的三大发展目标迈进。
袁光祥(右)
江苏省溧阳市瓦屋山林场场长,第二届十大国有林场管理奖获得者。2001年,他来到经济严重亏损、负债800多万元、领导班子几乎瘫痪、职工连续8个月没有发工资的瓦屋山林场,在一个月内跑遍了大大小小山头,走访了大多数职工,召开了47次座谈会。摸清了情况,他开始了大胆的改革实践:采取了场办企业改制到位,经济林经营权改革到位,职工身份置换到位,机构、人员、财务合并到位,职工住房改革到位等一系列改革措施。为了提高职工收入水平,他盘活存量资产,招商引资,兴办实体,鼓励职工自己创业。他采取“公司+农户”的形式增加职工收入,并培育典型,以点带面。在他的努力下,不到3年林场就还清了800万元的债务,职工收入翻番,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同时,林场的千亩良种树苗基地、森林公园等项目也正在实施中。
刘万斌(左)全国绿化奖章获得者,第二届十大国有林场管理奖获得者,浙江省文成县叶胜林场场长。1999年他任场长时,林场正处于资源危机、经济危困之中,人心不稳。刘万斌认真分析了林场发展的潜力和有利条件,决心发挥资源(森林覆盖率92.9%)、区位(地处文成县环状旅游线重要地段,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森林旅游。近5年来,林场共投入资金5300万元用于森林公园建设,相当于建场40年投资总额的15倍。2001年,森林公园被批准成为国家森林公园。2003年,森林公园接待游客4万多人次,旅游综合收入380万元,今年预计旅游人数可达8万人次。森林旅游业的发展,不仅使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还带动了全县交通运输、住宿、餐饮等产业的发展和农产品销售,每年增加经济收入1200万元。
李培生湖南省永州市金洞林场**。对于林业,他是“半路出家”。他原任湖南省祁阳县常务副*,1999年调到永州市金洞林场。当时的永州林场债台高筑、经营困难、职工发不出工资。李培生带领林场5万多干部职工,打“绿色牌,做山水文章,创生态效益”,经过几年的努力,2003年全场完成国内生产总值近3亿元,4年来上交国家税费2000多万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000多万元,是过去20年的总和,不仅职工工资和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月月按时发放,而且将1998年以前欠发的职工工资全部补齐。林场林木蓄积量也由1996年的224.7万立方米增加到2003年的270万立方米,年均增长近8万立方米。他荣获了第二届全国十大国有林场管理奖。
韦善华(右)全国绿化奖章获得者,第二届全国十大国有林场管理奖获得者,全国营造林先进工作者,广西自治区七坡林场场长。韦善华1980年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厅直属东门林场参加工作,2002年来到七坡林场。经过调研,韦善华开始调整林种结构,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在抓好速丰林建设的同时,抓好资源利用项目,走林业产业化经营的道路。2003年林场新上了旋切板和建筑模板项目,两个项目2004年上半年就实现销售收入450万多元,并安置林场富余职工80多名。根据七坡林场的地理位置、资源优势,林场筹划建设一个3.6万亩的森林公园,同时,实施“30+1”工程,即通过租凭或联营的方式营造30万亩速生丰产林基地,投资建设一条年产10万立方米的人造板生产线。面向未来,韦善华和他的班子成员勾画出了一幅崭新的林场发展蓝图。
刘元树(左二)
全国绿化奖章获得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第二届全国十大国有林场管理奖获得者,四川省邻水县黄草坪林场场长。1979年,他从部队退伍后来到黄草坪林场,从普通的造林工、护林员干起,1999年任林场场长。上任后,他积极推进林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集体和职工自营经济,彻底打破劳动用工和劳动分配“大锅饭”制度,实行分散经营、集约化管理,增加了职工的收入。2003年,全场育苗2869亩,全场职工自营经济收入突破100万元,人均年收入近2万元。林场经济的繁荣和职工收入的增加,不仅促进了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发展,还改变了林场长期单纯依靠国家的投入方式,拓宽了林场融资渠道,实现了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李法全国绿化奖章获得者,第二届全国十大国有林场管理奖获得者,河南省原阳林场场长。他1973年开始从事林业工作,1991年任原阳林场场长。他任场长以来,坚持“以林为本,合理开发,综合利用,全面发展”的办场方针,立足林场实际,实施人才、项目带动战略,使林场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形成了种、养、加三大支柱产业框架。林场生产的“原黄”牌精米获中国科技博览会金奖,被誉为“中国第一米”,1996年被国家认定为绿色食品,仅此一项每年为职工增加收入300多万元。目前,林场总资产达到11.8亿元,2003年销售产值达到6000万元,职工人均年工资达1万元。
张团员全国林业系统先进工作者,第二届全国十大林场管理奖获得者,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造林总场场长。他1982年毕业于内蒙古林学院,同年分配到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造林总场,一干就是20多年,为林场的建设事业奉献了人生最宝贵的时光。鄂尔多斯市造林总场地处库布齐沙漠中段,该地区的沙漠化土地面积以平均每年10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严重地危害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20多年来,他带领全场干部职工采取人工造林、飞播造林、封沙育林等措施共营造防风固沙林60万亩,在库布齐沙漠中段营造了一个以乔、灌、草为主,带、网、片相结合的绿色防风固沙防护林体系,有效遏制了库布齐沙漠的北扩东移,为当地生态状况的改善、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经过多年的植树造林,林场活立木蓄积量增加到25万立方米,职工人均年收入1.5万元多元。
李贵华全国林业系统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第二届全国十大国有林场管理奖获得者,新疆玛纳斯平原林场场长。他1981年参加工作,先后在新疆布尔津林场、福海林场、青河林场工作,2001年任新疆玛纳斯平原林场场长。他上任以来,深化改革、锐意进取、强化管理,使一个内外欠债达1000万元的贫困国有林场,一跃成为新疆林业系统脱贫、脱困的典型。3年来,林场共完成植树造林1269亩,实现固定资产投入379万元,多种经营纯收入1061万元,农林业生产总值达到4932万元。职工的人均收入得到提高,居住环境得到改善,职工的精神面貌也大为改观,林场彻底摆脱了“两危”局面。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24 15:11
王有德、袁光祥、刘万斌、李培生、周安颇、韦善华、刘元树、李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