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3-24 12:06
共6个回答
懂视网 时间:2022-03-24 16:27
蛰,藏也;指动物冬眠,藏起来不食不动。“惊蛰”是指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但实际上,昆虫是听不到雷声的,大地回春,天气变暖才使它们结束冬眠。
惊蛰,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古称“启蛰”,于每年公历3月5日-6日交节。惊蛰为干支历卯月之始,“卯”,冒也,万物冒地而出,代表着生机,所以卯月也是能量迸发的月份。
惊蛰反映的是自然生物受节律变化影响而出现萌化生长的现象。春雷响,万物长。惊蛰后气候逐渐变暖,万物开始复苏,所谓“九尽桃花开,春耕不能歇”,惊蛰节气在农忙上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我国劳动人民自古很重视惊蛰节气,把它视为春耕开始的日子。
惊蛰节气的标志性特征是春雷乍动、万物生机盎然。但由于我国各地自然物候不同,导致春雷始鸣的时间早迟也各不相同,就气候进程看,“惊蛰始雷”的说法多与我国江南地区的自然气候节律相吻合。
总结:
蛰,藏也;指动物冬眠,藏起来不食不动。“惊蛰”是指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但实际上,昆虫是听不到雷声的,大地回春,天气变暖才使它们结束冬眠。
惊蛰,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古称“启蛰”,于每年公历3月5日-6日交节。惊蛰为干支历卯月之始,“卯”,冒也,万物冒地而出,代表着生机,所以卯月也是能量迸发的月份。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24 13:35
一个二十四节气反映了自然界的气候现象,它的含义是:银禧乍得的举动,唤醒了蛰伏蛰伏在土壤中的动物。此时,气温迅速上升,出现了稳步长江禧大部分地区。在南方,常年雨水的大部分地区,惊蛰可以闻春雷初鸣;,而不是除了中国南方的西北个别年份,一般要到清明雷声,雷雨开始在南部的大部分地区地区最新。 到惊蛰,我国大部地区进入繁忙的春耕时节。大部分地区惊蛰节气平均气温一般为12℃至14℃,较雨水油门3℃以上高温,气温回升,全年最快的节气。日照时数也相对显著增加。因为冷暖交替的空气,但是,天气不稳定,气温波动甚大。在大多数年份,长江流域南部地区的东南惊在12℃潜在的温度下保持稳定,有利于水稻和玉米播种,其余的往往是连续的寒冷天气三天以上,12℃以下的日平均气温出现不要盲目年初播出。惊蛰虽然气温迅速,但增幅降雨有限。降雨在南中国中部和西北部惊蛰期间的总量只有10毫米,按照每年的冬季干燥,干旱往往开始浮出水面。此时引导小麦,油菜开花都需要水多次,需要对湿气敏感,干旱往往成为影响早春的产量的重要因素。植树造林也应该考虑气候,移栽要勤奋努力提高树苗的成活率后浇水。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24 14:53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太阳运行至黄经345度时即为惊蛰,一般在每年在3月5日、6日或7 日,这时气温回升较快,渐有春雷萌动,“惊蛰”是指钻到泥土里越冬的小动物被雷震苏醒出来活动。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24 16:28
我们的先人表示到了“惊蛰”这个节气时,昆虫就会从冬眠中醒来。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24 18:19
代表生活中开始有虫子活动了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24 20:27
昆虫睡醒了,万物即将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