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3-02 11:54
共7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02 13:23
zhé。
1、惊蛰的读音:jīng zhé。
2、释义:节气名,在每年公历3月6日前后,冬眠动物将四处活动,渐有春雷。
3、造句
惊蛰的意思是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壤中冬眠的动物。
惊蛰的春雷刚刚掠过乡间的池塘,久违了的蛙鸣声便开始在田野中唱响。
欧阳峰(独白):立春之后,很快就到了惊蛰,每年这个时候会有位朋友来看我。
从《月蚀》到《惊蛰》再到《图雅的婚事》,对女性角色的偏爱几乎成为王全安作品的标签之一。
时令已快到惊蛰,雪当然再不会存留,往往还没等落地,就已经消失得无踪无影了。
今天惊蛰日的庆祝方式多种多样,但是人们仍然保存着像吃春饼和面条这样的传统。
另外还有四个节气是惊蛰,清明,小满,和芒种。
因此,有些研究者推测,两种人发生冲突后,入侵者的创造潜力因而惊蛰启动。
明天惊蛰,照道理会下个雷雨。天气预报也是这么说的。
这时正值惊蛰、春分时节,民俗认为蛰伏一冬的龙,在这一天开始抬头活动,从这以后雨水也就多起来了。
惊蛰始雷的说法则与沿江江南地区的气候规律相吻合。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02 14:41
惊蛰【jīng zhé】,读二声。
1、惊蛰,古称“启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太阳到达黄经345°时。《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
此前,动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饮不食,称为“蛰”;到了“惊蛰节”,天上的春雷惊醒蛰居的动物,称为“惊”。故惊蛰时,蛰虫惊醒,天气转暖,渐有春雷,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春耕季节。古代分惊蛰为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黄鹂)鸣;三候鹰化为鸠。”惊蛰三候所代表的花信为:“一候桃花,二候杏花,三候蔷薇。”。
2、气候特点
“春雷响,万物长”,惊蛰时节正是大好的“九九”艳阳天,气温回升,雨水增多,农家无闲。这时,我国除东北、西北地区仍是银妆素裹的冬日景象外,其他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已升到0℃以上,华北地区日平均气温为3—6℃,江南地区为8℃以上,而西南和华南还达10—15℃,已是一派融融的春光了。
3、季节农事
到了惊蛰,中国大部地区进入春耕大忙季节。大部分地区惊蛰节气平均气温一般为12℃至14℃,较雨水节气升高3℃以上,是全年气温回升最快的节气。日照时数也有比较明显的增加。
但是因为冷暖空气交替,天气不稳定,气温波动甚大。华南东南*江河谷地区,多数年份惊蛰期间气温稳定在12℃以上,有利于水稻和玉米播种,其余地区则常有连续3 天以上日平均气温在12℃以下的低温天气出现,不可盲目早播。
惊蛰虽然气温升高迅速,但是雨量增多却有限。华南中部和西北部惊蛰期间降雨总量仅10毫米左右,继常年冬干之后,春旱常常开始露头。这时小麦孕穗、油菜开花都处于需水较多的时期,对水分要求敏感,春旱往往成为影响小春产量的重要因素。植树造林也应该考虑这个气候特点,栽后要勤于浇灌,努力提高树苗成活率。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02 16:16
拼音:jīng zhé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02 18:07
读:蛰zhé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02 20:15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02 22:40
zhe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03 01:21
zh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