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3-02 11:34
共5个回答
懂视网 时间:2022-03-02 15:55
中国的植树节最初由凌道扬和韩安、裴义理等林学家于1915年倡议设立。当时的林学家们有感于国家林业不振,“重山复岭,濯濯不毛”,于是上书农商部长,倡导以每年清明节为“中国植树节”。
1915年7月,在孙中山的倡议下,当时的北洋政府正式下令,规定了以每年清明节为植树节,举行植树典礼并举办植树活动,自此,中国有了植树节。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逝世。1928年,国民政府为纪念孙中山逝世三周年,举行了植树式。
1979年2月,在邓小平提议下,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正式通过了将每年的3月12日定为中国植树节的决议。
植树节是按照法律规定宣传保护树木,并组织动员群众积极参加以植树造林为活动内容的节日。通过提倡这种活动,激发人们爱林造林的热情、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
植树造林不仅可以为人类提供氧气,净化空气,美化环境,还可以起到扩大山林资源、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农田、调节气候等作用,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道路两旁栽树还可以降低噪音,为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提供理想化环境。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02 13:03
中国植树节定于每年的3月12日,是中国为激发人们爱林、造林的热情,促进国土绿化,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通过立法确定的节日。在该日,全国各地*、机关、学校、公司会响应造林的号召,集中举行植树节仪式,从事植树活动。中国曾于1915年规定清明节为植树节,而后在1928年将植树节改为孙中山逝世的3月12日,以纪念*先驱的植树造林愿望。这一设定被中国*和中国台湾沿用至今。此外,一些省市还根据当地的气候规律,规定了其它的植树日、植树周、植树月。
意义:
中国设立中国植树节的根本目的在于保护森林,增种树木。
每一棵大树的生长都对人类社会有相当大的积极作用。国外曾有学者对树的生态价值进行过计算:一棵50年树龄的树,产生氧气的价值约31200美元;吸收有毒气体、防止大气污染价值约62500美元;增加土壤肥力价值约31200美元;涵养水源价值37500美元;为鸟类及其他动物提供繁衍场所价值31250美元;产生蛋白质价值2500美元。除去花、果实和木材价值,总计创值约196000美元。
成群的树林能对生态系统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一公顷林地与裸地相比,至少可以多储水3000立方米。1万亩森林的蓄水能力相当于造价千余万元、蓄水量达100万立方米的水库。有专家预测,假如地球上失去了森林,约有450万个生物物种将不复存在,陆地上90%的淡水将白白流入大海,人类面临严重水荒。森林的丧失更会使许多地区风速增加60%~80%,因风灾而丧生的人可达数亿。
在城市,行道树同样可对人类社会作出有益贡献。一棵树一年可以贮存一辆汽车行驶16公里所排放的污染物。很多树木可以吸收有害气体,如1公顷柳杉林每天可以吸收二氧化硫60千克,其他如臭椿、夹竹桃、银杏、梧桐等都有吸收二氧化硫的功能。人口稠密缺少绿化的城市每立方米大气中有细菌3.4万个,是森林的一万倍,而城市内种植一定数量的数目后,大气含病菌量可减少约80%。“城市森林”可增加空气湿度,一株成年树,一天可蒸发400公斤水,使空气湿度上升的同时,亦可降低城市的温度,减缓热岛效应。城市林带、绿篱有降低噪音的作用,宽30米的林带可降低噪音6~8分贝。城市防护林具有减缓风速的作用,其有效范围在树高40倍以内,其中在10~20倍范围内可降低风速50%。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02 14:21
植树节是按照法律规定宣传保护树木,并组织动员群众积极参加以植树造林为活动内容的节日。按时间长短可分为植树日、植树周和植树月,共称为国际植树节。提倡通过这种活动,激发人们爱林造林的热情、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02 15:56
国家规定群众义务植树造林的节日。目的是提倡爱林护林,改善生态环境。中国曾于1915年将植树节定于农历清明节这一天,为纪念孙中山,1928年改为3月12日。1979年2月全国*常委会规定,仍以3月12日为中国的植树节。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02 17:47
旨在宣传保护森林,并动员群众参加植树造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