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3-02 05:18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02 06:47
1、办年货。中国的年俗文化源远流长,全国各地衍生出纷繁多样的过年习俗,南北迥异,各具特色。虽然各地习俗不尽相同,但是备年货、送年礼却是几乎全国上下的“过年必备”。
置办年货,包括吃的、穿的、戴的、用的、贴的(年红)、送的(拜年)礼物等等,统名曰之“年货”,而把采购年货的过程称之为“办年货”。办年货是中国人过春节的一项重要活动。
2、祭灶。农历十二月廿三/廿四日祭灶,是日入夜后要把灶台刷干净,把旧的灶君取下烧掉,除至夕日晨早把新像贴上,一送一迎,都要摆置酒肉、糖果、甘蔗、米果等,烧香、点烛、放纸炮。
民间祭灶,源于古人拜火习俗,祭灶在中国民间有几千年历史了,灶神信仰都是中国百姓对“衣食有余”梦想追求的反映。
3、扫尘。在民间,新年前夕有“腊月二十四,扫尘(亦称扫屋)的习俗 。民谚称“二十四,扫房子”。民间称做“扫尘日”。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 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
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年前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以祈来年清吉。
4、贴年红。年廿八、廿九或三十日家家户户“贴年红”(年红是春联、门神、年画、“福”字等过年时所贴的红色喜庆元素统称)。根据《玉烛宝典》、《燕京岁时记》等著作记载,春联的原始形式就是人们所说的“桃符”。
唐朝以后,除了以往的神荼、郁垒二将以外,人们又把秦叔宝和尉迟恭两位唐代武将当作门神。贴春联也叫贴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
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据说这一习俗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5、对联。春联的种类比较多,贴法也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参开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春节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02 08:05
正月初一的春节习俗:早起、开门、炮仗、拜年、给压岁钱、占岁、贴画鸡、聚财、团圆饭。
春节俗称过年,原名元旦,是汉民族最重要最盛大的传统节日,主要的民俗活动有拜年(初一拜年一定是长辈或者左邻右里,一般不出远门去拜年),守岁,放鞭炮,贴春联,给压岁钱。在传说中,每到除夕年兽都会出来为害,人们经过一夜的守岁和子夜的燃放鞭炮,吓跑了年兽,所以初一早上人们开门互相道贺。
正月初二的春节习俗:祭财神(开斋日)、姑爷节
正月初二也是拜年,但是这一天嫁出门的闺女是要带着女婿一起走娘家的。其中又以新婚夫妇走娘家的规矩多。女儿回娘家,必备办一大袋的饼干、糖果,由母亲分送邻里乡亲,一如过年的情景。
如果家中有多个女儿的,而这些女儿又不在同一天归来,那么,就要来一个分一次,礼物颇薄,四块饼干而已。比如说带的礼物都要是成双成对的。娘家不能全收下,待回夫家时,还要再捎回去一部分。然而,它反映的情意却甚浓,真正的是“礼轻情意重”,它表达了姑娘对乡亲的切切的思念。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02 09:40
阿春杰吗友谊啊,春杰吗?有一些习俗,有那个龙有那些中秋节呀,元旦呀。还有那个那个什么来的过年呀,还有我们先才有那个问题的呃春节,他说。但是你就会给钱,就是看我的习俗吗?哈哈,就可以以给再给你带黑大人带个攻就完事但是你就会给钱,就是看我的习俗吗?哈哈,就可以以给再给你带黑大人带个攻就完事儿了呀。但是你就会给钱,就是看我的习俗吗?哈哈,就可以以给再给你带黑大人带个攻就完事儿了呀。还有嗯,习俗有特别多的,不管黑含有我团支发压岁钱,还有很多很多好的,那等到了春节你去看一看呗,还肯定有很多很多和有鼠年牛年洋洋狗娘啊那些的。等等等等。我都不知道好好喜欢哪一个年了还获得很和我家养了一我都不知道好好喜欢哪一个年了,还获得很和我家养了一只猫,我取了一个年嘛,哼。因为快过年了,嗯,给他取一个这样名字的合适不过我家还养了一些小汤红薯呐。特别可爱哟拜拜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02 11:31
吃饺子,吃团圆饭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02 13:39
吃年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