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字的来历。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3-02 18:46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02 20:15
“人”在甲骨文中是一个侧面站立的人形。
在后来的金文、石鼓文中,有一些变化,但基本形态未变。
秦代的小篆,人字有了较大的变化,主要是方形字体的需要。
下图依次为甲骨文、金文、小篆、现代楷书。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02 21:50
人,中国汉语名词,音rén,象形字。表示一个懂得鞠躬、谦逊的直立动物。人之所以能够鞠躬,是因为内心会思考,明白个体力量的不足,需要与他人合作。
天地之性最贵者也。人以纵生,贵于横生,故象其上臂下胫。
礼运曰: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又曰: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按禽、兽、艸、木皆天地所生,而不得为天地之心;惟人为天地之心。故天地之生此为极贵。天地之心谓之人,能与天地合德;果实之心亦谓之人,能复生艸木而成果实。皆至微而具全体也。——《礼记》
中文名
人
外文名
person,people
拼音
rén
部首
人
词性
名词
基本释义
人,是以纵向降生于世的(不包括手术型的剖腹产),以此区别于横向降生的动物。这是人与生俱来已具备灵性[1]、具备高等意识[2]的明显特征。[3]
人(拼音:rén) 的含义:哺乳动物的一种,具有道德属性,能够使用语言、具有复杂的社会组织与科技发展的生物,尤其是能够建立团体与机构来达到互相支持与协助的目的。
1. 由森林[4]而成的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并能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高级智慧动物。
2. 别人,他人。
3. 人的品质、性情、名誉:人性、丢人,文如其人,名如其人等。
4. 据研究:人(persona----拉丁语)字最早的词义是:原始社会聚落首领官衔的称谓。而且佩戴有面具的才是人,而且东西方无异!
汉字演变
简介
人字骨刻文演变:
引自:丁再献、丁蕾《东夷文化与山东·骨刻文释读》十九章第二节,中国文史出版社2012年2月版。
人
上面各“人”字,为甲骨文,金文和简帛文的少许例子。而这些文字,均是人的姿态中的侧身状态的象形符号。
在《网页--汉语多功能字库》中,“人”字的解释如下:
本*诂
略说:古文字「人」象人侧面垂手侍立形。本义是一个懂得鞠躬、谦逊的直立动物。
人之所以能够鞠躬,是因为内心会思考,明白个体力量的不足,需要与他人合作。日本人最喜欢鞠躬,就是因为日本人此前学的汉文,他们一直沿袭着这个汉字所传达的智慧。
汉字大和人,所表示的都是人,但是有区别:前者追求体骼、肌肉的强大,崇尚的是体力、武力。而后者,崇尚的是脑力。
详解:「人」指人类,《说文》︰「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此籀[zhòu]文,象臂胫之形。凡人之属皆从人。」战国文字或在人身上加一圆点为装饰,圆点又往往延伸为一横,讹[é]变为「千」形,故「人」、「千」是一字之分化。参见「千」。
甲骨文用作本义,《合集》22626:「伐十人」,表示砍杀十人。
《合集》20328:「余一人」,是殷王自称。
金文用作本义,宜侯夨簋[cè guǐ]:「庶人」,即平民。
洹子孟姜壶:「人民」,齐侯鎛[bó]:「民人」。
《周礼.地官.大司徒》:「掌建邦之土地之图与其人民之数。」
《左传.襄公九年》:「其士竞于教,其庶人力于农穑[sè]。」
大盂鼎:「我一人」,与甲骨文「余一人」同,是天子自称。
《诗.大雅.下武》:「媚兹[zī]一人」,毛亨传:「一人,天子也。」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02 23:41
人字拖踢球脚趾头疼吗拖鞋还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