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3-02 17:28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02 18:57
巴铁实际上是一种为解决城市拥堵而设计的快速概念公交车,设计的初衷是解决大城市堵车问题,但是由于城市相关配套不匹配,比如过街天桥高度,相关道路条件等,所以,像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大范围实现城市立体快车基本上是不可能的,这需要拆了很多配套设施,然后重建相应的配套设施,这种成本实在太高了。所以,即使这种立体交通快车能实现也只能小范围实现,总体上来说,这只是一种概念性的交通工具而已。总之,未来的城市交通发展将会更加快速,从而大大改善人们的出行条件,安全快速便捷是未来城市交通发展的主题。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02 20:15
对于巴铁怎么收尾,我写了三条:
1.最好的结果,资金链断了以后地方*出钱收拾残局,为了掩盖失败搞个某某创新实验园,搞科技旅游,把这玩意搞成过山车式的“未来科技体验”,封闭道路搞个几百米,成个景点也说不准;
2.比较差的结果,老板卷钱跑了*无力兜底,酿成群体事件;
3.最差的结果,这东西下马后,上面领导也搞不清楚新型交通方案哪些可行哪些扯淡,干脆叫停所有此类研究,像西南交大磁悬浮那些世界领先的项目也拿不到经费了,最后因为一个骗子彻底搞垮一个行业。
最后,新华社出来站台我是没想到的。对于国社中的某些人挺失望的。
这条新闻颇具价值,它反映了一个新现象:民科和非法集资合流了。扯个子虚乌有的技术去华尔街捞钱,这种模式在美国并不鲜见,但在中国,“巴铁”可算是开风气之先了。
我好好扒一扒“巴铁”:
说到这个“巴铁”,其实在2010年就炒作过一阵子,当时叫“立体快巴”,设计师宋有洲,小学文化,民科。
所谓时代周刊五十大发明云云,无非是利用国内外信息不畅,把软文出口转内销罢了。
而这次成立的“巴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就是把宋的理念重新包装,出来骗钱。
这个“巴铁公司”的老板叫白志明,他是这么说的:
我们以前也做过一段金融,因为金融服务于实体,所以我们就直接扎根到实体经济上,然后寻找好项目。我们去年发现这个项目之后,到今年7月底秦皇岛第一台车上路,就用了这个10个月的时间,速度非常之快,从没有到有,一共10个月,我们这个巴铁以前原名叫立体快巴,在2010年的时候就上了美国纽约时代周刊,全球50大发明,我们是之一。
好么,10个月的时间,一个做“金融服务”的公司,就转型高科技了,你以为我傻啊!
而且说7月底秦皇岛上路,也就是还有两个月时间,到现在连个原型车都没有,你以为我傻啊!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02 21:50
作为铁路轨道线路从业人员表示,车辆段基本也是尽量设计300以上的。即使是地铁车辆段,我也只见过一天150半径的。作为铁路从业者,表示见过的最小曲线是在地铁车辆段,150m,那段10m长的曲线不站在远处根本看不出弧度。实际上即使车辆段这么局促的地方怎么也得300m半径的曲线,在十字路口就按4分之一个圆,还得在这个圆曲线两头加上一定长度的缓和曲线。也就是说这个弯道得超过1000m长。按3.5米一股道的设计标准的话会占用多少股道呢?另外在车辆段通过这种超小半径曲线通常限速5公里。当然我这是随便算,可以当我瞎说。
最小半径确实有150到300的,但那基本只出现在车辆段限速5公里即将到存车线的地方。与火车的关系更多的是考虑运行速度和车体重量,也就是说越慢越轻可以越小。6车道的话正常路口的曲线半径怎么也不超过30m。而如果按300半径,那么这个弯道大概得有1km长,还得限速10以内。按3.5m宽一股车道的设计标准这个路口得多大我都懒得算。另外转向架和火车不一样不代表能解决转向问题,火车转向架有多稳固。而是这种门型的结构导致承受转弯造成的惯性都作用在上部左右两个点上,转向架几乎是实心的,汽车底盘不是整块也是左右相连的。“巴铁”那种焊接的铁架子受得了多大的拉扯?转弯重心全部集中在上方是什么效果。如果没理解错其“转向架”在转向时相当于是整排摆动的,这么一排前后导轮加中间的三个脚轮怎么也有3米长。如果只有几十米的转弯半径,摆动起来下面还能过车么?
查了查,中国的火车的轨距是1435mm,最小转弯半径800米。整个巴铁相当于一个大的转向架,轨距不清楚,宽度7.8米。估计轨距也差不多,是火车转向架的5倍多。转弯半径至少是千米级甚至几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