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3-02 15:22
共2个回答
懂视网 时间:2022-03-02 19:43
1、扫墓
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
清明节本属“祭祖节”,是表达孝道的重要节日。而以祭祀场所的不同,还可以分为墓祭、祠堂祭。清明节扫墓一般上午进行,还要携带酒食果品,在墓前焚烧纸钱。为坟墓培新土,叩头祭拜。
2、踏青
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所以中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3、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中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
4、荡秋千
秋千是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创造的一种运动。春秋时期传入中原地区,汉代以后,秋千逐渐成为清明、端午等节日进行的民间习俗活动并流传至今。
5、放风筝
放风筝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
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总结:
清明节风俗有扫墓、踏青、植树、荡秋千、放风筝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02 16:51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多彩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插柳等一系列民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人们就要进行一些体育活动,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怀古之幽思,又有踏青游玩的欢乐,是一个极具特色的节日。
1.蹴鞠蹴鞠本来特指一种古老的皮球,球面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由于蹴鞠运动的影响逐渐深人,蹴鞠也就成了蹴鞠运动的同一语。这也是为人们所喜闻乐见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初衷是用来训练武士。
2.拜“城隍爷”
老北京过清明节有这样一个习俗,就是在这一天要去城隍庙烧香叩拜求签还愿问卜,在明清*时老北京有七八座城隍庙,香火也以那时最盛。城隍庙里供奉的“城隍爷”,是除了灶王爷、财神爷外老百姓最信奉的神佛。这个“爷”其实就是一个城、一个县的“不管部*”。城隍庙在每年的鬼节——一清明节开放时,人们纷纷前往烧香,为天旱求雨(多雨时求晴)、出门求平安、有病求康复、为死者祈祷冥福等诸事焚香拜神。那时庙内外非常热闹,庙内有戏台演戏,庙外商品货什杂陈。据说在*初时还有“城隍爷”出巡活动,人们用八抬大轿抬着用藤制的“城隍爷”在城内巡走,各种香会跟随,分别在“城隍爷”后赛演秧歌、高跷、五虎棍等,边走边演,所经街市观者如云。有一首杂咏:“神庙还分内外城,春来赛会盼清明,更兼秋始冬初候,男女烧香问死生。”正是清明节拜“城隍爷”这一习俗的生动写照。
3.扫墓清明时节,自古以来就是人们祭祖扫墓的季节,作为中国人更是强调“祭之以礼”的追远活动。宋代高菊涧的《清明》诗云:“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血泪染成红杜鹃。
日暮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按照旧的传统,扫墓时,人们要带着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填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树枝插在坟上,接着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氛围。扫墓是清明节最早的一种习俗,这种习俗发展到今天,已随着社会的进步而逐步简化。扫墓当天,子孙们先将先人的坟墓及四周的杂草修整和清理,然后摆上食品、鲜花等。
由于遗体火化越来越普及,其结果是,前往骨灰置放所拜祭先人的方式逐渐取代扫墓的传统。
新加坡华人一般在庙宇里为死者立神主牌,因此庙宇也成了清明祭祖之处。
清明节当日有些人家也在家里拜祭祖先。
无论以何种形式纪念,清明节最基本的礼仪是到坟前、骨灰放置处或灵位前追念祖先。为了使纪念祖先的仪式更有意义,我们应让年轻一代的家庭成员了解先人过去的奋斗历史。
4.荡秋千荡秋千的历史可谓渊远流长。秋千,就是揪着皮绳而迁移。秋千的历史相当久远,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及某些方面的忌讳,改为秋千。古老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拴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渐演化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荡秋千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仍为人们尤其是儿童所喜爱。
5.植树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生长快。
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俗。有人还把清明节叫做“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下来。1979年,*常委会立法规定,每年3月12日为我国植树节。这对发动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开展绿化祖国活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6.拔河拔河最早叫“牵钩”、“钩强”,唐朝开始叫“拔河”。它发端于春秋后期,流行于军旅,后来流传到民间。唐玄宗时还在清明时举行大规模的拔河比赛。从此,拔河便成为清明习俗了。
7.放风筝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闻乐见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论白天还是夜间,都放风筝。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仿佛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天空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吹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祛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8.踏青踏青又名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三月清明,春暖人问,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季节。我国民问素来有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9.插柳据说,插柳的风俗源于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
有些地方,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来预报天气。古谚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黄巢起义时约定,以“清明为期,戴柳为号”。起义失败后,戴柳的习俗渐被淡忘,只有插柳流行不衰。杨柳的生命力强大,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荫。
清明节春光明媚,绿树成荫。人们在这一天踏青、扫墓、上坟。
人人都要戴柳,家家户户门口插柳枝。这个习俗是怎样来的呢?关于清明节有个传说与宋代大词人柳永有关。据说柳永生活放荡,常穿梭于花街柳巷之中。当时的歌妓无不爱其才华,并以受柳永青睐为荣。但由于生活不轨,柳永一生为世俗所不容,虽中过进士最后却于襄阳贫困而死。
他的墓葬费用都是仰慕他的歌女筹集的。每到清明节,歌女们都到他坟前插柳枝表示纪念,久而久之就成了清明的习俗。其实这个习俗唐已有之。
唐人认为三月三在河边祭祀时,头戴柳枝可以不受毒虫的伤害。宋元以后,清明节插柳的习俗特别盛行,人们踏青游玩归来,在家门口插柳以摆脱虫疫。不论是民问传说还是史籍典章的记载,清明节插柳总是与避免疾疫相关。春天天气变暖,各种病菌开始滋生,人们在医疗条件简陋的情况下只能寄希望于摇摇柳枝了。
清明插柳戴柳另有一种说法:原来中国人以清明、七月半和十月朔为三大鬼节,是百鬼出没讨索之时。人们插柳戴柳为的是防止鬼的侵扰*。棚J在人们的心目中有辟邪的作用。受佛教的宣传,人们认为柳可以祛鬼,而称之为“鬼怖木”,观世音以柳枝沾水普度众生。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里说:“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人家。”清明既是鬼节,值此柳条发芽时节,人们当然纷纷插柳戴柳以辟邪了。汉人有“折柳赠别”的风俗:灞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到此桥,折柳赠别。李白有词云:“年年柳色,灞陵伤别。”古代长安灞桥两岸,堤长十里,一步一柳,由长安东去的人多到此地话别,折柳枝赠别亲人,因“柳”与“留”音近,以表示挽留之情。这种习俗最早源自《诗经·小雅·采薇》里“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用离别赠柳来表达难分难离,不忍分别,恋恋不舍的心情。杨柳是春天的标志,在春风中摇曳的杨柳,总是给人以生机勃勃之感。“折柳赠别”就表达了“春常在”的祝愿。古人送行折柳相赠,也预示亲人离别去乡正如离枝的柳条,希望他到新的地方,能迅速地“生根发芽”,仿佛柳枝之随处可活。折柳枝把美好祝愿蕴含其中。古人的诗词中也大量涉及折柳赠别之事。唐代权德舆诗:“新知折柳赠。”宋代姜白石诗:“别路恐无青柳枝。”明代郭登诗:“年年长自送行人,折尽边城路旁柳。”清代陈维崧词:“柳条今剩几?待折赠。”人们不但见了杨柳会引起离愁,连听到《折杨柳》曲,也会触动别绪。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其实,柳树可以有多方面的象征含义,古人又赋予柳树诸多感情,于是借柳寄情便在情理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