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皆"祸害"吗?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4 17:40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31 00:10
网络上曾经红极一时的言论认为父母是祸害,认为我们之所以变成现在这样,有诸多的不如意、不快乐和限制,一切都是父母的错,是他们没有尽到做父母的责任和义务。那么,父母真的是祸害吗?
“父母皆祸害”这句话,出自英国作家霍恩比的一部小说《自杀俱乐部》。这本小说讲了一个故事,一个小姑娘在姐姐出走以后,和她神经质的母亲和时任教育部长的父亲关系很紧张。在总结她自己失败的青春的时候,女主角说“父母皆祸害”。
可以猜测,“父母皆祸害”这个概念会在网络上流行,应该是有大量的人都有相同的观点,他们认为世人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他们觉得父母给他们带来了许多伤害和控制。他们非常僧恨自己的父母,想要追求独立,追求自我。
他们把来自父母的伤害分成五种类型
第一类是直接的肉体伤害,比如打骂惩罚。
第二类是间接的人格伤害,比如辱骂孩子,侵犯孩子的隐私。
第三类是家庭状况所造成的情感伤害
比如父母相互争吵,相互诋毁,婚姻破裂后一方消失,两方同时消失,甚至是抛弃孩子,送别人去扶养等
第四类是来自父母控制的伤害
因为父母觉得孩子太重要了,父母担心孩子的生活,担心孩子们的命运。于是控制孩子的生活,控制她的工作,学习,婚姻,情感等。
第五类是更加严重的伤害,比如猥亵、精神的伤害,性别的歧视等。
加害者,受害者和拯救者,呈三角关系布局的模型在我们生活中时常上演。
我们会认为,在我们的童年经历里,父母就是那个加害者。他们总是控制我们,指责我们,抱怨我们,没有给我们爱,没有给我们关心,不给我们足够的认可。他们掌控了我们的命运,我们会变成这个样子,会无能,会不自信,不能发展得更好,都是因为父母没有正确地对待我们。而实际上,持续的抱怨原生家庭曾经发生的经历,并不能解决关键的问题,因为我们把自己放在了受害者的角色上。当你觉得父母是加害者,而你是受害者的时候,这个受害者很多时候会变成一个隐形的加害者。
因为他认为受害者是有一种清白感的,作为受害者,是可以放松的,因为受害者可以把所有的责任推给对方。当受害者熟悉了自己这个角色之后,潜意识会让它维持在受害者的优越感当中,因此他会破坏自己的成功,迫害自己的未来,这样可以让他的父母去承担过错。也就是说,受害者会变成一个隐形的加害者。
所以受害者并不是表面上看到的那么清白,他也是另一种形式的"加害者",当这个受害者要用这种方式去惩罚他的父母的时候,他自己的人生其实已经被毁掉了。
不完成原生家庭的功课,通常会有以下几种表现。
第一种表现就是在我们的童年当中,觉得自己缺少父母的爱,缺少关心缺少认同。
第二种表现是怨恨自己的父母,他们认为是父母让自己不能变得更好。
第三种表现跟前面几种相反,他们觉得自己还需要父母,他们只能依照父母的意志去做事情,他们不能没有父母。
第四种表现是害怕父母失望,想为他们做各种各样的事情,期待他们能够幸福和快乐。有的人终其一生,为父母做的所有事情,其实内心只是希望我对你们好一点,你们就能够对我表示认同。
第五种表现是会无意识的去复制,用出于潜意识的忠诚,去复制父母的情绪,复制他们的焦虑,愤怒,紧张,抱怨,恐惧,有的人甚至会复制父母痛苦的命运,复制他们的疾病,复制他们的厄运等。
所以我们时常会觉得自己是受害者,但是如果我们不明白家族系统的原理和动力,我们不光是受害者,而且也是加害者; 我们不光是加害者,甚至是家庭这些悲剧、这些动力的传承者,因此我们需要去超越原生家庭的束缚。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31 00:10
网络上曾经红极一时的言论认为父母是祸害,认为我们之所以变成现在这样,有诸多的不如意、不快乐和限制,一切都是父母的错,是他们没有尽到做父母的责任和义务。那么,父母真的是祸害吗?
“父母皆祸害”这句话,出自英国作家霍恩比的一部小说《自杀俱乐部》。这本小说讲了一个故事,一个小姑娘在姐姐出走以后,和她神经质的母亲和时任教育部长的父亲关系很紧张。在总结她自己失败的青春的时候,女主角说“父母皆祸害”。
可以猜测,“父母皆祸害”这个概念会在网络上流行,应该是有大量的人都有相同的观点,他们认为世人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他们觉得父母给他们带来了许多伤害和控制。他们非常僧恨自己的父母,想要追求独立,追求自我。
他们把来自父母的伤害分成五种类型
第一类是直接的肉体伤害,比如打骂惩罚。
第二类是间接的人格伤害,比如辱骂孩子,侵犯孩子的隐私。
第三类是家庭状况所造成的情感伤害
比如父母相互争吵,相互诋毁,婚姻破裂后一方消失,两方同时消失,甚至是抛弃孩子,送别人去扶养等
第四类是来自父母控制的伤害
因为父母觉得孩子太重要了,父母担心孩子的生活,担心孩子们的命运。于是控制孩子的生活,控制她的工作,学习,婚姻,情感等。
第五类是更加严重的伤害,比如猥亵、精神的伤害,性别的歧视等。
加害者,受害者和拯救者,呈三角关系布局的模型在我们生活中时常上演。
我们会认为,在我们的童年经历里,父母就是那个加害者。他们总是控制我们,指责我们,抱怨我们,没有给我们爱,没有给我们关心,不给我们足够的认可。他们掌控了我们的命运,我们会变成这个样子,会无能,会不自信,不能发展得更好,都是因为父母没有正确地对待我们。而实际上,持续的抱怨原生家庭曾经发生的经历,并不能解决关键的问题,因为我们把自己放在了受害者的角色上。当你觉得父母是加害者,而你是受害者的时候,这个受害者很多时候会变成一个隐形的加害者。
因为他认为受害者是有一种清白感的,作为受害者,是可以放松的,因为受害者可以把所有的责任推给对方。当受害者熟悉了自己这个角色之后,潜意识会让它维持在受害者的优越感当中,因此他会破坏自己的成功,迫害自己的未来,这样可以让他的父母去承担过错。也就是说,受害者会变成一个隐形的加害者。
所以受害者并不是表面上看到的那么清白,他也是另一种形式的"加害者",当这个受害者要用这种方式去惩罚他的父母的时候,他自己的人生其实已经被毁掉了。
不完成原生家庭的功课,通常会有以下几种表现。
第一种表现就是在我们的童年当中,觉得自己缺少父母的爱,缺少关心缺少认同。
第二种表现是怨恨自己的父母,他们认为是父母让自己不能变得更好。
第三种表现跟前面几种相反,他们觉得自己还需要父母,他们只能依照父母的意志去做事情,他们不能没有父母。
第四种表现是害怕父母失望,想为他们做各种各样的事情,期待他们能够幸福和快乐。有的人终其一生,为父母做的所有事情,其实内心只是希望我对你们好一点,你们就能够对我表示认同。
第五种表现是会无意识的去复制,用出于潜意识的忠诚,去复制父母的情绪,复制他们的焦虑,愤怒,紧张,抱怨,恐惧,有的人甚至会复制父母痛苦的命运,复制他们的疾病,复制他们的厄运等。
所以我们时常会觉得自己是受害者,但是如果我们不明白家族系统的原理和动力,我们不光是受害者,而且也是加害者; 我们不光是加害者,甚至是家庭这些悲剧、这些动力的传承者,因此我们需要去超越原生家庭的束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