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方面分析河北民居、内蒙古圆顶土房、傣家竹楼的相同和不同!_百度...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4 17:29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0 07:21
河北民居、内蒙古圆顶土房、傣家竹楼的相同之处是因地制宜,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建设适合当地居住的建筑。不同之处如下:
一、外形不同
1、河北民居: 坐北朝南、面水向阳,屋顶多为平顶、卷棚和硬山顶,墙壁和屋顶厚实 。
2、内蒙古圆顶土房: 外形像个圆锥体,能够比较好地起到防风、防雪、防雨作用。 塞外冬季多刮西北风,矮小的包门向南或东南开,寒气就不易袭入包内,门外雪也不易堆积。
3、傣家竹楼:竹楼近似方形, 楼顶两面坡度很大,屋顶呈人字形 ,竹楼分上下两层,上层住人,下层饲养牲畜,堆放杂物。
二、材料不同
1、河北民居:材质砖木结构,建筑多用砖、石板、木材、土坯等材料,利于保温和长期保存。墙壁多用青砖和黄土,屋顶多用灰瓦。
2、内蒙古圆顶土房:材料土质。
3、傣家竹楼:为上下两层的高脚楼房,以数十根大竹子支撑,悬空铺楼板,屋顶用茅草铺盖,梁柱门窗楼板全部用竹制成。
三、功能不同
1、河北民居:当地风大雨雪小,考虑保温,不考虑防水,屋顶多为平顶、卷棚和硬山顶,墙壁和屋顶厚实,利于减风压。
2、内蒙古圆顶土房:外形圆锥体,能够比较好地起到防风、防雪、防雨作用。
3、傣家竹楼:高脚楼房利于防酷热和湿气,因当地降雨量大,人字形屋顶利于排水。
扩展资料:
云南西双版纳是傣族聚居地区,当地常年无雪,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21度,没有四季之分。当地盛产竹材,傣家竹楼是一种上下两层的高脚楼房,为干栏式建筑,竹楼非常宽敞,空间很大,少遮挡物,通风条件好,非常适宜潮湿多雨的气候条件。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傣族竹楼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0 07:14
河北民居:以于家村为例,其四合院各有特色,有的全为石墙瓦房,有的皆为石券窑洞,也有的瓦房窑洞混建。四合院大多为坐北朝南,正房建在三至五级的石台阶上,院落的大小、形状也各不相同,大多用石板铺砌,显得洁净雅致。院内还有石桌、石凳,石槽,小石磨以及石头阶梯,蓄水的石砌井、窖等,比比皆石。于家村的古旧房屋基本有两类,一类是明清时期建的瓦房,现仍保存有近千间,青石墙,灰瓦顶,古色古香,雅俗兼备。另一类是石券窑洞,这是当地的特有建筑。窑洞墙宽近一米,用加工的石头垒砌,顶厚一米许,以天然石拱券。石头窑洞就地取材、无梁无柱、左拱右券、结构奇特、坚固耐用、美观大方、墙宽顶厚、冬暖夏凉,实乃民居之精品。
内蒙古圆顶土房:内蒙古的蒙古包是草原上蒙古族的一大特征,但在实际的使用中由于蒙古包的材料等原因,使用时间并不长,因此人们用土或砖来建造蒙古包。其形状模仿过去的蒙古包,蒙古包土房呈圆形,四周侧壁分成数块,每块高13米左右,用条木和土等编围砌盖;一圆形天空,通烟气。包门小,朝南或朝东南。现在蒙古包在使用上已和以前的功能完全不一样了,现在主要功能是供人们旅游、就餐使用。
傣家竹楼:属于干栏式建筑,干栏式竹楼具有独特的风格,它有舒适、卫生、防潮、防虫等优点。傣家的竹楼正方形,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住人,距离地面约2公尺左右,以数根木料(或用大青竹)为柱。下层无墙,用以饲养牲畜及堆放什物。竹楼层顶造型为歇山式,层面用草排复盖。设有楼梯,拾级登楼,有走廊、凉台,可以晾物和纳凉。室内用竹篱笆隔为两间,内间为主人卧室,外间为客室。客室进门内有高出地面四、五寸长的火塘,供烹饪取暖照明之用。外间是接待宾客的场所,也是室内活动的中心。卧室是一大通间,男女数代同宿一室,席楼而卧,仅仅是使用黑布蚊帐,作为间隔。室内陈设简朴,用具绝大部份为竹制品,除锅、盆、罐外。其余桌、凳、箩、筐、饭盒等系竹篾编制而成。壁多无窗,阳光和风都是从这些竹片缝中透入。楼外以竹为篱笆,宅院内长着劲秀挺拔的椰子、树干高大的柚树、果实累累的香蕉、香甜可口的木瓜和婆娑苍翠的竹丛。傣族的竹楼具有两大优点。一是竹楼能防蚊虫、防潮湿、防野兽。二是建盖竹楼的材料来源方便,就地取材,比较经济。傣族建造竹楼使用的材料主要是大青竹和少量木料。全寨互相帮助的习惯,一家盖房,全村出动,送草排,赠送青竹,出劳力。因此,傣族人民建造新房的速度也相当快,一幢竹楼只需一天多即可竣工。傣族竹楼量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而有新变化。最主要变化是在建筑材料方面,由干栏式竹楼逐步向木楼、砖木结构以及钢混结构发展变化。
不同在于形状、材料、坚固程度和保暖等方面。相同之处是符合当地的环境,因地制宜,采用当地的材料和建造方法,都有一定的历史渊源。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0 07:15
居:以于家村为例,其四合院各有特色,有的全为石墙瓦房,有的皆为石券窑洞,也有的瓦房窑洞混建。四合院大多为坐北朝南,正房建在三至五级的石台阶上,院落的大小、形状也各不相同,大多用石板铺砌,显得洁净雅致。院内还有石桌、石凳,石槽,小石磨以及石头阶梯,蓄水的石砌井、窖等,比比皆石。于家村的古旧房屋基本有两类,一类是明清时期建的瓦房,现仍保存有近千间,青石墙,灰瓦顶,古色古香,雅俗兼备。另一类是石券窑洞,这是当地的特有建筑。窑洞墙宽近一米,用加工的石头垒砌,顶厚一米许,以天然石拱券。石头窑洞就地取材、无梁无柱、左拱右券、结构奇特、坚固耐用、美观大方、墙宽顶厚、冬暖夏凉,实乃民居之精品。
内蒙古圆顶土房:内蒙古的蒙古包是草原上蒙古族的一大特征,但在实际的使用中由于蒙古包的材料等原因,使用时间并不长,因此人们用土或砖来建造蒙古包。其形状模仿过去的蒙古包,蒙古包土房呈圆形,四周侧壁分成数块,每块高13米左右,用条木和土等编围砌盖;一圆形天空,通烟气。包门小,朝南或朝东南。现在蒙古包在使用上已和以前的功能完全不一样了,现在主要功能是供人们旅游、就餐使用。
傣家竹楼:属于干栏式建筑,干栏式竹楼具有独特的风格,它有舒适、卫生、防潮、防虫等优点。傣家的竹楼正方形,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住人,距离地面约2公尺左右,以数根木料(或用大青竹)为柱。下层无墙,用以饲养牲畜及堆放什物。竹楼层顶造型为歇山式,层面用草排复盖。设有楼梯,拾级登楼,有走廊、凉台,可以晾物和纳凉。室内用竹篱笆隔为两间,内间为主人卧室,外间为客室。客室进门内有高出地面四、五寸长的火塘,供烹饪取暖照明之用。外间是接待宾客的场所,也是室内活动的中心。卧室是一大通间,男女数代同宿一室,席楼而卧,仅仅是使用黑布蚊帐,作为间隔。室内陈设简朴,用具绝大部份为竹制品,除锅、盆、罐外。其余桌、凳、箩、筐、饭盒等系竹篾编制而成。壁多无窗,阳光和风都是从这些竹片缝中透入。楼外以竹为篱笆,宅院内长着劲秀挺拔的椰子、树干高大的柚树、果实累累的香蕉、香甜可口的木瓜和婆娑苍翠的竹丛。傣族的竹楼具有两大优点。一是竹楼能防蚊虫、防潮湿、防野兽。二是建盖竹楼的材料来源方便,就地取材,比较经济。傣族建造竹楼使用的材料主要是大青竹和少量木料。全寨互相帮助的习惯,一家盖房,全村出动,送草排,赠送青竹,出劳力。因此,傣族人民建造新房的速度也相当快,一幢竹楼只需一天多即可竣工。傣族竹楼量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而有新变化。最主要变化是在建筑材料方面,由干栏式竹楼逐步向木楼、砖木结构以及钢混结构发展变化。
不同在于形状、材料、坚固程度和保暖等方面。相同之处是符合当地的环境,因地制宜,采用当地的材料和建造方法,都有一定的历史渊源。
1 30 41
周围人还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