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4 17:20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9 03:06
1894年爆发的甲午战争最终以清政府的战败签订《马关条约》而画上句号,甲午战争的失败对中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将本有复兴之像的清王朝推入了半殖民地的深渊。
曾经有人不断询问,如果清政府坚持打下去,会不会获得最后的胜利?会不会就能避免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我必须回答的是,恐怕真不行,满清政府会是第一个撑不下去的,也必然会签订辱国条约。
当时的日本已经完成了明治维新改革,整个日本社会、经济、政治等各方面制度已经完全按照西方的模式建了起来,国内的银行、矿业、医院、工厂等迅速建立了起来,整个国家的经济已经转向了手工业,甚至北洋水师的维护都需要去日本进行,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日本的船厂水平是超过清朝,并且工业体系相对于清朝是更加完善的。
明知改革之后的日本是迅速发展的日本,当时日本的财政收入虽然还没有清政府多,但也达到了清政府收入的80%左右。而日本当时的财政压力远比清政府要小的多。清朝属于家大业大,但支出也大,特别是需要支付的各种赔款,清政府每年的财政几乎都是赤字。而日本却可以因为手工业的发展,收到更多的税款用于扩军。
《最后的武士》说的就是明治维新之后的事情,大家可以看下里面的日本军队,再对比下当时清政府的军队。可以说是两个时代的对比,战场上的任何正面交锋也必然是打不过已经全盘西式的日军。
至于清政府依靠中国的广大国土打消耗战、持久战拖垮日本。这个提议表面上看没有问题。但确实纸上谈兵,根本就对当时清朝国内的政治局势不了解才会提出。
当时清朝经过镇压太平天国,各地的汉人督抚势力急剧膨胀,清政府对于地方的掌控力持续下滑,有兴趣的可以查下《刺马案》就可以做个简单的了解。
可以说,到了甲午战争后期,如果清政府真要继续耗下去,那慈禧和光绪就得撒丫子跑到西安去,北京肯定是待不下去了。当时清朝八旗和绿营早已经是堕落不堪,没有丝毫的战斗力,主力就是防勇、练勇这些武装,这部分军队总共也只有36万人,除去驻守各地,能动员的部队是25万人,而日军动员了24万。清政府的兵力并不占优势,而战争后期,清政府这25万也已经是败的败,逃的逃,再也无力阻挡日军下一步的军事行动。说白了,如果当时日本决定攻打北京城,那慈禧和光绪还真得开溜去西安或者其他地方。
相对于军事上的失利,清政府的财政崩溃更是毁灭性的。战前清政府通过国内摊派、征收以及向洋行贷款,总共筹集了8000万两的军费,此时已经全部用完。而日本单是通过向国内筹集的军费尚有1亿日元的盈余,并且因为军事上胜利,列强各国也表示愿意向日本提供贷款。也就是继续打下去,清政府没钱,而日本还有钱。
清政府在这种状况下,如果还要坚持下去,那就得重新放权,就如同当年镇压太平天国一样,再次允许各地督抚自行征兵募响。而这样的结果必然导致汉人地方势力的再次急剧扩张。甚至是当时日军已经开始利用民间反清情绪进行宣传,例如《开诚忠告十八省之豪杰》,这一拳是彻彻底底的打到了清政府的软肋。可以想象一下,假如日本攻下北京后扶持一个汉人政权怎么办?这时候还不是民国,虽然这个伪政权很难存续,但这必将极大的影响到各地的离心力,历史上的蕃镇割据随时可能重演。
对清政府来说,赔款可以,割地也可以,但如果汉人地方势力再次扩张,那恐怕东南互保的情形将会提前上演,毕竟地方自行招募士兵在历史上的最后结果就是割据,例如汉末、唐末等。到了那时,清政府很可能就退回地方势力了,这是清政府无论如何也无法接受的。
对清政府来说,战争败了不可怕,赔款不可怕,割地也不可怕,但是如果地方汉人势力再扩张,那才是最可怕的,因为那将动摇满人的统治根基。
清政府毕竟是以少数满清贵族压迫广大汉人的统治,这样的统治害怕的就是发动群众,也就注定了他们不敢进行任何的改革,更不敢武装各地民众进行作战。如此,甲午战争无论清政府怎么做,最后结局必然是失败,这无法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