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3-27 17:48
共6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27 19:17
智能制造(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IM)是一种由智能机器和人类专家共同组成的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它在制造过程中能进行智能活动,诸如分析、推理、判断、构思和决策等。
通过人与智能机器的合作共事,去扩大、延伸和部分地取代人类专家在制造过程中的脑力劳动。它把制造自动化的概念更新,扩展到柔性化、智能化和高度集成化。
扩展资料:
综合特征
智能制造和传统的制造相比,智能制造系统具有以下特征:
自律能力
即搜集与理解环境信息和自身的信息,并进行分析判断和规划自身行为的能力。具有自律能力的设备称为“智能机器”,“智能机器”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独立性、自主性和个性,甚至相互间还能协调运作与竞争。强有力的知识库和基于知识的模型是自律能力的基础。
人机一体化
IMS不单纯是“人工智能”系统,而是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是一种混合智能。基于人工智能的智能机器只能进行机械式的推理、预测、判断,它只能具有逻辑思维(专家系统),最多做到形象思维(神经网络),完全做不到灵感(顿悟)思维,只有人类专家才真正同时具备以上三种思维能力。
因此,想以人工智能全面取代制造过程中人类专家的智能,独立承担起分析、判断、决策等任务是不现实的。
人机一体化一方面突出人在制造系统中的核心地位,同时在智能 机器的配合下,更好地发挥出人的潜能,使人机之间表现出一种平等共事、相互“理解”、相互协作的关系,使二者在不同的层次上各显其能,相辅相成。
因此,在智能制造系统中,高素质、高智能的人将发挥更好的作用,机器智能和人的智能将真正地集成在一起,互相配合,相得益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智能制造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27 20:35
智能制造,源于人工智能的研究。一般认为智能是知识和智力的总和,前者是智能的基础,后者是指获取和运用知识求解的能力。
智能制造应当包含智能制造技术和智能制造系统,智能制造系统不仅能够在实践中不断地充实知识库,而且还具有自学习功能,还有搜集与理解环境信息和自身的信息,并进行分析判断和规划自身行为的能力。
智能制造、是一种由智能机器和人类专家共同组成的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它在制造过程中能进行智能活动,诸如分析、推理、判断、构思和决策等。
扩展资料
从智能制造系统的本质特征出发,在分布式制造网络环境中,根据分布式集成的基本思想,应用分布式人工智能中多Agent系统的理论与方法,实现制造单元的柔性智能化与基于网络的制造系统柔性智能化集成。
根据分布系统的同构特征,在智能制造系统的一种局域实现形式基础上,实际也反映了基于Internet的全球制造网络环境下智能制造系统的实现模式。
智能制造系统的本质特征是个*造单元的“自主性”与系统整体的“自组织能力”,其基本格局是分布式多自主体智能系统。
基于这一思想,同时考虑基于Internet的全球制造网络环境,可以提出适用于中小企业单位的分布式网络化IMS的基本构架。一方面通过Agent赋予各制造单元以自主权,使其自治独立、功能完善;另一方面,通过Agent之间的协同与合作,赋予系统自组织能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智能制造 (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27 22:10
广义而论,智能制造是一个大概念,是先进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贯穿于产品设计、制造、服务等全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及相应系统的优化集成,旨在不断提升企业的产品质量、效益、服务水平,减少资源消耗,推动制造业创新、绿色、协调、开放、共享发展。
数十年来,智能制造在实践演化中形成了许多不同的相关范式,包括精益生产、柔性制造、并行工程、敏捷制造、数字化制造、计算机集成制造、网络化制造、云制造、智能化制造等,在指导制造业技术升级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同时,众多的范式不利于形成统一的智能制造技术路线,给企业在推进智能升级的实践中造成了许多困扰。面对智能制造不断涌现的新技术、新理念、新模式,有必要归纳总结提炼出基本范式。
智能制造的发展伴随着信息化的进步。全球信息化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从20世纪中叶到90年代中期,信息化表现为以计算、通信和控制应用为主要特征的数字化阶段;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互联网大规模普及应用,信息化进入了以万物互联为主要特征的网络化阶段;当前,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工业互联网集群突破、融合应用的基础上,人工智能实现战略性突破,信息化进入了以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为主要特征的智能化阶段。
综合智能制造相关范式,结合信息化与制造业在不同阶段的融合特征,可以总结、归纳和提升出三个智能制造的基本范式(图1),也就是:数字化制造、数字化网络化制造、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新一代智能制造。
(一)数字化制造
数字化制造是智能制造的第一个基本范式,也可称为第一代智能制造。
智能制造的概念最早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但是由于当时应用的第一代人工智能技术还难以解决工程实践问题,因而那一代智能制造主体上是数字化制造。
20世纪下半叶以来,随着制造业对于技术进步的强烈需求,以数字化为主要形式的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制造业,推动制造业发生*性变化。数字化制造是在数字化技术和制造技术融合的背景下,通过对产品信息、工艺信息和资源信息进行数字化描述、分析、决策和控制,快速生产出满足用户要求的产品。
数字化制造的主要特征表现为:第一,数字技术在产品中得到普遍应用,形成“数字一代”创新产品;第二,广泛应用数字化设计、建模仿真、数字化装备、信息化管理;第三,实现生产过程的集成优化。
需要说明的是,数字化制造是智能制造的基础,其内涵不断发展,贯穿于智能制造的三个基本范式和全部发展历程。这里定义的数字化制造是作为第一种基本范式的数字化制造,是一种相对狭义的定位。国际上也有若干关于数字化制造的比较广义的定义和理论。
(二)数字化网络化制造
数字化网络化制造是智能制造的第二种基本范式,也可称为“互联网+制造”,或第二代智能制造。
20世纪末互联网技术开始广泛应用,“互联网+”不断推进互联网和制造业融合发展,网络将人、流程、数据和事物连接起来,通过企业内、企业间的协同和各种社会资源的共享与集成,重塑制造业的价值链,推动制造业从数字化制造向数字化网络化制造转变。
数字化网络化制造主要特征表现为:第一,在产品方面,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得到普遍应用,产品实现网络连接,设计、研发实现协同与共享;第二,在制造方面,实现横向集成、纵向集成和端到端集成,打通整个制造系统的数据流、信息流;第三,在服务方面,企业与用户通过网络平台实现连接和交互,企业生产开始从以产品为中心向以用户为中心转型。
德国“工业4.0战略计划”报告和美国GE公司“工业互联网”报告完整地阐述了数字化网络化制造范式,精辟地提出了实现数字化网络化制造的技术路线。
(三)新一代智能制造——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是智能制造的第三种基本范范式,也可称为新一代智能制造。
近年来,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烈需求以及互联网的普及、云计算和大数据的涌现、物联网的发展等信息环境急速变化的共同驱动下,大数据智能、人机混合增强智能、群体智能、跨媒体智能等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加速发展,实现了战略性突破。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形成新一代智能制造——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新一代智能制造将重塑设计、制造、服务等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各环节及其集成,催生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深刻影响和改变人类的生产结构、生产方式乃至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实现社会生产力的整体跃升。新一代智能制造将给制造业带来*性的变化,将成为制造业未来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智能制造的三个基本范式体现了智能制造发展的内在规律:一方面,三个基本范式次第展开,各有自身阶段的特点和重点解决的问题,体现着先进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融合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另一方面,三个基本范式在技术上并不是绝然分离的,而是相互交织、迭代升级,体现着智能制造发展的融合性特征。对中国等新兴工业国家而言,应发挥后发优势,采取三个基本范式“并行推进、融合发展”的技术路线。
思想价值决定企业命运的时代已经到来。
在日益全球化和移动互联、人工智能技术日趋普及的趋势下,优势企业之间的最高阶段的竞争,不能局限于硬技术的竞争,而是体现在企业软实力的竞争,亦即思想的竞争。面对今天的市场格局及为未来趋势,你的企业应该有什么样的价值判断,应该有什么样的思想基础,应该发出什么样的声音,这才是关键。
巴黎高科路桥大学秉承法国精英式高等教育体系,针对工业发展需求,将技术、人文与管理相结合,教学内容具有更新快,目的性强的特点,在学术科研上以项目为主线,拥有强大的企业合作背景和资源。学校注重全球发展和国际合作,在四大洲共有67个合作伙伴院校。
ENPC DBA(IM)项目关注学员成长,更关注学员背后企业和行业发展,旨在为学员提供前沿的学术思想,科学的理论支持,同时结合中国当前制造业发展,为学员提供理论与实践之间科学转换的视角、方法和工具。
更多招生简章、项目信息,欢迎私信了解详情~~~~~~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28 00:01
中文实在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语言。提到“智能制造”这个词,如果先前并未查阅资料,没有陷入为主的定义,那么在中文语法里,它可以有两种理解:
第一种是智能化的生产制造方式,我们可以简称为 智能制造。第二种是智能类产品的生产与制造,也就是说,生产、制造智能类的产品,也可以简称为 智能制造。比如智能手机的生产、智能穿戴设备的制造、智能机器人的生产、智能交通工具的智造等等。并且这些智能产品,同样可以是在智能化的生产方式中诞生的。
作为专注智能制造领域的生态服务品牌,中发智造更侧重“智能化的生产方式”这一概念。谈论智能制造,应该关注的是智能科技给某一行业的供给、生产、制造领域带来怎样的冲击、改变与革新,而不是给人们的需求、消费、生活方面带来怎样的便利。比如自动驾驶/无人驾驶技术,研究智能制造的人应该关注的是这一技术如何改变优化邮递、运输、物流、仓储、配送等工作流程,而不是关注该技术如何便利人们的生活。
在这一定义下,智能制造可以理解为工业生产方式与制造流程的发展方向和优化趋势,即锁着科技的发展,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移动5G、3d打印、无人驾驶等各种可预见的、不可预见的科学进展与科技突破,将逐渐应用于所有的工业生产领域,革新生产方式,优化制造流程,甚至掀起下一次科技*。
这些技术当然不会无缘无故的应用于生产制造领域,生产制造方式也不会无缘无故向着智能制造的方向发展,总要有某种目标作为驱动力。那么这个目标是什么呢?中发智造认为,主要有两种:
第一,自由
智能制造出现之前,生产制造方式就一直朝着自动化的方向发展。自动化嘛,当然是希望机器能够实现自动生产,从而将人类从生产线上解放出来。毕竟从企业的角度讲,人力成本是远大于机械成本的,而从生产上讲,人的因素是最不稳定的,某个产品、某个工艺、某个环节,人直接参与的劳动越多,其质量、标准就越不稳定,毕竟人不是机器,也不应该成为一成不变的机器;从劳动者角度讲,谁都不愿意做谁都不愿意做枯燥、重复繁重的劳动,尽管我们从狭隘的角度讲,人工智能的应用,智能制造的发展必然会减少就业机会,但是从人性、从以人为本的角度讲,人本就不该从事繁重枯燥的体力劳动,
能够有更多自由时间,有更多享受生活的时间,能够做创造性更强的工作,才是人的根本价值的体现。
第二,个性
在智能制造出现之前,其实工业制造领域一直在谈论的柔性制造,就是在努力解决个性方面的问题
这个很好理解,比如说,每个人都想穿一件款式独一无二的衣服,都想用一部与众不同的手机,总想有一款别人没有的玩具,
相信每个人都有所体会,自己特别喜爱的衣服,出门就撞衫了;攒了几个月才买的手机,满以为是自己对生活品质的追求,结果却发现早已成为烂大街的“街机”。
而从实际需要的角度讲,每个人都会有独一无二的需求,当前的生产制造方式没有办法针对个人的具体需求生产特定的、小批量甚至定制的产品。这些产品如果由纯手工制作可能会存在耗时费力、精度欠缺、技术难点无法攻克等问题,但是如果放在智能制造环境下,只是小菜一碟。
当然,发展智能制造,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企业是否应用智能制造解决方案,想要通过这种解决方案达到何种程度的“智能化”,都要从成本与利润的事情考量——全面“智能”有可能是一个长期投资的过程,从长远角度看是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眼下却没有收益,这个时候企业自然应该考虑 “智能”到何种程度即可立杆剪影地优化生产方式与制造流程,进而节约成本,扩大收益。又应该如何循序渐进地实现全面“智能”,兼顾短期收益与长期发展。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28 02:09
智能制造(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IM)是一种由智能机器和人类专家共同组成的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它在制造过程中能进行智能活动,诸如分析、推理、判断、构思。和决策等。通过人与智能机器的合作共事,去扩大、延伸和部分地取代人类专家在制造过程中的脑力劳动。它把制造自动化的概念更新,扩展到柔性化、智能化和高度集成化。参考资料:http://ke.baidu.com/view/262577.htm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28 04:34
智能制造是以网络互连和最新的制造形式为支撑的,以智能工厂为载体。它具有信息深度的自我感知,智能优化自我决策和精准控制自我执行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