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结构性改革?怎么看待结构性改革?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19 09:43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6 00:22
1、结构性改革主要是指*与市场的结构。这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以贾康为代表的“新供给经济学”。他们认为,当前从我国经济生活的实际情况看,有着巨大的真实需求,而结构性供给不足的矛盾十分突出且将长期存在。因此其对策主张是从供给端入手,加大以*为中心的制度供给,其*主张简可化为“双创、双化、双减、双扩、双进、双到位”13个字。另外张卓元、迟福林等也认为,应当推动以*转型为主线的结构性改革。
2、结构性改革是指路经济发展方式从外延到内涵的结构变革。全国*财经委副主任尹中卿持这种观点。
3、结构性改革是指要素结构改革。这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林毅夫提出的“新结构经济学”。他认为,要实现经济长期增长,关键在于发挥*作用、推动要素结构的升级。
4、结构性改革是指投资与消费的结构改革。如波士顿咨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汉斯·伯克纳就主要是在这个意义上对中国改革提供建议的,即经济发展要更多依靠消费而不是*投资。有学者在这个进一步将结构性改革定义为内需与外需的结构。
5、结构性改革所有制结构改革,即经济发展要提高非国有部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和影响,如张军就是这个意义上描述我中国的经济*改革的。
6、结构性改革是指产业结构改革。较多的学者在这个意义上讨论结构性改革,中心意思是发展服务业,调整我国现在过高过重的制造业比重。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6 00:22
简短表述,中国经济正抓住转型升级良机:
中国经济这驾疾驰30年的马车虽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其结构长期不合理的矛盾日益突出,表现在内需与外需、投资与消费失衡;农业基础薄弱、工业大而不强、服务业发展滞后,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城镇化、中西部地区发展滞后;资源消耗偏高,环境压力加大等。专家指出,当前世界经济正处于结构大调整时期,无论发达国家还是新兴经济体都希望通过经济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国也要抓住这次机遇,完成自身的经济结构转型和升级。
内外夹击必须转型
中国经济正面临着双重压力。“对中国而言,当前受到了内外夹击,如果不进行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未来就没有出路。”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世界经济研究室副研究员张茉楠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从外部看,美国、欧洲等国家提出制造业回归。美国以往靠发展虚拟经济、金融业和服务业,但在金融危机后,奥巴马提出了再工业化战略,最近还采取了很多措施,包括*支持、资本回流等,这对中国制造业形成了竞争压力,中国若不尽快进行产业升级,很快就会被边缘化,被淘汰。
张茉楠指出,目前中国低端制造业也很难维持,因为中国的劳动力和原材料成本优势越来越低,越南等发展中国家也在发展制造业,对中国形成了一定竞争压力。高端制造业有发达国家堵截、低端制造业有发展中国家追击,在此环境下,中国必须转型升级才能找到出路。
从国内看,也有诸多因素*迫尽快转型升级。张茉楠认为,当前国内面临人口红利减少、要素成本上升、竞争力落后、产业基础薄弱等问题,若想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尽快转型升级。
经济转型的概念早已提出,“十二五”规划将其内涵进一步丰富,博鳌亚洲论坛国际咨询委员会委员龙永图分析说,这些转变归纳起来可以有以下几方面:经济的增长从更注重数量向更注重质量方向的转变;经济的结构从以制造业为主向以制造业、服务业和现代农业共同发展的方向转变;经济增长的动力从过去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到依靠投资、出口和内需,而且以内需为主导的这样一个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当前是转型良好机遇
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每次经济艰难之时,都是改革自身问题实现质的飞跃的关键时期。瑞信董事总经理、亚洲区首席经济学家陶冬称,中国经济大约每隔10年,会有一次*上的递变,一次结构性改革,令经济破茧而出。
张茉楠认为,全球都在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大家都在变,这其中就蕴涵有机会,谁转型转得快谁就能赶上新一趟世界经济列车。中国企业若不加快创新、研发,加快产业升级和转型,肯定就没有出路了。
中国*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副所长、研究员巴曙松表示,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与经济转型,为经济增长培育新的增长动力是当务之急。在外部市场动荡的环境下,要重点拓展内需,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将社会资金更多引入到实体经济中,放松一些门槛较高行业的准入管制,为经济增长培育新的增长点。
重点要提升产业链
下一步应如何推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国家*宏观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一鸣提出应从八个方面来应对:
第一,坚持扩大内需。
第二,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第三,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第四,积极推动绿色经济发展。
第五,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
第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第七,调整收入分配结构。
第八,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
对于人们常常提到的扩大内需,有专家提出不同意见。张茉楠认为,中国需求不能成为拉动世界经济的引擎。目前中国制造业还没有很大的优势,国民经济基础薄弱,靠消费拉动世界经济是发达国家给我们设下的一个陷阱。必须制造业和内需双轮驱动。一个轮子是制造业,要进行产业升级和创新,打下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基础,提高整个国家的产业核心竞争力。另一个轮子是扩大内需,但做到这一点需要从国富到民富,藏富于民,让百姓有钱花。
“一味转向消费,整个经济基础会出现风险”,张茉楠提醒说,西方是高福利国家,敢消费。我们若过于激进谈消费,有透支未来经济增长的可能。转型要沿着产业链往上走,不要偏重消费。以上分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6 00:23
比如一二三,三个产业的比例就是结构。
我国原来是农业国,第一产业为主。改革后以第二产业为主,工业发展迅速。中国制造世界闻名。
现在要发展第三产业,三种产业之间的比例调整就属于结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