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3-25 13:29
共1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25 14:58
在现有的辐射类型中,对人类伤害较大的被称为电离辐射,而大家关注的移动通信基站的辐射是一种电磁辐射,理论上并不会对健康造成伤害。 一提到“辐射”二字,不少人总有些谈虎色变的感觉,这并非没有理由。 根据辐射强度和方式的不同,科学家早已对辐射进行了一些分类。
在现有的辐射类型中,对人类伤害较大的被称为电离辐射。 移动通信基站的辐射,它根本就不是什么电离辐射,而是一种电磁辐射,是一种频率在0—300GHz的电磁波,它不会引起物质电离,一般也不会破坏分子结构,因此理论上并不会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伤害。
2008年12月,日本东京女子医科大学对比了322名使用手机的脑癌患者和683名健康人,也发现使用手机与脑癌发病率无关。对此,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检测中心副总工程师刘晓勇给出的说法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独立科学专家组及健康机构的结论是,在国际电磁波安全标准之下,没有确实证据证明手机、基站这类非电离的电磁波辐射对人体有害。
” 国家规定的基站辐射标准功率密度是小于40微瓦/平方厘米,现在移动通信基站建设时执行的都是小于8微瓦/平方厘米,实际使用中,这个数字可能还会更小。 据了解,目前国际上通用的评估人体在电磁场中所受影响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对于正常使用时距离人体20厘米以内的便携式发射机产品(如手机、Pad),通过比吸收率(SAR)来判定电磁场强度,单位通常是瓦/千克;另一种是对于正常使用时距离在人体20厘米以外的固定台式发射机产品(如通信基站),通过电磁场对人体照射的计算来判定电磁场强度,单位通常是微瓦/平方厘米。
“这两方面,我国制定的管理标准都相当严格, 中国联通(13。16, 0。32, 2。49%)有关人士也表示,在实际的通信网络建站过程中,考虑到不同基站之间存在信号叠加的情况,所以一般运营商都会对基站的实际辐射值提出比国家标准更加严格的要求。
“虽然国家规定的功率密度是小于40微瓦/平方厘米就行,但是考虑到基站信号会有相互叠加的水平出现,所以现在移动通信基站建设时执行的都是《电磁辐射防护规定》1/5的标准,即功率密度小于8微瓦/平方厘米,而实际使用中,这个数字可能还会更小。” 对此,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环境检测中心高级工程师袁玉明曾经进行过一些专项测试,测试结果显示,部分无线路由器在最近处的辐射功率密度可达127。
6微瓦/平方厘米,当距离半米时功率密度仍有1微瓦/平方厘米,几乎是通信基站的10倍以上。 和辐射增值无关 信号不好时,手机会自发增强功率以建立和基站之间的联系。因此,正在高速兴建的5G网络基站覆盖越密、手机信号越好,用户受到的辐射影响反而会越小 据中兴通信相关专家介绍,电磁波在空中衰减得很快,电磁辐射强度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也就是说理论上距离通信基站越远,人体受到的影响就越小。
例如距离增加10倍,电磁辐射将是原来的1/100。中国联通在2011年建设WCDMA基站时提交的一份测试报告就显示,在离其测试基站12—16米距离之外的检测点得到的功率密度仅为0。06—0。10微瓦/平方厘米,而在距离基站2米之外的功率密度则是3。
49—3。78微瓦/平方厘米之间,至于在基站的正下方楼层,功率密度更是低到0。01微瓦/平房厘米的水平,“这主要是因为基站的电磁波主要向水平方向发射,在垂直方向上衰弱明显,所以基站的正下方,功率密度往往是最小的,业内对此给了形象的说法,‘灯下黑’。
”上述专家称,在这个意义上,普通家庭用户对于居住在移动通信基站的下方,实在无需有太多的顾忌。 那这是不是又可以简单定义为离基站越远越健康呢?当然不是。据北京邮电大学教授高攸纲介绍,实际上人们在使用移动通信服务的过程中,手机才是更具威胁性的辐射源,因为离人体的距离更近,因此想办法降低手机的功率才是减少移动通信辐射的关键。
他表示:“移动通信基站密度越高,每个基站的电磁辐射强度越低;手机距离移动通信基站越近,手机在使用过程中对通话者的电磁辐射量越低。”据他测试发现,手机信号强度显示“一格”时,手机发送功率在1瓦以上;信号强度显示“五格”时,发送功率只有0。1瓦左右。
以此分析,城市居民忙着“强拆”小区的基站,结果弄得自己的手机信号接收不好,不得不自发增强功率和基站之间建立联系,反而加大了对自身的辐射危害,这其实是一种不明智的做法。 同样的道理,对于目前三大运营商正在高速兴建的5G网络,基站覆盖越密、手机信号接收越好,用户受到的辐射影响反而会越小。 “5G网络传输的提速,主要是通过传输带宽的扩容实现的,这就像高速公路的扩宽工程,和基站的信号发射功率之间并没有直接联系。”据上述移动人士介绍,4G时代三大运营商的频率带宽普遍在1—5MHz水平,5G时代则提升到了20MHz,频率带宽的提升让5G的网速有了明显的改善,但5G基站在辐射标准上仍然要遵守国家的相关规定,不会大于40微瓦/平方厘米,所以就算基站建得更多更密,也不会导致辐射量的提升。
根据目前5G建网比较领先的中国移动的计划,截至今年底,全国移动5G基站的总数将会达到40万个,其信号覆盖能力将向4G网络看齐。“这样的高密度网络覆盖下,不仅人们的5G无线生活将会享受到随时随地互联的便利,而且因为信号覆盖完善了,手机搜网更加迅速了,用户反而受到的是更加少的手机辐射。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25 16:16
人们普遍担心的辐射,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远处的基站,二是身边的手机。
5G 网络的提速,是通过扩容传输带宽、提升抗干扰能力和接收灵敏度而获得的,并不是依靠加大 5G 基站的发射功率,所以5G 基站的辐射标准并没有改变,仍然是 40 微瓦/平方厘米。在同一区域内,基站数量决定了信号覆盖的强弱,信号覆盖的强弱则会直接影响手机的辐射量。因为设计原因,我们使用的手机,在信号覆盖较弱时,为了保证通信正常,会加大自身天线的功率,辐射也会随之增加。 5G 时代,基站数量会大幅增加,信号覆盖会随之变得更强,手机的辐射也就会变得更小啦!
总而言之, 5G 的到来,不会带来更大的辐射。小伙伴们可以放心使用!要小翼说啊,担心 5G 基站的辐射,还不如担心一下紫外线的辐射呢!炎炎夏日,大家出门在外可要多多注意防晒。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25 17:51
不会的。5G基站功率相当于微波炉,辐射可以忽略不计。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25 19:42
私下里告诉你这东西对人体健康肯定有一定的影响,但在公开场合必须说对人体无害,因为这是*正确。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25 21:50
那是一定会,5G辐射会威胁到人体健康的。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26 00:15
据我体验会的,打开wifi这两年周围多了很多cmcc5g热点,会导致精神不振估计会对大脑有影响,以前不会这样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26 02:56
说有害的那些人,都是被营销号假新闻*的。我妈我爸就是被*的那些人,通常年龄太低或者太高的人,很容易对UC头条小视频等深信不疑,3g那会,手机辐射就被吹上了天,说玩手机致癌、降智等,甚至联系到核辐射(生孩子畸形)......以至于我在床上玩手机如果被爸妈发现肯定会被骂的头破血流:“你不要命了吗?”当然,手机对人身体和生理的确有害(比如视力,不合群不自信等),但好处就是提升效率,增长眼界...现在5g了,3g那些人也没怎么样.....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26 05:54
手机和基站没有交换,就没有通讯,高速网络数据交换必然有大的功率,怎么解决大功率,那就是拆分。2G时代,用的是铁塔基站,4G时代,用的是路灯柱上小方盒和小区楼道和大厦电梯电缆井和地下车库的布线发射器,再想想5G,不用多说,大家也明白了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26 09:09
把那些觉得5G辐射有危害的造谣的人扔切尔诺贝利核电厂4号反应堆附近他们就知道5G有没有危害了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26 12:57
还好吧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26 17:02
解历史悬疑,破时事之重重黑幕:ee.jron.es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26 21:23
不知道,因为存在争论。
迄今为止,没有任何研究表明存在一致的证据,证明接触射频场强度低于造成组织发热的限值,会产生不良健康后果。
1996 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建立了「国际电磁场计划」,以调查人体长期暴露在极低频电场和磁场中是否会危害健康,我国也曾经加入其中。最终该项目于 2008 年发布了评估结果与建议,上述回答来自相关结论。
电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只要电在传输,附近输电线和用电设备周围就会存在电场和磁场,包括但不限于基站,手机等电子产品。
这些常用电子产品会产生电磁辐射,把能量以电磁波的形式发送到空间。一般而言,电磁波的频率和强度越高,电磁辐射的能量就越大。对于移动通信系统来说,用户能体验到的电磁辐射可能来自于基站和手机。
因为电磁波在空间传输会遭遇能量衰减,WHO 的研究结果显示,日常手机能够对人体造成的电磁辐射要远远大于基站,也就是说 5G/4G/3G 网络中主要的电磁辐射来源,是手机。
当电磁辐射作用于人体时,可能会对人体产生热效应和非热效应两种影响。
热效应已经研究的很透彻了,并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一直在使用,比如微波炉、太阳能热水器就是热效应的经典应用之一。
通常热效应需要通过提升人体组织温度,来加热组织,从而影响人体健康。不知道大家平时注意过微波炉的功率没有,微波炉需要数百甚至数千瓦来发射电磁波,才能完成食物的加热。
热效应过高会对人体产生负面作用。那么如果我们要减弱热效应,就可以反向操作,*功率指标。
这也是目前*和国际组织正在做的,当前世界上所有国家关于电磁功率的标准都是为了降低热效应对人类的影响而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