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目前有无发现海底可燃冰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2-23 18:44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懂视网
时间:2022-02-23 23:06
海底可燃冰在哪里发现的?
1.可燃冰最初被发现,并不是在海底。早在20世纪30年代,工程技术人员就发现,一些输气管经常会被奇怪的冰块堵塞。
2.1972年,在开发北极圈内的麦雅哈天然气田时,人类第一次发现了这种以矿藏形式存在的天然气水合物。
3.1996年夏天,德国科学家搭乘一艘海洋考察船对北太平洋水域进行考察,水下摄像机在800米深的海底拍摄到了晶莹的亮光。
4.一位科学家从这种冰块上取下一小块用火柴点燃:冰雪般的东西开始燃烧,直至冰块变成了一滩水。
总结
1.可燃冰的最初发现并不是在海底而是在输入管中。
2.1972年,人类第一次发现了以矿藏形式存在的天然气水合物。
3.1996年在800米深的海底拍摄到了晶莹的光亮。
4.从海底取出样品燃烧直至变成一滩水。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2-23 20:14
中新网11月24日电 “天然气水合物是未来人类最理想的替代能源之一,它将改变世界地缘*。”11月21日下午,中国海洋物探创始人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金庆焕在中国科协2004年学术年会作特邀报告时说。
据中国矿业网消息,专家估计,全世界石油总储量在2700亿吨到6500亿吨之间。按照目前的消耗速度计算,剩下的石油最多在50年内将被耗尽。天然气水合物的发现,让陷入能源危机的人类看到新希望。
据金庆焕介绍,天然气水合物俗称“可燃冰”,是近20年来在海洋和冻土带发现的新型洁净资源,是天然气和水在一定的温度、压力条件下相互作用所形成的貌似冰状可以燃烧的固体。据估算,世界上天然气水合物所含有机碳的总资源量相当于全球已知煤、石油和天然气的2倍。
金庆焕说,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后备能源问题关乎国家经济安全。而作为人类最理想的替代能源之一,天然气水合物将改变世界地缘*。日本一直为能源匮乏而忧心,而他们仅在初探静冈县御前崎近海水合物的天然气资源量就达7.4万亿立方米,足够日本消耗140年。
中国从1999年起才开始对天然气水合物开展实质性的调查和研究,近5年来已在南海北部陆坡、南沙海槽和东海陆坡等3处发现其存在的证据。金庆焕说,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对天然气水合物的调查研究晚了30年,尚有许多新的领域没有突破。据透露,明年中国将钻探第一口探井,进行天然气水合物的储量勘测,预计在2020年进行开采。
“可燃冰”:沉睡海底的未来清洁能源
人们都知道,天然气管道里奔流着气体和水的混合物,而这个管道经常会发生故障,天然气中的甲烷分子被水分子吸收,其结果,会产生白冰一样的物质并使管道堵塞。这种物质就是所谓的“可燃冰”——甲烷水合物。
所谓“甲烷水合物”,是由水分子与甲烷分子组合而成的冰状固体物质,它在低温和高压下保持稳定状态,主要埋藏在永久冻土层下或是海底深处地层中,如果能够把甲烷水合物中的甲烷分离出来,那它就能成为一种取代石油和煤炭的能源,因此20世纪70年代以后,甲烷水合物便开始作为一种具有潜力的新能源而受到世界的关注。日本存在着能源不足的问题,其能源自给率仅为20%,所以,日本自然也对这种新能源予以很大的关注,根据超声波勘探结果推测,日本周边海底埋藏着约7万亿立方米的甲烷水合物,相当于日本100年的天然气使用量。
自1995年至2000年,日本有关部门对甲烷水合物资源进行了基础性研究,研究人员在从纪伊半岛到四国一带的太平洋海面上进行了勘测,在与日本列岛走向大致平行的南海海沟发现甲烷水合物并进行了采样,从而证实了超声波勘探结果的推测。在这一勘测研究的基础上,日本经济产业省制定了自2001年至2016年为期16年的“甲烷水合物开发计划”。如何有效地对沉睡在海底800~3000米深处的甲烷水合物进行探测,用什么方法在什么地方进行挖掘,甲烷水合物的开采是否会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有关部门将对这些问题进行充分研究,并通过实际探测、试开采以及试生产来对研究结果进行验证。2004年将正式在日本近海十多处开始试验性开采。
就所推测的甲烷水合物埋藏量来说,这一能源是很可观的,但问题是,7万亿立方米的甲烷水合物有百分之几是可能开采的,开采的经济价值如何。如果目前所拥有的技术能力只能开采其中数个百分点,或是即使能够开采,但开采成本和运输成本要比石油或天然气的开采来得高,那么,甲烷水合物开采则无意义可言。同时,虽然甲烷水合物是一种无污染能源,燃烧时不会产生硫磺氧化物,但是,甲烷也是一种导致地球环境变暖的物质,所以,是不能让它在空气中扩散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2-23 21:32
我国首次发现世界上规模最大被作为“可燃冰”即天然气水合物存在重要证据的“冷泉”碳酸盐岩分布区,其面积约为430平方公里。这是记者从2005年4月14日在京举行的中国地质博物馆收藏我国首次发现的天然气水合物碳酸盐岩标本仪式上获悉。
该分布区为中德双方联合在我国南海北部陆坡执行“太阳号”科学考察船合作开展的南中国海天然气水合物调查中首次发现。冷泉碳酸盐岩的形成被认为与海底天然气水合物系统和生活在冷泉喷口附近的化能生物群落的活动有关。此次科考期间,在南海北部陆坡东沙群岛以东海域发现了大量的自生碳酸盐岩,其水深范围分别为550米~650米和750米~800米,海底电视观察和电视抓斗取样发现海底有大量的管状、烟囱状、面包圈状、板状和块状的自生碳酸盐岩产出,它们或孤立地躺在海底上,或从沉积物里突兀地伸出来,来自喷口的双壳类生物壳体呈斑状散布其间,巨大碳酸盐岩建造体在海底屹立,其特征与哥斯达黎加边缘海和美国俄勒岗外海所发现的“化学礁”类似,而规模却更大。
“可燃冰”是由天然气与水分子结合形成的外观似冰的白色或浅灰色固态结晶物质,因其成分的80%%~99.9%%为甲烷,这些碳酸盐岩的形成和分布记录了富含甲烷流体的类型、性质、来源、强度变化及其与海底可能存在的水合物系统的关系等情况。
中德科学家一致建议,借距工作区最近的中国香港九龙的名谓,将该自生碳酸盐岩区中最典型的一个构造体命名为“九龙甲烷礁”,其中“龙”字代表了中国,“九”代表了多个研究团体的合作。
据科学家估计,全球的天然气水合物储量可供人类使用10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