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用的捕鱼工具是什么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0 04:39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3 17:06
新石器时代早期,人类狩猎和捕鱼的工具种类丰富:长矛、弓、骨镞、石球等工具用于猎捕陆地上的猎物;骨制的鱼钩、鱼叉、鱼镖以及麻绳编织的渔网用于捕捞水里的鱼类。
聪明的他们还发明了一种骨哨,他们使用骨哨模仿动物的叫声,来吸引猎物,等猎物慢慢走近时,再伺机将其捕获。
渔具的发展
6000多年前,中国已出现骨制鱼叉、钓钩、*头、鱼镖等。3000多年前已出现铜制钓钩。古代甲骨文中有用竿和网捕鱼的象形文字;
当今盛行的渔具、渔法是近二三百年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如长带形的流刺网和围网、袋形的拖网和定置网、各种形式的钓渔具等,均已由小型、简单发展到大型、复杂,由沿岸作业延伸到深海大洋作业。渔具材料也被合成纤维及塑料等取代。自20世纪50年代起,世界渔具已渐趋现代化。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3 17:07
1、渔网
渔网是最传统的捕鱼工具了,很多人都会有渔网来捕鱼,不同的大小的渔网所捕获的鱼类也是不同的。
2、鱼篓子
在一些地方也是比较常见的,将鱼篓子放置在固定的位置,等鱼自动钻进去,也不像渔网一样要用人力去操作。
3、鱼叉
鱼叉也是一种比较传统的捕鱼工具,专门用来捕大鱼的,当然每次捕获的数量也是有限的,效率不高。
4、搬罾
捕鱼法早在宋代清明上河图里就有记载,留传到现在已有一千多年了.搬罾就是用四根支竿绑成十字挂在一根主竿上,把渔网挂在四根支竿顶端沉到水底,每隔一两分钟用绳子拉起来,鱼正好从网里游过就被捕起来。
5、鱼笼
呈喇叭筒状,类似的大型花瓶,用竹篾编织而成,鱼笼捕鱼的奥妙在于:它的外部是一头闭合的外套,开口内重叠一个同口径如呈漏斗状的内套,组合后用篾丝固定,将鱼笼安放在沟渠内垒起石坝处,鱼笼入口迎着水流,放置在溪流之中。
开口最初相当宽,鱼儿易于从开口处游进笼中,而入口末尾的交叉枝条阻止鱼儿逃离,鱼一旦钻进鱼笼肚子里就出不来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3 17:07
一、网渔具是最常用的一种捕捞工具,在捕捞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
1、汕汕,即樔,古又称为撩罟,即今日抄网。是比较原始的囊袋状有把式的小型网具之一,主要用于内陆淡水,作业规模小。
2、先秦及后世还有一种渔具,称为“罾”,其“形如仰伞盖,四维而举之”,系敷网类渔具。
3、帘即刺网,横向垂直布设于鱼类通道上,阻隔或包围鱼群,使之刺入网目或被缠于网衣上而受擒。
4、索罛、围罛,即围网。索罛眼疏,专捕大鱼;围罛眼密,以取小鱼。这种网具最适于捕捞密集或合群游弋的中上层鱼类。
5、除上述几类之外,古代属于网渔具的还有拖网类、建网类、掩网类等。
二、钓渔具也是历史悠久、使用广泛的捕鱼工具。中国古代钓渔具的形式主要有下列几种:
1、直钩钓,是一种鱼卡,它用兽骨磨制,成棒形,两端尖利,中间钻孔穿线。鱼儿呑之,会卡于口鳃。
2、铁鱼钩,出现于春秋时期,到西汉完成大换代。
3、车钓,出现于晋代,主要产生于长江流域。先人制一钓车,将长线缠绕于车上,鱼儿上钩膈,用钓车收线取鱼。
4、筒钓,出现于唐代。它截竹为筒,不系线和钓钩;钓时定置于适当水域,无人看守,隔一定时间收线取鱼。
5、拖钓,宋代渔人用大钩如臂,缚一鸡鹅为饵,俟大鱼呑之;随行半日方困,稍近之;又半日方可取,忽遇风则弃之。取得之鱼不可食,剖腹求所呑小鱼,小鱼一腹不下数十枚(尾)数十斤。
6、
滚钩钓,它在一根竿上附结许多支线,支线再结大量钓钩,通常用于江海底层大鱼。这种钓法创于南宋,盛于明朝。
7、饵延绳钓
,明清时期,随着海上进军的深入,人们已经认识了带鱼的诸多习性,栖息中下水层、集群洄游、凶残自食等。据此,渔人截竹为筒缒索,索间横系钓丝,丝数“或百或数十”,丝距“各二尺许”。然后丝上以带鱼尾为饵。“一钓则群带衔尾而升”。
三、箔筌渔具是用竹竿或篾片、藤条、芦秆或树木枝条等所制成,广泛分布于南北各地,其形式和功能也多种多样。有的起源也很早,如笱在原始社会文化遗址中已有发现,罩、罶、椮等在先秦汉代文献中时有记载。箔筌渔具按其结构特点和使用方法大致分为:栅箔类、笼箅类两种。栅箔类是以竹木及其制品编织成栅帘状揷在水域中拦捕鱼类的一种渔具。栅箔始自鱼梁。鱼梁也是以拦截方式捕鱼的,但鱼梁主要以土或石筑成,工程难度大、耗费多且效果不佳。唐时称栅箔类渔具为篊、沪或簖。笼箅类以竹篾藤条等编织成小型陷阱、潜藏处所或作盛贮水产品的渔具,以及作捕捞用的笱、罶、篓、笭箵等通常设置在江河缓流处,湖、海近岸浅水场所或杂草边缘,使鱼虾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