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0 04:37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29 17:59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 知识观、学生观以及评价观的变革呼吁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的任务不再局限于“传道、授业、解惑”,而且要“启智、陶情、冶性、锤志、健体”。在新课程推广之际,教师对自身角色的重新审视与定位已成为当务之急。 我们现在面临的首要问题则是改变教学观念,要把教育新理念融入到日常的教学决策与教学行为中。新课程需要有新理念支撑,需要教师具有与之相应的思维方式。 首先,我们要把课堂的主动权让给学生,放手让学生“学”。新课程带给我们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参与式学习,教师要尽可能以一个朋友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群体中去,让学生敢问、敢说、敢辩、敢写,使他们在无拘束无压力的课堂上自由地学习。在课堂上,教师精讲少讲,腾出1/3到1/2的时间,让每个学生主动学习,思考,操作和讨论,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个别学习,小组学习、大组讨论、学生执教等几种教学组织形式。此外还根据具体的实际需要选择和组合运用多种形式,从而扩大学生在单位时间内有主动活动的空间,释放每个学生的活力,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在有限的课堂时间中,充分发挥出教学效益。 其次,精心设计提问,激发学生思维。课程改革有两个不可分割的因素,即技术因素和人的因素。课程设计是课程改革的“技术因素”,教师是课程改革中“人的因素”,只有实现“技术因素”与“人的因素”的统一,新课程实施工作才能顺利进行。在新课程中,教师作为“人的因素”,不仅是课程的执行者,而且是课程的建设者、调试者,是课程实施中问题的协商者、解决者。因此,新课程对教师在课程决策、开发、研究能力上提出了许多新要求,同时,教师的课程地位和对课程的作用也将获得新的提升。上课时,教师先提出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想想如何解决,以任务激发学知识的主动性。 再者是学生学习方式转变。我们要注意做到:(1)既重视科学精神,又充满人文精神教育,也就是基本功要扎实,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熟练,还要关注每一个孩子,尊重学生人格,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2)既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又突出创新精神的鼓励,学生要好质疑问难,喜欢探究问题,好问“为什么”,能言善辩,不管对、错,都要真实地吐出心里话,“不吐不快”,形成运用不同策略解决问题的初步能力。(3)既重视德、智、体、美诸育的整合,又强调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 再次是教学模式观发生转变。随着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学模式要发生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论是注入式,还是启发式,都是以教师传授知识,学生接受、记忆、理解知识为目的,学生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容器。研究性学习,是学生主动从事的学习活动,是自寻研究方向、自主探究、自主解决问题的,可以说教学模式是学生带着问题走向教师,请教师解答以前没有遇到过的问题。因此,教师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就要转变教学模式观,主动地、大胆地激励学生积极思维,敢于质疑,主动探究。在拓展性练习中,求解方法都存在多样性,有时答案也有多种。一题多解,旨在增强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最后是教学评价观的转变。要获得亲身参与和研究探索的体验,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资源的能力;要培养科学素养,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掌握科学方法;要学会与同学分享与合作,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公德心。就要根据教学目标的改变转变过去的评价方式,从评价教学结果转到既评价学习过程和方法,又评价结果;从评价记忆、理解知识转到评价知识技能的应用,从评价个人钻研转到评价交流和合作;从关注少数尖子生转到关注全员参与。全面评价全体学生参加学习活动的过程,在学习中采用的方法,学习中的态度、情感,以及与人交流和合作的情况,亲自动手实践的能力,运用知识解决疑难的能力。这样,评价就发生了全新的变化。 教师的自身素质也应随之不断变化。第一,具备德高为范的*素质。教师必须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必须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必须处处以身作则,用自己的好作风、好道德、好思想为学生树立好的榜样。第二,具备学高为师的业务素质。教师既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又要了解相关学科的一般知识,做到一专多能。只有这样,教师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才能站得高,看得远,高屋建瓴,游刃有余。要走出“应试教育”的窠臼,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就要转变教育观念,摒弃传统陈旧的教法,探索教学规律,掌握、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第三,具备热爱学生的心理素质。爱学生是教师必备的心理素质。教师爱学生就要对学生尊重,理解,信任,与他们建立起平等、民主、亲切的关系。第四,具备开发课程资源的能力。教师要能够依据地缘特性、地方文化特色以及学生的个性差异和需求,建构校本课程;教师应该围绕学生的学习,引导学生走出教材、走出课堂、走出学校,充分利用校外课程资源,在社会的大环境中进行学习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