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培养和弘扬体育精神中发挥表率作用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0 03:08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9 19:20
生命在于运动,更高,更远,更强。活力四射,*爆发。挑战极限,意志,品性,自身素质。生命的本源就在活动,增强*,健康向上,积极努力,挑战人的意志力和爆发力。只有这样,生活才会迸发巨大*和魅力,更加精彩,完美。
体育教学所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应体现“学为核心,导为关键”的原则,把教师的“导”始终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导向:体育教师是体育课的设计者、实施者,在制定一系列教学计划时,应围绕培养跨世纪人才的宗旨,紧扣体育教学大纲,向学生提出明确的学习目的、要求,评估的目标细则。在开学前应制定导向计划,在课中应有导向措施。导向应体现三方面的要素:即教学目标—必须学什么;教学策略—如何教、如何学;教学评价—获得反馈信息。如一节课的“导向”包括: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二、导趣:培养学生的兴趣,就是培养学生经常性地、创造性地获得知识的意向,并且使所学的知识逐步达到更高的系统化意向。因此,在教学中要挖掘教学内容的新颖性和情趣因素,精心设计场地、安置器材、改进教法,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创造兴趣点,满足学生的生理需要和精神需要,使其“易学、乐学、善学”,从而系统地掌握体育知识和锻炼方法,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体育教学有区别于其他学科教学的显著特点。在教学的全过程中,教与练习必须密切结合,教师与学生接触频繁,且须配合默契。因此师生感情是否融洽,也会成为学生是否有兴趣的一个因素。首先,要保证师生感情融洽,教师自己必须带着爱心去上课,并把这种感情体现在行动上。带着爱心去上课,教师要处处关心、爱护学生。比如上课时天气较热,教师就要想到减少学生活动量;天气较冷时,教师就应想到学生衣着的厚薄,出汗后是否会感冒;遇到学生头疼脑热,教师就应让学生休息。这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小事,如果处理得当,就能使学生感到温暖,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次,教师要有热心和耐心。有些动作学生一时掌握不了,教师千万不可急躁,更不能埋怨,而要满腔热情地帮助、指导学生。另外,还要注意教育方法。当学生出现失误或对教师不尊重的时候,教师应宽容,应冷静,要用爱心去感化他们,使他们主动克服缺点和错误,当然,宽容不是无限度的,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三、导法:体育教学必须瞄准学生的未来生活,教会学生锻炼身体的方法,培养学生基本活动的能力,让学生弄清锻炼的原理、价值和锻炼评估指标以及掌握体育锻炼的卫生知识等,让他们将来的自我锻炼更趋科学性和实效性。四、导知:传授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技能是完成体育教学任务的主要内容之一。因此,在体育教学中,首先应注意体育基础知识的传授。它包括体育的发展、体育的意义和作用、有关生长发育方面的知识、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体育卫生知识、体育欣赏、体育美学等。如为什么要进行体育锻炼,体育锻炼应遵循的原则。其次在传授基本技术、技能时,应结合有关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等知识进行引导,如跳高为什么要制动?这样让学生能用体育的专业知识去理解体育的内涵,解释体育现象,领会体育原理,掌握体育锻炼方法,提高运动能力,丰富学生的体育文化,并使之在终身体育锻炼中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五、导思:我们认为体育教学不应只是让学生被动的掌握几种方法,而应让学生创造性地、积极地学习。教师在教学中积极启动学生的思维,不仅对学生掌握体育的技术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且对开发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有着其它学科不能替代的作用。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提高教师的语言艺术,经常采用提问、比较、总结、演示、纠正错误等方法,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观察,多层次思考,启动学生的各种思维,从而让学生理解体育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要领、熟练掌握动作的技术,最终使受益者达到“知其所以然”并能“举一反三”的实际效果。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就是要培养学生的一种体育精神。什么是体育精神呢?体育精神是指体育运动中所蕴含着的对人的发展具有启迪和影响作用的有价值的思想作风和意识。体育精神的教育是中学体育教学中更高层次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忽视,应积极挖掘。体育精神对中学生的全面教育、全面发展,对中学生人格精神的价值在于:培养中学生愉快的生活态度,较强的身心适应能力,个性的发展,个人行为的规范化,责任感,与同伴的合作精神,竞争、拼搏、信心、荣誉的信念,公正的看待问题,遵守规则和规定,遵从社会法规。在丰富多彩的体育运动中尽管其技术手段,比赛方法,胜负的形式各不相同,但其基本的体育精神是相通的。学生投入到体育运动中就已经开始接受体育精神的影响和教育,受到体育精神的熏陶,改变和塑造着自己的人格精神。中学体育教学的改革和深化,这是一个高层次的战略目标,我们应当在体育精神的挖掘、提炼上,在体育精神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上狠下一番功夫。用体育精神进行人格教育,所以说,体育运动是培养坚强意志的一片沃土,有待我们中学体育教师的深耕细作。六、导德:体育教学应正确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思想教育要结合体育的特点,渗透到体育工作的每个环节中去。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不断提高和锻炼自觉性和责任感,培养他们热爱集体、朝气蓬勃、勇敢顽强、艰苦奋斗等优良的品德和良好的体育作风。第一,将勇敢顽强精神的教育与器械体操的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器械体操的动作不是一两次课就能掌握的,要掌握有一定难度的动作,就必须付出艰辛的努力。也就是说,在学习器械体操中,会碰到许多困难。比如,有时练得很累,手掌会磨破流血,有时甚至从器械上掉下来。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教育学生努力掌握基本技能,而且还要教育学生树立不怕苦、不怕累、迎难而上的精神。在器械体操教学中,我们常常看到,有的同学一上杠子,就吓得动作失常。对这类同学,除了耐心帮助他们掌握技术要领外,更重要的是要心理“治疗”,鼓励他们对自己要有信心,让他们体会自信的重要性。同时,培养同学们热情关心他人的良好道德品质。第二,将吃苦耐劳、勇于拼搏的精神教育与田径类的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起来。田径项目的练习既苦又累,枯燥无味。特别是在进行中长跑的教学时,有些同学更是感到心里发怵。这时,教师除了要对同学们进行跑的技术、呼吸方法、体力分配的指导外,还要对同学们进行中长跑锻炼的实践意义教育,启发同学们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坚持,以不怕苦不怕累的坚毅精神战胜自我,知难而进,顽强拼搏,勇往直前地奔向胜利的终点。第三,将团结互助,协作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教育与球类教学紧密地结合起来。大多数球类项目都是通过集体配合进行的。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在球类教学和比赛中努力培养同学们的集体主义精神,使他们学会团结协作,密切配合,不能搞个人英雄主义。只有这样,才能在思想上和行动上保持一致,形成一个牢不可破的整体。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好成绩。经过一堂课的学习,学生在生理、心理上都承受了一定的负荷。体育课的结束阶段首先要通过一些放松的整理运动,使学生逐渐恢复到相对安静状态。此时,我们仍需要对学生提出要求,使他们对待事情应善始善终,防止虎头蛇尾、半途而废,培养学生良好的敬学、敬业精神。在体育课教学的结束阶段还要小结本课教学情况。除了对本课的教学内容,在技术上进行总结归纳外,还要对同学们学习情况,包括思想品德进行讲评,肯定优点,指出不足之处,这样来引导同学们取人之长,克己之短,使他们通过体育课的教学能够在身体和思想上都有所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