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0 03:15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6 08:22
端午节在我国民间,是一个十分隆重的民俗文化节日。端午节民俗文化也随着华夏文明的延伸,远播东南亚各国。
许多民俗的背后,都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价值理念,蕴含传统文化对礼仪、道德、生态、宇宙等方面的认识和思考、教育和学习。但是在现在,我们似乎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在当今的时代,应当反思对传统民族民俗文化传承的方式、方向和内容。认识、了解、挖掘、整理传统民族民俗文化,当务之急,还是采取各种方法,让群众熟悉了解各个民族民俗节日的文化内涵、民族情感,从中汲取古人的精神和智慧,继承和发扬其合理的文化基因部分,为传承打下基础。
传承传统习俗需要我们在扬弃中革故鼎新,需要我们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在看待传统习俗问题上,不能因为是“传统”的,就认定是“旧的”、“落后的”、甚至是“愚昧的”。
传统习俗中沿袭着老祖先的血脉和基因,有很多习俗有其科学性和合理性,断然不能一概否定,但也不能全盘接受。像端午节赛龙舟就是经过改良的新形式,内容自然还是为了纪念屈原。
扩展资料:
中国传统节日本身的文化内涵正在逐渐被淡忘或漠视,许多传统节日都有变成“吃”节的趋势。在春节、元宵、端午、中秋节的各种习俗活动中,市民选择比例最高的都是“吃”,吃年夜饭、吃元宵、吃粽子、吃月饼,并且其比例远远高于其它选项。
另一项数据也显示上海市民每年在过传统节日时的花费主要就在“购买节日食品”和“聚餐”上,反映出当代上海人尤其是年轻一代对传统节日和传统文化的认识停留在极其表面的程度。
民众的需求“与时俱进”,而传统习俗却难以推陈出新。尽管上海市民对各传统节日的感受还是比较偏重传统习俗,但是在喜欢传统习俗的同时也追求符合当代社会的放松过节方式。
人们对传统节日的发展前景又存有一份期待,持乐观态度的人数明显超出持保守态度和悲观态度者,同时又夹杂着对于传统节日变成商家工具的担忧。用一句话来形容,上海民众对传统节日是“想爱又爱不起来”,或者说,是“想爱又不知如何去爱”。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端午文化传承也需与时俱进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6 08:23
文化传承与时俱进的例子有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文化的融合、传统民俗 重现延续和品牌引领 与民同乐。
1.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文化的融合。 中西文化有很大差异,中国传统文化以其鲜明的人文传统、天人合一的追求区别于西方现代文化执著的科学精神、征服自然的强烈*和商业意识。但不容忽略的是,中西文化同样不乏相通的识见和追求。人的生存与发展、生活与幸福问题是国学和西学共同秉有的主题,人性完善、社会进步是国学和西学永恒的追求。因此积极吸纳西学的优秀成果,实现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文化的融合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它是中国传统文化扬长避短、焕发新生机的重要途径。
2.传统民俗 重现延续。
为了挽救绒绣——这一濒临消失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桥镇*的支持下,一批绒绣人办起了绒绣馆、开设了绒绣技艺的传习所、推出了技能培训课程、送课进校、挖掘技术骨干,希望将绒绣技艺得以延续和发扬。
随着浦东中国画画院落户高桥,历史名镇又添新色。不仅为广大书法爱好者提供了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国书画的平台,还通过交流的方式进行创作,吸引到大批技法精湛的书画家、篆刻家们来到浦东高桥,共同致力“海派书画”的传承与创新、促进传统书画艺术的繁荣、推崇书画精品力作的产生、为画院的发展储备智能。画院成立一周年之际,“东海长风”徐建融作品展在浦东新区图书馆揭幕,“桑梓情·游子意——凌士欣书法篆刻艺术展”也在画院精彩亮相。
3.品牌引领 与民同乐。
为了贯彻文化惠民,促进地区文化的繁荣发展,多年来,高桥镇致力打造一系列品牌特色活动。艺术节、体育节、睦邻文化周、广场周周演、文化进社区等多元文体展示活动,搭建了文艺爱好者的展示平台,也丰富了社区百姓的精神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高桥镇地区文化艺术节从2002年至今已举办了五届。今年,在空间和时间上全新突破,2012文化艺术年华丽绽放。艺术年中,“高桥文化风云榜”评选活动风起云涌,150多支群众文化团队绽放异彩,还吸引了全镇少数民族同胞的积极参演和热情加入。高桥镇荣获“上海市民族团结进步乡镇优秀社区”的喜讯,无疑是对高桥镇*工作的有力褒奖。
所谓文化传承,与时俱进就是传承优秀的古老文化并利用现代形式加以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