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自理自立能力的好方法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0 02:21
我来回答
共6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30 12:20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AEsbxoTLkpSaa6CYPIbYew
提取码: e9pw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30 13:38
开学两个多月,孩子们是不是已适应了幼儿园,并能灵活地“切换”幼儿园与家中生活呢?
3-6岁不仅是智力发展的关键期,也是孩子自理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那么小的孩子,怎样才能真正提高其自理能力?
今天,我们就谈谈有哪些好的办法去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01 与幼儿园保持一致,习惯成自然
家中的生活习惯与幼儿园保持一致,是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第一步。
其实,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很多方面都在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 就说吃饭,孩子在幼儿园都是自己吃。但在家里,家长常喂孩子,结果孩子吃饭慢吞吞,自理能力差。
正确做法是创设与幼儿园相对一致的生活环境,比如关闭电视,一家人一起吃饭,鼓励孩子独立吃饭。
02 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情
作为家长,你既不需要购买专门的器材或操作手册,也不需要刻意创设一个环境。
因为,日常生活中就充满了各种事情,玩具玩好自己收拾,自己的袜子自己洗,妈妈买菜、孩子可以剥豆子等等,数不胜数。
聪明的家长,你也可以试一试哦~
03 树立孩子自我服务的意识
著名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提出,“3-6岁是主动对内疚,主要的发展任务是活动主动感和内疚感,体现目的的实现。”
简单来说,家长鼓励、支持孩子的行为,树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识,对孩子来说是十分有价值的。
04 家长放手,坚定地相信孩子的能力
对于孩子,很多家长很难百分百去相信孩子的能力,所以,很多*常说:“你还小,这个不行的;等长大了,你就能做。”
正因为*抱有这样的观念,所以,当孩子第一次吃饭吃得都是;当孩子穿衣服能穿一个多小时;当孩子倒水打翻杯子……
家长处处为孩子“解决琐事”,以至孩子自己都不再相信自己的能力。
05 适当地示弱
在孩子的眼中,大人们都是超人,什么都会做、都懂。
事实上,大人也是普通人。如果在生活上,*对各种事情都包办代替的话,那么,当你需要孩子帮忙的时候,孩子可能会拒绝你。
作为家长,在生活中,对孩子适当地示弱,让孩子参与其中,更积极地去做,获取各种生活体验的过程。
06 树立榜样,让孩子看得到
现在社会,很多家长双方都是工作族,所以家中很多事情都是祖辈帮办代替。家长自己的事情都不自己做,怎能要求孩子去管理好自己的事情呢?
3-6岁孩子模仿能力强,所以孩子会去模仿家长的生活习惯。
如果你想让孩子学会生活自理,做给他看,你就会发现自己的榜样对孩子有多大的影响了
07 耐心等待
*常常很着急,做很多事情都希望能赶紧做完。有时会因孩子做不好或做的慢儿包办代替。
任何事都是熟能生巧,通过不断地练习,孩子才能熟练起来。平时,家长请多一点耐心,让孩子在生活中去实践、去学习。
08 设置合理的生活自理能力目标
如果孩子对很多事都懒于动手,不用焦虑,你可以尝试调动孩子的目标意识。
和孩子一起设定生活习惯的阶段目标,先从最简单的目标开始;逐渐加大目标的难度,形成一个螺旋式的目标阶梯。
在此过程中,孩子不仅会获取成就感、感到愉悦的情绪,而且在不知不觉中养成良好的自己能力。
09 教给孩子生活自理的基本方法
当孩子因为不会才不做时,家长要教给孩子生活自理的基本方法。
尤其是和其生活密切相关的,如穿*服和鞋袜、洗手洗脸、擦鼻涕、擦*的正确方法。具体地说,穿衣服时如何看前后、里外,简单的方法去教孩子。
只要你努力去教,并给孩子尝试的机会,孩子也会很认真地学习,并最终掌握的。
10 及时且多样的奖励形式
当孩子做得好,家长要及时地给予奖励,但形式可以多样化,目的是告诉孩子,你看到并认可他的行为和努力。但切忌用单一的奖励形式。
当孩子做得不好,家长切忌将孩子的行为与其他孩子做比较,甚至训斥孩子。
一句话,无论孩子做得好坏都给予适当的肯定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30 15:12
今天,我们就谈谈有哪些好的办法去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01
与幼儿园保持一致,习惯成自然
家中的生活习惯与幼儿园保持一致,是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第一步。
其实,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很多方面都在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 就说吃饭,孩子在幼儿园都是自己吃。但在家里,家长常喂孩子,结果孩子吃饭慢吞吞,自理能力差。
正确做法是创设与幼儿园相对一致的生活环境,比如关闭电视,一家人一起吃饭,鼓励孩子独立吃饭。
02
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情
贵港牡丹妇产医院提醒:作为家长,你既不需要购买专门的器材或操作手册,也不需要刻意创设一个环境。
因为,日常生活中就充满了各种事情,玩具玩好自己收拾,自己的袜子自己洗,妈妈买菜、孩子可以剥豆子等等,数不胜数。
聪明的家长,你也可以试一试哦~
03
树立孩子自我服务的意识
著名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提出,“3-6岁是主动对内疚,主要的发展任务是活动主动感和内疚感,体现目的的实现。”
简单来说,家长鼓励、支持孩子的行为,树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识,对孩子来说是十分有价值的。
04
家长放手,坚定地相信孩子的能力
对于孩子,很多家长很难百分百去相信孩子的能力,所以,很多*常说:“你还小,这个不行的;等长大了,你就能做。”
正因为*抱有这样的观念,所以,当孩子第一次吃饭吃得都是;当孩子穿衣服能穿一个多小时;当孩子倒水打翻杯子……
家长处处为孩子“解决琐事”,以至孩子自己都不再相信自己的能力。
05
适当地示弱
贵港牡丹妇产医院提醒:在孩子的眼中,大人们都是超人,什么都会做、都懂。
事实上,大人也是普通人。如果在生活上,*对各种事情都包办代替的话,那么,当你需要孩子帮忙的时候,孩子可能会拒绝你。
作为家长,在生活中,对孩子适当地示弱,让孩子参与其中,更积极地去做,获取各种生活体验的过程。
06
树立榜样,让孩子看得到
现在社会,很多家长双方都是工作族,所以家中很多事情都是祖辈帮办代替。家长自己的事情都不自己做,怎能要求孩子去管理好自己的事情呢?
3-6岁孩子模仿能力强,所以孩子会去模仿家长的生活习惯。
如果你想让孩子学会生活自理,做给他看,你就会发现自己的榜样对孩子有多大的影响了。
07
耐心等待
*常常很着急,做很多事情都希望能赶紧做完。有时会因孩子做不好或做的慢儿包办代替。
任何事都是熟能生巧,通过不断地练习,孩子才能熟练起来。平时,家长请多一点耐心,让孩子在生活中去实践、去学习。
08
设置合理的生活自理能力目标
如果孩子对很多事都懒于动手,不用焦虑,你可以尝试调动孩子的目标意识。
和孩子一起设定生活习惯的阶段目标,先从最简单的目标开始;逐渐加大目标的难度,形成一个螺旋式的目标阶梯。
在此过程中,孩子不仅会获取成就感、感到愉悦的情绪,而且在不知不觉中养成良好的自己能力。
09
教给孩子生活自理的基本方法
当孩子因为不会才不做时,家长要教给孩子生活自理的基本方法。
尤其是和其生活密切相关的,如穿*服和鞋袜、洗手洗脸、擦鼻涕、擦*的正确方法。具体地说,穿衣服时如何看前后、里外,简单的方法去教孩子。
只要你努力去教,并给孩子尝试的机会,孩子也会很认真地学习,并最终掌握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30 17:04
01
学会正确引导孩子。小孩子是一张白纸,要画上美丽的图画需要家长去引导。从不会走到会走路,那时走路的样子可能很可爱,但这也是人生跨出了一大步。我们不要怕孩子会不会摔跌,会不会摔疼,因为那是必须经过的一个过程。可能我们家长怕这怕那,把许多事情给包办了,那恰恰失去了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机会。早上起来,我们会让孩子自己穿衣服,先不要计较他穿得舒服不舒服,等他穿好后再帮他整理整理;吃饭让他自己吃,哪怕饭粒掉了一地,不要责怪他,那是成长过程中必须经过的一个过程。
02
要从兴趣入手,不要强求。孩子看着我们拖地总觉得好玩,也拿来拖把帮我们拖,可结果把地拖得像在画花,我们还是表扬了他,结果一次比一次起劲,一次比一次干得好。孩子的刷牙也是从兴趣开始,那时他看我们刷牙很有趣,也吵着要拿牙刷来刷牙,也这样,养成了他每天刷牙的习惯。如果我们强求他拖地或刷牙,可能到现在他还不想做。
03
少指责,多肯定,多帮助。孩子洗脸洗脚把水弄得满地都是,我们不会大声去责怪他,而要教导他如何洗脸洗脚;饭吃完了,他把碗自己拿到厨房去,不小心打碎了,我们只是让他下次小心。孩子是聪明的,他会自己琢磨如何一次比一次好。只要我们家长多指导,少插手,鼓励孩子用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尽自己的努力去干,相信他会越干越好。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30 19:12
如果是孩子能做到的事情,父母要学会“袖手旁观”,让孩子自己去做,或者父母可以先帮助孩子但假装自己也做不到,然后鼓励孩子自己去尝试,这样对于因缺乏信心而求助父母的孩子很有帮助,可以培养孩子遇到问题自己解决的自信心,培养孩子自理自立能力。
让孩子适当地参与家务
有些父母总认为孩子太小,做不了什么事,让他们做家务就是帮倒忙,从而拒绝让孩子在家里做任何事。可实际上,借做家务的机会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与孩子做事过程中惹出的一点小麻烦相比,真的不值一提。
比如让孩子拖地,可不要小看这一件小事,拖地可以让孩子变得更细心、更负责、更有规划,聪明的父母都会懂得利用生活琐事,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与责任心。
循序渐进
即使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也要注意循序渐进,要考虑到孩子自身的成长特性,不要给孩子过高的要求,使孩子因为无法做到而失去信心。
与老人达成一致
有些家庭有老人照顾孩子,隔代教育最担心的就是老人盲目地溺爱孩子,这也是破坏孩子独立性发展的一大阻力,因为老人无条件的宠爱,让孩子产生强烈的依赖心理,父母应该和老人好好沟通一下两代人的教育观念,一个家庭里,只有大家的教养观念与行为一致,才会产生最好的效果。
自己背书包
这是最重要的一点,也是很多人都做不到的一点,幼儿园门口多是家长背着书包,孩子欢快地蹦跳着走进或走出幼儿园的场景,小学门口也是这样。其实让孩子自己背着书包上学,应该是他迈向独立成长的第一步,如果父母嘴里喊着要让孩子独立,但确又做着相反的事,那孩子何时才能成长呢?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30 21:36
什么是自立自强?
有人说,自立自强应该不能算是一种习惯吧?于是,认真的想了想什么是自立自强?
自立是自觉独立,自强是自信坚强。自立自强是面对困难独立解决不畏惧,是面对困难相信能攻关!自立自强的孩子,就好像翱翔的鸟儿,向往广袤的天空;自立自强的孩子,就好像游泳的鱼儿,向往无垠的大海。
一百多年前,梁启超先生说过:“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培养青少年自立自强的品格,在某种程度上看,这远比知识传授更有意义。
现在的孩子生活随着生活条件的优越,而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了许多不良习惯。过度依赖父母就是在这种条件下形成的最具典型的坏习惯,也是孩子自立自强路上最大的阻碍。孩子过于依赖父母,一定是父母的“过度保护”和“一手包办”导致的,但孩子并不会意识到依赖会对自己的成长有多大危害,也不了解依赖的习惯会影响自己的美好前程。
但是,父母必须要意识到这一点,否则,你对孩子的“爱”就是变成“害”。我们可以给孩子耐心讲明依赖会造成的种种不良后果,让孩子认清楚依赖的条条危害,并从各种实际行动上让孩子试着独立,学着自强。
曾经上过新闻榜的小学生杨祝捷就是我们很好的学习榜样,他靠自己卖冰棍赚来的钱买电话手表是不是很赞!
据了解,在杨祝捷4岁时卖过报纸,5岁时卖手工气球,6岁时参加童装发布会走秀,7岁时卖“头上长草”发夹,8岁那年的年底,小家伙“赶时髦”卖起平安果和荧光发饰,总之,是个“老手”。
6年销售所得,杨祝捷和母亲都没细致统计过,但约摸不足千元。他的母亲说:“如果是公益活动,他就捐赠出去,如果不是,他会作为自己的零花钱使用,买些喜欢的玩具、书籍等。孩子体验了赚钱的艰辛,也就不乱花。”
让他的母亲感到欣慰的是,这些经历让孩子磨炼了自强自立的精神,也培养了他的团队意识、分享意识。
培养孩子自立自强的方法
我们知道,培养一个自立自强的孩子,是每个父母的心愿,也是父母给予孩子最珍贵的礼物。拥有自立性格的孩子,学习能力更好,耐挫能力也会更强。因此,整理了几个方法,相信对孩子的自立自强能够有很大的帮助。
1、给孩子机会让他去锻炼
“养不教,父之过”,我们不能养孩子一辈子,而是要教会孩子本领、技能,这样即使我们不在孩子身边,孩子也能够照顾好自己。
一位妈妈从孩子3岁开始让他洗自己的袜子,洗衣服时也不忘叫上孩子,虽然孩子只有3岁,但是妈妈已经让他做自己能做的事情了,有这样动手的机会,妈妈从来不忘记叫上他,就是到超市买东西也是拣一些比较轻的东西让孩子拎着,特别是给孩子买的东西,更是让他自己拿着。
日常生活中,孩子能做的事情父母要让孩子自己动手,尽管年龄小,但是他们能做的事情有很多:摆碗筷、擦桌子、帮忙扫地等家务活。
在孩子不断的动手学习过程中,掌握更多的技能,也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自信心也就慢慢的建立起来了。当成功的喜悦激发起孩子越来越喜欢自己动手和探索的兴趣时,也就是孩子真正走向自立自强的开始。
2、遇到困难让孩子学着独立去解决
在孩子刚开始喜欢自己动手尝试做一些事情时,因为缺少经验和锻炼,在这个过程中就可能犯错误。但很多父母在看见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就赶忙插手,告诉孩子应该如何去做,甚至干脆动手帮孩子做了起来,这样久而久之,孩子不但不能自立,反而会更依赖父母。
比如有的孩子在遇到一些困难的时候,喜欢这样说:“妈妈,你帮我弄......”每当这时,爱子心切的妈妈马上就会站出来说:“没关系,有妈妈呢。”一次、两次......久而久之,孩子心里逐渐形成了一种惯性思维:“做不做没关系,反正有妈妈呢。”
在孩子遇到问题时,父母不要第一时间出手相助,而是应该先鼓励孩子自己动脑、动手去解决问题,让孩子发觉自己的潜能,认识到自己的能力。
因此,无论孩子做什么事情,父母都应该让孩子独立把事情做完,如果失败了引导孩子动脑思考,再换另一种方式去做,直到孩子独立把事情完成。
3、让孩子参与事情的决策
家里的一些简单事情,父母可以多跟孩子说说,听听孩子的建议,并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与意见,让孩子学着参与决策。比如我们周末去哪儿玩?窗帘换什么颜色的比较好看?
还有如果是要分房睡的话,可以带孩子去采购需要的东西,让孩子挑选自己喜欢的床,还有一些房间的装饰品,让孩子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一起布置房间。
从简单的事情让孩子参与进来,这样可以让孩子学会独立思考,并且能够使孩子体会到自己在家里的重要性,锻炼孩子自主能力的同时,还能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和主人翁意识,从而减少孩子依赖心理的产生。
4、激发孩子的斗志心
在孩子独立完成一件事情后,父母应该有意识有针对性的表扬孩子,这样能激起孩子的昂扬斗志和自尊心,从而产生“别人能做的事情,我也能做到,别人不能做的事情,我也要想方设法完成”的信心。
父母对孩子的斗志进行鼓励,孩子就会采取进一步的行动,这样就帮助孩子从心理上和行为上脱离了依赖的恶习。慢慢的,孩子也会学会用实际行动去捍卫自己的自尊心和荣誉感。
5,给孩子一段时间,让他自由支配
有位聪明的家长,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每天给孩子一段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孩子有时是玩,有时去读自己喜爱的一本书,有时是画画,当然,有时忙来忙去什么也没干成,但是孩子逐渐懂得了珍惜时间,学会了做计划。
孩子的成长路上一定会遇到很多挫折,这是他必须经历的过程。家长可以引导孩子战胜这些挫折,在背后鼓励他,但不能帮他解决所有困难。自立自强是任何一个人成才所必需的具备的条件与素质。你要让孩子明白,人只能靠自己,把自己变得更加强大,这才能自立自强。每个人不仅要学会生存,更重要的是要学会自立,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对于家庭教育而言,父母的育人观起着决定作用。聪明的父母,要学会适当地做一个“冷漠无情”的人,一个讲原则、有底线、知分寸的家长,不能事事处处迁就孩子,要对孩子定立规矩、明确要求、作出表率,建立起科学的育儿观和制度,用理性、克制、科学的态度教育孩子。并通过带领孩子一起体验真实生活,一起克服困难、一起创造美好家园,慢慢培养孩子自立自强的性格,使他学会独自想办法去解决问题,成为生活的强者。
所以父母必须要尽早鼓励孩子学会自立和自强,有意识地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同时,也要一点点的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学会约束自己,这才是孩子将来成功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