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ms与0.5ms的区别大吗?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0 02:14
我来回答
共4个回答
懂视网
时间:2022-03-31 07:45
显示器响应时间重要,反应时间是液晶显示器各像素点对输入信号反应的速度,即像素由暗转亮或由亮转暗所需要的时间(其原理是在液晶分子内施加电压,使液晶分子扭转与回复)。
CRT显示器中,只要电子束击打荧光粉立刻就能发光,而辉光残留时间极短,因此传统CRT显示器响应时间仅为1~3ms。所以,响应时间在CRT显示器中一般不会被人们提及。而由于液晶显示器是利用液晶分子扭转控制光的通断,而液晶分子的扭转需要一个过程,所以LCD显示器的响应时间要明显长于CRT。
液晶显示器都有一个扫描频率的限制,特别是对于场频(又称刷新率),很多都限制在75Hz,而就一般概念而言,75Hz意味着一秒刷新75帧画面,这样看上去就达不到12ms对应的每秒83帧画面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31 04:53
在刚刚过去的CES2018大会上,华硕展出了一台4K级别的OLED显示器,显示器的响应时间达到了惊人的0.1ms,但其实早在2016年的CES展会上,DELL就展出了一台4K级别OLED显示器,响应时间也是0.1ms。
要知道,目前响应速度最快的电竞显示器的响应时间都是在1ms,主流电竞显示器响应时间在2ms-5ms之间,就基本够用了,而这两台显示器却达到了惊人的0.1ms。
显示器响应时间真的这么重要么,我们为什么在不断追求极致?在这里可以给一个肯定的回答,这样的追求极致并非无意义,而且显示器响应时间确实是影响显示器电竞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肯定有网友觉得哪有那么大的差别,今天我们就实测给你看。
先来了解一下显示器响应时间是啥
响应时间通常是以毫秒ms为单位,指的是液晶显示器对输入信号的反应速度,即液晶颗粒由暗转亮或由亮转暗的时间,为“上升时间”和“下降时间”两部份,而通常谈到的响应时间是指两者之和。
如果液晶显示器响应时间长,意味着留给玩家的反应时间少、画面出现残影等,会直接影响玩家的发挥水平,而有些动态对比度高的显示器在玩游戏时所呈现的画面反差很大,亮暗交替过于明显,很容易引起眼睛发酸、流泪等视觉疲劳现象。
在很久很久以前,响应时间还仅仅指的是显示器的”黑-白-黑“转换时间,而如今显示器所标注的响应时间基本都是灰阶切换的响应时间(GTG:Grey To Grey)。
当我们玩游戏或看电影时,屏幕内容不可能只是做最黑与最白之间的切换,而是五颜六色的多彩画面,或深浅不同的层次变化,这些都是在做灰阶间的转换。事实上,液晶分子转换速度及扭转角度由施加电压的大小来决定。从全黑到全白液晶分子面临最大的扭转角度,需施以较大的电压,此时液晶分子扭转速度较快。但涉及到不同不同明暗的灰度切换,实现起来就困难了,并且日常在显示器上看到的所有图像,都是灰阶变化的结果,因此黑白响应的测量方式已经不能正确的表达出实际的意义,为此,灰阶响应时间的概念就顺应而出了。
所以虽然都是响应时间,但所含的意义是不一样的,但基本都表示了一块屏幕的反应速度的快慢。
理论上来说:
5毫秒=1/0.005=每秒钟显示200帧画面
4毫秒=1/0.004=每秒钟显示250帧画面
2毫秒=1/0.002=每秒钟显示500帧画面
1毫秒=1/0.001=每秒钟显示1000帧画面
(但我们都知道,这仅仅是理论上的数据,实际上显示器能显示器的帧数还需要根据显示器的刷新率的上限来看。)
通俗点说,响应时间的长短可以影响显示器画面变换的过程是否干净利落脆,拖影是否会严重。对于游戏玩家尤其是电子竞技职业玩家来说,显示器响应时间自然越短越好,所以目前标榜游戏显示器的响应时间基本上为2ms-5ms,而高端一点显示器的基本都在1ms。杜绝拖尾,提高动态画面的反应速度和流畅性。
实测仅差1ms,但差别比想象中的大
我知道,很多人是不信的,1ms差别哪有那么大,今天为了验证这个说法,我们选用了两台高刷新率(144Hz)的显示器,这两台显示器的响应时间出厂标识分别为1ms和2ms。
注意房间内的画框、窗户和天花板上的灯1ms响应的显示器拖影情况明显小于2ms的显示器。
在急速转换视角的过程中,2ms响应的显示器拖影都快成实相了。
在*的过程中,*支的晃动1ms响应的显示器拖影情况明显小于2ms响应的显示器,而且2ms响应的显示器画面模糊程度要比1ms响应显示器严重不少。
为了防止因为拍摄原因造成错误的实验结果,我们还拍摄了一台60Hz/4ms响应的IPS显示器作为对照组。
实测证明从画面拖影严重程度来看:60Hz/4ms>144Hz/2ms>144Hz/1ms。而之前的1ms和2ms响应时间的对比结果具有普适性,而非特殊性。在实测之前,以为1ms和2ms之间的差别不会很多,但是当实测之后,不得不承认这差距确实有点大。
PConline评测室总结
实测结果表明屏幕响应时间确实对显示器拖影有严重的影响,如果说“刷新率”是给眼睛的视觉成像系统留下拖影的话,“响应时间”则是直接在显示器上留下拖影。但我们不难发现,市面上很多专业显示器响应时间都是8ms甚至更多,那是人家的应用领域不同。而针对FPS和赛车等需要急速转换场景的游戏或者软件,这样的1ms甚至0.1ms响应的显示器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有那么一部分人玩FPS游戏会头晕,其中一部分的原因就是“拖影”的存在(而就在对视频截图的过程中,看了一遍又一遍模糊的场景画面,自己都头晕恶心了好一会)。还有人会说,自己看显示器怎么没有这样的情况,这里其一是有个体差异性,其二是个人认知感受不到并不代表视觉系统和大脑感受不到,我们要知道我们所理解的画面是通过了大脑处理之后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31 06:11
已经超出人眼识别极限了,没太太区别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31 07:46
姆潘巴现象背后一杯冷水和一杯热水同时放入冰箱的冷冻室里,哪一杯水先结冰?“当然是冷水先结冰了!”相信很多人都会毫不犹豫地做出这样的回答。可是,很遗憾,这个答案是错的。发现这一错误的是非洲坦桑尼亚的马干巴中学的初三学生姆潘巴。1963年的一天,姆潘巴发现自己放在电冰箱冷冻室里的热牛奶比其他同学的冷牛奶先结冰。这令他大为不解,于是,他立刻跑到老师那儿去向老师请教。老师却很轻易地说:“肯定是你搞错了,姆潘巴。”姆潘巴不服气,又做了一次试验,结果还是热牛奶比冷牛奶先结冰。某天,达累斯萨拉姆大学物理系主任奥斯玻恩博士到姆潘巴所在学校访问。姆潘巴就鼓足勇气向博士提出了他的问题。奥斯玻恩博士的回答说:“我不能马上回答你的问题,不过我保证等我一回到达累斯萨拉姆就亲自做这个实验。”结果,博士的实验和姆潘巴说的一样。于是,人们就把这种现象称为“姆潘巴现象”。40多年来,“姆潘巴现象”一直被人们当作真理认可到今天。事情到这里并没有结束。2004年,上海向明中学一女生庾顺禧对这一现象提出了质疑。在科技名师黄曾新的指导下,庾顺禧和另外两名女生开始研究姆潘巴现象。她们利用糖、清水、牛奶、淀粉、冰淇淋等多种材料,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