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花缘大人国夸张手法的作用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0 02:03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22 05:24
李汝珍镜花缘第十四回,唐敖一行人来到了无肠国,多九公向唐、林二人介绍了此国国人的特色。此处之人“吃下物去,腹中并不停留,一面吃了,随即一直通过”,而那些想发财的人家“因所吃之物,到了腹中随即通过,名虽是粪,但入腹内并不停留,尚未腐臭,所以仍将此粪好好收存,以备仆婢下顿之用”。
然而就是这样,那些想发财的人家仍嫌不够,不但不让仆婢吃饱,而且“三次、四次之粪,还令吃而再吃,必至闹到出而哇之,饭粪莫辩,这才另起炉灶”。如此夸张的描写让读者在捧腹发笑的同时,更看到了那些为富不仁、刻薄成性的富人们的丑恶嘴脸。他们为了一己之利,不顾下人们的死活,这不仅仅是作者的有意夸张,更是现实世界的真实写照。
这一回用了夸张手法,在大部分讽刺性作品中,夸张——这种讽刺手法被大多数作家所钟爱,李汝珍在表现特定的讽刺内容时,也使用了这种手法。他将某种需要表现的性格或现象有意放大,让作品中喜剧人物主观上的假定逻辑与现实生活中的正常逻辑相错位,从而产生与众不同的效果,深化作者想要表达的讽刺性内容。在《镜花缘》这部作品中,夸张手法就运用得恰到好处。
扩展资料:
《镜花缘》中有一个“两面国”的故事。那里的人皆长两张脸,前面一张笑脸,慈眉善目;后面一张恶脸,青面獠牙。一长安人在“两面国”待久了,亦被同化为“两面人”,再也不愿返回故国了。“两面人”的故事虽属杜撰,然而荒诞不经的艺术形象中却暗喻着对当时社会流弊的针砭。
社会生活中,内藏玄机、外变脸谱的“双面人”并不鲜见:信奉“不说假话,难以办事”歪理,人前是人、人后是鬼者有之;抱着“老实吃亏,投机得利”心态,弄虚作假、哗众取宠者有之;推崇“说的不做,做的不说”哲学,明里一面、暗里一面者有之;内怀“伪装处世,事无不成”心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者有之。凡此种种,本质皆同:做人失真,自欺欺人。由此在为人为政上出现林林总总的“化妆面孔”,就不足为奇了。
季布守信做事让人仰止,留下了“一诺千金”的千古美名;魏征忠心真谏而促成“贞观之治”,被唐太宗誉为明得失的珍贵“人镜”。从古至今,品行崇高的真人,因其诚信、坦荡、高洁的大德大义而流芳百世。对于*党人来说,“真”作为一种纯洁人品政德的内涵,体现为志存高远的心志,心地透亮的胸襟,诚实守信的品格,忠于真理的执著。有了这种价值追求,就会坚守品性与品行的融和、心声与言声的一致、心路与行路的同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镜花缘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人民论坛:去“伪”需砺“真”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22 05:24
1、四时有不谢之花,八节有长青之草。
2、桃花流水杳然去,朗月清风到处游.
3、天上枝枝,人间树树。曾何春而何秋,亦忘朝而忘暮.
4、人见利而不见害,鱼见食而不见钩。
5、宁可湿衣,不可乱步。
6、学问无大小,能者为尊。
7、走了几时,这日风帆顺利,舟行甚速。唐敖同林之洋立在柁楼,看多九公指拨众人推柁。忽见前面似烟非烟,似雾非雾,有万道青气,直冲霄汉,烟雾中隐隐现出一座城池。
8、走了几日,大家正在闲谈,路过一个桑林,一望无际,内有许多妇人,都生得妖艳异常。
9、众兽撤了多、林二人,都来保护狻猊。只听呱刺刺、呱刺刺、……响亮连声,黑烟乱冒,尘土飞空,满山响声不绝,四周烟雾迷漫。那个响声,如雨点一般,滚将出来,把些怪兽打的尸横遍地,四处奔逃,霎时无踪。麒麟带著众兽,也都逃窜了。
10、只见狻猊喘息片时,将身立起,口中叫了两声。旁边撺出一只野猪,扇著两耳,一步三摇,倒象奉令一般,走到跟前,将头伸出,送到狻猊口边;狻猊嗅了一嗅,吼了一声,把嘴一张,咬下猪头,随将野猪吃入腹中。
11、只好叠著精神,稳著步儿,探著腰见,挺著胸儿,直著颈儿,一步一趋,望前而行。好容易走出城外,喜得人烟稀少,这才把腰伸了一伸,颈项摇了两摇,嘘了一口气,略为松动松动。
12、正在谈论,半空中倒象人喊马嘶,闹闹吵吵。连忙出舱仰观,只见无数大鸟,密密层层,飞向山中去了。
13、这日到了囗跂踵国。有几个国人在海边取鱼。一个个身长八尺,身宽也是八尺,竟是一个方人。赤发蓬头,两只大脚,有一尺厚、二尺长,行动时以脚指行走,脚跟并不著地,一步三摇,斯斯文文,竟有“宁可湿衣,不可乱步”光景。唐敖因这方人过于拘板,无甚可观,不曾上去。
14、为首一兽:浑身青黄,其体似囗[外鹿内囷],其尾似牛,其足似马,头生一角。
15、随将身边带著散碎银子,送给魏紫樱为脂粉之用。又嘱魏武带至魏思温灵前,拈香下拜恸哭一场,辞别回船。
16、淑士国四时有不断之齑,八节有长青之梅。齑菜多寡,虽不得而知,据这梅树看来,果真不错。”过了梅林,到处皆是菜园,那些农人,都是儒者打扮。走了多时,离关不远,只见城门石壁上镌著一副金字对联,字有斗大,远远望去,只觉金光灿烂。
17、三人听了,忙躲桐林深处,细细偷看。原来是群野兽,从东奔来:为首其状如虎,一身青毛,钩爪锯牙,弭耳昂鼻,目光加电,声吼如雷;一条长尾,尾上茸毛,其大如斗;走到凤凰所栖林内,吼了两声,带著许多怪曾,浑身血迹,撺了进去。
18、人闲谈,不知不觉,连饮数壶。老者也问问天朝光景,啧啧赞美。又说许多闲话。老者酒已够了,意欲先走一步;唐敖见天色不早,算还酒帐,一同起身。老者立起,从身上取下一块汗巾,铺在桌上,把碟内听剩盐豆之类,尽数包了,揣在怀中.
19、近来读‘道’为‘到’,以上声读作去声,即如是非之‘是’古人读作‘使’字,‘动’字读作‘董’字,此类甚多,不能枚举。
当日我见古人书中,言长人身长一二十丈,以为必无这事,那知今日见的,竟有七八丈高,半空中晃晃荡荡,他的脚面比我们肚腹还高,令人望著好不害怕!
20、俺思忖多时,只得推辞俺要趱路,不能耽搁,再三支吾。偏偏这些刻簿鬼执意不肯,务要听听口气,才肯放走。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22 05:25
1、四时有不谢之花,八节有长青之草。
2、桃花流水杳然去,朗月清风到处游.
3、天上枝枝,人间树树。曾何春而何秋,亦忘朝而忘暮.
4、人见利而不见害,鱼见食而不见钩。
5、宁可湿衣,不可乱步。
6、学问无大小,能者为尊。
7、走了几时,这日风帆顺利,舟行甚速。唐敖同林之洋立在柁楼,看多九公指拨众人推柁。忽见前面似烟非烟,似雾非雾,有万道青气,直冲霄汉,烟雾中隐隐现出一座城池。
8、走了几日,大家正在闲谈,路过一个桑林,一望无际,内有许多妇人,都生得妖艳异常。
9、众兽撤了多、林二人,都来保护狻猊。只听呱刺刺、呱刺刺、……响亮连声,黑烟乱冒,尘土飞空,满山响声不绝,四周烟雾迷漫。那个响声,如雨点一般,滚将出来,把些怪兽打的尸横遍地,四处奔逃,霎时无踪。麒麟带著众兽,也都逃窜了。
10、只见狻猊喘息片时,将身立起,口中叫了两声。旁边撺出一只野猪,扇著两耳,一步三摇,倒象奉令一般,走到跟前,将头伸出,送到狻猊口边;狻猊嗅了一嗅,吼了一声,把嘴一张,咬下猪头,随将野猪吃入腹中。
11、只好叠著精神,稳著步儿,探著腰见,挺著胸儿,直著颈儿,一步一趋,望前而行。好容易走出城外,喜得人烟稀少,这才把腰伸了一伸,颈项摇了两摇,嘘了一口气,略为松动松动。
12、正在谈论,半空中倒象人喊马嘶,闹闹吵吵。连忙出舱仰观,只见无数大鸟,密密层层,飞向山中去了。
13、这日到了囗跂踵国。有几个国人在海边取鱼。一个个身长八尺,身宽也是八尺,竟是一个方人。赤发蓬头,两只大脚,有一尺厚、二尺长,行动时以脚指行走,脚跟并不著地,一步三摇,斯斯文文,竟有“宁可湿衣,不可乱步”光景。唐敖因这方人过于拘板,无甚可观,不曾上去。
14、为首一兽:浑身青黄,其体似囗[外鹿内囷],其尾似牛,其足似马,头生一角。
15、随将身边带著散碎银子,送给魏紫樱为脂粉之用。又嘱魏武带至魏思温灵前,拈香下拜恸哭一场,辞别回船。
16、淑士国四时有不断之齑,八节有长青之梅。齑菜多寡,虽不得而知,据这梅树看来,果真不错。”过了梅林,到处皆是菜园,那些农人,都是儒者打扮。走了多时,离关不远,只见城门石壁上镌著一副金字对联,字有斗大,远远望去,只觉金光灿烂。
17、三人听了,忙躲桐林深处,细细偷看。原来是群野兽,从东奔来:为首其状如虎,一身青毛,钩爪锯牙,弭耳昂鼻,目光加电,声吼如雷;一条长尾,尾上茸毛,其大如斗;走到凤凰所栖林内,吼了两声,带著许多怪曾,浑身血迹,撺了进去。
18、人闲谈,不知不觉,连饮数壶。老者也问问天朝光景,啧啧赞美。又说许多闲话。老者酒已够了,意欲先走一步;唐敖见天色不早,算还酒帐,一同起身。老者立起,从身上取下一块汗巾,铺在桌上,把碟内听剩盐豆之类,尽数包了,揣在怀中.
19、近来读‘道’为‘到’,以上声读作去声,即如是非之‘是’古人读作‘使’字,‘动’字读作‘董’字,此类甚多,不能枚举。
当日我见古人书中,言长人身长一二十丈,以为必无这事,那知今日见的,竟有七八丈高,半空中晃晃荡荡,他的脚面比我们肚腹还高,令人望著好不害怕!
20、俺思忖多时,只得推辞俺要趱路,不能耽搁,再三支吾。偏偏这些刻簿鬼执意不肯,务要听听口气,才肯放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