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0 02:3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9 12:07
美国从1776年建国开始,在这200多年来,其中前150年所有的书籍中强调的是以“品德”为成功之本,如诚信、谦虚、忠诚、勇敢、节欲、公正、耐心、勤勉、朴素和一些称得上是金科玉律的品德。
然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不久,人们对成功的基本观念就改变了,由重视“品德”转而强调“个人魅力”,即认为成功与否更多取决于性格、社会形象、行为态度、人际关系以及长袖善舞的圆熟技巧。因此,近50年来讨论思想的著作,谈的都是树立社会形象的技巧和个人成功的捷径。
这一切的根源是西方文化源于欧洲古希腊文化。古希腊文化的代表人物亚里士多德认为,人是理性的个体,人的理性来自于对事实的观察和分析,所以西方人并没有传统的集体主义观念。罗马帝国以及中世纪之后,欧洲人又相继经历*教的传播、大航海时代、文艺复兴运动、资产阶级*、工业*的冲击,思想更加开放,更注重个人自由和财富的追求,人口流动规模也更大。相比于不怎么走动的东方人,欧洲人跑到了非洲,跑到了亚洲,又跑到了美洲,开拓边疆的需求会导致西方人偏向个人主义。
还以美国为例,早期的美国移民大部分是为了逃避宗教*,摆脱封建传统的束缚,以及改变自己的命运。在他们看来,逃到北美*是寻求新生活的唯一出路。这些人自踏上北美*之日起,就具有一种反抗压迫、追求自由平等的意识。所以,在独立战争中,《独立宣言》明确宣布:“我们认为下述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随后,西进运动和边疆生活又使美国的个人主义得到了极大巩固。西部的艰苦生活和创造性劳动,铸就了美国人勤劳勇敢、不断进取的性格,美国人把“依靠自己、提高自己”奉为哲学信条,因此使个人主义最终变成了美国主义的同义词。另外,社会学家还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近代日本的北海道同样因为明治天皇号召的拓疆运动得以开发,今日,相比于日本其他地方的居民,北海道居民的行事风格更接近于美国人,他们不太在意别人的观点,更专注于自己。
西方强调“先个人后集体”,而中国人强调“先集体后个人”
西方是通过个人利益的满足来找到组织的和谐。
你看好莱坞电影都是一个、两个英雄,到影片的最后几乎都在渲染个人英雄的“拯救”意识。美国的科幻大片几乎都是一个套路,文明世界不断受到黑暗世界的威胁,而文明世界对抗黑暗世界并没有绝对的胜算,然后影片中塑造出一个“英雄”拯救文明世界,从《钢铁侠》、《白宫陷落》、《惊天危机》等无一例外。
而我们中国人则强调“先集体后个人”,从学校教育开始我们就在学习要以组织利益、集体利益为重,书中还写到,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冲突的时候,个人利益必须服从集体利益。
事实上,每个人本身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而社会只不过是这些“个体”所组成的一个架构罢了。而国家则是组织化的社会形式,藉由法律来“保护个人自由”(由国家提供保护服务)。也因此,个人主义的*理念通常倾向于提倡保护或保障个人自由的法律,但反抗将个人地位置于群体之下的法律。
这也是西欧、北美的现代文化,包括西方世界*同的标准、价值观。